你以為鄭板橋只會寫「六分半書」,那是你沒見過他的楷書!

2021-01-08 騰訊網

鄭板橋(1693-1765),別名鄭燮,清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字克柔,號板橋,也稱鄭板橋。乾隆時進士,曾任濰縣縣令,書畫史。漢族,江蘇興化人。

鄭板橋應科舉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有政聲「以歲飢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做官前後,均居揚州,以書畫營生。工詩、詞,善書、畫。詩詞不屑作熟語。畫擅花卉木石,尤長蘭竹。蘭葉之妙以焦墨揮毫,藉草書中之中豎,長撇運之,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書亦有別致,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間亦以畫法行之。

印章筆力樸古逼文、何。為人疏放不羈,以進士選縣令,日事詩酒,及調濰縣,因歲飢為民請賑,忤大吏,罷歸,居揚州,聲譽大著。恣情山水,與騷人、野衲作醉鄉遊。時寫叢蘭瘦石於酒廊、僧壁,隨手題句,觀者嘆絕。著有《板橋全集》,手書刻之。所作賣畫潤格,傳誦一時。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鄭燮一生畫竹最多,次則蘭、石,但也畫松畫菊,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生於1693年11月22日,卒於1765年1月22日,享年七十三歲。

鄭板橋,是歷史上傑出的名人,「揚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絕「詩、書、畫」聞名於世的書畫家、文學家。他的一生可以分為「讀書、教書」、賣畫揚州、「中舉人、進士」及宦遊、作吏山東和再次賣畫揚州五個階段。

鄭板橋楷書冊

鄭板橋四言聯拓本

鄭板橋書作

鄭板橋書作

鄭板橋書作

鄭板橋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除了他自創的「六分半書」外,他在楷、行、草方面的造詣也頗深,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從目前流傳下來的作品看,他確是多體皆精的;他的楷書,不僅藝術成就卓著,也奠定了其書法藝術的堅實基礎。鄭板橋楷書藝術造詣頗深。《清史列傳》稱他「書畫有真趣,少工楷書,晚雜篆隸,間以畫法。」葉衍蘭在《清代學者像傳》中說:「板橋楷書尤精,惟不多作。」從流傳下來的楷書作品看,寫得頗有功力,可惜只有為數不多的幾件。

其主要楷書作品有:《小楷書歐陽修秋聲賦》、《小楷範質詩》、《小楷雜記楷書貼》、《小楷書秦觀水龍吟詞》、《城隍廟碑記》、《楷書匾額惟德是輔》、《楷書匾額藏經樓》等。鄭板橋楷書的藝術特點,從其總體風貌來看,偏重勁健一路。儘管板橋創作的楷書作品不多,目前存世的只有屈指可數的幾件,但從中也可看出板橋在不同歷史時期,其楷書藝術特點是有所變化的。

相關焦點

  • 鄭板橋的「六分半書」
    他兩任「七品官」,為官十餘載至乾隆十八年(1753),辭官南歸,與李鱓、黃慎、汪士慎、李方膺等人鬻畫揚州為生,期間他們相識相處或短或少,但詩文酬唱,書畫交遊,惺惺相惜,互為益友,被後世稱為「揚州八怪」或「揚州畫派」。乾隆三十年(1765)鄭板橋病逝,享年73歲。 鄭板橋詩、書、畫創作以真氣、真意、真趣而獨步文壇,彪炳藝林,尤以書法獨樹一幟形成獨具特色的「板橋體」,「六分半書」甲天下。
  • 他獨創「六分半書」,非楷非隸有創意,為何不能學?
    鄭板橋的書法創作,最常見的是他在畫作上的題跋,這種類型的作品融合了詩、書、畫多種形式,表現出藝術作品的另一種美。我們現在的書法創作,大多是抄寫前人詩詞文賦,相較於鄭板橋們這種創作形式,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古人的作品是可讀、可賞、可品的,現在的作品,僅可一瞥。鄭板橋的書法最初是學黃庭堅的,後來參以東漢時期成熟的隸書,再加入蘭、竹筆意,最終建立了自己的書風。
  • 鄭板橋的書法藝術:六分半書遊戲筆墨,手書判詞為官清廉
    鄭板橋一生中經歷了「賣畫—從政—再賣畫」的人生旅途, 畫蘭竹脫盡習氣, 別具風格, 間畫山水、花果和草蟲等, 自創書法「六分半書」, 又被世人稱作「板橋體」頗受世人喜愛。其突出特點是各種技法相互滲透, 這與他勤奮學帖, 不斷繼承和學習傳統書法法帖密切相關。
  • 經歷三朝鄭燮為官清正,寫絕六分半書,自創「板橋體」
    鄭板橋像鄭燮(xiè 音同「謝」)1693-1765,清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字克柔,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在蘇州。鄭燮乃「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鄭燮所作行楷自稱為「六分半書」,人稱「板橋體」,能將四體書融會貫通。《國朝隸品》說:「鄭板橋如洲夫醉酒罵座,目無卿相。」
  • 有人說鄭板橋的書法很古怪,但是怪在哪呢?
    可是大家別忘了,他還有一個名號叫書法家,既然是書法家,那寫出來的字自然也是有個人特色和他精彩的部分了。然而很多人卻對他的書法卻感到比較的陌生,有人就會問:「他不是畫家嗎?怎麼又變成書法家了,我怎麼從來沒過他的書法作品呢?」那是對的,你現在見過他的作品還得了,那他不就長生不死活到現在了嗎?不可能的。
  • 難得糊塗的九品芝麻官鄭板橋到底「怪」在哪裡?
    《詩書畫三絕鄭板橋像》既然是「揚州八怪」的代表性人物,那他「怪」在哪裡呢?其一、辭官下海怪話說這鄭板橋中年才得中進士,好不容易當個九品芝麻官,應該好好珍惜這個機會。時年遇到災荒,鄭板橋具實呈報,力請朝廷救濟百姓。他責令富戶輪流舍粥供饑民餬口,他還帶頭捐出自己的俸祿,實乃清官好官。他刻了一方圖章明志:「恨不得填滿普天飢債」。
  • 鄭板橋的字歪歪扭扭,如亂石鋪街,好在哪裡呢?
    一幅字當中,他往往會將字的大小、長短、方圓、肥瘦、疏密錯落、互相穿插,看過去確實有點「亂石鋪街」的感覺,紙上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扭扭的,但仔細觀察之下卻是放縱有度,看似隨意卻暗有法度,用筆揮灑自如,整體看去個人一種跳躍靈動的感覺。要認識鄭板橋的書法,不得不說說他的身世,因為「書為心畫」「字如其人」,書法是一個人內在精神的反映,而生活經歷起了很關鍵的作用。
  • 鄭板橋的自敘:吾貌寢陋,好大言又自負…
    在中國書法史上,鄭板橋因其一反常態的獨特言論和書畫風格而被世人稱為「怪」,書法之怪更為明顯——他敢於把不同的書體混在一起而構成一件書法作品,這是他書法最大的特點。 清代鄭燮行書《板橋自敘》,故宮博物院藏。《板橋自敘》言,「貌寢陋,人鹹易之。又好大言,自負太過,漫罵無擇,諸先輩皆側目,戒勿與往來。」
  • 千古怪才鄭板橋:吃虧是福,難得糊塗
    就像他那被人喊了十年的乳名「麻丫頭」,即使他在成名後回到家鄉碰到難道有人這麼喊也毫不在意,更是在自己的蓋章裡加了一份刻著「麻丫頭」的閒章。他幼時愛哭,常與自己的叔叔同睡,有一次尿了床,叔叔故意為其隱瞞。沒想到若干年後他又想起此事時,竟為此賦詩一首回憶童趣,讓旁人忍俊不禁,其率真之性可見一斑。
  • 鄭板橋寫「難得糊塗」的背景:一山,一碑,一人,一硯
    鄭板橋一生有很多書畫作品,但是要論這其中影響最大,也可以說是婦孺皆知的一件書法作品,那就是《難得糊塗》。那麼這句傳唱了數百年的名言,他是在什麼情況下、在什麼背景下寫出來了呢?這還要從鄭板橋與萊州雲峰山的一個傳說談起,它緣於雕刻於文峰山上的石刻《鄭文公碑》。
  • 鄭板橋的四十九幅經典作品欣賞
    他,一生愛竹畫竹,畫出了竹的精神,畫出了一個竹的世界,傳之後人,可謂流芳百世,啟迪來者。鄭燮畫竹因喜歡竹之氣節,有題畫竹句「屈大夫之清風,衛武公之懿德」。工詩、詞,善書、畫。詩詞不屑作熟語。畫擅花卉木石,尤長蘭竹。蘭葉之妙以焦墨揮毫,藉草書中之中豎,長撇運之,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
  • 楷書結字的本質,千變萬化並不難,動腦子才學得的快!
    還是那句話,理解很容易,看懂也不難,最讓人痛苦的,莫過於改變自身習慣。一點點摳細節,對照細節,思考運筆的邏輯,一開始可能感覺臨帖讀帖會很慢,會厭煩,這都是正常現象。任何技巧的初期都離不開重複,克服了,學書法叫修身養性,克服不了,學書法跟跳廣場舞沒區別,真一點區別都沒有。今天,談談楷書,間架結構的一些邏輯。
  • 楷書寫得太像行書,遭國展評委淘汰!你說冤不冤?
    所有筆畫都完全可以變化、發揮,可以寫快來提高書寫性,但原則是不能失卻『八法』的法則與底線。 第二是『字字獨立』,楷書的每個單字是獨立的,不管是如何排序,不管是什麼風格,怎樣發揮,字與字不可以連綿書寫。
  • 劉炳森大字楷書欣賞,點畫精到、結體疏朗!網友:讓當今書協汗顏
    劉炳森劉炳森作為中書協的早期成員,雖然其已離開多年,但他的書法造詣及成就和影響是有目共睹的。劉氏的隸書早已進入電腦字庫並被廣泛應用,其楷書也寫得非常好。其楷書以顏真卿《多寶塔》為藍本,兼有《自書告身帖》影子,又融入其個人特色,結體嚴謹、筆法精到,字形內斂而筆畫疏朗,整體氣韻開張疏朗。可謂自成一體、與其隸書平分秋色。
  • 難得糊塗的鄭板橋詩詞10句,你最喜歡哪一句?
    鄭燮(1693—1765),號板橋,興化人,以詩、書、畫聞名於世,是清代中葉著名的詩人和藝術家。難得糊塗的鄭板橋詩詞10句,你最喜歡哪一句?1、有學而無問,雖讀書萬卷,只是一條鈍漢爾。——清·鄭板橋《隨獵詩草·花間堂詩草跋》只管自己埋頭苦讀,而不去向別人請教,雖然讀了很多書,只不過是個笨人罷了。2、善讀書者曰攻,曰掃。攻則直透重圍,掃則了無一物。——清·鄭板橋《隨獵詩草·花間堂詩草跋》善於讀書的人,採用瀏覽和專研兩種方法。專研能深入禮節,瀏覽能博覽群書,以至於沒有遺漏。3、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
  • 鄭板橋紀念館今日開放 市民可免費遊覽
    鄭板橋紀念館今日開放 市民可免費遊覽鄭板橋紀念館今日隨著十笏園園區的開募也隨即對市民開放展覽。據了解鄭板橋紀念館位於十笏園文化街區十笏廣場西北方向,關帝廟巷子與胡家牌坊街西北角,後方為關帝廟,左首為十笏園博物館,佔地面積1412平方米,建築面積1820.91平方米。
  • 劉炳森楷書字帖欣賞,點畫精到、結體疏朗!網友:自成一體的好字
    劉炳森作為中書協的早期成員,雖然其已離開多年,但他的書法造詣及成就和影響還是有目共睹的。劉氏的隸書早已進入電腦字庫並被廣泛應用,其楷書也寫得非常好。其楷書以顏真卿《多寶塔》為藍本,兼有《自書告身帖》影子,又融入其個人特色,結體嚴謹、筆法精到,字形內斂而筆畫疏朗,整體氣韻開張疏朗。可謂自成一體、與其隸書平分秋色。
  •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怪」在哪裡?他為何一生只畫蘭和竹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清代畫家,其實「板橋」只是他的號,鄭板橋原名叫鄭燮。後來畫家創作的鄭板橋形象「揚州八怪」以「怪」聞名於世,作為「揚州八怪」代表人物的鄭板橋自然與「怪」也是分不開的。
  • 清史:鄭板橋愛吃狗肉,鹽商得知後設下計策,鄭板橋直呼上當
    那個時候,他的詩、畫和書法都達到了非常高的境界,被人稱為三絕,上他家求他寫字作畫的人絡繹不絕。鄭板橋的書畫深受人們的珍愛,但是他脾氣非常古怪,不肯隨意替別人書畫。鄭板橋喜歡吃狗肉,不論是小販、牧童,只要給他送來狗肉,他都會作一幅小書畫,答謝別人;而那些土豪富商,即便是送來上千的黃金,他也往往當做沒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