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胸有成竹!鄭板橋的四十九幅經典作品欣賞

2020-12-05 騰訊網

傳 播 藝 術,播 種 幸 福 。

國內、外藝術名家 | 藝術品收藏 | 文學 | 音樂 | 視覺

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應科舉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有政聲「以歲飢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

他,一生愛竹畫竹,畫出了竹的精神,畫出了一個竹的世界,傳之後人,可謂流芳百世,啟迪來者。鄭燮畫竹因喜歡竹之氣節,有題畫竹句「屈大夫之清風,衛武公之懿德」。

做官前後,均居揚州,以書畫營生。工詩、詞,善書、畫。詩詞不屑作熟語。畫擅花卉木石,尤長蘭竹。蘭葉之妙以焦墨揮毫,藉草書中之中豎,長撇運之,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

書亦有別致,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間亦以畫法行之。印章筆力樸古逼文、何。為人疏放不羈,以進士選縣令,日事詩酒,及調濰縣,因歲飢為民請賑,忤大吏,罷歸,居揚州,聲譽大著。

恣情山水,與騷人、野衲作醉鄉遊。時寫叢蘭瘦石於酒廊、僧壁,隨手題句,觀者嘆絕。著有《板橋全集》,手書刻之。所作賣畫潤格,傳頌一時。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一生畫竹最多,次則蘭、石,但也畫松畫菊,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鄭板橋更多作品欣賞

題識:揚州鮮芛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分付廚人休斫盡,清光留此照攤書。板橋鄭燮畫並題。

鄭變 仿文同竹石圖 故宮博物院藏

鄭變 華峰三祝圖 167.7cm×92.7cm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款識:一兩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葉。自然淡淡踈踈,何必重重疊疊。乾隆辛未九秋,板橋居士鄭燮。

鄭變 墨竹圖 168.7cm×90.5cm 炎黃藝術館藏

鄭變 墨竹 128.8cm×68.5cm 浙江省博物館藏

-E N D-

【 國際藝術大觀 】

真正的胸有成竹!鄭板橋的四十九幅經典作品欣賞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版權聲明

我們尊重原創。《國際藝術大觀》所推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旗下品牌 】

收藏國際 ID:shoucanggj

藝術道 ID:yszdao

喜歡請點讚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種讚賞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

相關焦點

  • 請放大欣賞,「大師」油畫作品30幅,不色情,不裸露,好色養眼!
    大師油畫作品30幅畫家中文名字叫尼古拉布洛欣,年出生在列寧格勒,是一名大師姐級別的油畫家。於一九八二年到一九八五年畢業於列寧格勒藝術學院的繪畫專業,這所院校不僅藝術繪畫專業強而且雕塑專業也很棒。他的作品風格奇妙,看上去厚厚的顏色像是刷牆一樣直接堆上去的,都是幾種顏色放在一起稍微調一下就直接畫上去了。但是他的作品行散而神不散,一點都不遜色,既便他這樣的畫風但是他的作品細節該有的還是有。整體色調把握得很是到位。我最喜歡的就是他的作品中的模特的眼神和人物動態。像是美好的時間就停留在那一刻一樣鬧鬧被他抓住。
  • 文同的胸中有竹和鄭板橋的胸中成竹,誰的境界更高一下
    文同畫竹雖是胸有成竹,但其需要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那就是靜。靜為何物?是萬物之空而無足擾心,是萬物之靜兒心靜也。莊子曾曰:「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無則無為而無不為也。」因為靜所以心明,因為靜所以胸中可藏丘壑,是以在虛靜明之中才可成竹在胸。文同與竹是物我兩忘,其為文同是竹而竹也是文同。正如蘇軾所言「其身與竹化」是文同物化為竹才可「無窮出清新」。此竹境,亦為其心境。
  • 鄭板橋寫「難得糊塗」的背景:一山,一碑,一人,一硯
    鄭板橋一生有很多書畫作品,但是要論這其中影響最大,也可以說是婦孺皆知的一件書法作品,那就是《難得糊塗》。那麼這句傳唱了數百年的名言,他是在什麼情況下、在什麼背景下寫出來了呢?這還要從鄭板橋與萊州雲峰山的一個傳說談起,它緣於雕刻於文峰山上的石刻《鄭文公碑》。
  • 鄭板橋(鄭燮)作品賞析:故宮博物院藏及其他館藏
    鄭板橋出身貧寒知識分子家庭,幼年喪母,賴後母撫養。少年時從學於鄉先輩陸震,20餘歲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鄉試中舉,乾隆元年(1736)中進士。七年出任山東範縣知縣。一年後調任濰縣。十三年,乾隆皇帝弘曆東巡至泰山,他為書畫史。十八年因請賑得罪大吏而罷官。 鄭燮的詩、書、畫世稱「三絕」,專長於畫蘭、竹、石、松、菊等,偶亦寫梅,筆法直接取法石濤,又多從徐渭、高其佩等畫家中得其意。
  • 清史:鄭板橋愛吃狗肉,鹽商得知後設下計策,鄭板橋直呼上當
    當時揚州有一個鹽商,總是求不到他的字,輾轉通過別人買到幾幅畫,又都是沒有落款的,覺得十分遺憾,得知鄭板橋愛好狗肉後,他想出了一個計有一天,鄭板橋出城散步,聽到竹林深處有悠揚的琴聲傳出,就尋著琴聲往裡走。在一片竹林裡,看到一個老人正在彈琴,旁邊的小童子正忙著煨狗肉,香氣撲鼻。鄭板橋忍不住上前去問:「老先生,你也喜歡吃狗肉?」
  • 四川發現丨文同故裡,人人皆知「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源自與蘇軾的繪畫交流著名成語「胸有成竹」,就出自文同、蘇軾兩人間的一次繪畫交流。文同畫竹的至理名言,經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一文轉述而廣為流傳,後被衍化為成語「胸有成竹」「成竹在胸」。民間素有「文與可畫竹,胸有成竹;鄭板橋畫竹,胸無成竹」的說法。這講的是:畫竹子,先要胸有成竹,動筆的時候又不能墨守成規,須隨手寫去,千變萬化,遊刃有餘。
  • 鄭板橋的書法藝術:六分半書遊戲筆墨,手書判詞為官清廉
    《行書懷素自敘帖語軸》是鄭板橋「六分半書」的形成期作品, 作品中「行、隸、楷、草」仍具有很多獨立的成分和氣息, 相互「融合」的情狀尚不成熟, 但為他以後的書法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鄭板橋對中國傳統書法的學習是博學諸家, 不僅學帖、館閣體, 也學碑, 且和金農等人是首先開創學碑風氣的。
  • 鄭板橋的字歪歪扭扭,如亂石鋪街,好在哪裡呢?
    要認識鄭板橋的書法,不得不說說他的身世,因為「書為心畫」「字如其人」,書法是一個人內在精神的反映,而生活經歷起了很關鍵的作用。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號板橋。自幼隨父親就讀私塾,年輕時也曾去教書,同時在揚州城賣畫。雍正十年(1732年)中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中進士,乾隆七年任山東範縣縣令,乾隆十一年調濰縣縣令,乾隆十七年因為得罪了上首領導而被罷官。
  • 鄭板橋是個怎樣的人?鄭板橋的趣聞軼事
    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人稱板橋先生,揚州八怪之一,是清朝著名的文人畫家。 鄭板橋這一輩子只畫蘭、竹、石這三樣東西,他曾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歷史上的鄭板橋是個幽默風趣、脾氣古怪的人,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鄭板橋的故事。
  • 鄭板橋一幅古畫,被徐悲鴻添加6筆後,身價暴漲,一舉拍賣3500萬
    鄭板橋是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的詩書畫被後人贊為「三絕」。鄭板橋喜歡畫竹,在他流傳下來的作品中,有一幅《竹石圖》還曾被後人「篡改」,那個篡改名家畫作的人,就是著名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當時徐悲鴻在偶然的機會下得到了鄭板橋的《竹石圖》,徐悲鴻看了這幅畫之後,總是覺得這幅畫少了點什麼。於是這幅畫在展出後,徐悲鴻公開在這幅畫上添了幾筆。就是這幾筆,讓徐悲鴻飽受了爭議。
  • 國畫山水畫家李林宏作品欣賞 精緻典雅動人心神
    畫家李李林宏有著與生俱來的才氣,創造了經典的國畫山水畫,一起欣賞一下吧! 畫家李林宏對於國畫山水畫有著非常執著的追求,在對傳統山水畫的傳承中,還融入了新的元素,緊跟時尚的潮流,創作出來如此經典的紅山水國畫。展現了山水的雄偉壯闊,山為靠山,水為財源,山水相依財源不斷,寓意著蒸蒸日上,如此經典的紅山水國畫不僅具有藝術欣賞性,更是一幅優秀的「鴻運當頭」風水畫佳作。
  • 千古怪才鄭板橋:吃虧是福,難得糊塗
    後來他因為詩畫之才聞名天下,便取板橋二字為自己的號,自稱「板橋道人」,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常以此落款,鄭板橋之名遂流傳開來。真名反而知者漸少了。不過相比於板橋之名,夑字也別有深意。1鄭板橋出生於康熙三十二年的一個冬天,當時揚州興化正下著紛紛揚揚的大雪,一戶姓鄭的書香世家,降臨了一個可愛的男嬰。
  • 有人說鄭板橋的書法很古怪,但是怪在哪呢?
    有人說鄭板橋的書法很古怪,但是怪在哪呢?大家都知道,鄭板橋是我國清代著名的畫家、書法家。一提到鄭板橋就讓人想起他畫的竹子,他畫的竹子富有特色,亦頗具清廉高尚的節氣。所以一想到鄭板橋就自然地想到了他筆下的竹子。
  • 水墨竹子畫作品欣賞 清雅動人的墨竹國畫欣賞
    水墨竹子畫作品欣賞 清雅動人的墨竹國畫欣賞 2020年05月28日 10:3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無論是嚴寒還是夏日,竹子總是屹立不倒且四季常青
  • 古代眾多著名畫家之中,誰的蘭花作品最佳?
    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無不為之傾倒,文房栽植,廳堂欣賞,詩詞歌賦,揮毫潑墨,以寄託和抒發文人雅士的獨特氣質。就拿繪畫來說,自古至今,描摹繪畫蘭花的作品不勝枚舉,雖然不少已經軼失或者湮滅,然而還有眾多流傳下來的精美作品,讓人嘆為觀止,讚賞不已。那麼,迄今為止關於蘭花的繪畫,誰的蘭花作品最佳呢?下面我們從眾多的畫作中,遴選出每個朝代的蘭花代表作品,略微盤點。
  • 工寫兼備,大美至臻一一梅琦教授作品欣賞
    4幅作品參加展覽2016年6月應邀參加《第四屆經典與風範當代值得關注的藝術家邀請展》(北京國家大劇院)5幅作品參加展覽。2016年3月應邀參加《水墨心象當代中國畫邀請展》(北京博寶美術館)4幅作品參加展覽。2016年9月應邀參加《首屆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代表作品展》(北京)3幅作品展出,並獲得金獎。
  • 胸有成竹成語來歷,源自一位北宋畫家
    胸有成竹成語來歷,源自一位北宋畫家有誰知道,我們經常使用的胸有成竹的成語是從何而來呢,其實這句成語出自於北宋的一名畫家。北宋時期,曾有一個著名的畫家,名字叫文同 ,他是當時畫竹子的高手。文同以善畫竹著稱。他注重體驗,主張胸有成竹而後動筆。
  • 藍色羽毛國風系列作品欣賞
    2019年7月,繼國風牡丹作品之後,本想繼續創作衍紙立體花卉系列作品,但不安分的心又躍躍欲試地想要挑戰線條類作品,於是我又一頭扎進了中國風裡,查閱了很多中國傳統吉祥物圖案,了解了各種圖案代表的寓意,也欣賞了很多國風元素、故宮元素的裝飾畫、古風插畫……這次的作品,我期望達到類似於掐絲工藝的視覺效果
  • 近百件「揚州八怪」書畫作品亮相河北 呈現淮揚古郡意趣
    近百件「揚州八怪」書畫作品亮相河北 呈現淮揚古郡意趣 2017-0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資料圖 圖為展出的鄭燮(鄭板橋
  • 難得糊塗的九品芝麻官鄭板橋到底「怪」在哪裡?
    其一、辭官下海怪話說這鄭板橋中年才得中進士,好不容易當個九品芝麻官,應該好好珍惜這個機會。時年遇到災荒,鄭板橋具實呈報,力請朝廷救濟百姓。他責令富戶輪流舍粥供饑民餬口,他還帶頭捐出自己的俸祿,實乃清官好官。他刻了一方圖章明志:「恨不得填滿普天飢債」。鄭板橋如此傻實誠就得罪了上司,上司一頓責備,乾脆辭官不做了。老子回家賣紅薯去,於是下海回揚州以賣畫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