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菌群,最近這些年在生命科學領域研究中是非常熱門的一個話題,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對腸道菌群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重視,那腸道菌群到底是怎麼回事,有什麼作用,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認識腸道菌群:
說起「細菌、真菌」,很多人都知道,它們都是一種微生物,廣泛存在於我們生活的自然環境中,同時,也寄居在人體的體表和體腔內,在正常的情況下,這些細菌一般對人體的無害的,而且有些細菌還是有益的,它們與人體和外界環境之間構成了一個複雜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微生態系統。這些菌群在人體中的組成和數量屬於動態平衡狀態,所以被稱之為正常菌群。如果因為各種原因比如:嬰幼兒餵養不當、營養不良、年老體弱、或是腸道與其他系統的急慢性疾病以及長期使用抗生素、激素等導致腸道菌群的平衡被破壞,就會出現某種或某些菌種過多或者過少,這個時候,外來的致病菌或過路菌的定植(釋:就是在一定的部位定居或不斷生長)或增殖,其中有一部分腸道菌就會向腸道外其他部分轉移,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腸道菌群失調,即大家常說的腸道菌群紊亂。
在我們的身體上,微生物從皮膚到腸道,幾乎無一處沒有它們的存在,人體體表和體內分布著超過1000多種的共生微生物,其中80%都在消化道內,細胞總數超過100萬億,約為人體自身細胞數量的10倍。也就是說人體微生物群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微生態系統。
腸道菌群是發生在人體腸道內的菌群,所以腸道功能的失調會引起很多疾病,人們在很早以前就已意識到了腸道對於健康的重要性,比如:古代中醫中提到的「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也曾說過:「所有疾病,始於腸道」,現代的醫學研究也進一步證實了腸道健康對人整體健康的決定作用。而且有關人類腸道的研究也在不斷前進,認識也越來越深入。
腸道菌群有哪些生理功能?
腸道菌群參與調控人體多種生理功能,對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主要生理功能包括:
一、通過黏膜防禦屏障,來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
腸道是重要的防禦屏障,首先通過競爭性提取各營養物質,其次就是分泌抗菌素,其實就是產生黏液,細胞激素,刺激淋巴細胞發育成熟和產生產生免疫球蛋白,阻止潛在有害的致病菌進入人體在腸道內定植。
二、幫助消化食物和營養物質的吸收、合成一些重要的維生素,維持正常的腸道運動
這個大家都知道,胃兼有消化、吸收和內分泌功能,胃的消化功能是藉助於胃液的化學作用和胃運動的機械作用,經過咀嚼和吞咽,在受胃液的水解作用和胃運動的研磨,變成食糜,逐漸進入十二指腸,小腸是人體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黏膜能合成與分泌多種酶類、磷脂類物質,參與機體對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及代謝活動的調節。也就是說,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99%是由胃腸道消化吸收的,而腸道菌群在消化吸收中起著將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酵解,生成短鏈脂肪酸。為腸道黏膜提供能量;通過激活受體來調節糖脂代謝,以及幫助合成和吸收多種維生素,比如維生素K、B族維生素等;還調節一些人體微量元素的吸收,比如:鐵、鋅等。
三、參與免疫系統的建立和免疫細胞的活化
腸道的黏膜免疫系統是人體中,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菌群在腸道黏膜免疫系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個話題很有意思,在很多的學者中都主張在生命的初始階段,體內的菌群種類越豐富,免疫系統就越完善,越有利於增加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就是說,如果「過分乾淨」也許會導致免疫系統缺乏足夠的抗原刺激,容易出現過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
四、調節神經內分泌和信息交換
腸道被稱為人的「第二大腦」,這主要是因為腸道與大腦有著非常複雜的聯繫,且在胃腸道中有著數以萬計的神經元,其數量完全可以與大腦中的神經元數量相媲美。而且很多研究已證實與人的情緒、行為方式密切相關的激素都和腸道有著密切的關係。
五、對糞便組成的調節
糞便的重量和稠度,排便頻率和腸道總通過時間的特徵,都可能是整個結腸功能的可靠標誌。腸道菌群是比較複雜的微生物群體,其功能都是各種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結果。胃腸道菌群組成的變化會導致腸道感染、便秘以及腸癌等。
腸道菌群建立
腸道菌群的組成、種類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壓力、飲食、用藥等。如果你經常出現大便幹或溏洩、說明你的腸道健康可能出現了問題。建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科學補充益生菌來給予調理。試試江中利活益生菌#國民益生菌#(所有菌株均來自中國內蒙古大草原,更適合於中國人的腸道,專屬於江中的植物乳桿菌P9,可以有效降解腸道內農藥殘留,內袋500億活菌,每一粒活菌受微包膜技術保護,90%以上有效到達腸道。)
總之腸道健康是我們身體健康的基礎,腸道健康在於平衡的腸道菌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改善腸道微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增加雙歧桿菌、乳桿菌等有益菌的繁殖,是保證和維護腸道健康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