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您可以在手機國搜客戶端繼續瀏覽本文,並可以分享給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工業化、都市化、生活節奏加快,競爭日益激烈等現代化進程,精神障礙患病率會日益增加。而其中,人群中的心理亞健康、輕度精神障礙病例遠多於重性病患。
「你怎麼看待精神疾病的患者?」
「他們可能有過激行為,心裡有那麼一點點排斥, 一般會躲著點。」「不跟他們說話,離他們遠一點」。
「如果你最親的人得了精神疾病?」
「全力以赴地照顧她,治好她。」 「治不好的話,也會好好地照顧他。」
上述是國家主題宣傳片裡的對話實錄,事實上,受訪的他和她,最親的人得了精神疾病,更別提一般人對精神病人的不理解。
2015年10月10日是第24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心理健康、社會和諧」,廣東省在廣州市英雄廣場舉行「精神衛生進萬家」活動。
關注常見精神問題
從3歲到80歲 15%的人焦慮抑鬱
自殺事件
六七成受抑鬱症影響
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工業化、都市化、生活節奏加快,競爭日益激烈等現代化進程,精神障礙患病率會日益增加。而其中,人群中的心理亞健康、輕度精神障礙病例遠多於重性病患。
世衛組織(WHO)於今年7月14日發布的《2014年精神衛生地圖集》顯示,全世界每10個人中就有一人存在精神障礙,總數高達7億。到2030年,抑鬱症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健康問題之一,預計2020年其疾病負擔僅次於冠心病,位居全球疾病總負擔第二位。
省精衛專家林勇強指出,全國精神障礙患病率17.5%,最「大頭的」常見精神障礙是抑鬱症、焦慮症等,其中焦慮症患病率10%,抑鬱症患病率5%。而在廣東,早在2005年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深圳的精神障礙患病率達21%,廣州為15.76%。
按人群分析,從3歲至80歲的人,都可能受精神問題困擾。
抑鬱症雖然比焦慮症發病少,但後果更為嚴重。林勇強指出,初步估計,在自殺事件中,大部分有疾病因素,而高達60%~70%是抑鬱因素。
也正是因此,十年前,國家還只是要求二級以上醫院要設置心理門診或精神專科;但精神衛生法實施後,規定所有綜合性醫院都要開設心理精神專科門診,希望更容易、更早發現病人。
「共病」
慢性病也是精神問題
臨床上,令醫患最受困擾的卻是求醫不對症問題,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于欣教授指出,90%的抑鬱症患者是多次在綜合醫院各科就診,病情遷延不愈,最後才轉診來到精神科。
省精衛中心主任賈福軍指出,淺表性胃炎是最常見的精神問題當軀體疾病治的情況。臨床上,經常有心口發悶、噯氣、胃泛酸等為症狀的病人,覺得胃病折磨得不行了,到醫院看消化科,但往往兩三年治下來,吃藥反而加重了。胃鏡檢查發現,胃裡只是一些花斑狀發紅,並沒有胃炎的典型病變。最後,消化科醫生將患者轉介至精神科。
「我是胃出毛病了,你老問我情緒怎麼樣、能不能高興得起來幹什麼?」患者常常這樣牴觸,但往往抗抑鬱藥一吃,症狀就好轉。
精衛專家指出,除了消化疾病外,還有類風溼病、冠心病等被認為與炎症相關的病,最終可能證實其實是精神問題,其中焦慮、抑鬱共同作用的佔60%。對症後,焦慮症治療最快1周起效,抑鬱症治療一般三四周起效。
專家呼籲更多人認識到慢性病與精神問題的「共病」,不要抗拒精神問題治療。
專家呼籲,要像重視身體保健一樣重視精神保健。「不要一說到精神疾病就覺得是『瘋了』,就有病恥感或者害怕。其實焦慮、抑鬱、失眠等小毛病,就像身體患了感冒一樣普通。」
有需要幫助的時候要敢於求助,假如不願意就診,也可以撥打廣州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援助熱線。市精神衛生中心已開通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020-81899120)和網上諮詢服務(QQ號:1661042151),10餘名電話熱線接線員是由經過規範化培訓的心理諮詢師和相應的專業人士擔任,全天24小時為市民提供免費電話心理諮詢和幹預。
關注重性精神病
全省150萬重性精神病患者 僅1/3獲登記管理
超九成患者在家康復
據公安、綜治系統的統計,2015年1~7月,廣東全省共發生51例嚴重精神障礙重大肇事肇禍事件,出現死亡、嚴重傷人等重大後果。這個數字看起來不少,省精神衛生中心公共衛生事業科主任林勇強解釋:「其中絕大部分是未受登記管理的患者。」
事實上,截至2014年底,全國登記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約430萬人,廣東全省,截至2015年8月31日,6類嚴重精神障礙患者490902人獲登記管理,而廣州,約為5萬人。在這些人中,人們最擔心其肇事肇禍的、病情不穩定的一般只佔百分之零點幾,「比如在全省,危險性評估3級及以上的患者,僅三四百人。」林勇強說。
六類重性精神疾病,指的是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礙、偏執性精神病、雙相(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六種嚴重精神障礙。按統計,中國嚴重精神障礙患病率1%,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精神分裂症,佔比約75%。
精神疾病患者,遠遠不止上述數百萬、數十萬、數萬。據國家保守估計,中國各類情感障礙患者人數近9000萬。
「按統計學,全省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估計約150萬人,即只有1/3獲登記管理。」省精神衛生中心主任賈福軍指出,其他100萬名患者,除了小部分是不願意登記並依靠國家扶助和治療優惠、家人管理照顧外,更多的是不知患病、沒被發現,甚至是發病也不看病。
病患「隱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精神衛生防治資源不足。
在全國,共有精神衛生專業機構1650家,精神科床位22.8萬張,精神科醫師2萬多名,主要分布在省級和地市級,精神衛生服務資源十分短缺且分布不均。
而在廣東,情況相對好一點——嚴重精神障礙管理率90.16%,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治療服務網絡覆蓋率達100%。但是,廣東的精神衛生資源同樣非常緊張。省精神衛生中心主任賈福軍直言,全省約2萬張精神科床位「一床難求」,90%以上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只能在家康復。
籲主動登記接受管理
在林勇強看來,要防止1例重性精神病患肇事肇禍,意味著要篩查1萬例精神障礙患者,有辦法管理服務1000例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再重點管好服務好100例病情不穩或危險性高的患者才行。因此,呼籲重性精神病患主動接受管理,非常急迫。
廣東估計有約100萬重性精神病患未登記在冊,廣州也還有兩三萬重性精神病患未發現。廣州市衛計委疾控處處長周端華介紹,除未被發現或未建檔外,還有因為病恥感、害怕被歧視等原因而躲避登記管理。
事實上,重性精神病患或其家屬主動登記,建檔後資料不僅不會外洩,而且將獲得每3個月一次隨訪評估病情、每年一次體檢等公共衛生服務包的免費服務,精神障礙達到殘疾標準的,還可辦理殘疾證,享受相關救助。
醫保報銷確實是很多重性患者登記的動力。目前,奮乃靜、帕裡哌酮等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用藥均已納入廣東醫保報銷範圍,保障基本用藥;精神分裂症等嚴重精神障礙納入門診特定病種報銷範圍等。在廣州,精神障礙患者住院醫保報銷比例最高為93%,最低為45%;門診醫保報銷比例最高為85%,最低為45%。
此外,全省各精防機構正向政府建議,最終目標使得6種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醫療免費,以最大限度保障醫療措施落實。
【 此內容為優化閱讀,進入原網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8610-87869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