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記載,蘇東坡對美食和養生都頗有研究,據說蘇東坡到老依然身強體健,面色紅潤、才思敏捷。
他為什麼能活得那麼有質量?是因為才華橫溢嗎?
蘇東坡在《東坡養身集》這本書裡記載了他的一個養生的方法,就是每日吃一物。他每天會不定期地將此物煮熟,每次一粒,放入口中,緩緩含嚼,直至滿口津液,再鼓漱幾遍,徐徐咽下。
每天大概吃10~30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不懈。因而腰腿健壯,行走有力。
這個深受蘇東坡喜愛的養生好物就是——芡實。
芡實,是睡蓮科植物芡的成熟種仁,因為它的果實很像雞頭,所以又稱「雞頭米」,有「水中人參」的美譽。
古藥書中說它有「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之效。
中醫認為,芡實性味甘、澀、平,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溼、固腎止瀉,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
芡實能補中益氣,提神強志,使人耳目聰明。歸根到底一句話,就是芡實能健脾補腎。
芡實補脾胃怎麼用?
有人說芡實補脾胃勝過山藥?
從芡實的兩個功效看,一個是加強消化能力的,一個是調理脾虛造成的大便溏洩。
這兩件事,山藥也能做。但脾胃不好,體內有溼邪的人就不適合吃山藥,吃芡實就沒問題,因為芡實還有健脾除溼的功效。
芡實為滋養強壯性食物,它最突出的功效是補脾止瀉,適合那些脾胃不好而大便溏洩的人。但芡實比較硬,如果煮得不爛糊,直接吃補脾胃的功效會大打折扣,甚至適得其反,所以芡實雖然健脾胃但是一次不能吃多。
推薦養生食療方
芡實茯苓山藥粥
材料:芡實15克,白茯苓15克,山藥15克,粳米100克,枸杞5克。
做法:上述用料洗淨,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即成。
功效:具有健脾益氣、祛溼止瀉的功效。適用於有洩瀉、脘腹冷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面色晦暗等症狀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