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有兩種「造」法,一種是在植物蛋白中加入從大豆根部提取的植物血紅素和其他成分,經過膨化、擠壓等一系列複雜工藝加工製成。其本質還是植物蛋白食品,卻具有動物肉的氣味、外觀、風味、質地和口感,甚至能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另一種方法是首先在動物身上提取幹細胞,然後在加入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素的培養基上進行培養,就像種菜一樣「種」出肉來。這種人造肉和真正的動物肉更加接近,通過人為調節營養素比例,可以生產出人類更加需要的肉類品種,比如適合糖尿病、高血壓、肥胖者群體,或者更有利於減肥的產品,讓愛美的女士在大飽口福時不再為自己的身材擔憂。
世界首富比爾 蓋諮在品嘗過美國一家人造肉公司的「人造牛肉漢堡」後,讚不絕口,當即決定投資該公司,成為「人造肉」早期擁躉之一。
用這兩種方法製造出來的「人造肉」,雖然吃起來都像真的動物肉一樣,但不含膽固醇,僅有少量脂肪,卻富含蛋白質、胺基酸及各種維生素,也不用擔憂非洲豬瘟、藍耳病等動物疫病的不利影響,是名副其實的健康食品。
「人造肉」沒有飼養動物所帶來的汙染,減少了對水資源的消耗,在環境保護方面也有很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地球人口爆炸,對食品的數量和質量要求持續上升的大背景下,「人造肉」受到資本市場青睞就不足為奇了。除微軟比爾蓋諮外,推特西格爾、麥當勞湯普森、華人首富李嘉誠等商業大佬,以及淡馬錫、泰森等國際財團、跨國公司,還有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等好萊塢著名影星,紛紛將投資目光聚焦在「人造肉」企業身上。今年五一過後,「人造肉第一股」美國Beyond Meat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首日股價漲幅即高達163%,創造了21世紀以來市值2億美元以上公司上市首日漲幅的最高紀錄。
一大波「人造肉」訊息襲來,在國內A股市場也引起不小的一陣波瀾。維維股份、雙塔食品、豐樂種業等等只要和大豆、植物蛋白能夠扯上一點關係的股票,紛紛漲停;它們中的多數八竿子也和「人造肉」扯不到一塊,市場冷靜下來以後,又紛紛跌停。一漲一跌,張揚著資本的貪婪、股市的狂熱和跟風的愚蠢,也顯現出「人造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
目前,由於技術和成本等方面的問題,「人造肉」還處於研發和概念推廣階段,大規模生產和大批量上市還有待時日,但一定為時不遠。以豬、牛、羊為主的傳統動物性肉和肉製品市場,將面臨巨大衝擊和變革,雙匯等傳統肉製品企業也將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雙匯集團是國內最大的肉類食品企業,工業基地、市場網絡遍及全國,國內除新疆、西藏外,產品都可以做到朝發夕至。雙匯控股母公司萬洲國際更是一家巨無霸跨國企業,生豬養殖、屠宰和肉製品深加工三大領域產銷均排全球首位。一流的技術、人才、資金和規模優勢,使雙匯在新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方面一直處於前列,每年開發新品100多種。
雙匯一向具備強烈的創新理念,不會放過對「人造肉」的了解和研究。創新是因為世界永遠在變,永遠要面對一個新的世界。在即將到來的「人造肉」風口,誰會一飛沖天,可能是富有經驗、實力雄厚的傳統大佬,也可能是活力充盈、適應性強的商界新秀。
當然,把握時機,搶佔先機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