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基肉製品》團體標準發布 「人造肉」市場大戰正酣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4日訊 12月29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導的《植物基肉製品》(T/CIFST 001-2020)團體標準,經由專家評審委員會審查一致通過後發布。相關起草單位包括中國農業大學、江南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機構,以及聯合利華、嘉吉、雀巢等相關企業。

  據悉, 該標準除了對植物基肉製品的基本要求、技術要求、檢驗規則、標籤、標識、包裝、運輸和儲存等做出相關規定,該團體標準也涵蓋了對植物基的定義、原料以及最終產品的屬性要求,包括形態、氣味、色澤等方面。

  標準顯示,植物基肉製品被定義為是以植物原料或其加工品作為蛋白質、脂肪的來源,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輔料、食品添加劑,經加工製成的具有類似畜、禽、水產等動物肉製品質構、風味、形態等特徵的食品。

  這是行業內第一個關於植物基肉製品的標準規範,填補了植物基肉製品標準規範的行業空白。

  綜合本網及其他媒體報導來看,目前,聯合利華、雀巢等國際巨頭已經推出了人造肉品牌,漢堡王、肯德基、星巴克等餐企也加入了這一行列,「人造肉」大戰正酣。

  歐睿信息諮詢公司表示,全球肉類替代品行業價值207億美元,到2024年將增長至232億美元。

  2020年5月,雀巢正式對外宣布增資1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7.3億元),在天津新建其在亞洲的首條植物基產品生產線。

  6月,有美國「人造肉第一股」之稱的Beyond Meat宣布,將通過某生鮮平臺開始在中國大陸銷售其人造漢堡肉餅。9月,該公司宣布與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籤署協議,將在當地設計和發展生產設施。

  10月中旬,肯德基在北京、上海等6座城市的210家門店推出了人造肉產品——售價35元的植世代牛肉芝士漢堡和售價11元的植世代黃金雞塊(4塊)。

  12月,聯合利華宣布已將其與漢堡王在人造肉產品上的合作從歐洲擴大到拉美、加勒比地區和中國市場。新的植物基「皇堡」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的325家漢堡王餐廳銷售,並計劃2021年二季度在全國推廣。

  紅餐網創始人陳洪波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受多種因素影響,餐飲企業前期對植物肉類產品抱著嘗試的心態在使用,總有各類新品伴隨消費熱度的提升上架和下架,這本身也是一種市場探索的過程。在他看來,隨著資本的介入,餐飲企業和消費者嘗試熱情的不斷提高,以及本次標準的落地,植物肉市場仍將處於上升期,未來將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責任編輯:韓肖)

相關焦點

  • 植物基肉製品標準明年實施 促進行業規範化發展
    近幾年,植物肉正逐漸成為全球食品領域的新風口,資本都在持續看高這一行業,進一步刺激了市場對人造肉概念的追捧
  • 「人造肉」來了,你要嘗嘗嗎?
    肯德基推出植物肉產品,並在北上廣深等6座城市上線;星巴克上線「植物肉」午餐菜單;美國比薩品牌棒約翰,也在中國推出首款植物肉比薩;德克士推出新型植物雞肉漢堡……在網紅爆品頻出的今天,人造肉市場正高歌猛進、越來越火。那麼,你要去嘗嘗人造肉嗎?風口毫無疑問,人造肉的風口來到中國了。
  • 36氪首發|植物肉品牌「Hey Maet」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引入...
    Hey Maet不僅為B端餐飲客戶提供以上產品,還為B端企業提供定製化服務,生產定製化植物肉產品。在完成了第一代產品的打磨後,結合消費者反饋,團隊近期研發出了全新升級的第二代植物肉產品,包括火鍋牛肉丸、小酥肉、小籠包和多種口味的植物基水餃產品。
  • 雀巢亞洲首條植物基生產線投產 中國「人造肉」市場迎來中外混戰
    面對「中國胃」,人造肉擁有機遇,也面臨挑戰。  經過為期半年的準備,雀巢今天宣布旗下亞洲首條植物基生產線在天津正式完工並投入生產運營。接下來,雀巢將優先為餐飲行業提供植物基產品解決方案。  「雀巢在中國市場的投入是長期的。」
  • 外企紛紛搶灘中國人造肉市場,開啟一片市場新藍海?
    5月30日,海外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宣布將在中國與肯德基和必勝客進行合作。把時間線拉前,今年4月以來,已有包括肯德基、星巴克、達能、雀巢在內的多家跨國企業宣布面向中國市場推出人造肉產品,而國內品牌如雙匯食品、諸老大、百草味、喜茶等也紛紛跟進上市各類植物肉食品,以期打開中國人造肉市場這一新藍海。
  • 「人造肉」火了!A股瘋了!植物蛋白概念股雞犬升天
    人造肉的「信徒」們,在市場火熱時,拋售了手中的股票。二伊桑·布朗曾經跟一個皮條客似的四處給美國加州當地的肉類買家逐個發郵件,邀請他們參加人造肉的試吃大會。幾無例外,清一色的拒絕理由:「我不認為在肉類櫃檯放一個植物做成的肉餅會有任何吸引力。」僅僅是在幾天前,資本家就嘗到了人造肉的甜頭。
  • 2020:人造肉還會是風口嗎?
    而在國內,今年5月,山東赫達成立子公司進軍人造肉市場;7月份,雪榕生物增資人造肉企業未食達;11月份,雙塔集團切入植物蛋白肉市場;近日周子未來食品科技也獲得經緯中國2000萬元投資。根據人造肉板塊指數,自2019年人造肉概念板塊成立以來,2020年初已經不斷爬升,及至2020年8月31日達到了歷史最高點,目前整體板塊指數仍在中高位徘徊。
  • 「烈火烹飪」下的中國式「人造肉」
    但受限於市場接受度、研發成本高等因素,只有植物蛋白肉的發展最為可觀,所以我們所熟知的以及本文提到的人造肉,都屬於植物蛋白肉的範疇。彼時,美國人造肉市場的研發水平、商業模式已逐步成熟。「當時在美國吃到Beyond Meat的產品,覺得很神奇,很震驚。」呂中茗認為,如果將這類產品切入到大眾市場,在中國同樣會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 「人造肉」來襲,肉企老大雙匯如何搶佔市場先機
    人造肉有兩種「造」法,一種是在植物蛋白中加入從大豆根部提取的植物血紅素和其他成分,經過膨化、擠壓等一系列複雜工藝加工製成。其本質還是植物蛋白食品,卻具有動物肉的氣味、外觀、風味、質地和口感,甚至能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 內地植物人造肉市場熱度再升級,開家「全素店」是個突圍好辦法嗎?
    植物人造肉距離大眾的舌尖再近一步。近日,藍鯨財經記者注意到香港植物基品牌Green Common綠客門(後簡稱"綠客門")在上海開設一家門店。對此,綠客門告訴藍鯨財經記者,這是其通過天貓國際觸達內地市場後,在內地落地的第一家門店,將同時提供植物基餐飲以及產品零售。此外,後續綠客門還將在上海、北京以及廣州陸續開出多家門店。  一直以來,植物基品牌進入內地大多傾向於與商家合作"試水",或進駐商超、便利店等傳統零售渠道和電商、買菜平臺等渠道。此舉則打開了植物人造肉一體化零售新場景。
  • 十二個天然植物飼料原料團體標準月底實施
    2020年12月30日,由中關村中獸醫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歸口制定的《天然植物飼料原料黃芪乾燥物》(T/TCVMA0002-2020)等12個團體標準在國家團標網上正式發布。自2019年開始,聯盟歷時一年多有組織、有計劃地實施了「天然植物飼料原料團體標準」的徵集、公示、立項、徵求意見,以及聯盟團體標準技術委員會專家評審工作。通過嚴謹的技術質詢、審核評估,專家們一致認為上述12個團體標準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團體標準制定管理規定》等相關要求,正式批准發布。此次發布的相關12個標準,將於2021年1月30日起正式實施。
  • 星巴克、肯德基點火,人造肉概念接連躁動
    A股市場也很應景。21日,19隻人造肉概念股有14隻上漲,龍頭概念股雙塔食品盤中一度漲停。星巴克開售5款植物肉餐食價格不便宜其實星巴克今年3月就在加拿大的1200家門店出售Beyond Meat的植物肉三明治。
  • 人造肉的未來?即將上市首款真菌肉,成本低於動物肉和植物肉
    肉類替代品的未來不僅是植物,而且製造商正在競相將以大豆,小麥和豌豆為基礎的植物肉推向市場,但是一些初創企業正在開發開發真菌來替代肉類.這兩家公司指出,真菌比傳統的植物蛋白更好。首先,纖維的質地允許使用更多種類的人造肉和切塊,真菌肉的味道適中。它不需要掩蔽劑;最重要的是,它只需要少量的土地,能源和水即可生產,其營養成分與植物蛋白非常相似。 如何生產真菌肉?
  • 「美國人造肉第一股」在華推出多款人造豬肉餡產品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閻俠)在華建廠消息披露不久,「美國人造肉第一股」 Beyond Meat又有新動作。11月18日,別樣肉客Beyond Meat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別樣豬肉」今日起美味上桌!品牌致力於打造優質的植物肉產品,此次專為中國市場研發的別樣豬肉具有傳統豬肉糜的上乘肉質和多汁口感,可滿足多種烹飪需求。」Beyond Meat稱:別樣豬肉由別樣肉客洛杉磯總部團隊與中國團隊齊心併力研發而成。「為更直接地傾聽來自消費者的反饋從而不斷完善產品,別樣肉客在中國進行了多項感官測試,以確保別樣豬肉具有動物豬肉糜類似的肉質和芳香,令人垂涎的同時改善人體健康和環境效益。
  • 義烏首個「一帶一路」小商品團體標準發布
    原標題:義烏首個「一帶一路」小商品團體標準發布 11月25日下午,義烏首個「一帶一路」小商品團體標準發布,商品《長袍》中英文標準確定,這也是義烏首個由外商參與制定,用於滿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採購商在貿易過程中使用的中英文版小商品團體標準。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是義烏重要出口地區之一。
  • 人造小酥肉、麻小來了!國產人造肉企業創新本土化食材,你會買單嗎?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賈璇人造肉又來了!趕著618大促,國產植物肉公司「珍肉」在去年推出人造肉月餅賺足眼球後,再次推出創新產品——「植物小酥肉」和「植物小龍蝦尾」。
  • 人造肉看上去已經很逼真,但是好吃嗎?香不香?
    面對如此龐大的肉類市場,以及口味刁鑽見多識廣的中國消費者,人造肉如果想真正在食品市場分一杯羹,還有許多難關需要邁過。這肉怎麼樣?對最普通的食客來說,最重要的問題是,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吃上一口人造肉?如果你身在美國,可以推開任意一家漢堡王的門來一個「人造肉漢堡」嘗嘗。
  • 對話杜邦李永敬:中國植物肉產業的最大風險是什麼?
    Q:近期很多中國植物肉的創業公司都宣布了融資,包括星期零、Hey Maet等等,對於中國植物肉的市場未來趨勢,是一個短期內的爆發還是長期穩定增長?A:我認為,植物肉食品是一個新興行業,參考Beyond Meat美國做得不錯的漢堡肉平產品,股價從上市時的70美元漲到200多美元,現在回歸到120美元的水平(截至發稿:股價為135.85美元),回歸理性。但對於市場,我認為應該是「長期穩定」的,不會短期爆發。
  • 【團體標準】關於徵集2021年度團體標準研製項目的通知
    為進一步推進我國複合材料行業標準化工作,促進團體標準項目的研究制定,滿足市場需求,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團體標準工作委員會根據有關管理規定要求,繼續面向行業徵集2021年度團體標準研製項目。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推進團體標準的意義和作用團體標準是「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為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的標準」。2018年1月1日實施的新《標準化法》賦予了團體標準以法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