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其五)
東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東晉詩人、文學家。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淵明的曾祖陶侃是東晉著名的開國元勳,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流人物,時人稱其「機神明鑑似魏武,忠順勤勞似孔明。」陶淵明的祖父作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
陶淵明由於父親早死,所以從小家道中落,少年時代生活即處於貧困之中。從29歲至41歲,陶淵明為生活所迫,幾度出仕,擔任小官。但因為「飢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終於毅然辭官,歸田隱居。其後20多年,一直生活在農村,親自從事農業生產,同時進行文學創作。
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了詩歌中的田園詩派。其傳世作品共有詩120餘首,文10餘篇,代表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後人編為《陶淵明集》。後世的大詩人,如李白、杜甫、蘇軾、陸遊等無不對陶淵明推崇備至。
創作背景
陶淵明《飲酒》共20首,是一組五言詩。這些詩作借酒為題,抒寫作者對歷史、現實的感觸,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充分表現了詩人的高尚品質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其第五首大約作於詩人歸田後第十二年,即公元417年,當時正值東晉滅亡前夕,改朝換代已經不可避免,作者因此感慨良多,以飲酒來抒寫情志。陶淵明否定權力、財富、名譽等世俗價值觀,讓人追隨自然,回歸自然,從而維護作為一個「人」的尊嚴,實現人的價值,回到人的「真性情」上來。
作品賞析
《飲酒》(其五)表現的是隱居生活的情趣,詩中描寫勞動之餘,飲酒微醺之際,晚霞映射,山嵐籠罩,採菊東籬,遙望南山的優美景物,以及此情此景下的內心感受。反映出詩人悠閒自得的心境和對寧靜自由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從而反襯出對黑暗現實的鄙棄,以及回歸自然的人生理想。
這首詩的前四句寫詩人擺脫世俗煩惱後的感受,結構嚴密又平實自然,正是陶詩創作的一個重要特點。首句敘事,二句轉折,三句承上發問,四句以答作結。「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表明詩人雖然生活於世間,卻並無世俗的交往。為何身處人境而無車馬喧擾的煩惱?因為內心擺脫了世俗的束縛,所以就能遠離世俗的喧囂。這四句託意高妙,寄情深遠,寄託了作者認為的個體生命應該成為獨立的精神主體,人與自然是和諧統一關係的追求。
中間四句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性情和高潔人格。詩人酒後微醺,在自己的庭籬下採摘菊花,偶然抬頭望見南山,心靈與南山相會,即生相通之感。物我相見悠然,人閒逸自在,山靜穆高遠。辛棄疾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充分理解到了陶淵明的詩意。佛教說,「佛祖拈花,迦葉微笑」亦是此種境界。
「採菊」兩句包含著詩人超脫塵世,熱愛自然的情趣。「山氣」兩句的景物描寫則寄託了詩人與山林為伍的情意,寫出了作者那種恬淡閒適、對生活無所欲求的心境。詩中所表現的自然景物,因其沒有主觀意識,所以平靜充實。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應該具備自然的這種屬性,在自然變化中實現個體的生命,即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二句,歷來被評為「靜穆」、「淡遠」,後世評價極高。
詩的最後兩句是議論抒情,詩人表明自己從大自然的美景中領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純潔自然的恬淡心情。田園生活中自有真意,指出辭官歸隱,回到自然的懷抱乃是人生真諦。「忘言」即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表達,安閒的田園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生,這種人生的樂趣,只能意會,不可言傳,對於會意者無需敘說。
陶淵明其他詩歌作品欣賞
歸園田居(其一)
東晉·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人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擬輓歌辭(其三)
東晉·陶淵明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嶕嶢。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停雲
東晉·陶淵明
停雲,思親友也。罇湛新醪,園列初榮,願言不從,嘆息彌襟。
靄靄停雲,濛濛時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靜寄東軒,春醪獨撫。
良朋悠邈,搔首延佇。
停雲靄靄,時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陸成江。
有酒有酒,閒飲東窗。
願言懷人,舟車靡從。
東園之樹,枝條載榮。
競用新好,以怡餘情。
人亦有言:日月於徵。
安得促席,說彼平生。
翩翩飛鳥,息我庭柯。
斂翮閒止,好聲相和。
豈無他人,念子實多。
願言不獲,抱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