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問」社區團購

2021-01-10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無論是巨頭還是小玩家,在「百團大戰」的當口,有四個問題都需要回答一下。

兩年前,本來生活的一位高管辭職做起社區團購,騰訊的一位中高層也幾乎是同一時間入場。當時,外界還對這兩位選擇的創業方向有所不解。然而,如今這個賽道已是群雄逐鹿。就在日前,永輝、蘇寧都宣布進軍社區團購,此前京東、拼多多、每日優鮮等也以注資、內部孵化等方式入局。

相對於小玩家,上遊供應鏈和物流資源整合能力是巨頭的優勢。但是小玩家也並非一無是處,他們比大玩家更接地氣的深扎在社區團購的運營一線,雖然獲得大筆投資的不多,但是怎怪他們對社群尤其是團長的把控能力非同小可。

在得團長得天下的遊戲規則下,「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小玩家,充其量是與巨頭的圈地打遊擊,你方大舉布陣,我則遊刃有餘,即便是一個小小的夾縫,也能讓小玩家撐一段時間。不過一個既定的事實是,社區團購已然不像去年一樣好做,各路新玩家擠破腦袋要入場,摸爬滾打的小玩家也是頗多無奈和無力應對。

而無論是巨頭還是小玩家,在「百團大戰」的當口,有四個問題需要回答:

一、向上跳躍,還是進一步下沉?

這是兩個必然的方向,玩家在競爭的泥潭中,必然要掙扎著湧向仍有缺口的利基市場。這其中,繼續下沉,既是小玩家這種體量所能拼出來的新天地,但也是巨頭真正覬覦社區團購的終極戰場所在。

對小玩家來說,從三四線到五六線,從市區到周邊鄉鎮,實際上最後一公裡成本雖有增加,但在巨頭搶食三四線之際,搶先一步繼續下沉,不失為上策。

原因是:

(1)與大城市的消費升級相比,十八線的消費升級也是暗流湧動。尤其是在低線地區相對低的生活消費水平之下,他們的錢袋子甚至會比北上廣的漂一族還要飽滿。他們有著對果蔬、日化美妝等高性價比商品的需求,甚至有的也不怎麼在乎價錢,而是更看重品質。

低線市場已經被拼多多能在阿里、京東夾縫中崛起所檢驗。儘管在拼多多已經輻射到的下沉市場做社區團購,看起來很難,但社群、鄰裡關係卻是真正的殺傷力。

(2)前兩年,在街頭美髮店理個頭髮,髮型師甚至都會聊起自己發起的拼團。但是去年以來,他們更多的是被社區團購滿足了生鮮消費的需求。

(3)繼續下沉,意味著掘開更利基的紅利市場。在拼多多上買衛生紙,在社區團購中買牛油果,這樣的消費升級是在十八線實實在在發生著的,即將到來的這個春節前的辦年貨,就有望成為社區團購渠道下沉爆發的一個機會點。

但反其道而行之也不失為一種策略,尤其是對於手握數千萬以上的玩家,通過整合一二線城市高入住率社區資源,發展一批社區中的「意見領袖」帶貨,也有可想的空間。只是,原本在下沉市場的玩法,則需要變一變。

即,社區團購若要向上探索,需要瞄準的是中產階層,場景則是居家和寫字樓兩處。但是如何讓中產階層選擇社區團購而非像盒馬鮮生、每日優鮮以及更多外賣渠道消費,則需要一個充足的理由。而這個理由,可以是同質低價,但這還不是全部。

二、以生鮮為基本盤,還是擴充品類?

大潤發、永輝這樣的傳統賣場,有一個通行的遊戲法則,那就是「生鮮不夠,日用來湊」,說的就是在零售行業中,生鮮是剛需,但是利潤空間往往不大(這裡的遊戲法則並不適用於盒馬鮮生這樣的新物種),這也是為什麼雞蛋總是大超市比社區店裡更便宜的原因所在。兩個字就是——引流。由此,再從連帶的家庭日用品等高毛利品類上盈利。

就在今年,一家去年開始發跡的社區團購平臺在上線小程序後,就將生鮮的SKU佔比從80%下調到40%,進而引進毛利更高的日用品、米麵糧油、奶製品、美妝等品類。

可以判斷的是,生鮮仍然是社區團購的基本盤,品類再怎麼擴充,也必然需要生鮮來引流,這是社區團購的生命線所在。如果不在生鮮上下功夫,則最終會被C位出道的競對把團長和用戶都搶了過去。

但是,與家庭日用標品相比,在「百團大戰」一觸即發的當下,生鮮實則面臨更嚴峻和複雜的採購、物流等多維挑戰:

(1)在言必稱產地直採的社區團購的當下,以銷定採的預售制模式,成本是能降下來,但除非是能在一座城市擁有超過100個高質量的社群,否則,很難實現諸如空運這樣的物流能力。何況,在大多數以扶貧地區為主的產地和三四五線城市,是沒有航線的。

這就考驗玩家的物流倉配能力。過去的以銷定採或將被適當囤貨取代,而這背後,真正的考驗卻是大數據用戶需求分析的能力。然而,如你所知,目前微信群並沒有用戶畫像這樣的功能,只能讓玩家通過對後臺的銷售數據結合季節、節日、促銷節點等進行粗分析。

(2)無論是大數據分析還是物流倉配,更多是大玩家的菜。像永輝、京東這樣的玩家,本身就有這種能力,無論是線下的實體賣場充當前置倉,還是線上電商平臺承載大數據分析預測,都是小玩家心有餘而力不足的。

不過,生鮮電商,一道在前幾年一輪輪都是以敗北告終的電商品類,近年來,我們發現無論是京東、天貓超市的B2C模式,還是社區團購,抑或是拼多多上的水果品類,還都做的有模有樣。這就證明,生鮮的剛需特點、高頻消費行為,能支撐起一個偌大的利基市場。

而只要是利基市場,小玩家仍然有自己的一碗飯,只是萬萬不要跟在巨頭後面被「帶進溝裡」。

(3)S2B2C,看起來很美,做起來很難。這是需要注意的。上遊產地實際上也是一個相對的恆定狀態,不可能因為你需求大,產地的火龍果、橙子、牛油果就能瞬間從田間地頭冒出。所以,誰在上遊供應鏈的話語權更大,誰就掌握了社區團購的「命根子」。

與此同時,將物流倉配做起來,有專屬的物流倉配體系,這是對玩家們的另一重考驗。如果在市場競爭已經白熱化的態勢下,還盲目樂觀的走以銷定採的路數,團長和用戶也很有可能被大玩家搶走。

(4)要麼擴品類,要麼縮減品類。哪怕是僅僅聚焦牛油果或是火龍果,也未嘗不是夾縫生存之策。因為只有有基礎的擴張或是抬高門檻的聚焦,方才真正能讓玩家自證其在鮮度(物流)與低價(性價比)之間的矛盾解決能力。有道是有舍才有得,既然自己不是巨頭,那就不要充當巨頭的炮灰,自己劈開一個細分小賽道,專注服務幾個社區,這個生意也是能繼續做下去。

三、萬億果蔬輔食市場怎麼做

數據顯示,早在2016年,中國母嬰市場規模就史無前例的達到了2.6萬億。

顯然,這個數以萬億計的市場中,有一部分正是生鮮等輔食食材以及相關母嬰用品的消費需求。而像牛油果、獼猴桃、原產地的蘋果等這樣的輔食天然食材,未來幾年的需求量是可以洞見的。

這對於社區團購的中小玩家,不能不說是一次在「百拼大戰」中存活下來甚至是活的更好的一個細分市場。

正如剛才提到的,聚焦一個或幾個細分品類,甚至僅僅將牛油果做好,比如:在社區團購中提供成熟牛油果和半熟牛油果的「兩摻」,能把這種小品類做到極致的精細化,本身就是一種旁人難以搶食的競爭壁壘。何況,還可以捎帶著組織一些諸如尿不溼、嬰幼兒洗浴用品這樣的團購。

四、繞路線下店還是發展社區店

以夫妻老婆店為主的社區店,已經紛紛在建設和維護自己的微信群,動輒滿員。而他們在群裡的玩法,除了發布特價消息外,便是玩團購,火龍果團購10元3個,牛油果團購15元4個……

與僅僅以寶媽為主的無門店社區團購相比,從產地到社區團長到用戶自提,這些社區小店,是直接充當了前置倉和自提點,他們的優勢體現在:

有穩定的供貨渠道,儘管不是從原產地直接拿貨,而是往往走的是二批渠道,但是作為面向整個市場供貨的二批,其水果的鮮度也是有保證的。一如團長是鄰裡之間的「KOL」,社區小店店主也天然的與小區居民「關係很鐵」。當夫妻老婆店自己社群裡的團購性價比超過或者追平了社區團購平臺,那麼,用戶的流失和遷移就釋放出危險的信號。如果能與夫妻老婆店合作,將他們發展為社區團購的團長,利用他們既有的社群,充分整合上遊供應鏈,為他們利潤更大、鮮度更優的貨品,「轉會」也是分分鐘的事。巨頭的入場,小玩家的無奈和焦慮,二胎經濟、物流倉配、模式重構、品類或擴或聚……構成了社區團購的現實。看起來是模式簡單的一種低門檻創業,實則是高牆正起、「圍城」漸成。就在本文寫作之際,忽聞位於成都的社區團購平臺「鮮女果」宣布關停。

另外,大家還記得「許鮮」嗎?這可算是社區團購的「鼻祖」了,早在2014年,就以鮮食預售的模式,讓用戶通過提前預定,於次日到店提取新鮮水果。此後兩年,其在北京、上海、武漢、杭州四個城市發展了超過300家直營及聯營門店。然而,就在其計劃拓展超1000家門店的道路上,因資金鍊等種種原因「掛掉」。

慘痛!機會在,挑戰在,當下眾玩家未來命運如何,我們暫且拭目以待……

本文由 @歌果馬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從當下熱鬧的社區團購,延伸到的新電商和社區
    社區團購的賽道已經灼熱起來。這一次,社區團購在拼多多的啟發和眼皮底下,在它難以滿足和覆蓋的生鮮領域咬開一道口,圍繞著二三四線城市社區裡的主力人群和居民,進行分發和發貨。記得有位日本作家說過:「物品即自我投射」。你買任何東西,其實都是自我意識、心理需求、生活價值觀在物品上的一種投射。深感認同。
  • 社區團購,才是社交電商的最優解?
    由上可見,社區團購有四個標配元素:小區、團長、微信群、小程序或微信服務號。從本質而言,社區團購是基於微信和輕社交關係(小區鄰居)的新型電商渠道。為什麼現在社區團購會火現在社區團購為什麼會火,我們可以從以下三點來看:1.
  • 社區團購時代已來 i上鮮社區團購在廈門上線
    (i上鮮社區團購平臺啟動儀式)社區團購作為一個新興的消費方式,受到了社會廣泛的討論與關注。這次i上鮮社區團購上線發布會在廈門的成功召開,也為廈門居民提供了更方便的購物方式,同時也解決了很多寶媽和自由職業者就業的問題。i上鮮社區團購平臺是依託於自己研發的平臺,社區居民通過團長發出的分享連結進行下單拼團,公司收到訂單後發給倉儲進行打單配貨,司機師傅運送商品到社區團長的手中,從而形成了最穩定的三角構圖。
  • 社區團購+小程序,縱橫商圈的「最佳合伙人」!
    那麼,社區團購是什麼?它誕生的背景是怎樣的?一夜之間,為什麼社區團購和生鮮會變成資本的寵兒,它的價值點在哪裡?為什麼說小程序是社區團購的最佳拍檔呢?一、社區團購是什麼有一天,你也許很容易被身邊的鄰居朋友拉進微信群買水果。
  • 盒馬入局社區團購
    因此,今天我們看到最火的社區團購業務,其實是把傳統零售B2B的低成本物流體系,跟網際網路技術結合,再加上實體門店形成,形成的一種全新零售商業模式。社區團購業務,可以看作是新零售業務的演化進階的必然模式。它實現實體店+線上商品完美的結合。這讓今天社區團購模式賽道的很多自提門店,他們的線上營業額,已經超過線下營業額。
  • 從現狀到模式:社區團購的終局是什麼?
    3、什麼才是社區團購的核心競爭壁壘? 4、社區團購,終局如何? 巨頭的最新戰場「社區團購」的激烈競爭已經在影響傳統的商業模式。 在中國,25歲-50歲在二三四線城市的人群總體為5億-6億左右,這其中約3億-4億會是社區團購的需求人群。
  • 社區團購野蠻生長何時休?
    近年來,作為生鮮電商的一種新模式,社區團購悄然興起,各種團購平臺應運而生。2020年突發的疫情令人們出行受阻,社區團購有效解決了無接觸配送的「最後一公裡」問題,成為新零售的熱點,也吸引了資本的關注。「別看網上吵得兇,很多人一旦發現社區團購買東西便宜,便會默默拿起手機點進去下單。」韓經甡說,性價比是消費者最為關心的事。2020年剛參加工作的陳東(化名)最近一口氣下載了四個社區團購平臺,先分別領了新人禮包,然後慢慢挑選心儀商品。「有羊毛不薅感覺就像被收了智商稅。」陳東說。——社區「團長」:混亂競爭中爭奪用戶。
  • 一文讀懂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賽道風起雲湧2. 什麼是社區團購?3. 為什麼社區團購成為了風口?4. 社區團購的業務拆解與團隊組織(包括:(1)獲客效率;(2)轉化效率;(3)履約效率;(4)團隊組織)5.社區團購背後的巨頭6.
  • 社區團購的前世今生
    隨後幾年的時間裡,團購風風火火的發展起來,「千團大戰」結束之後,團購開始成為人們消費生活中稀鬆平常的一部分。幾年之後,「拼團購」與「社區團購」火爆,曾經消失在公眾視野中的團購概念捲土重來。是團購概念的延伸,還是披著團購外衣的全新商業模式?大多數人對於美團、拼多多、興盛優選所做事情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尚不清晰。但消費者確實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好處。
  • 面對社區團購的挑戰 水果店多方突圍
    原標題:面對社區團購的挑戰 水果店多方突圍   日前,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要求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嚴格遵守「九不得
  • 社區團購火熱 巨頭們應該拼什麼
    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參加。會議提出,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要嚴格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嚴格遵守「九個不得」,包括不得低價傾銷、不得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不得利用數據優勢「殺熟」、不得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這9條紅線直指社區團購目前最被人詬病的「低價傾銷」和網際網路平臺企業長期存在的不正當競爭、大數據殺熟、假貨泛濫等行為,抓住了問題的要害。社區團購本身是值得鼓勵的業務。
  • 社區團購,凜冬將至
    現在,網際網路行業的主戰場是「社區團購」這個概念。按照過往的延長線,此次烏鎮網際網路,應當會引發一場「社區團購」的大論戰。 然而今年,不一樣了。 這些年,網際網路巨頭在中國經濟的話語權越來越重,從最早的網購和通訊,後來發展為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到現在已經涉及到許多G端業務。
  • 鏖戰社區團購 巨頭何時上岸
    分析認為,社區團購都是在原有商業模式上的一種延伸,是否能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商品仍然是社區團購最核心、最長期的競爭力。當社區團購的熱鬧褪去後,究竟誰能順利上岸?據艾媒數據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增長率超過100%,市場規模達到720億元。預計到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將超過1020億元,增長率達到15.9%。集中爆發or曇花一現?社區團購併非新玩法。在此之前,社區團購賽道在資本的助推下享受著聚光燈帶來的矚目,遍地開花的社區團購電商一時間風生水起。
  • 火爆的「社區團購」,能否撼動社區門店的江湖地位?
    傳統社區門店的「小生意」,迎來了網際網路巨頭的「環伺」。今年5月開始,從滴滴到美團,再到拼多多,多家全國知名的網際網路企業宣布進軍社區團購,瞄準社區的流量池。網際網路企業入局的背後,既是對傳統社區門店商業模式的顛覆,也考量著數以萬計傳統經營者的「生計」問題。
  • 社區團購陰影下的商超生死局
    在接受巨潮採訪的多位專家看來,商超的業務會受到社區團購一定的影響,但「三成倒閉」和「倒閉潮」,則屬於不必要的擔憂。商超股很有可能被市場「錯殺」了。商超將倒閉三成?對比社區團購的市場規模和國內線下超市合計零售規模,社區團購對整個線下商超的影響仍然有限。
  • 給「不講武德」的社區團購祭上「緊箍咒」
    受疫情影響,今年各大巨頭玩家紛紛湧入社區團購市場。美團、拼多多、滴滴相繼入局,阿里、京東不惜重金投入,通過投資欲間接佔據市場先機,展開了一場社區團購「追逐賽」。一時間,社區團購風頭無兩,0.99元一斤的青菜、2.68元一盒的雞蛋、0.9元一斤的地瓜、1元錢一斤的黃瓜……各大平臺以超低價的蔬菜為入口,迅速打開了社區團購的大門,也「搶走了」菜販、社區店賴以生存的生意。
  • 十薈團進駐哈爾濱 打造社區團購新形態
    發布會齊聚了40家優質供應商、近200位哈爾濱市和大慶市的社區團長,整場發布會的關注點也聚集在「品質保障」「綠色健康」和「產地優選」。鄰裡團購生態鏈塑造社區團購新形態十薈團成立於2018年4月,這個年輕的團隊由社交電商領域中的幾位領軍人物共同創辦組成。作為國內社區團購領航者,十薈團致力於將高性價比的產品帶入家庭消費場景中來。
  • 社區團購要去三通一達到不了的地方?
    哈囉單車旗下哈囉惠生活放棄社區團購探索新模式;去年營業額20億的美家美菜也被傳出被收購的消息……社區團購的火爆,離不開其自身的發展前景。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社區團購行業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20億元,到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別。
  • 「社區團購」是塊大肥肉,這家公司準能吃上一大口!
    ,將社區團購的競爭局面拉到了全新的戰略高度。當然,並不只是滴滴看中了社區團購這塊肥肉,美團聞到的香味比滴滴要晚一點,7月美團社區團購品牌美團優選成立,雖然入場晚一點,但速度卻一點也不慢。至10月22日美團優選落地河北石家莊、23日落地福建福州,截止目前已入駐12個省市,距離之前定下來的20省目標,已完成過半。
  • 升級社區團購模式,長城葡萄酒招募社區合伙人
    新京報訊(記者 徐晶晶)日前,長城葡萄酒公布招募社區合伙人計劃。社區合伙人需要擁有百人以上的微信群社區資源,然後把社群團購訂單提供給菸酒行和經銷商,這樣就能拿到相應的合伙人獎勵。從1月下旬至今,為了配合疫情防控,許多人活動的範圍局限於其所居住的小區內,社區在近期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記者了解到,長城葡萄酒將傳統團購模式進行了創新升級,設立了「社區合伙人」,並將它嵌入到一般銷售網絡閉環中,織就一張更加牢固細密的營銷網絡。在這個新型營銷網絡中,菸酒行和經銷商是執行主體,社區合伙人將成為連結C端社區成員、微信好友的橋梁與「掮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