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戰社區團購 巨頭何時上岸

2020-12-05 北京商報

鏖戰社區團購 巨頭何時上岸

出處:北京商報 作者:趙述評 趙馳 網編:趙述評 2020-11-26

社區團購正引無數巨頭近身肉搏。11月26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社區團購湧現了不少新人,跨行業的參與者在考察合作對象上也有了新進展。樸樸超市、快手、字節跳動以新人身份快速挺進。在此之前,美團、京東、盒馬、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巨頭早早入局,可見社區拼團的火熱程度。

這場萬團大戰中,巨頭們儘管知道要各取所需,但並沒有對外公開戰略規劃路徑,思路尚未明確顯現,跑馬圈地的現狀還將持續。分析認為,社區團購都是在原有商業模式上的一種延伸,是否能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商品仍然是社區團購最核心、最長期的競爭力。當社區團購的熱鬧褪去後,究竟誰能順利上岸?

「烽煙」再起

哀鴻遍野的社區團購又開始烽煙四起。近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各大巨頭紛紛開始加速社區團購的布局。生鮮前置倉品牌樸樸超市上線「樸樸特選」,以低價商品迎戰社區團購。滴滴旗下的橙心優選已在7個城市同時上線,日訂單突破1000萬。快手針對社區團購的第一批調研人員已奔赴湖南長沙,這一消息快速傳遍網際網路圈。

越來越多的新玩家加入使得社區團購成為今年最兇猛的風口。今年7月,美團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拼多多與10億補貼快速入場;9月,阿里巴巴也緊跟其後組建了盒馬優選事業部。甚至有消息傳出字節跳動、快狗打車都在計劃進軍社區團購。現如今,社區團購的賽道已湧入了電商、本地生活、地產等各個領域的巨頭。

除了上述玩家外,超市、便利店等零售企業同樣不甘示弱。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9年超市百強》榜單顯示,社區拼團、網上直播等數位化營銷手段已被諸多超市企業導入。近六成的百強企業開展拼團業務。

今年6月,家樂福就針對社區推出「社區運營官」服務。彼時,家樂福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期間線上業務的激增,對於家樂福而言,尤其需要一個直接溝通顧客,有效搭建顧客與家樂福門店溝通的平臺。

據艾媒數據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增長率超過100%,市場規模達到720億元。預計到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將超過1020億元,增長率達到15.9%。

集中爆發or曇花一現?

社區團購併非新玩法。在此之前,社區團購賽道在資本的助推下享受著聚光燈帶來的矚目,遍地開花的社區團購電商一時間風生水起。然而,儘管有不少資本在背後推波助瀾,但時至今日,在社區團購領域仍未跑出一家獨角獸企業。反倒是「燒錢」過猛、短板突出,讓社區團購迅速降溫。

整個2019年,社區團購一夜入冬,關店、裁員、倒閉成為社區團購主旋律。不過2020年初的疫情又再次激活了社區團購。消費者通過線上預訂下單,小區門口自提站提貨方式還歷歷在目。在特殊時期,這種方式不僅降低了出門感染的風險,同時也解決了買菜的難題。正是這種消費習慣的轉變造就了社區團購的高速增長,社區團購也再次萌生了重啟的契機。

在多點Dmall社區拼團業務部負責人榮健看來,之所以社區團購復又興起,是因為拼團模式是離消費者最近的,同時也是黏性最強的。「各個巨頭把拼團或社區零售這件事看得很清楚,且是今年最大的增長點,並迅速成為公司的戰略級布局。社區拼團的短板對於每個平臺是不一樣,因為大家都有各自的優勢。比如多點的合作夥伴物美,擁有大量線下實體門店且供應鏈成熟,對於物美而言,完全可以復用現有供應鏈,那麼供應鏈成本就會很低;再比如美團,全國擁有大量騎手,完全可以復用騎手的閒暇時段做最後一公裡配送,飯點兒送外賣,閒時送拼團。」榮健坦言,在這場萬團大戰中,誰能勝出還很難說。每家平臺都有自己的優點,而他們想從社區零售中獲取的利益點也一定不同。

燒錢補貼「換」用戶

和君諮詢合伙人、連鎖經營負責人文志宏認為,社區團購是疫情催熟的一種商業模式,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之下,社區團購會進一步得到發展,「社區是離消費者最近的一個場景,同時也是一個擁有大量流量的場景。作為一個流量的入口,也成為各大企業進入社區團購賽道一個很重要的動機,尤其是網際網路企業」 。

相比於之前的野蠻生長,經歷過一輪洗牌的社區團購更加成熟。不過,隨著眾多商業巨頭的下場,也勢必帶來更加激烈的廝殺。但不可否認的是,消費端的用戶來源、源頭商家的供貨渠道、產品價格的高低對比以及資本方的投入,也影響著巨頭乃至社區團購的生存現狀。

「拼團想要長期發展,影響的因素很多。但企業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商品和供應鏈,誰能把這兩塊做到極致,誰勝出的可能性就會更大。」榮健表示,從目前來看,社區團購仍然以燒錢補貼為主要擴張手段。誰家補貼多,用戶就會去哪裡;團長也一個道理,誰給的佣金多,就會跟著誰走,這是導致社區團購的用戶忠誠度較弱的原因。

在文志宏看來,社區團購本身不是一個完整的商業模式,它屬於社區商業的一部分。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社區團購都是在原有商業模式上的一種延伸。所以,是否能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商品仍然是社區團購最核心、最長期的競爭力。因此,供應鏈決定了是否能有高性價比的商品。與此同時,企業在前端運營上還需要線上線下結合,需要有足夠的網點和規模來做支撐,並且需要有很好的客戶的體驗感,包括團購下單的便利性、日常互動的便利性等。

北京商報記者 趙述評 趙馳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野蠻生長何時休?
    然而,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一些網際網路巨頭卻把利用資本擴張「碾壓」傳統行業當作「暴富」的捷徑。事實上,頂著高科技光環、背負社會對創新的期待,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理應承擔起中國核心技術突破以及國家戰略科技崛起的夢想。社區團購野蠻生長何時休近期,隨著大量資本進入,各大社區團購湧向城市的大街小巷,引發社會熱議。
  • 社區團購火熱 巨頭們應該拼什麼
    會議提出,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要嚴格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嚴格遵守「九個不得」,包括不得低價傾銷、不得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不得利用數據優勢「殺熟」、不得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這9條紅線直指社區團購目前最被人詬病的「低價傾銷」和網際網路平臺企業長期存在的不正當競爭、大數據殺熟、假貨泛濫等行為,抓住了問題的要害。社區團購本身是值得鼓勵的業務。
  • 巨頭入局、資本撕殺!社區團購的模式、優勢、問題、玩家、趨勢!
    社區團購賽道,越來越熱鬧了。 最近,拼多多被曝出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將於月底上線,並將運營試點城市定在了武漢和南昌,目前處於團長招募階段。並且,據稱為了搶奪優秀團長資源,拼多多將砸 10 億重金補貼。 至此,社區團購的擂臺上,騰訊、阿里、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們已經悉數登場,赤膊拼刺刀的橋段將馬上開演。 那麼,這場網際網路大戲將如何演進?
  • 社區團購只剩下一種模式 網際網路巨頭沒有放慢腳步
    這與微信用戶持續爆發、下沉市場成為顯學(拼多多2015年底成立,2018年7月上市為標誌)等行業事件緊密相連,年初爆發的疫情,則教育了用戶與市場,「社區」網際網路化,讓社區團購作為一個經濟單元是成立的。經歷了下沉市場的廝殺、直播帶貨的較量,還沒有被網際網路充分改造又有著廣闊市場空間的社區團購,自然而然地吸引著網際網路巨頭們的眼光。
  • 「深度」巨頭過境,寸草不生?社區團購小創業公司們的狂奔與抉擇
    在此之前,興盛優選認為自己在「社區團購」這個賽道是沒有對手的。「十薈團、同程生活等其他玩家的訂單量加一起還沒有興盛多。」一名興盛在職員工表示,去年松鼠拼拼被傳倒閉後,他們判斷大公司短時間內不會入場。當時,作為社區團購的入口,生鮮電商轉化率不高,巨頭都在觀望。但疫情改變了這一切,被困在家的用戶,買菜只能通過「網格員」來完成。
  • 「四問」社區團購
    無論是巨頭還是小玩家,在「百團大戰」的當口,有四個問題都需要回答一下。兩年前,本來生活的一位高管辭職做起社區團購,騰訊的一位中高層也幾乎是同一時間入場。當時,外界還對這兩位選擇的創業方向有所不解。然而,如今這個賽道已是群雄逐鹿。就在日前,永輝、蘇寧都宣布進軍社區團購,此前京東、拼多多、每日優鮮等也以注資、內部孵化等方式入局。
  • 火爆的「社區團購」,能否撼動社區門店的江湖地位?
    傳統社區門店的「小生意」,迎來了網際網路巨頭的「環伺」。今年5月開始,從滴滴到美團,再到拼多多,多家全國知名的網際網路企業宣布進軍社區團購,瞄準社區的流量池。網際網路企業入局的背後,既是對傳統社區門店商業模式的顛覆,也考量著數以萬計傳統經營者的「生計」問題。
  • 社區團購,凜冬將至
    從網購通信到衣食住行,從點外賣、騎單車,到買藥買菜,總之網際網路邏輯能夠滲透得到的地方,都一個個成為巨頭們爭奪廝殺的戰場。而參會之人,網際網路大佬,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對這個行業的走向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現在,網際網路行業的主戰場是「社區團購」這個概念。按照過往的延長線,此次烏鎮網際網路,應當會引發一場「社區團購」的大論戰。 然而今年,不一樣了。
  • 社區團購陰影下的商超生死局
    當巨頭們盯上了「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小攤小販、便利店等中小商家的生意無疑會受到衝擊,甚至連大中型商超也未能倖免。目前社區團購品類以生鮮和快消品為主,恰好也是商超的強勢品類,銷售額被分流在所難免。在巨頭們攜巨資闖入社區團購的情況下,市場對於商超業績表現的擔憂也隨之放大。
  • 盒馬入局社區團購
    因此,今天我們看到最火的社區團購業務,其實是把傳統零售B2B的低成本物流體系,跟網際網路技術結合,再加上實體門店形成,形成的一種全新零售商業模式。社區團購業務,可以看作是新零售業務的演化進階的必然模式。它實現實體店+線上商品完美的結合。這讓今天社區團購模式賽道的很多自提門店,他們的線上營業額,已經超過線下營業額。
  • 社區團購要去三通一達到不了的地方?
    阿里、騰訊、美團、拼多多、京東和滴滴等網際網路巨頭們均悉數下場。在網際網路巨頭們火熱背後,一眾小公司就顯得有些落寞。哈囉單車旗下哈囉惠生活放棄社區團購探索新模式;去年營業額20億的美家美菜也被傳出被收購的消息……社區團購的火爆,離不開其自身的發展前景。
  • 生鮮社區團購賽道火熱,資本燃燒的背後是什麼?
    這是吸引網際網路巨頭的一個主要原因。 2、社區團購高速發展,將達720億規模 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 業內人士預測,今年的社區團購市場規模,或將達到720億元規模,同期對比將增長112%。
  • 美團社區團購新業務來勢兇猛 滴滴、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投入資源
    社區團購加快擴張美團指出,第三季度上線了社區團購模式「美團優選」,並持續擴張。公司專注於迭代業務模式,並構建核心能力,探索可提高倉儲效率和團長管理能力的方式,在更寬範圍的SKU產品上積累經驗。同時,公司利用已有的供應鏈資源和線下地推能力,進一步加快擴張節奏,改善運營效率並加強SKU管理。
  • 豫論場丨社區團購能否幹掉「向錢蔥」?
    □丁新偉  「社區團購要幹掉菜市場嗎?」幾天來這個話題在線上線下被熱議,因為電商巨頭和網際網路頭部企業扎堆兒賣菜,不約而同得讓很多人沒有一絲絲防備。  2016年社區團購在一些地方破土而出,不是一個新生事物,今年前發展並不順利,讓人們記住得似乎只有阿里的盒馬鮮生。從曾經的不被看好,到今天讓字節跳動、滴滴等跨界破圈,和電商巨頭賣菜分高低,是趨勢造就財富的規律使然。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農貿零售市場僅生鮮一項已經突破2萬億規模,整個農貿零售市場還將以每年6%左右的速度遞增。
  • 一文讀懂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賽道風起雲湧2. 什麼是社區團購?3. 為什麼社區團購成為了風口?4. 社區團購的業務拆解與團隊組織(包括:(1)獲客效率;(2)轉化效率;(3)履約效率;(4)團隊組織)5.社區團購背後的巨頭6.
  • 店寶寶:中國零售最後一戰——「社區團購」
    ​這就是有「中國零售最後一戰」的社區團購,目前該潮流正處於風口浪尖,騰訊,阿里,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大頭紛紛加入,瘋狂燒錢搶奪市場份額中.....每個平臺對「社區團購」這個概念的理解都大同小異,簡單來說就是:以社區為單位,以社群為交易場景,依靠團長向社區居民推薦商品、促成交易的一種電商模式。社區團購的三種重要組成部分分別是:社區團購平臺、團長和消費者。具體操作流程是先由社區團購平臺根據需求採購貨品,然後送至團長指定地點,由消費者自提,當然,也有少數的團長或某些團隊會選擇送貨上門。
  • 面對社區團購的挑戰 水果店多方突圍
    原標題:面對社區團購的挑戰 水果店多方突圍   日前,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要求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嚴格遵守「九不得
  • 給「不講武德」的社區團購祭上「緊箍咒」
    受疫情影響,今年各大巨頭玩家紛紛湧入社區團購市場。美團、拼多多、滴滴相繼入局,阿里、京東不惜重金投入,通過投資欲間接佔據市場先機,展開了一場社區團購「追逐賽」。一時間,社區團購風頭無兩,0.99元一斤的青菜、2.68元一盒的雞蛋、0.9元一斤的地瓜、1元錢一斤的黃瓜……各大平臺以超低價的蔬菜為入口,迅速打開了社區團購的大門,也「搶走了」菜販、社區店賴以生存的生意。
  • 美網際網路巨頭不惦記菜市場,國內巨頭為何對社區團購如此上心?
    :47 來源: 我是狗 舉報   資本都是一樣的,難道是因為美國的網際網路巨頭更有道德
  • 巨頭們正攻佔菜市場,這就是傳說的社區團購?說好的產地直採呢?
    這就是傳說中的社區團購?說好的社區雲倉呢?說好的產地直採呢?不就是跟餐飲外賣一樣的第三方代送服務麼?原來這麼多網際網路巨頭們口口聲聲宣傳的新鮮到家,不過是從菜市場直接進貨再送到家裡來,不過是省去了出門的時間和精力,非常適合懶人。還是草率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