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五十佳黨組織、溫嶺市「雙強先鋒」黨組織……在台州富嶺塑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嶺)的黨群服務中心,牆上的榮譽格外顯眼。
「目前,我們公司共有4個黨支部,黨員65人。」富嶺塑膠黨總支書記、董事長江桂蘭說,從2003年成立黨支部,2017年升級為黨總支,富嶺在民營企業黨建活動中展現出了蓬勃生命力,「2020年,我們能夠順利完成『既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又要智勝經營發展攻堅戰』的『雙勝利』目標,公司黨總支功不可沒。」
承擔社會責任全力助復工
去年年初,新冠疫情來勢洶洶,除了醫護物資外,一次性餐盒也成為了稀缺資源。「作為塑膠生產企業,我們要發揮自身優勢,助力社會防疫!」富嶺在黨總支的組織下,第一時間組織還在崗的員工,向台州溫嶺第一人民醫院、溫嶺第四人民醫院及台州溫嶺各個鄉鎮捐贈一次性餐盒、一次性打包桶、KF94口罩、一次性手套等,價值約31萬元。
助力社會的同時,富嶺還成立了以黨總支書記、董事長為組長的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制訂《企業復工和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為企業復工打下堅實的基礎。去年2月10日,富嶺被列為台州溫嶺市第一批覆工企業。
然而,外地員工返工難,成了富嶺復工面臨的一大難題。怎麼辦?公司黨總支當即與董事會商定拍板,為聚集地區的員工安排包車服務。
2月17日,第一批「台州富嶺塑膠員工返工接送包車」出發。2月19日,54名陝西籍員工順利抵達。緊接著,雲南曲靖、玉溪、陝西渭南、貴州的員工也踏上了歸程。
「公司黨總支謀划走在前,我們比政府出臺包車補貼政策整整早了8天!」江桂蘭說。除此之外,公司還為分散地區的員工拼車返崗報銷在途費用,允許管理人員開啟遠程居家辦公,「2月27日,我們的生產復產率達95%。3月初,公司就恢復了正常生產水平。」
打造紅色學堂以學促發展
去年全球限塑令的發布,環保類餐具成為市場寵兒。作為國內生產一次性環保餐具的龍頭企業,富嶺的全降解紙吸管受各大餐飲企業熱捧,訂單呈爆發式增長。很快,富嶺就面臨著產能不足的問題。
「如何加速全降解紙吸管的生產」成了該生產車間十餘名技術人員在「紅色學堂」的重要議題。「只要想到一個好方法,我們就在空餘時間展開談論。」項目負責人郭勇軍說,經過一個多月近百次的嘗試,目前,該紙吸管的日產能已經達到了700萬根,確保了所有客戶訂單的準時交付。
像這樣的探討場景,富嶺的各個車間裡每天都在發生。除了「紅色學堂」,富嶺還設立了以支委會成員、產品研發負責人、院士專家站成員為領導核心的「紅色學院」,吸收了140多名技術崗位人才組成講師團,每月集中開展業務大學習大討論。為公司在節能、增效、產品開發等方面創造經濟效益上千萬元。
在此基礎上,從2017年開始,富嶺每季度還會開展「名匠」「工匠」評選,並與年輕技術員工結對,通過師帶徒的方式培養企業的後備力量。此外,富嶺還提出了「技師技能發展通道」,設置一級學徒到六級高級技師六個階梯,用量化的晉升方式構建企業技能型人才梯隊。
「在黨員的帶動下,如今我們的員工已經形成了『發現難點—群策群力—技術推廣—提升效益』的良性機制。」江桂蘭表示,企業黨建與生產經營的有效結合構建了富嶺的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