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患者發生高血壓的概率很大,對腎臟的損傷有多嚴重?

2021-01-11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在腎功能較正常的時期(1~2期),得高血壓的,也有過半數人;腎功能越差,高血壓越多;而到了尿毒症期(5期),高血壓發生率更是高達91%,10個人裡9個血壓高。

  在沒有使用降壓藥的情況下,非同一天測量血壓3次,18歲以上的人,如果高壓大於140mmHg,或者低壓大於90mmHg,稱為高血壓。

  腎病患者發生高血壓的概率很大,對腎臟的損傷有多嚴重?今天河南譽美腎病醫院就來和大家講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在腎功能較正常的時期(1~2期),得高血壓的,也有過半數人;腎功能越差,高血壓越多;而到了尿毒症期(5期),高血壓發生率更是高達91%,10個人裡9個血壓高。

  高血壓對於腎臟的影響

  據統計,我國慢性腎臟病(CKD)人群發病率10.8%,人數高達1.2億!導致我國慢性腎衰竭的主要原因,排名前三的分別為:腎小球疾病,佔57.4%;糖尿病,佔16.4%;高血壓,佔10.5%。

  為什麼高血壓時間久了會傷害到腎臟呢?就好像一根水管,本來水流很緩和,它不會傷害水管壁,但是長期都是很兇猛的壓力,那麼時間長了,血管壁就老化了,出現各種破損現象。而我們的腎小球就是一團血管球,所以成了高血壓的主要傷害目標。除此之外,心臟、腦、眼底這些血管豐富的部位都會受到牽連。

  透析患者高血壓的危害

  1、動脈硬化、心臟肥大、猝死、心力衰竭。長期嚴重高血壓使全身動脈硬化加速,特別是出現冠心病,同時心臟負擔加重,出現心臟肥大、擴張,就像被吹大的氣球一樣,出現收縮無力,心力衰竭,動則氣喘,不能平臥等。

  2、高血壓使腦血管發生缺血與變性,容易形成腦動脈瘤,從而發生腦出血。高血壓促使腦動脈粥樣硬化,可並發腦血栓的形成。

  3、透析不充分,高血壓者在透析過程中常因血壓劇烈變化而出現各種不適,如在透析中常有低血壓和抽筋發生,許多病人因為這些症狀發生,提早要求停止透析。

  4、加重貧血,由於血壓太高,不能用促紅素治療貧血,導致貧血加重,易誘發心臟衰竭。

  高血壓病腎損害的治療

  如果沒有禁忌,一線方案是RAAS阻斷劑,也就是普利和沙坦類藥物。如果血壓不達標,聯合其他降壓藥進行治療。無論是哪種藥物,血壓達標是di一位的,需要把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130/80mmHg。

  除了藥物,重要的一點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善,包括肥胖者減肥;不愛運動者堅持運動;抽菸喝酒者戒菸戒酒;喜歡高鹽飲食者保持低鹽;愛吃肉食者少吃紅肉、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等。

  河南譽美腎病醫院提醒:患者要在發現病症後及時的到醫院進行診治,這樣才能更好的治療疾病,患者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讓自己更好的控制病情。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發郵件至tousu@mail.39.net;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並促進解決。】

相關焦點

  • 腎病高血壓不用怕,6種食品,讓你輕鬆應對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特徵的進行性「心血管症候群」,常伴有其他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或臨床疾患。腎病患者伴有高血壓的危害,關鍵要看預後是否到位。如果血壓控制不好,就會加重腎小管的損傷,腎病進一步發展則會導致腎衰竭,直至尿毒症。
  • 腎臟損傷不可逆,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正在摧毀你的腎
    不健康飲食習慣可能正在摧毀你的腎CKD是由不同原因所引起的腎小球、腎小管損傷所導致的疾病,臨床表現為蛋白尿、血尿、水腫、高血壓、腎功能損傷等。其中蛋白尿是慢性腎炎、腎病症候群、糖尿病腎病等腎臟病最為主要的臨床指標之一,也是CKD的關鍵預後因素。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可能與導致CKD的關鍵預後因素密切相關,可謂是誘發CKD的終極幕後推手!
  • 早期發現腎病的4大檢查指標
    糖尿病和高血壓是目前慢性腎臟病最常見的危險因素,約有30%的糖尿病患者和9%的高血壓患者發生不同程度的腎損傷。1998年美國的終末期腎病患者中40%為糖尿病患者,不同分期的慢性腎病患者中高血壓患者的比例可達到80%或更高。因此,糖尿病和高血壓病人如能儘早接受慢性腎病篩查,將有利於早期腎損傷的治療和逆轉,避免進展成為終末期腎病。這就帶來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樣的檢查指標能夠幫助我們發現早期腎病?
  • 健康測查,早期發現腎病的檢測指標有哪些?
    這其中的原因是,高血壓和糖尿病都是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素,臨床研究認為,約有9%的高血壓患者以及30%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腎損傷。而一旦腎功能損傷發生的時候,原發病的控制也會變得更加困難。1998年美國的相關研究證實,在終末期腎病患者中,有40%是糖尿病患者;不同分期的慢性腎病患者中,高血壓患者的比例可達到80%以上。
  • 有腎病是藥吃多了?腳腫是腎臟出了問題?1分鐘自測腎健康
    此外,腎臟對於維持血液酸鹼值、血壓控制、鈣磷調控、維生素D3的活化、內分泌調節以及造血功能的控制等,都有很重要的影響。發生腳腫的現象並不一定是腎臟的問題,可能是由於腳部長時間缺乏運動、站立過久、體液增加或吃太多的鹽(鈉元素)所致,也可能是肝臟、心臟、肺臟問題所造成。但腎臟功能不佳的人,常會因腎小球過濾速率下降或血清蛋白降低引起滲透壓不夠,而造成水腫。
  • 得了腎病不能吃鹽?提醒:腎病患者真正需要注意的是這4點
    腎臟是人體很重要的器官,負責人體水分代謝,也負擔著排毒的作用。但是如今很多人的不健康生活,導致腎臟損傷,因此身體出現一些不適症狀,尤其對男性來說,腎不僅僅是水分代謝、排毒的器官,也影響著性功能。最近網絡上流傳著「患了腎病不能吃鹽」,這種說法是不是正確呢?
  • 腎病長期有血尿會腎衰竭嗎?不一定,但3種情況仍需多加小心
    腎炎早期一般除了血尿症狀,同時也伴有尿蛋白、高血壓、水腫、乏力等症狀,提示腎小球纖維化進行加快,腎功能出現嚴重損傷,除了消炎治療,還需要及時系統規範診治。也有部分人,早期僅僅存在單純血尿,腎功能損傷不是很明顯,但血尿卻長期不愈?讓不少腎友很是頭疼。
  • 這5項腎病併發症,比尿毒症更可怕!做好2點可防治
    尿毒症是慢性腎病的終末期階段,整體來說腎病發生尿毒症的機率並不高,多數類型腎病系統治療後,都可穩定在腎功能不全階段。而已發生腎衰竭包括尿毒症的患者,除了病理本身較嚴重,主要是長期治療不濟導致的惡性發展結果。 雖說腎病治療的目標是延緩腎功能衰竭,預防尿毒症。
  • 為什麼有的腎病惡化快有的慢?漏了3個檢查,腎臟很「吃虧」
    尿毒症的發生,往往分為兩種情況:一腎病的正常進展,腎功能慢慢衰退,經過幾十年時間最終發展到尿毒症階段。二是急性進展導致腎衰竭迅速衰竭。但這種情況,有部分人往往被蒙在鼓裡,等發現時已是尿毒症了。第一種情況,早發現早控制,可以盡力的延緩腎功能的發展速度,有些年輕的患者多數能穩定住病情在腎病3期,不會出現進一步的惡化。
  • 年度回顧專題 | 胡偉新:2019年新型抗腫瘤藥物相關腎臟損傷研究進展
    ICIs相關AKI發生率為1%~1.7%,是ICIs免疫相關不良反應(irAE)的表現之一。與其他藥物不同的是,ICIs導致的AKI可發生在用藥後較長時間(中位10.5個月)。大部分ICIs相關AKI並無明顯臨床症狀,約15%患者出現高血壓或少尿。因此,ICIs治療過程中應密切監測腎功能變化。
  • 糖尿病病人尿有沫就是腎病嗎?得腎病有哪些症狀?
    建議糖友隔一段時間,仔細觀察晨尿,成年人有泡沫是正常現象,通常10到20秒會消失,如果長時間不消失,可能跟尿蛋白有關。2尿液顏色改變糖尿病友的尿液顏色突然變深、變紅都要引起警惕,尤其是呼吸道或腸道發生感染後如果小便顏色變紅,有可能是腎臟損傷的表現。
  • 往嚴重的想,或是腎臟有異,飲食上注意4點
    腎功能檢查中有血肌酐一項,這是一項重要的指標,血肌酐水平高低能反映出腎臟是否存在病變。血肌酐偏高的主要症狀是眼瞼水腫、尿液增多、口渴以及血壓升高、脾氣暴躁和少尿以及尿液中泡沫多等。肌酐偏高會導致鈉、鉀和水代謝失調,引起腎性骨病和代謝性酸中毒,那導致血肌酐偏高的原因有哪些呢。
  • 腎病患者最擔心尿毒症?這3個時間段很關鍵,記得把握好
    腎病患遠離尿毒症,這3個階段要密切關注1、腎炎反應早期腎炎反應早期也就是腎病1~2期,此時病情並不嚴重,只是有輕微的炎症反應,沒有嚴重的尿潛血和尿蛋白,只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且合理用藥,就有機會讓腎功能好轉。
  • 腎臟殺手——「馬兜鈴酸」再認識_馬兜鈴酸_馬兜鈴酸腎病_腎臟病...
    馬兜鈴酸腎病(AAN)指服用含有馬兜鈴酸成分中藥所導致的腎小管間質疾病。發病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以下方面:直接毒性損傷AA及其代謝物對腎臟有直接損傷作用, 其靶細胞主要是近端腎小管上皮細胞。腎臟局部缺血缺氧AA可直接損傷腎血管內皮細胞導致腎間質微血管減少, 還能損傷腎小管上皮細胞使血管活性物質失衡, 從而造成腎間質局部的缺血缺氧馬兜鈴酸腎病的臨床表現馬兜鈴酸腎病大多中年以後發病
  • 2種水果,堪稱腎病「加速器」,喜歡也別多吃,腎臟或承受不了
    但是現在的腎病患者越來越多了,究其原因,跟日常飲食習慣脫不了關係,特別是已經得了腎病的人,有些食物若不管住嘴,容易加重腎病,比如水果,有2種水果,堪稱是腎病的「加速器」,再喜歡也別多吃,甚至或承受不了,別拖到腎病終末期才後悔,下面向大家具體介紹下。
  • 高血壓病友出現這6種症狀,要當心是高血壓腎病,現在知道還不晚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高血壓對心腦血管的危害,想必大家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但對於腎臟的危害,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來看看,高血壓對腎臟的危害。久而久之,藥物對腎臟的毒性也會慢慢表現出來。如果高血壓腎病如果得不到及時幹預治療,就會漸漸出現腎功能不全,最終會發展為尿毒症。二、高血壓腎病的症狀有哪些?
  • 腎臟每天的工作量有多大?做好四件事防腎衰
    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是腎臟病變的最高危人群,這類人除了要積極控制血糖和血壓,還需要定期關注腎功能,定期檢測尿蛋白水平和血肌酐水平。即使是健康人群,也要做好以下幾點,呵護嬌嫩的腎臟。不要暴飲暴食。一次性攝入過多食物不僅會在短時間內加重消化系統負擔,還會產生過多代謝廢物,加重腎臟負荷。長期暴飲暴食還會誘發高血壓、糖尿病等,都會導致繼發性腎病。
  • 腎病能否避免尿毒症?有4個衡量標準,都符合的不用擔心
    醫生,剛查出來尿蛋白3+嚴重嗎,會發展到腎衰竭嗎?醫生,診斷為高血壓腎病,血壓控制在多少不會腎衰竭?等等類似的留言。由此可見,大家非常關心病情的預後是好是壞。那麼,如何評估腎臟的預後?1、腎病預後好的基礎——患病時長通常患病時間越短的腎友,往往腎功能還沒有發生完全性損傷,發現的比較及時,沒有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預後也比較樂觀。之前接診過一位45歲的男性腎炎患者,在一次體檢中發現尿常規異常,尿蛋白2+、潛血2+,沒有高血壓,肌酐、尿酸值都正常,但仍然非常重視,進一步檢查了腎功能的情況後,開始了規範治療,這個過程不到一周時間。
  • 腎病專家楊彥芳:IgA腎病因感染引起炎症腎損害,冬季應預防感冒
    IgA腎病病理較輕的類型,有一定的自愈性,可以自行緩解。對於發生腎臟細胞實質性損傷的類型,一般不能完全好轉。但相對來說,IgA腎病的發展並不快,屬於緩慢型,在發展過程有很大的治療空間,以保持腎功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臨床數據顯示大約有10%的患者能夠停藥,達到「臨床治癒」。多數患者要堅持長期用藥。
  • 夜尿多,泡沫尿?警惕是糖尿病腎病
    幾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腎損害,通常發生在確診後的15~20年內,早期可能沒有什麼表現,一旦發展到腎功能衰竭,也就是機體排洩毒素的功能幾乎完全喪失,就需要靠透析來維持生命或者做腎臟移植。為了及早預防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和控制已經發生的糖尿病腎病的進展,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進行腎臟方面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