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蟲系列」衛星發射成功「瓢蟲」升空守護大熊貓 太空VR也能玩

2021-01-12 北京日報客戶端

今天12時12分05秒223毫秒,民營商業航天公司九天微星研製的「瓢蟲系列」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二丁火箭升空入軌。在完成在軌測試後,該系列衛星將在野生動物保護、野外應急救援、車輛船舶監測、物流追溯等領域,開展衛星物聯網技術和應用場景的系統級驗證。

效果圖

「瓢蟲系列」由7顆小衛星組成,主星「瓢蟲一號」為百公斤級衛星,其餘為3顆6U立方星,3顆3U立方星(立方星以「U」劃分,1U是一個標準單位,體積為10釐米×10釐米×10釐米)。其中「瓢蟲一號」及5顆立方星由九天微星自主研製並運營,一顆6U立方星為聯合研製。

「我們覺得民營商業航天要更接地氣,有更頑強的生命力,所以把這幾顆衛星命名為『瓢蟲系列』」。九天微星創始人兼執行長謝濤介紹。他還表示,研製百公斤級衛星,主要是結合軌道高度、市場需求、研製成本、運載能力等多重因素來考慮的,「相對於納衛星(指質量小於10公斤、具有實際使用功能的衛星),百公斤級衛星能承載更多業務,而相對於大衛星,百公斤級衛星在成本上更有優勢,也更加靈活,我們希望通過「瓢蟲一號」的研製將百公斤級衛星平臺化,服務後續物聯網星座的建設,做到百公斤的級別,地面終端連接衛星需要的功耗和連接地面基站基本一樣,能夠減輕終端的功耗壓力,有助於應用場景的規模化拓展。」

國際權威研究諮詢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傳感終端安裝量將達204億,其中60%是廣域窄帶低功耗(LPWAN)物聯網終端,尺寸小、通訊功率低,無法與高軌衛星取得通信。而能覆蓋全球、融合地網、實時共享的低軌通信衛星星座,是實現萬物互聯的高效解決方案。

九天微星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微小衛星創新應用、通信系統研發及星座組網核心技術,已完成從衛星設計研製、發射測控、創新應用的商業閉環,計劃於明年底發射「一箭四星」,2022年完成72顆物聯網衛星星座的部署。

據了解,「瓢蟲系列」的主要目標是聯合行業合作夥伴,在物聯網星座部署前進行技術和應用場景的系統級驗證,因此在6U立方星上也進行了多項技術突破:一是實現65W最大功率;二是使用數字相控陣技術,大幅提升星地通信系統容量,每小時可接入2萬個物聯網測試終端;三是採用剛柔結合電池陣設計方案,幫助未來進一步提高衛星功率。在軟體方面,「瓢蟲系列」的立方星可以通過UV頻段(兩種常用無線電頻段)實現在軌升級,刷新星上代碼;在不依賴GPS的前提下,做到多星共用頻率分時下發數據;嘗試新的壓縮算法,有望基於窄帶實現每周回傳200張照片。

謝濤表示,「對於商業航天來說,衛星成功發射只是第一步。衛星的載荷、地面終端、應用系統必須形成閉環的服務體系,最終滿足客戶的需求,並且是通過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實現的,才能視為商業衛星的成功。」

按照「應用先行」的發展思路,九天微星於今年10月發布了自主研製的物聯網衛星網關、物聯網數據傳輸終端、野生動物監測終端,以及天地一體化物聯網通信解決方案。其中,物聯網數據傳輸終端將與華米手錶進行連接,通過「瓢蟲系列」衛星,在沙漠和戈壁進行運動監測、用戶生命體徵數據採集,以及一鍵呼救的解決方案驗證;「智慧車輪」物聯網終端可以監測胎壓、路況、油耗、駕駛行為等數據,以及車輪是否被盜,通過衛星回傳給管理中心,該項目已經完成實驗室工作,即將開展外場測試,在真實道路上進行驗證;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合作的大熊貓項圈,相比國外同類產品更輕便耐用,不僅可以採集野外大熊貓的位置信息,未來還可以採集體溫、姿態、叫聲等生命體徵數據,通過衛星傳給工作人員,類似應用場景將會拓展到東北虎,金絲猴,藏羚羊等珍稀動物的保護中。

「明年四顆物聯網衛星發射後,數據採集間隔約為4小時,可以滿足部分行業客戶的需求。」九天微星聯合創始人兼營運長彭媛媛舉例說,「比如貨櫃在海上哪個地方,箱門有沒有被打開,箱內貨物的溫度溼度,這些數據可以每4小時回傳一次,能夠滿足客戶需要的,隨著12星、24星、72顆星的不斷部署,可以逐步達到準實時的採集頻率,將應用拓展到及時性需求比較高的行業。」

此外,為了驗證百公斤級衛星平臺,並吸引社會各界更多關注並參與商業航天,「瓢蟲一號」也搭載了星光閃爍、太空自拍、太空VR等創新功能;「瓢蟲二號」、「瓢蟲三號」分別是「貓王收音機星」和「華米星」;「瓢蟲五號」即「立可達教育衛星」,搭載遙感相機,面向中小學校開放數據資源,用於開展航天科普教育;「瓢蟲六號」即天貓國際星,搭載了特殊材質的天貓公仔,以及部分天貓用戶的告白語音文件,後者將於近日回傳地面,這顆衛星也是九天微星與阿里巴巴合作的開端,未來雙方有望在物聯網領域開展合作;瓢蟲七號是與鹿晗工作室合作的一顆公益衛星。「九天微星的使命是讓每一個人、組織都能方便地參與航天活動,並利用太空資源與技術使世界更美好,符合這個理念的合作,九天微星都願意嘗試。」謝濤說。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王諶 和冠欣 攝

流程編輯:孫昱傑

相關焦點

  • 九天微星「瓢蟲系列」7星發射升空
    2018年12月07日12時12分,一枚攜帶了十二顆衛星載荷的長徵二號丁在酒泉成功將沙特-5A/5B衛星及搭載的10顆小衛星發射升空,衛星均進入預定軌道。據了解,本次搭載發射的九天微星「瓢蟲系列」由7顆小衛星組成。主星瓢蟲一號為百公斤級衛星,其餘為3顆6U立方星,3顆3U立方星。
  • 一箭十二星發射成功!除兩顆沙特衛星外 還有個「瓢蟲系列」
    新華社酒泉12月7日電(李國利、李瀟帆)12月7日12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沙特-5A/5B衛星發射升空,搭載發射10顆小衛星。衛星均進入預定軌道。搭載的10顆小衛星分別由湖南長沙天儀研究院、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研製。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93次飛行。【延伸閱讀】「瓢蟲系列」衛星發射成功「瓢蟲」升空守護大熊貓 太空VR也能玩今天12時12分05秒223毫秒,民營商業航天公司九天微星研製的「瓢蟲系列」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二丁火箭升空入軌。
  • 「瓢蟲系列」衛星應用先行
    12月7日12時12分,「瓢蟲系列」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二丁火箭升空入軌。「瓢蟲系列」由7顆小衛星組成。主星瓢蟲一號為百公斤級衛星,其餘為3顆6U立方星、3顆3U立方星。其中瓢蟲一號及5顆立方星由民營商業航天公司九天微星自主研製並運營,一顆6U立方星為聯合研製。
  • 今天,7顆「瓢蟲」小衛星成功發射
    中青在線北京12月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今天12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沙特-5A/5B衛星發射升空,搭載發射的10顆小衛星,也均進入預定軌道。這其中就有7顆「瓢蟲」小衛星,該系列衛星完成在軌測試後,有望開啟「星座物聯網」驗證。
  • 剛剛,一箭十二星發射成功!七顆「瓢蟲」來自北京民企
    12月7日12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沙特-5A/5B衛星發射升空,搭載發射10顆小衛星,衛星均進入預定軌道。2顆沙特衛星,每顆425千克,設計壽命5年。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93次飛行。這次發射的10顆小衛星,其中七顆「瓢蟲系列」衛星來自於民營商業航天公司九天微星。
  • 「瓢蟲」衛星發射 將開啟「星座物聯網」驗證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 「瓢蟲」系列7顆小衛星7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升空入軌。完成在軌測試後,該系列衛星將在野生動物保護、野外應急救援、車輛船舶監測、物流追溯等領域開展「星座物聯網」驗證。  物聯網時代正在到來,但萬物互聯的前提,是要有一個高效快捷的數據傳輸網絡。
  • 「瓢蟲」衛星發射 將開啟「星座物聯網」驗證—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記者董瑞豐)「瓢蟲」系列7顆小衛星7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升空入軌。
  • NASA電離層研究衛星ICON終於成功發射升空
    NASA電離層研究衛星ICON終於成功發射升空  Connor Feng • 2019-10-12 17:19:24 來源:前瞻網 E2479G0
  • 這些公司排隊「放衛星」,小黃車曾也有個「上天夢」
    更為重要的是,在企業的新式營銷噱頭下,這些小衛星能否真正發揮實際功用,而非佔據太空空間的「一次性玩具」?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搭載的10顆小衛星,幾乎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名字:「鬥魚666」號(TFSTAR)、天貓國際星(瓢蟲七號)、華米星(瓢蟲三號)、貓王收音機星(瓢蟲二號)、立可達教育衛星(瓢蟲五號)以及鹿晗工作室推出的RE:X衛星。
  • 瓢蟲一號傳回首張自拍 星基物聯網產業初見形態—新聞—科學網
    1月18日,九天微星更新了「瓢蟲系列」衛星在軌飛行狀態,並發布首期生態共贏計劃。
  • 4家民企10顆小衛星搭長徵火箭飛天
    12月7日12時12分,搭載著沙特-5A/5B衛星的長徵二號丁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入軌,目前衛星均進入預定軌道。據記者了解,此次長徵二號丁火箭還搭載了包括九天微星、天儀研究院等國內4家民營衛星公司的共10顆小衛星。
  • 酒泉一箭十二星背後:十顆衛星來自民企
    在中國發展商業航天的背景下,來自民間的航天公司正密集發射衛星。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怡然 12月7日12時12分,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搭載12顆衛星在酒泉發射成功,除了將2顆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遙感衛星發射升空,還搭載了10
  • 瓢蟲怎麼摺疊巨大的翅膀
    這就是瓢蟲每次飛行後停下來要處理的事情。甲蟲能夠在不到1秒鐘的時間內從飛行狀態轉變為行走狀態,反之亦然,從而使其能夠進入更廣泛的棲息環境。研究表明,瓢蟲和其他甲蟲依靠其彈性和翼狀靜脈中的液壓機制來拍打其後翅,後者的大小是瓢蟲本身的四倍。
  • 馬斯克尬舞開啟新一輪太空競賽,我們如何實現太空漫步?
    而在大洋彼岸,幾小時之前,Space X 的獵鷹 9 火箭剛剛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成功發射,將星鏈的60顆衛星送上了預定軌道。不過,張振興可不怎麼高興。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航天公司之一九天微星副總裁、瓢蟲一號衛星的總設計師,馬斯克的每個舞步都像踩在他的心尖上。2015年,馬斯克宣布,將向太空發射1.2萬顆衛星。
  • 小學生作文《十二星瓢蟲》,成功寫活了瓢蟲,也寫活了少女的夢
    可能有人會說,你說小學生能憑藉觀察力和想像力,寫出非常好的作文,那麼你有實際的例子嗎?沒有實際的例子,我們又憑什麼相信你呢?所以今天,小夢就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非常優秀的小學生作文,《十二星瓢蟲》。《十二星瓢蟲》這篇作文,其實更像是一首小詩,是小學生安安寫給十二星瓢蟲的小詩,也是寫給遠方朋友菱歌兒的小詩。
  • 首個進入太空的生物是只狗,幾十年後科學家曝:升空不久就被熱死
    近日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並帶回月球樣品的消息讓不少中國人興奮。縱觀歷史,人類探索太空的時間並不算長,從1957年蘇聯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開始,有能力的國家就在研究送人上太空了。我們熟知的首位飛上太空的是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其實在他之前,已經有生命犧牲在太空。
  • 樂高積木 城市太空 60228 深空火箭發射控制中心圖文評測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樂高為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而推出的城市太空系列,60228深空火箭發射控制中心,這個套裝也是除了60229之外第二大的太空套裝了,所以內容也是相當的豐富,當然60229的視頻和評測我們之後也會為大家呈現,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套60228都有哪些有意思的地方吧~包裝正面是火箭發射基地的全景照包裝背面,介紹了套裝內的可玩性與火箭的分解圖
  • 體型差不多的瓢蟲中只有七星瓢蟲是益蟲嗎?
    七星瓢蟲——益蟲我們都知道七星瓢蟲是益蟲,好像其它「星」的瓢蟲就不是益蟲了。實則不然,我們是根據瓢蟲的吃物來區分益蟲和害蟲的。瓢蟲中的益蟲為肉食性瓢蟲,瓢蟲中的害蟲為草食性瓢蟲。益蟲:二星瓢蟲、六星瓢蟲、七星瓢蟲、九星瓢蟲、十二星瓢蟲、十三星瓢蟲、赤星瓢蟲、大紅瓢蟲等;益蟲無論幼蟲還是成蟲,都能吃蚜蟲。
  • 瓢蟲的江湖
    要知道行走江湖,易容術可是極佳的防身技能,這不,孟氏隱唇瓢蟲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幼蟲模樣很像它的捕食對象粉蚧,這樣能讓它的對手——放牧的螞蟻放鬆警惕。圖片來源:antropocene.it江湖人物多,怎麼能沒有傳說。捕食性瓢蟲(佔70%以上)是極為重要的天敵昆蟲,能夠捕食蚜蟲、粉蝨、介殼蟲和葉蟎等。
  • 「二手」火箭首次成功發射回收
    去年飛入太空的推進器在今年又踏上了旅途,並成功返回地球。在降低太空旅行成本的道路上,SpaceX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當地時間3月30日,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SpaceX用之前回收的助推器再次完成了發射。這也是全世界首次成功發射回收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