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九天微星更新了「瓢蟲系列」衛星在軌飛行狀態,並發布首期生態共贏計劃。「瓢蟲系列」衛星於2018年12月7日由九天微星發射,旨在驗證百公斤級衛星的整星研製能力,在多顆立方星上驗證創新技術,並將在野生動物保護、野外應急救援等領域開展物聯網系統級驗證。
其中「瓢蟲一號」衛星是九天微星研製的首顆百公斤級衛星,搭載與中科院西光所、中科天塔聯合研製的太空自拍、星光閃爍和太空VR三大載荷,目前衛星已完成平臺測試和載荷測試,所有功能運行正常,取得了良好的在軌效果。
「瓢蟲一號」副總設計師張振興介紹了衛星的在軌飛行狀態,展示了「瓢蟲一號」拍回的首張太空自拍,首次對地閃爍影像和太空VR照片。作為全球首顆搭載太空自拍功能的衛星,瓢蟲一號攻克了顯示屏在太空暴露中的環境適應性難題,突破了低成本磁控展開式結構設計等關鍵技術。
2018年12月25日,「瓢蟲一號」在北京首次測試星光閃爍載荷。由天銀星際研製的恆星敏感器,在地面清晰捕捉到當天閃爍的摩斯碼點線Merry Chrismas,並測得閃爍實際亮度為-0.5等星,高於零等星亮度的設計要求。
張振興介紹,衛星在五六百公裡的軌道高度飛行,對地面的某一點進行凝視,保持閃爍亮度需要很高的瞬時功率,對姿態控制的精度要求也非常高。「瓢蟲一號」在研製過程中突破了能源管理分配、高精度姿態控制等多個關鍵技術。衛星使用九天微星自主研發的姿控系統,與合作夥伴提供的姿態測量和執行部件形成整體。無論是對地凝視,還是對日、對地各種姿態變化和保持,都執行得非常完美,最終保證閃爍任務的圓滿完成。
九天微星創始人兼CEO謝濤表示,未來一方面將聯合科研院所和高校,擴大航天領域的STEAM教育服務範圍,創造更豐富和受歡迎的教育產品,滿足青少年對於未知領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人人皆可參與航天」。另一方面,也將通過快速構建物聯網星座,快速提供物聯網服務能力,促進全球範圍內的萬物互聯和產業信息化升級,最終利用這些全球範圍內的大數據和AI技術,為真正的智慧地球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