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一箭十二星發射成功!七顆「瓢蟲」來自北京民企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12月7日12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沙特-5A/5B衛星發射升空,搭載發射10顆小衛星,衛星均進入預定軌道。2顆沙特衛星,每顆425千克,設計壽命5年。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93次飛行。

這次發射的10顆小衛星,其中七顆「瓢蟲系列」衛星來自於民營商業航天公司九天微星。在完成在軌測試後,該系列衛星將在野生動物保護、野外應急救援、車輛船舶監測、物流追溯等領域,開展衛星物聯網技術和應用場景的系統級驗證。

瓢蟲系列衛星

「瓢蟲系列」由7顆小衛星組成,主星「瓢蟲一號」為百公斤級衛星,其餘為3顆6U立方星,3顆3U立方星(立方星以「U」劃分,1U是一個標準單位,體積為10釐米×10釐米×10釐米)。其中「瓢蟲一號」及5顆立方星由九天微星自主研製並運營,一顆6U立方星為聯合研製。

「瓢蟲系列」衛星在軌效果圖

「我們覺得民營商業航天要更接地氣,有更頑強的生命力,所以把這幾顆衛星命名為『瓢蟲系列』」。九天微星創始人兼執行長謝濤介紹。

他還表示,研製百公斤級衛星,主要是結合軌道高度、市場需求、研製成本、運載能力等多重因素來考慮的,「相對於納衛星(指質量小於10公斤、具有實際使用功能的衛星),百公斤級衛星能承載更多業務,而相對於大衛星,百公斤級衛星在成本上更有優勢,也更加靈活,我們希望通過「瓢蟲一號」的研製將百公斤級衛星平臺化,服務後續物聯網星座的建設,做到百公斤的級別,地面終端連接衛星需要的功耗和連接地面基站基本一樣,能夠減輕終端的功耗壓力,有助於應用場景的規模化拓展。」

瓢蟲一號衛星總裝現場

衛星進行電磁兼容暗室測試

國際權威研究諮詢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傳感終端安裝量將達204億,其中60%是廣域窄帶低功耗(LPWAN)物聯網終端,尺寸小、通訊功率低,無法與高軌衛星取得通信。而能覆蓋全球、融合地網、實時共享的低軌通信衛星星座,是實現萬物互聯的高效解決方案。

九天微星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微小衛星創新應用、通信系統研發及星座組網核心技術,已完成從衛星設計研製、發射測控、創新應用的商業閉環,計劃於明年底發射「一箭四星」,2022年完成72顆物聯網衛星星座的部署。

據了解,「瓢蟲系列」的主要目標是聯合行業合作夥伴,在物聯網星座部署前進行技術和應用場景的系統級驗證,因此在6U立方星上也進行了多項技術突破:

一是實現65W最大功率;

二是使用數字相控陣技術,大幅提升星地通信系統容量,每小時可接入2萬個物聯網測試終端;

三是採用剛柔結合電池陣設計方案,幫助未來進一步提高衛星功率。

在軟體方面,「瓢蟲系列」的立方星可以通過UV頻段(兩種常用無線電頻段)實現在軌升級,刷新星上代碼;在不依賴GPS的前提下,做到多星共用頻率分時下發數據;嘗試新的壓縮算法,有望基於窄帶實現每周回傳200張照片。

商用衛星物聯網前景廣闊

謝濤表示,「對於商業航天來說,衛星成功發射只是第一步。衛星的載荷、地面終端、應用系統必須形成閉環的服務體系,最終滿足客戶的需求,並且是通過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實現的,才能視為商業衛星的成功。」

衛星進行桌面聯調測試

按照「應用先行」的發展思路,九天微星於今年10月發布了自主研製的物聯網衛星網關、物聯網數據傳輸終端、野生動物監測終端,以及天地一體化物聯網通信解決方案。

其中,物聯網數據傳輸終端將與華米手錶進行連接,通過「瓢蟲系列」衛星,在沙漠和戈壁進行運動監測、用戶生命體徵數據採集,以及一鍵呼救的解決方案驗證;

「智慧車輪」物聯網終端可以監測胎壓、路況、油耗、駕駛行為等數據,以及車輪是否被盜,通過衛星回傳給管理中心,該項目已經完成實驗室工作,即將開展外場測試,在真實道路上進行驗證;

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合作的大熊貓項圈,相比國外同類產品更輕便耐用,不僅可以採集野外大熊貓的位置信息,未來還可以採集體溫、姿態、叫聲等生命體徵數據,通過衛星傳給工作人員,類似應用場景將會拓展到東北虎,金絲猴,藏羚羊等珍稀動物的保護中。

「明年四顆物聯網衛星發射後,數據採集間隔約為4小時,可以滿足部分行業客戶的需求。」九天微星聯合創始人兼營運長彭媛媛舉例說,「比如貨櫃在海上哪個地方,箱門有沒有被打開,箱內貨物的溫度溼度,這些數據可以每4小時回傳一次,能夠滿足客戶需要的,隨著12星、24星、72顆星的不斷部署,可以逐步達到準實時的採集頻率,將應用拓展到及時性需求比較高的行業。」

搭載多種創新功能

此外,為了驗證百公斤級衛星平臺,並吸引社會各界更多關注並參與商業航天,「瓢蟲一號」也搭載了星光閃爍、太空自拍、太空VR等創新功能;

完成總裝的「瓢蟲一號」。其搭載了太空VR、太空自拍功能,指用戶可通過衛星攜帶的全景3D相機觀看宇宙景象,並上傳照片,以地球或太空為背景拍攝獨一無二的太空自拍。

「瓢蟲二號」、「瓢蟲三號」分別是「貓王收音機星」和「華米星」;

「瓢蟲五號」即「立可達教育衛星」,搭載遙感相機,面向中小學校開放數據資源,用於開展航天科普教育;

「瓢蟲六號」即天貓國際星,搭載了特殊材質的天貓公仔,以及部分天貓用戶的告白語音文件,後者將於近日回傳地面,這顆衛星也是九天微星與阿里巴巴合作的開端,未來雙方有望在物聯網領域開展合作;

瓢蟲七號是與鹿晗工作室合作的一顆公益衛星。

「九天微星的使命是讓每一個人、組織都能方便地參與航天活動,並利用太空資源與技術使世界更美好,符合這個理念的合作,九天微星都願意嘗試。」謝濤說。

記者:王諶

攝影:和冠欣

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一箭十二星發射成功!除兩顆沙特衛星外 還有個「瓢蟲系列」
    新華社酒泉12月7日電(李國利、李瀟帆)12月7日12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沙特-5A/5B衛星發射升空,搭載發射10顆小衛星。衛星均進入預定軌道。搭載的10顆小衛星分別由湖南長沙天儀研究院、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研製。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93次飛行。【延伸閱讀】「瓢蟲系列」衛星發射成功「瓢蟲」升空守護大熊貓 太空VR也能玩今天12時12分05秒223毫秒,民營商業航天公司九天微星研製的「瓢蟲系列」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二丁火箭升空入軌。
  • 酒泉一箭十二星背後:十顆衛星來自民企
    在中國發展商業航天的背景下,來自民間的航天公司正密集發射衛星。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怡然 12月7日12時12分,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搭載12顆衛星在酒泉發射成功,除了將2顆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遙感衛星發射升空,還搭載了10
  • 「瓢蟲系列」衛星發射成功「瓢蟲」升空守護大熊貓 太空VR也能玩
    九天微星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微小衛星創新應用、通信系統研發及星座組網核心技術,已完成從衛星設計研製、發射測控、創新應用的商業閉環,計劃於明年底發射「一箭四星」,2022年完成72顆物聯網衛星星座的部署。
  • 九天微星「瓢蟲系列」7星發射升空
    2018年12月07日12時12分,一枚攜帶了十二顆衛星載荷的長徵二號丁在酒泉成功將沙特-5A/5B衛星及搭載的10顆小衛星發射升空,衛星均進入預定軌道。據了解,本次搭載發射的九天微星「瓢蟲系列」由7顆小衛星組成。主星瓢蟲一號為百公斤級衛星,其餘為3顆6U立方星,3顆3U立方星。
  • 今天,7顆「瓢蟲」小衛星成功發射
    中青在線北京12月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今天12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沙特-5A/5B衛星發射升空,搭載發射的10顆小衛星,也均進入預定軌道。這其中就有7顆「瓢蟲」小衛星,該系列衛星完成在軌測試後,有望開啟「星座物聯網」驗證。
  • 小學生作文《十二星瓢蟲》,成功寫活了瓢蟲,也寫活了少女的夢
    所以今天,小夢就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非常優秀的小學生作文,《十二星瓢蟲》。《十二星瓢蟲》這篇作文,其實更像是一首小詩,是小學生安安寫給十二星瓢蟲的小詩,也是寫給遠方朋友菱歌兒的小詩。《十二星瓢蟲》小詩全文如下:一隻瓢蟲來到我的家中,東轉轉西走走,停在媽媽手中;我在燈下數了數,它背著十二顆星星。
  • 4家民企10顆小衛星搭長徵火箭飛天
    12月7日12時12分,搭載著沙特-5A/5B衛星的長徵二號丁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入軌,目前衛星均進入預定軌道。據記者了解,此次長徵二號丁火箭還搭載了包括九天微星、天儀研究院等國內4家民營衛星公司的共10顆小衛星。
  • 再來一篇《蟬蛻》同款小詩,《十二星瓢蟲》,依舊那麼優美
    今天小夢要和大家分享的小詩《十二星瓢蟲》,它的作者依然是小學生安安,文筆也依舊是那麼優美。話不多說,先來看看小學生作者安安的《十二星瓢蟲》吧!《十二星瓢蟲》,作者:韓慕安,小名:安安,寫給安安遠方的朋友菱歌兒。一隻瓢蟲來到我的家中,東轉轉西走走,停在媽媽手中;我在燈下數了數,它背著十二顆星星。
  • 「瓢蟲系列」衛星應用先行
    12月7日12時12分,「瓢蟲系列」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二丁火箭升空入軌。「瓢蟲系列」由7顆小衛星組成。主星瓢蟲一號為百公斤級衛星,其餘為3顆6U立方星、3顆3U立方星。其中瓢蟲一號及5顆立方星由民營商業航天公司九天微星自主研製並運營,一顆6U立方星為聯合研製。
  • 中國長徵十一號一箭六星發射成功!打開國際市場意義重大!
    據最新消息,1月19日中午12時12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一箭六星」發射任務圓滿成功。這是中國進入2018年來的第四次航天發射,也長徵十一號對一箭多星的再次突破,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中國固體運載火箭首次為國際用戶提供發射,是中國走上國際市場的又一個開始!也向著我國2018年超級航天計劃突破世界紀錄的目標再次買進一步!
  • 我國成功發射長徵火箭!攜三星入軌!
    今天註定是一個難忘的日子,2020年6月17日15時19分,星期三,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我國成功發射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並成功將高分九號03星、皮星三號A星和德五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攜三星入軌,全程發射獲得圓滿成功,祖國威武。有些朋友對高分九號03星可能有些許陌生,高分九號03星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什麼是遙感衛星呢?
  • 「瓢蟲」衛星發射 將開啟「星座物聯網」驗證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 「瓢蟲」系列7顆小衛星7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升空入軌。完成在軌測試後,該系列衛星將在野生動物保護、野外應急救援、車輛船舶監測、物流追溯等領域開展「星座物聯網」驗證。  物聯網時代正在到來,但萬物互聯的前提,是要有一個高效快捷的數據傳輸網絡。
  • 火箭實驗室一箭折戟,電子火箭第13飛挫敗,全球今年第5發告敗
    北京時間7月5日5:19,電子火箭第13次發射升空一箭七星,結果出現意外。當升空大約4分鐘後,二級火箭發生故障,導致發射失敗,七顆衛星全部報廢墜毀。> 動用火箭:電子火箭 任務代號:Pics or it Didn’t Happen(拍照否則就不會發生),以此向火箭搭載的七顆地球成像衛星致敬 部署衛星:一箭七星,客戶包括日本佳能、美國行星實驗室、英國初創公司
  • 「瓢蟲」衛星發射 將開啟「星座物聯網」驗證—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記者董瑞豐)「瓢蟲」系列7顆小衛星7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升空入軌。
  • 中國成功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遙感三十三號衛星
    2020年12月27日23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和搭載的1顆微納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執行本次發射任務的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是八院抓總研製的常溫液體三級運載火箭,具備發射多種類型、不同軌道要求衛星的能力,可實施一箭單星或多星發射,其700公裡高度太陽同步圓軌道運載能力為3噸。  記者從八院了解到,本次任務在年底實施,發射窗口又正值深夜,氣候條件異常寒冷,給發射準備工作帶來很大挑戰。
  • 吃肉的瓢蟲是農夫的好幫手,別再將它們一網殺盡啦!
    肉食性一般較大,體表無毛,鮮豔具光澤,如赤星瓢蟲、臺灣裸瓢蟲、橙瓢蟲等;菌食性瓢蟲體色也很鮮豔,數量較少,常見只有5種,如黃瓢蟲、縱條黃瓢蟲等;食植性瓢蟲,體背一般披毛,如茄二十八星瓢蟲、大食植瓢蟲等;但有些瓢蟲身體密布細毛卻是肉食性,譬如小毛瓢蟲亞科的種類,如黑方突毛瓢蟲、孟氏隱唇瓢蟲、束小瓢蟲等,這類瓢蟲體型一般都很小僅1-3mm,黑色或黑褐色
  • 「純商業」火箭捷龍一號首飛成功
    8月17日,捷龍一號運載火箭「一箭三星」首飛成功供圖/新華社8月17日12時1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捷龍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將「千乘一號01星」「星時代-5」衛星和「天啟二號」衛星發射升空
  • 一箭五星!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新成員登場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  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包括長徵一號、長徵二號、長徵三號、長徵四號等系列十多種型號,具有發射從低軌到高軌、不同質量與用途的各種衛星、載人太空飛行器和月球探測器的能力。  長徵系列運載火箭是中國自行研製的航天運載工具,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長徵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
  • 由浙江大學研製的皮星三號A星在酒泉搭載發射成功!
    2020年6月17日15時19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3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皮星三號A星、和德五號衛星。高分九號03星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信息保障。
  • ...SpaceX再創一箭七飛七回收;嫦娥五號回歸,它的四個兄弟都去哪了?
    楊長風說,星載原子鐘的精度通俗指標是十萬年差一秒,而北鬥三號衛星搭載的星載原子鐘精度達到了三百萬年差一秒。  2007年4月14日,全部測試通過準備得當的北鬥二號系統首顆衛星成功發射。4月16日晚,在距離頻率失效只有不到4小時的最後關頭,地面收到了這顆衛星發出的信號並得到了國際電聯的官方認定,保住了中國持續發展北鬥系統的合法空間位置和頻率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