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一位魚友提出如下的問題,我認為很有代表性,也是很多魚友想要詢問或者說始終搞不明白的。
道哥,我有一個疑惑,是這樣的:
我們魚缸中的濾棉,不是吸附和過濾了魚缸中的很多雜質或者垃圾、魚便嗎?那堆積在濾棉上的這些東西,不也會發酵、也會腐敗,也會產生硝酸鹽和氨氮之類的毒素嗎?
為什麼還有人要一個月不去清洗濾棉,或者非要等到濾棉髒的不行了再去清洗,這和把這些東西扔在魚缸裡有什麼區別?
其實,關於濾棉到底要何時清洗的問題,是不是非得髒透了才能清洗,這裡面還真是牽扯到很多很多的因素,一句兩句話,根本說不明白。
魚缸濾棉之所以採取乾濕分離的形式來做,其主要的出發點並不是為了隔離雜質,因為畢竟水流一直在循環。
我認為主要的出發點應該是,濾棉採取懸空隔離模式,可以保證水流的絕對通暢性,這樣就不會在濾棉的底部產生水流淤堵,從而使得水流再次漫過濾棉,導致濾棉的過濾效果不能夠達到最佳,這才是最基本的實質。
只有濾棉達到了最佳的過濾和吸附效果,至少從眼觀來看,我們魚缸的水體中,是絕對通透無雜質的。
再一個就是,這些雜質能夠待在濾棉上,總比待在濾材裡要強,因為濾材的後方可是直接面對著魚缸,雜質很容易發生回流,當雜質再次回流到魚缸內,那個水質就沒有辦法看了。
而且,從普通的上濾系統來看,濾棉上的為見天水,某些毒素是可以隨時揮發的,而濾材呢?如果採取的是擋流板、溢流板模式,濾材全部浸泡在水中,一旦進入雜質,那是絲毫揮發不了的。
也就是說,乾濕分離多少還是會有一點揮發毒素的作用,我們不能說它一點作用也沒有。
前些日子,我在某觀賞魚主播處,看到這樣一個問題,說是一位飼養龍魚的魚友,魚缸裡的亞硝酸鹽超標,即使連續換了幾遍水,結果根本沒用,該超標還是超標,必須要去添加高質量的硝化細菌才能解決這個問題,這又是為什麼呢?
按理說這種現象根本就不應該存在啊。
假設我們的魚缸中,沒有過多的生化濾材,只有幾塊濾棉的話,所有的雜物和毒素,不是在濾棉上就一定在水體中,只要我們依次、分批更換了濾棉、更換了魚缸水,這個毒素超標的問題就一定會有很大改善,它再也不會有其它來源,為什麼換水也解決不了呢?
因為過多的濾材佔比。
導致了大部分的垃圾和雜質,全部藏在濾材中,濾材發生了一定的淤堵,所以說,添加高質量的硝化細菌以後,這個結才有可能被打開,那是換多少水也沒有用的啊,難道不是嗎?
這是一個反向思考的問題,換句話說,我們再回過來,如果是魚缸中的水體很大,濾棉和濾材佔比很小的話,有可能魚缸毒素超標,我們換幾遍水立刻就會有所改善,濾棉上的那點雜物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這就可以有效延長我們的洗棉時間。
假設我們再往下延伸就是,當魚缸的水體大到一定的程度,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又極低,即使沒有濾棉又能怎樣呢?即使有點濾棉,過大的水體也可以做到有效稀釋毒素。
所以說,有些魚友就可以懶到,即使濾棉溢流了,我也不去清洗,我就算其中一位,哈哈。
我們再比如說,我們飼養的是一群中低檔的觀賞魚,本身自己也不是太在意,或者說一缸魚,死上一條半條的,也在我們的允許範圍內。
當濾棉長期溢流,魚缸內毒素超標的時候,必定會有一些體質較弱的觀賞魚,首先它會不耐受,可能出現紅血絲、潰爛等情況,然後就掛掉了,但是其他觀賞魚在我們換水後,它們還能夠堅持,甚至於慢慢的更換或者清洗了濾棉,它們啥事也沒有,這是由於不同觀賞魚的耐受度所決定的。
但是,假設我們的魚缸裡就飼養一條魚呢,我們知道它耐受還是不耐受?假設又是一條比較高檔的觀賞魚,比如龍魚或者羅漢魚等,要是它們想死的的話,那就是死了一缸魚了。
因此來說,飼養這些觀賞魚的魚友,絕對不會等到魚缸的濾棉溢流到什麼程度以後,我們再去洗棉或者更換濾棉,誰也不敢。
這些魚友,一般都是在很勤快的洗棉、換棉,甚至於隨時監測水質。
我們再反過來看,假設我們的生化過濾做的很強大,平時也沒有什麼淤堵和粉化現象,濾棉平時維護的比較好。
這樣的生化濾材,對於魚缸毒素的處理能力就會絕對強大,這其中還會有一個生化濾材和濾棉的佔比,以及各自的有效性問題。
如果是飼養的普通觀賞魚,或者說我們並不是太仔細,這個濾棉的清洗時間,又可以適度被延長。
為什麼這位魚友會提到這個問題,是因為網上的某些大神說了,魚缸裡的濾棉越髒越好,我們一定要等到濾棉溢流了再去清洗。
不對,我有的時候是,即使濾棉溢流了,我也不洗。
原因就是我的魚缸飼養密度低啊,濾材佔比不大,只要換上一半水,啥問題都解決了,哪怕是夏季濾棉長毛了我也不管它。
但是,我們遇到上述的其他情況呢?
如果不去及時清洗濾棉的話,魚缸的毒素一旦超標,我們換水又換不下來,無法有效稀釋毒素,這個時候,還不去清洗或者更換濾棉?那麼,觀賞魚只有死路一條了。
所以說,要麼我們有絕對的觀察力,能夠看出來水質和觀賞魚的細微提前變化,要麼就要依靠各種檢測設備,總而言之,即使我們再懶,也絕對不能讓魚缸裡的毒素長期超標,比較穩妥的辦法,還是定期洗棉或者更換濾棉為佳。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