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蝸寶寶摔著了怎麼辦?

2021-01-15 上海新華醫院聽力眩暈中心

每個寶寶在其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有些跌跌碰碰,而人工耳蝸植入的兒童,大部分患者是以1-3歲的兒童居多。這部分兒童正處於身體和行為發育的黃金時期,特別是1歲左右的寶寶這個時期正是開始學習走路時候,不可避免的會跌跌撞撞,即便是已經學會走路了的寶寶也免不了會搖搖晃晃,摔著碰著是常有的事。當然還有部分大齡兒童,因頑皮或不小心,偶爾摔跤也是會發生的。即便爸爸媽媽們再小心還是會出現各種狀況,譬如從床上、沙發上摔下來,或者是自己撞到家具的邊角等。但對於人工耳蝸植入的患兒家長,就要儘量避免寶寶摔跤、碰撞,因為如果撞擊到手術植入部位,可能會對寶寶造成較大的傷害。不過有些意外總是不可預測的,當耳蝸植入的寶寶們因摔跤或碰撞傷及到植入部位時,作為家長的我們,在第一時間該做些什麼呢?

當寶寶摔倒後,媽媽們都會異於尋常的緊張(因為會極度擔心傷及耳蝸植入部位),甚至出現手忙腳亂的現象。這個時候,寶寶會因為媽媽的過激反應而更加不安,哭得更加驚恐,媽媽越哄寶寶越哭,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所以,當寶寶摔倒後,媽媽先應該控制住自己的緊張情緒,儘量保持冷靜,輕輕地擁抱和安撫寶寶。

安撫好寶寶後,就要仔細地檢查寶寶摔傷情況,查看有沒有傷及植入體所在的位置及周邊。檢查此部位是否有腫脹、青紫、破損或出血:

作為媽媽會擔心植入體是否被撞壞、斷裂或破碎,磁鐵是否有脫位,電極是否有滑脫,這個時候應該馬上用乾淨的紗布輕輕壓住流血的傷口,做好應急處理後,儘可能及時送往醫院,醫生會通過X 線耳蝸攝片或耳部CT來檢查電極的狀況、植入體的完好程度和正確位置。

絕不能像普通皮下血腫只作冰敷等簡單的處理,或壓根不處理。因為受傷處雖然沒有破損,但皮下組織已經受傷水腫出血,形成局部血腫,容易感染髮炎。人工耳蝸植入術後,很怕植入部位感染,一旦人工耳蝸植入體周圍感染,由於體內有「異物」存在,會不容易控制,嚴重時還需要取出耳蝸植入體。所以家長一旦發現有血腫應立即與為您服務的人工耳蝸植入團隊聯繫,及早處理。在就醫之前的這段時間裡,就不能再給寶寶配戴人工耳蝸,特別是頭件不能再吸附在頭皮上,不然磁鐵的吸力會影響受傷處的血液循環,加重受損組織的損傷程度。

作為媽媽也不能掉以輕心。首先要觀察寶寶除了哭,還有沒有其他不同於平時的行為反應:比如老愛觸碰植入側、走路不穩、哭鬧時間長於1個小時、嗜睡等情況,發現異常還是需要及時就醫。如若確實沒有什麼異常,媽媽可以再檢查一下人工耳蝸的體外機是否能正常工作,嘗試著給寶寶戴上耳蝸,同時密切觀察寶寶的反應。如若寶寶出現驚恐或立即摘掉頭件的情況,媽媽就不要再強迫寶寶佩戴耳蝸,應立即去手術醫院的聽力中心耳蝸調機處,調機醫生會通過電極阻抗測定和神經反應遙測等技術來檢測耳蝸系統是否出現故障,電極是否有毀損和脫出。如果戴上耳蝸後,寶寶並沒有任何異常反應,這個時候媽媽就要仔細觀察寶寶對各種聲音的反應是否還和之前一樣靈敏,如果發現對聲音反應較原來差甚至完全沒有,那也同樣要立即就醫。

如果一天觀察下來一切都是正常的,也沒有任何受傷的跡象

那作為媽媽是不是就可以完全放心了呢?答案肯定是不可以,最佳的做法還是儘早去耳蝸調試中心做個基本的檢測。如果實在不方便,那家長對寶寶的觀察就要持續一段時間。因為個別植入電極的損壞變化(短路或開路)可能不一定被撞擊後能馬上顯現出來,一段時間以後,由於個別電極的絕緣層破裂,又沒有及時關閉,造成電極陣列電極間的不正常接觸或電壓不穩致使其他電極短路或毀損,使電極故障範圍擴大,數目增多。最後導致整個植入體發生故障(包括裝置短路、開路和集成電路損壞),就不得不再次進行人工耳蝸植入術。


所以,植入人工耳蝸的寶寶摔跤或磕碰到植入側,輕則會引起局部紅腫疼痛、皮瓣感染,導致頭件無法吸附於頭皮之上,影響寶寶的康復進程;重則會導致接收刺激器移位或碎裂,電極移位脫出,植入體外露,最後不得不再次植入的嚴重後果。為了降低這些風險,家長在平時對這些寶寶的看護和照顧應該加倍用心、仔細,特別是寶寶越小,他的頭皮就越薄,覆蓋在植入體表面的皮瓣對創傷就越敏感,癒合能力差,需要特別留意保護,儘量減少寶寶受傷的可能性。


相關焦點

  • 耳蝸寶寶康復需要遵循的三大原則
    想要做好康復訓練,除了有康復知識和康復技巧之外,還需要遵循一定的康復原則,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耳蝸寶寶康復的三大原則 一、堅持佩戴 想要讓孩子學的好,說的好,前提條件之一就是要保證孩子多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
  • 當寶寶第一次戴上人工耳蝸,開心的在爸爸懷裡「鯉魚打挺」,爸爸的...
    視頻中的小寶寶第一次戴上人工耳蝸,聽到了父親敲打桌面的聲音,開心的笑了,這位爸爸也是聾啞人,他表示:自己小時候沒有機會戴耳蝸,所以到現在都不能說話,現在有了人工耳蝸,一定要讓孩子聽聽這個世界的聲音。網友評論:「有聲音的世界真好」人工耳蝸人工耳蝸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語音學、電生理學、材料學、耳顯微外科學的發展,人工耳蝸已經從實驗研究進入臨床應用。
  • 微信家長群高頻問題,人工耳蝸佩戴和養護的幾個常見問題
    奧地利二代和最新的耳蝸都有防靜電功能,可以正常玩滑梯和海洋球,玩耍期間產生靜電,耳蝸體外機紅燈會閃爍,自動放電,其他耳蝸不大清楚,如果沒有防靜電功能則會導致處理器程序丟失,丟失程序也不用害怕,去調機的地方重裝程序即可。3下雨天和打雷天可以佩戴人工耳蝸嗎?
  • 愛心助力籌齊費用,失聰寶寶已成功植入人工耳蝸
    寶寶頭部發育不全,雙耳失聰;媽媽從生孩子至今髖部疼痛不適,行走難。接二連三連的不幸降臨到重慶一個護士家庭,卻沒有擊垮這個三口之家。為了幫助護士小彭實現給女兒裝上人工耳蝸、恢復聽力和語言能力的心願,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啟動了專項援助資金並協助一家人發起了眾籌。不到一周時間,好消息頻傳,孩子的手術費集齊了,手術順利並且非常成功!
  • 丟失人工耳蝸的海珠寶寶獲贈最新款體外機,有了新「耳朵」!
    7月19日,因三個月前在地鐵上遺失人工耳蝸而備受關注的聽障兒童小添,在社會各界的關愛之下,收到由廣東省殘疾人公益基金會和浙江諾爾康神經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捐贈的最新款諾爾康人工耳蝸體外機,重返有聲世界。
  • 耳蝸的作用是什麼 做人工耳蝸費用了解一下
    耳蝸的作用是什麼 做人工耳蝸費用了解一下時間:2018-10-23 19: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耳蝸的作用是什麼 做人工耳蝸費用了解一下 耳蝸是位聽器官內耳骨迷路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傳導並感受聲波的結構。耳蝸是一螺旋形骨管,繞蝸軸捲曲兩周半。
  • 寶寶掉床後會摔壞大腦嗎?寶寶出現頻繁嘔吐怎麼辦?
    患者諮詢諮詢疾病:孩子反覆嘔吐病情描述:醫生你好,我女兒現在7個多月,上周六從半米高的床上翻身跌落,當時沒看到她是身體哪部分先著地,摔了後大哭,臉色變白,抱起來哄了有一會才不哭了,頭部外面沒有外傷,沒有腫包,一直到今天上午精神都沒什麼異常,中午吃過奶抱著睡覺
  • 鄭州耳蝸找到了!「全民尋找耳蝸」事件回顧(組圖)
    10月23日,一則小男孩丟失耳蝸的消息揪緊了鄭州人的心。為了讓男孩早日找到耳蝸,網友紛紛接力轉發該消息,好消息是耳蝸已經找到了!那麼這個耳蝸是如何尋找到的?記者採訪了鄭州市博學路派出所所長劉昊。      10月23日,一則小男孩丟失耳蝸的消息揪緊了鄭州人的心。
  • 關於人工耳蝸植入的那些事兒---觀《耳蝸》電影有感
    但一波三折,奶奶帶孩子外出時不小心把人工耳蝸(實際是言語處理器部分)弄丟了,這個價格昂貴的人工耳蝸丟失對於一家人來說可是「滅頂之災」,如果找不到「耳蝸」,孩子可能會面臨再次「開顱」手術的風險,這些都深深刺激著家人的每一根神經,幾近瘋狂,他們不顧一切的在全城尋找著丟失的「耳蝸」,最後好心人發動了多地民眾參與尋找,在大家的熱心幫助,最終找到耳蝸,故事感人,劇情跌宕起伏,該部電影體現了當今社會的正能量,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小豬佩奇中文版舞臺劇全國首演落滬 大麥公益陪伴「耳蝸寶寶」歡度...
    據悉,大麥聯合愛的分貝聾兒救助項目,邀請了來自陝西河南四川三地、由蝦米音樂提供手術資助的愛的分貝項目的「耳蝸寶寶」。作為救助聽力障礙兒童的代表,這是三位「耳蝸寶寶」第一次走進上海劇場觀看舞臺劇,近距離感受現場娛樂的魅力和有聲世界的快樂。他們還在現場與小豬佩奇人偶做遊戲互動,並獲贈書包文具等周邊衍生品,這場戲劇藝術啟蒙之旅將為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留下一段美好回憶。
  • 人工耳蝸植入前為什麼要試戴一段時間的助聽器
    人工耳蝸植入前試戴助聽器,可以幫助聾兒認識聲音,建立初步的聆聽習慣,通過訓練可以對聲音刺激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
  • 人工耳蝸手術多少錢?做人工耳蝸費用明細
    90%以上的聽障患者本人或家長在選擇做人工耳蝸手術前都會在網上搜索關於人工耳蝸的費用問題,但了解到的費用信息很局限,對於人工耳蝸每個環節涉及到的具體費用並不清楚,有些聽障家庭選擇在海外做手術,也想了解具體費用明細,還本文將從術前檢查、不同的耳蝸品牌的選擇,手術醫院的選擇、手術收費、及人工耳蝸後期維護五個維度給大家講明工耳蝸費用明細
  • 5歲男孩遺失的人工耳蝸找到啦 寶寶錄軟萌視頻感恩大家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1月11日上午,家住成都市武侯區簇橋綜合小區附近的唐女士在送兒子上學時,不慎遺失了一幅人工耳蝸(聽力輔具)。11日晚9點過,唐女士告訴封面新聞記者,這幅人工耳蝸找到啦!原來,它被一名蹬三輪車的大爺撿到了,目前已經物歸原主。
  • 丟耳蝸事件是「惡意營銷」?耳蝸丟了,輿論不能丟了善意
    這個耳蝸「是定製的,通過腦部植入的,接收器跟腦子裡植入的是相配套的。如果沒找到,有可能需要再開一次頭顱,把腦袋裡面的耳蝸拿出來。」小夥現在處於全聾狀態,再加上又是「天價」耳蝸,不由地讓人焦心。他姐姐在網上發文求助,稱如果沒找到,有可能需要再開一次頭顱,把腦袋裡面的耳蝸拿出來。但是,隨後又有自媒體質疑此事是營銷炒作,表示人工耳蝸花不了那麼多錢。
  • 聽力受損耳朵不好使,選擇助聽器還是人工耳蝸
    聽力受損耳朵不好使了到底怎麼辦?先來說下,人是怎麼聽到聲音的:聲波帶動空氣振動傳入耳道,撞擊鼓膜,帶動中耳內的聽小骨一起振動;振動經過耳蝸後帶動聽毛細胞振動,同時轉化為電化學信號;聽神經把這個信號傳遞到大腦,大腦一解析,就得到聲音了。簡言之,耳蝸內聽毛細胞是「關鍵人物」。如果聲音太大,振動太劇烈,這些聽毛細胞就會被振壞,聽力便受損。
  • 急尋20萬人工耳蝸是炒作?耳蝸丟了就要開顱?真相是……
    另據耳蝸廠商消息,耳蝸丟失期間會提供臨時備用機。如果確認丟失,廠商將給予一定的購機優惠政策。的文章,更是直接拋出「耳蝸丟了就得開顱?專家打臉:不需要」「12月以來全國四起『耳蝸丟失』,營銷痕跡明顯」「耳蝸到底值多少錢?有報導稱僅為4.5萬」三大疑問,並聲稱,經過多方求證,這99.99%是媒體和商家合謀的大騙局!
  • 人工耳蝸為何值20萬?丟失後需重新開顱植入?
    人工耳蝸丟失需要再次開顱的說法,其實是有誤的。如果不慎丟失,不需要開顱,植入體也不需要更換,重新去醫院配置體外設備即可。目前進口人工耳蝸的費用約為20萬,國產人工耳蝸的費用需8萬左右。人工耳蝸價格昂貴的原因主要是兩方面:研發成本和製造成本,其中製造對密封安全要求極高。
  • 20萬元人工耳蝸原來是進口 國內拿不出一副優質人工耳蝸?
    20萬元人工耳蝸原來是進口 國內拿不出一副優質人工耳蝸?而「前瞻經濟學人」研究員李穎詩指出,美國人工耳蝸植入的平均成本為5萬-10萬美元甚至更多,包含人工耳蝸本身的產品費用、手術前的各種評估費用、醫院費用、醫生費用(外科醫生,麻醉師),術後體外調試費用(如植入物費用和定期維修費用),以及術後一系列費用。 圖表1:人工耳蝸植入涉及費用
  • 神經性耳聾患者為什麼要配戴助聽器或人工耳蝸植入
    神經性耳聾患者為什麼要配戴助聽器或人工耳蝸植入    作者:佚名   2006-12-19 我想說兩句   字體: 臨床實踐證明,對於感覺神經性聾,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手段,配戴助聽器或人工耳蝸植入仍是他們克服聽力障礙的惟一途徑。通過這些方法如能將聽力補償到正常或接近正常人的聽覺範圍,則成人的語言交流和小兒的語言學習將不會出現障礙。
  • 人工耳蝸價格為什麼這麼貴?
    我們從人工耳蝸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三個方面解釋人工耳蝸價格為什麼這麼貴?人工耳蝸人工耳蝸的研發成本人工耳蝸的研發一定是有國家的支持,人工耳蝸的研發需要一個完整的人工耳蝸的研發團隊,這個團隊必然涵蓋各個領域的專家,還要有了解整個系統體系的專家進行統籌領導,這樣一個團隊肯定是不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