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到了! 3歲孩子的耳蝸找到了!
今天中午,市民徐女士向鄭州新聞廣播《百姓陽光熱線》打來求助電話,說自己3歲的侄子在玩耍時不慎將人工耳蝸言語處理器丟失,一時間,熱心市民開始轉發朋友圈全城搜索丟失的
-
丟耳蝸事件是「惡意營銷」?耳蝸丟了,輿論不能丟了善意
這個耳蝸「是定製的,通過腦部植入的,接收器跟腦子裡植入的是相配套的。如果沒找到,有可能需要再開一次頭顱,把腦袋裡面的耳蝸拿出來。」小夥現在處於全聾狀態,再加上又是「天價」耳蝸,不由地讓人焦心。我看到那篇文章後很氣憤,但是我現在沒有時間交涉,我注意力都在尋找人工耳蝸的事情上。記者還輾轉聯繫到李女士的朋友任女士。對於網友的「炒作」質疑,任女士強調,這是好朋友的真人真事。「網友的質疑文章,閨蜜也看到了,她前面還能忍住,後面越看越生氣。」
-
這有一隻給全民佩戴的「耳蝸」,來聽聽真相吧……
央視網記者聯繫當事人採訪未果,之後一些專家在接受採訪時講述了有關人工耳蝸的「真相」。善意轉發後響起的質疑聲《北京地鐵丟失20萬元耳蝸接收器 家屬盼好心人歸還》文中稱,李女士的弟弟(26歲)在北京出差乘坐地鐵時,不小心丟失了自己的人工耳蝸,這個人工耳蝸外形如一個黑色耳機,價值大概20萬左右。
-
關於人工耳蝸植入的那些事兒---觀《耳蝸》電影有感
但一波三折,奶奶帶孩子外出時不小心把人工耳蝸(實際是言語處理器部分)弄丟了,這個價格昂貴的人工耳蝸丟失對於一家人來說可是「滅頂之災」,如果找不到「耳蝸」,孩子可能會面臨再次「開顱」手術的風險,這些都深深刺激著家人的每一根神經,幾近瘋狂,他們不顧一切的在全城尋找著丟失的「耳蝸」,最後好心人發動了多地民眾參與尋找,在大家的熱心幫助,最終找到耳蝸,故事感人,劇情跌宕起伏,該部電影體現了當今社會的正能量,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在京丟失人造耳蝸男子家屬停止搜尋 感謝公眾幫忙尋找
新京報訊(記者 劉名洋 潘聞博)12月19日,李女士稱弟弟的人造耳蝸外機丟失,並報警尋找。次日下午,李女士弟弟收到從愛心人士處借用的人造耳蝸外機,並佩戴使用,恢復聽力。今日(12月21日),李女士發文稱,已停止尋找弟弟丟失的人造耳蝸,並對此前幫忙尋找的愛心人士表示感謝。
-
急尋20萬人工耳蝸是炒作?耳蝸丟了就要開顱?真相是……
因為通過腦部植入,接收器跟腦部的植入物相配套,如果沒找到,弟弟可能需要再做一次手術,把植入物拿出來。「不算手術費的話,這個耳蝸價值20萬元。如果再把腦袋裡的植入物拿出來,我們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就不是20萬元可以衡量的了。」她還強調,丟失的人工耳蝸對於別人來講,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因為它只對應李明腦中的植入物。
-
這句話讓百萬鄭州人揪心:找不到「耳蝸」就要再次開顱?
河南商報記者 李佳王苗苗 見習記者張成誠 首席記者宗雷 愛心接力,全鄭州都在為男童尋找「小耳朵」。 可有一種聲音讓網友們不淡定了:人工耳蝸找不回,孩子就可能面臨再次開顱手術。 事實真是如此嗎? 河南商報「家有小寶」第一時間發聲。 插曲找不到耳蝸就要做開顱手術?專家澄清這一說法 男童人工耳蝸丟失,牽動了百萬鄭州人的心。
-
一個母親的請求:請幫忙尋找我孩子的黑色人工耳蝸
8月29日下午,在杭州樂購超市德勝店購物的消費者,請注意,請大家幫助尋找一個黑色的人工耳蝸。 發出這個請求的是一位年輕的媽媽:石女士。她的兒子開開(小名)剛剛19個月,但是因為先天性聽力問題——只有比飛機起飛更響的聲音,他才能聽見,所以開開從小就只能依靠人工耳蝸。然而,這個耳蝸在8月29日下午被弄丟了。
-
丟失人工耳蝸的海珠寶寶獲贈最新款體外機,有了新「耳朵」!
今年3月19日,三歲幼童小添在廣州地鐵上意外遺失人工耳蝸體外機,市民接力尋找、媒體高度關注、網友留言不斷、廠家借出備用耳機……然而,經過三個多月的尋找,丟失的人工耳蝸依舊未能找到。鑑於小添家庭的特殊情況,廠家與廣東省殘疾人基金會聯手贈送小添一臺新的人工耳蝸體外機。
-
20萬元人工耳蝸原來是進口 國內拿不出一副優質人工耳蝸?
20萬元人工耳蝸原來是進口 國內拿不出一副優質人工耳蝸?經過網友們的熱心轉載、盡力尋找,事件到20日下午卻陡然翻轉,陷入「價值不菲的人工耳蝸丟沒丟」「商家惡意炒作濫用善心」的迷局。
-
關於人工耳蝸,你了解多少?
近期一則「尋找人工耳蝸」的消息被熱心網友紛紛轉發,沒多久,又演變成一則「孰真孰假」的社會新聞。且不論這個事件中的是非曲直,我們來說說事件主角——造價昂貴的人工耳蝸,究竟能為聽力的世界帶來什麼。1植入後靠電極刺激聽神經人工耳蝸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美國House研究所研發的單通道人工耳蝸商品機問世。
-
全洛陽尋找!人工耳蝸丟失!請幫忙轉發!
近幾天洛陽有不少市民在朋友圈轉發一條尋物啟事,洛陽一孩子的人工耳蝸不慎丟失這個耳蝸對於別人來說並沒有用,但對於孩子來說特別重要。全城助力原文如下:因本人不小心,於2021年元月2日下午7點。騎車在河南省、洛陽市凱旋東路,途經應天門南門、周公路、中州中路明堂南門、鼎鼎北路到鐵路立交橋上發現自己的白色雲朵小包丟失,包內有一個殘疾證和價值十二萬元的人工耳蝸丟失,本人只想找回證件和人工耳蝸,哪位好心人拾到,麻煩聯繫我們。我們願意獎勵五千元以示感謝。證件裡也有聯繫方式,我們只想拿回對其他人沒一點用的證件和耳蝸,萬分感謝,也請大家幫忙轉發朋友圈,謝謝!
-
耳蝸的作用是什麼 做人工耳蝸費用了解一下
耳蝸的作用是什麼 做人工耳蝸費用了解一下時間:2018-10-23 19: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耳蝸的作用是什麼 做人工耳蝸費用了解一下 耳蝸是位聽器官內耳骨迷路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傳導並感受聲波的結構。耳蝸是一螺旋形骨管,繞蝸軸捲曲兩周半。
-
安律說法|五萬多元耳蝸被快遞公司籤收後丟失
河南鄭州,一兒童因聽力不好,自小佩戴人工耳蝸。為了給人工耳蝸升級,媽媽通過某快遞公司寄送,哪知快遞公司工作人員籤收後,價值5萬多元的人工耳蝸居然給弄丟了!沒了耳蝸,聽不清的孩子,沒法正常學習工作,急得媽媽大聲痛哭!
-
"價值20萬"的耳蝸貴在哪裡?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據其姐姐稱耳蝸價值20萬元,若找不到則需要重新進行「開顱手術」,相關消息經主流媒體報導後引發公眾關注。事件發酵後,有自媒體發文稱該事件為一場「媒體與商家合謀的大騙局」。文章稱,在短短一個月內全國就發生了4起耳蝸丟失事件,且事件經過均有所相似,耳蝸價值也都在20萬-30萬之間,「營銷痕跡明顯」。
-
人工耳蝸手術多少錢?做人工耳蝸費用明細
90%以上的聽障患者本人或家長在選擇做人工耳蝸手術前都會在網上搜索關於人工耳蝸的費用問題,但了解到的費用信息很局限,對於人工耳蝸每個環節涉及到的具體費用並不清楚,有些聽障家庭選擇在海外做手術,也想了解具體費用明細,還本文將從術前檢查、不同的耳蝸品牌的選擇,手術醫院的選擇、手術收費、及人工耳蝸後期維護五個維度給大家講明工耳蝸費用明細
-
王正敏回應質疑:人工耳蝸非克隆 未收力聲特股權
(點擊圖片查看東方網獨家高清組圖) 東方網記者於量、曹磊1月3日報導:除了被舉報學術抄襲、科研剽竊、院士申報材料造假等,王正敏院士所主持開發的國產人工耳蝸,近日也被曝出系「克隆」國外樣機。今天下午,王正敏院士本人也現身情況通報會現場。對於質疑,王正敏回應稱確實曾從澳大利亞方面獲得過人工耳蝸樣機,但樣機在技術上不存在被拷貝的可能,因此「克隆」說並不成立。
-
耳聾患者福利,民生醫院進口耳蝸植入援助
耳聾患者福利,民生醫院進口耳蝸植入援助 時間: 2020-06-16 15:55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中心根據患者年齡段以及家庭經濟情況的不同,提供有國內外多個品牌、多款型號可供重度耳聾患者選擇
-
「耳蝸」再次刷屏濮陽人朋友圈,但這次的梗卻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啟松 通訊員 王亞娟「撿到一個耳蝸,看一下是誰的抓緊聯繫……」6月15日上午,濮陽人微信朋友圈一條附帶圖片的尋「耳蝸」失主的尋物啟事引發不少人的關注和轉發。昨天上午,記者聯繫到當事人進行了採訪。
-
關於人工耳蝸,除了造價昂貴,你還了解多少?
近期一則「尋找人工耳蝸」的消息被熱心網友紛紛轉發,沒多久,又演變成一則「孰真孰假」的社會新聞。且不論這個事件中的是非曲直,我們來說說事件主角——造價昂貴的人工耳蝸,究竟能為聽力的世界帶來什麼。新華社資料圖 攝:石月璐植入後靠電極刺激聽神經人工耳蝸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美國House研究所研發的單通道人工耳蝸商品機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