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丟失人造耳蝸男子家屬停止搜尋 感謝公眾幫忙尋找

2021-01-08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劉名洋 潘聞博)12月19日,李女士稱弟弟的人造耳蝸外機丟失,並報警尋找。次日下午,李女士弟弟收到從愛心人士處借用的人造耳蝸外機,並佩戴使用,恢復聽力。今日(12月21日),李女士發文稱,已停止尋找弟弟丟失的人造耳蝸,並對此前幫忙尋找的愛心人士表示感謝。

李女士弟弟此前佩戴的人造耳蝸,目前已停止搜尋。受訪者供圖

19日上午,網友發布微博稱,當日凌晨5時30分,一男子在北京將臺地鐵站乘坐地鐵前往北京站,到達後,發現攜帶在身上的黑色人造耳蝸丟失,希望好心人能幫忙找回。隨後當事人姐姐李女士發布一則尋物啟事。

今日下午,李女士發文表示,早間母親和弟弟去了耳蝸生產廠商,廠商免費借給弟弟一個N6型號的人造耳蝸備用機,借用期限到她弟弟購買新的人造耳蝸外置機為止。

李女士說,目前家屬已經停止人造耳蝸的搜尋,正在等待地鐵6號線呼家樓站的民警幫忙核查地鐵車廂內的監控。經過兩天的尋找,還沒收到有效線索,她覺得能夠找到人造耳蝸的希望已經很渺茫。「或許找到了也像網友說的,已經踩碎了,或者損壞了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我不希望因為事件的發酵,造成很多公共資源的浪費。」

李女士稱,她非常感謝大家幫忙尋找,如果有人撿到她弟弟丟失的人造耳蝸,希望能夠告知她,她會第一時間回復。

新京報記者 劉名洋 潘聞博

編輯 潘佳錕 校對 郭利琴

相關焦點

  • 全洛陽尋找!人工耳蝸丟失!請幫忙轉發!
    近幾天洛陽有不少市民在朋友圈轉發一條尋物啟事,洛陽一孩子的人工耳蝸不慎丟失這個耳蝸對於別人來說並沒有用,但對於孩子來說特別重要。全城助力原文如下:因本人不小心,於2021年元月2日下午7點。騎車在河南省、洛陽市凱旋東路,途經應天門南門、周公路、中州中路明堂南門、鼎鼎北路到鐵路立交橋上發現自己的白色雲朵小包丟失,包內有一個殘疾證和價值十二萬元的人工耳蝸丟失,本人只想找回證件和人工耳蝸,哪位好心人拾到,麻煩聯繫我們。我們願意獎勵五千元以示感謝。證件裡也有聯繫方式,我們只想拿回對其他人沒一點用的證件和耳蝸,萬分感謝,也請大家幫忙轉發朋友圈,謝謝!
  • 一個母親的請求:請幫忙尋找我孩子的黑色人工耳蝸
    8月29日下午,在杭州樂購超市德勝店購物的消費者,請注意,請大家幫助尋找一個黑色的人工耳蝸。  發出這個請求的是一位年輕的媽媽:石女士。她的兒子開開(小名)剛剛19個月,但是因為先天性聽力問題——只有比飛機起飛更響的聲音,他才能聽見,所以開開從小就只能依靠人工耳蝸。然而,這個耳蝸在8月29日下午被弄丟了。
  • 聾啞人耳蝸不慎丟失 太康民警多方尋找最終「完璧歸趙」
    11月4日晚6時許,太康縣公安局建設路派出所接到群眾陳女士求助,陳女士稱其弟弟是聾啞人,在附近不慎丟失了聾啞人耳蝸,價值兩萬餘元。其弟弟離開耳蝸不能正常交流,現在其家人很是著急。值班民警劉振明、李德慶、魏韶贇第一時間安撫報警人情緒,同時詢問丟失經過,得知其弟弟和父親於11月3日騎電動車從太康縣城關建設路人民醫院路口向北行駛到萬鶴賚購物廣場西門,在此路程弟弟的耳蝸不慎掉落。了解情況後,所長查連廷安排劉振明、李德慶、魏韶贇立即查找,盡最大努力為人民排憂解難。
  • 安順9歲男孩的人工耳蝸弄丟了,望好心人撿到歸還
    11月14日13時50分許,安順五小學生小文博在上學路上,不慎將自己的人工耳蝸丟失。現在,他已無法聽清聲音。(丟失的耳蝸。家屬供圖)上學路上丟失11月14日晚8時許,都市新聞記者在安順一小區內見到了小文博和他的家屬。
  • 丟失人工耳蝸的海珠寶寶獲贈最新款體外機,有了新「耳朵」!
    今年3月19日,三歲幼童小添在廣州地鐵上意外遺失人工耳蝸體外機,市民接力尋找、媒體高度關注、網友留言不斷、廠家借出備用耳機……然而,經過三個多月的尋找,丟失的人工耳蝸依舊未能找到。鑑於小添家庭的特殊情況,廠家與廣東省殘疾人基金會聯手贈送小添一臺新的人工耳蝸體外機。
  • 經過28天搜尋,家屬曾懸賞60萬元尋找的老人找到了
    8月9日,北京房山一名老人走失,家屬尋求多方力量尋找。期間,尋父心切的家屬曾發布懸賞10萬元、60萬元的尋人啟事。記者9月7日從房山藍天救援隊獲悉,經過28天的搜尋,9月5日,老人被找到。當家屬提出要兌現60萬元的懸賞承諾時,藍天隊員一口回絕:「錢,一分不要。」
  • 鄭州耳蝸找到了!「全民尋找耳蝸」事件回顧(組圖)
    10月23日,一則小男孩丟失耳蝸的消息揪緊了鄭州人的心。為了讓男孩早日找到耳蝸,網友紛紛接力轉發該消息,好消息是耳蝸已經找到了!那麼這個耳蝸是如何尋找到的?記者採訪了鄭州市博學路派出所所長劉昊。      10月23日,一則小男孩丟失耳蝸的消息揪緊了鄭州人的心。
  • 關於人工耳蝸植入的那些事兒---觀《耳蝸》電影有感
    但一波三折,奶奶帶孩子外出時不小心把人工耳蝸(實際是言語處理器部分)弄丟了,這個價格昂貴的人工耳蝸丟失對於一家人來說可是「滅頂之災」,如果找不到「耳蝸」,孩子可能會面臨再次「開顱」手術的風險,這些都深深刺激著家人的每一根神經,幾近瘋狂,他們不顧一切的在全城尋找著丟失的「耳蝸」,最後好心人發動了多地民眾參與尋找,在大家的熱心幫助,最終找到耳蝸,故事感人,劇情跌宕起伏,該部電影體現了當今社會的正能量,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新餘5歲女孩丟失價值20萬的人工耳蝸外設部分 全城尋「耳」
    本報新餘訊 江南都市報記者劉健攝影報導:現年5歲的女孩李雲春在上學途中,不慎將剛剛安裝的人工耳蝸丟失,這隻由愛心工程捐助、價值20餘萬元的人工耳蝸是她聽到聲音、學習說話的唯一希望。1月9日,這則不幸的消息經媒體公布後,頃刻間牽動了新餘全城市民的心,無數網友發起愛心倡議,請大家幫這個小女孩找回遺失的耳蝸。
  • 急尋20萬人工耳蝸是炒作?耳蝸丟了就要開顱?真相是……
    「我的人造(人工)耳蝸丟失了,還有希望能找回來嗎?希望好心人看到能幫我傳播一下,如有撿到請聯繫我。」
  • 丟耳蝸事件是「惡意營銷」?耳蝸丟了,輿論不能丟了善意
    文中還列出「三大疑點」:第一、耳蝸丟了就得開顱?第二、12月以來全國四起「耳蝸丟失」,營銷痕跡明顯;第三、耳蝸到底值多少錢?有報導稱僅為4.5萬。這篇文章的閱讀量很快就突破了10萬+。我看到那篇文章後很氣憤,但是我現在沒有時間交涉,我注意力都在尋找人工耳蝸的事情上。記者還輾轉聯繫到李女士的朋友任女士。對於網友的「炒作」質疑,任女士強調,這是好朋友的真人真事。「網友的質疑文章,閨蜜也看到了,她前面還能忍住,後面越看越生氣。」
  • 寧夏銀川女童丟耳蝸 "全城尋耳"114小時(圖)
    耳蝸丟失全家焦急  孩子的「耳朵」怎麼會丟的呢?  宋國強和妻子是身在銀川的外來務工者,他們的女兒小儒(化名)出生後不久,家人發現小傢伙對有聲世界毫無反應,醫院檢查發現孩子患有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  一晃四年過去了,同齡的孩子早已牙牙學語,小儒卻一直生活在無聲世界裡。
  • 急尋人工耳蝸當事人訴自媒體「黑奇士」侵權 法院判自媒體道歉賠償
    2018年年底,一則「小夥丟失20萬元人工耳蝸,找不到需做開顱手術」的消息引發關注。後名為「黑奇士」的微信公眾號發文稱耳蝸丟失事件是「媒體和商家惡意炒作濫用善心惡意炒作」。因為認為該文的作者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當事人李麗(化名)、李明(化名)將文章作者王某起訴到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 "價值20萬"的耳蝸貴在哪裡?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近日,一則「20萬人造耳蝸丟失」的新聞成為網絡熱點,一位河北小夥在北京出差期間不慎將佩戴的人工耳蝸丟失。
  • 雲求助|緊急尋找!5歲男孩人工耳蝸不慎遺失 成都簇橋周邊的朋友請...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圖據受訪者1月11日上午,家住成都市武侯區簇橋綜合小區附近的唐女士在送兒子上學時,不慎遺失了一幅人工耳蝸(聽力輔具)。「大約是早上8點到8點半,從簇橋綜合小區到簇橋公園這段路程裡丟的。」
  • 20萬元人工耳蝸原來是進口 國內拿不出一副優質人工耳蝸?
    20萬元人工耳蝸原來是進口 國內拿不出一副優質人工耳蝸?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19日下午,一則「小夥丟失
  • 「耳蝸」再次刷屏濮陽人朋友圈,但這次的梗卻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啟松 通訊員 王亞娟「撿到一個耳蝸,看一下是誰的抓緊聯繫……」6月15日上午,濮陽人微信朋友圈一條附帶圖片的尋「耳蝸」失主的尋物啟事引發不少人的關注和轉發。昨天上午,記者聯繫到當事人進行了採訪。
  • 人工耳蝸為何值20萬?丟失後需重新開顱植入?
    人工耳蝸丟失需要再次開顱的說法,其實是有誤的。如果不慎丟失,不需要開顱,植入體也不需要更換,重新去醫院配置體外設備即可。目前進口人工耳蝸的費用約為20萬,國產人工耳蝸的費用需8萬左右。人工耳蝸價格昂貴的原因主要是兩方面:研發成本和製造成本,其中製造對密封安全要求極高。
  • 這有一隻給全民佩戴的「耳蝸」,來聽聽真相吧……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甲鑄 劉春妍) 12月19日,一則《北京地鐵丟失20萬元耳蝸接收器 家屬盼好心人歸還》的帖文刷爆朋友圈,同時也引發了一定的質疑。人工耳蝸為何如此容易掉落?掉落後是否需要開顱?價格為何如此之貴?
  • 男子酒後離家失聯 警民聯手搜尋,被找到時已凍僵昏迷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9日訊 青島新海岸新區泊裡鎮男子崔某酒後離家失聯十餘個小時,當晚夜間溫度低至-18℃,崔某在野外被找到時已經凍僵昏迷,幸虧被及時送到醫院救治,最終脫離生命危險。2021年1月7日20時許,黃島公安分局110接警服務臺接到轄區群眾求助,泊裡鎮男子崔某中午酒後外出一直未歸,擔心發生意外。泊裡派出所立即組織人員,並聯繫藏馬救援隊參與搜尋。據崔某家屬講,當日中午崔某喝了不少酒後外出,到了晚飯時間也沒有回家,手機能夠打通但是無人接聽。崔某家人十分著急,組織親朋好友查找了好幾個小時沒有找到,十分擔心崔某發生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