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說:「氣大不養家」,指的啥意思?氣盛的人不妨引以為戒

2021-01-11 葉三說

農村俗語說:「氣大不養家」,指的啥意思?氣盛的人不妨引以為戒

人們常說衝動是魔鬼,就是人在突發情況的時候常常會因為憤怒做出一些平時不會做出的舉動。這些舉動往往會帶來不可挽回的結局,等到冷靜之後人們就會懊惱,為什麼當時控制不了自己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憤怒」除了外界條件的誘導,其實跟人本身的性格也有很大關係。有的人性格沉穩,在遇到某些突發事件的時候就會比平時性格衝動的時候更加冷靜。平時火急火燎的人在遇到一些小事情的時候就很容易激動,「一點就著」就是說這樣的人。老祖宗們有句話叫:氣大不養家。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火氣大的人對家庭不好。

一個特別容易生氣的人,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往往不會冷靜思考來龍去脈,上來先發一通脾氣,就算能夠很容易解決的事情,也會因為錯過了最佳解決時間,而變得複雜起來。

可以這麼說,衝動解決事情的人情商都不怎麼高。這樣的人在處理問題上欠缺經驗,在生活中也不會有很多關係親近的朋友。畢竟能夠無條件容忍一個外人脾氣的人很少很少。

脾氣火爆的人往往不會處理和別人的關係。鄉裡鄰裡就不說了,別人為了避免惹他生氣,通常都是能不跟脾氣爆的人打交道就不見面。

但是家人就不一樣了。生活需要包容,倘若稍微遇到一點小摩擦就大吼大叫,那麼夫妻兩人的關係也不會很好,生活也不會幸福。畢竟兩個人把精力都花在了吵架上,根本沒有時間想怎麼經營家庭,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其次就是脾氣爆、氣盛的人身體都不好,老人們說氣大傷身不是空穴來風。保持好心情是一個人擁有好身體的重要步驟。經常生氣會導致大腦興奮抑制規律被破壞,加速大腦細胞的衰老,時間長了,大腦工作效率就變慢了。

生氣的時候心跳會加快,心臟負荷增加,血液大量流向大腦和臉部。所以人生氣的時候臉會變紅,許多人生氣的時候還會發抖。

相信也不用繼續多說,朋友們應該知道生氣對身體的各種危害了。如果一個人經常生氣,那他的身體肯定不怎麼好。假如身體不好,家庭怎麼可能幸福呢?

所以啊,就算生活中有不如意的事情,我們也應該微笑面對。沒錯,在面對有些問題的時候根本不能保持風度,但是至少要樂觀一些,車到山前必有路不是沒有道理的。積極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而不是一味地抱怨生活。抱怨是沒有用的,沒有人能夠幫助你解決問題。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要先發脾氣,先冷靜下來思考一下,到底應該怎麼解決問題。

除此之外,提升個人修養也是改善遇事就激動的方法。如果願意花費一點時間看看書,品品茶,那麼情緒慢慢就可以控制了。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對這句老話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雖說很多老話都產生於封建社會,多少帶一些封建迷信色彩,但是不得不說古人在這些社會交際方面的心得一點不比我們差。他們將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傳給後人,就是為了讓後人能夠少走一些彎路,避免一些沒必要的錯誤。

人生這麼短暫,就應該好好生活,把最好的情緒留給自己最親近的人。而不是一味的依仗著親人對自己的包容無法無天,消耗他們的耐心,朋友們覺得呢?

類似的俗語還有很多,想必在生活中朋友們也聽過不少,如果有想法的話歡迎在評論區交流心得哦!

相關焦點

  • 俗語:「家富不養『老相好』,家貧不挨『青笛嫂』」,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家富不養『老相好』,家貧不挨『青笛嫂』」。雖然我對這句農村俗語仔細揣摩了老半天,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家富不養「老相好」這句俗語裡的「老相好」可不是指的舊情人,而是指的一種猛禽類的鳥。這種鳥的名字叫「伯勞」,是雀形目、伯勞科的鳥類,一共可以分為約64種。在民間,「伯勞」一類的鳥被稱為「老相好」。
  • 農村有句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人財散」,這話是啥意思呢?
    在農村,不少人都喜歡講俗語諺語,大家對俗語諺語也都不陌生。其實平日生活中,我們總能有意無意的說出幾句俗語諺語,或者從別人口中聽到一些俗語諺語,這些俗語往往能夠起到點明說話的中心內容中心思想的作用,使得平常的語言交流有了「起伏」的感覺。
  • 農村俗語:「吃過冬至飯,一日長一線」啥意思?馬上冬至不妨一看
    農村俗語:「吃過冬至飯,一日長一線」啥意思?馬上冬至不妨一看本周末咱們將迎來冬至節氣,現階段很多城市已經切身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不過在南方的大部分地區還是有不少地方依然保持在最低溫度零度以上的。故而冬至算是一個臨界點,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句關於冬至日的俗語,「吃過冬至飯,一日長一線」,啥意思呢?冬至,又被稱為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氣,同時也是我們國家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古代有「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便是冬天的大節日。
  • 農村俗語:「寧肯養『喪鳥』,不養『夜夜擾』」是啥意思?
    老農說,養鳥也需要「挑三揀四」,有些鳥是不適合普通人養殖的。在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寧肯養『喪鳥』,不養『夜夜擾』」。從這句俗語裡就能夠看出在養鳥時是需要慎重考慮的。「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呢?」我不解地問。老農見我不理解這句俗語的意思,便打開了話匣子。
  • 俗語:家狗不咬上門女婿,啥意思?狗真的有那麼靈麼?
    俗語:家狗不咬上門女婿,啥意思?狗真的有那麼靈麼?說到最接地氣的文化傳承,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我們所熟知的諺語和俗語,這些諺語和俗語都蘊含著上下五千年古人的生活經驗和人生哲理,諺語和俗語更貼合我們的生活並且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句有趣的俗語,那就是家狗不咬上門女婿,啥意思?狗真的有那麼靈麼?
  • 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何道理呢?話說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水平,可是現實生活中,農村人所知道的知識和人生道理,一點也不比現在讀書人少。甚至在現代社會中還有很多讀過很多書的人,所知道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方法都比不上農村人。
  • 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有什麼意思?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有什麼意思?農村老話也叫俗語。俗語是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一般在農村流傳甚廣。在農村生活的人,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可以張口說上幾句。有一些俗語能流傳到現在,已經證明了它有著一定的道理。
  • 農村俗語:「男五不娶,女六不嫁」,是什麼意思?農村人好好看看
    農村俗語說的是生活在農村的老一輩人,這樣年齡的人往往沒有太高的文化知識水平,但是說出來的話卻是很有道理的,時間久了就會成為一種順口溜被一代代流傳至今,在農村有很多俗語聽起來讓人感覺到很難理解,但是如果再一一詳細的介紹出來,估計大家就會覺得說的真的很有道理,農村俗語:「男五不娶,女六不嫁
  • 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我們國家有很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從古代就在民間廣泛流傳。這句俗語是跟動物有關的。因為農村的生態環境有著城市不可複製的優勢,而農村人的生活可以說是離大自然最近的。古人對動物方面也有著很多的俗語,比如:燕子、鳥、蛇之類都有相關的俗語。有些動物對人類來說是代表吉祥如意、而有些動物卻代表不吉祥甚至災禍。今天要說的這個動物就是有著雙重代表性,那就是「貓頭鷹」。
  •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苦寒家,家貓不入白事堂」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苦寒家,家貓不入白事堂」是什麼意思?文丨蟈蟈論很多俗語是人們根據一些自然現象進行的歸納總結,很多人不了解和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總想把一些事情關聯起來,就總結出了一些俗語。「男怕初一、女怕十五」是在國內很多農村地區廣為流傳的一句俗語,有的地方也說成「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現在很多的年輕人理解是很少有在初一出生的男孩,所以要是男孩在初一出生,命運會很好。女的同理。可事實卻恰恰相反,農村俗語「男怕初一、女怕十五」的字面意思是男孩不要在正月初一過生日,女孩最好不要在十五這天過生日,而這些都是按農曆說的。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啥意思?有啥道理?
    又到了一年農閒時,由於天氣越來越冷,農村中的農活基本上已經告一段落,農民沒有了繁瑣的農活,所以很多人都會趁此走親訪友。在走親訪友時,一桌豐盛的酒席在所難免,不過作為禮儀之邦的國家,酒席上的講究也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我們國家在古時能領先世界4900年而不倒,這些都是有原因而不是吹的。因為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沉澱,而能一直流傳到現代的都可以說是精髓中的精髓。在古時候各種科技能力低下的農村人,經過長年累月地積累,積累下了很多的經驗。
  • 農村俗語「驢馬共槽,馬瘦驢不瘦」啥意思?為何馬瘦驢不瘦呢?
    摘要:農村俗語「驢馬共槽,馬瘦驢不瘦」啥意思?為何馬瘦驢不瘦呢?文/農夫也瘋狂在你們村裡還有人養馬或者是養驢嗎?因為我們這裡地處比較偏僻,在以前村子裡不僅養牛的很多,而且還有很多人養驢,就連養馬的也有幾家,養殖這些大型的牲畜主要是用它們來拖拉一些糧食。
  • 農村俗語:院前生瑞草,好事來若無,說的啥意思,啥是瑞草呢?
    在農村生活,家家都有院落,院落是人們常年居住和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的地方,也代表著農村的具體特徵和特有的文化,所以農村生活的人都比較重視自己的院落設計和整理,是非常重要的地方,院前生瑞草,好事來若無,就是民間百姓根據日常最重要常見最常的院落作為比喻來總結出一些生活的道理。
  • 在農村,俗語「吃十穿八,賭半嫖空」,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華燈初上,小橋流水,一蓑煙雨任平生,如此簡單平凡的幾個字符,卻有大的意境!這就是文化的魅力! 因此,每當茶餘飯後,每當夕陽西下時,俗語也成了大家閒談時的談資,然而,社會經濟的發展,價值觀以及科技不斷的進步,俗語的認知也悄然發生變化。因此,探討俗語的含義更需將其放置在合適的環境中。曾聽農村老人說,「吃十穿八,賭半嫖空」,這句俗語啥意思呢?今天我們就簡單的討論一下!
  • 俗語「人到四十,兩不碰,三不動,四不換」啥意思?指的是什麼?
    俗語「人到四十,兩不碰,三不動,四不換」啥意思?指的是什麼?文丨蟈蟈論生活在農村的人們往往是樸素又平靜,很多人一生都沒有遇到什麼大風浪。但是凡事總會有例外,也有人走了岔路,最後追悔莫及。很多人對農村的一些文化是很感興趣的,主要源自於農村文化更具有生活化、本土化、也有著濃濃的鄉土氣息,從農村的俗話就可以看出來。雖說看起來比較「俗」,但其實說出了很多人的真諦,即使現在,也值得認真去探索和思考,比如下面這句俗語「人到四十,兩不碰,三不動,四不換」,你們知道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嗎?指的是什麼?
  • 民間俗語:4大白、4大綠、4大急,都指的啥?很多農村人都知道
    文/王不留行民間俗語:4大白、4大綠、4大急,都指的啥?農村人都知道農村的老人們是生活經驗最豐富的一群人。他們善於用幾句簡短精巧的語言總結自己的生活經驗,用來教導子孫後代們少走彎路。口耳相傳,俗語便在一輩輩人們的口中傳遞下來。農村民間有句俗語:4大白、4大綠、4大急,都指的啥呢?小編先賣個關子,您別著急,咱接著往下看,農村人都知道。
  • 農村俗語「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有很多通俗易懂的俗語,這些俗語簡單明了,它們不像中國的詩歌那樣高大上,需要我們去思考這些詩歌帶給了我們什麼樣的意境,需要有人來引導我們去體會,農村的這些俗語基本上都是些大白話,這裡俗語中有描述農作為生長的比如「 谷出水來澆,麥出火來燒」也有描述人際關係的「冷天莫遮火,熱天莫遮風
  • 農村俗語:「寧肯北上千裡,不可南下一步」,到底說的啥意思?
    農村俗語:「寧肯北上千裡,不可南下一步」,到底說的啥意思?在古代,農商是人們所從事的最主要的行業之一,當然到了現代也是如此。這兩個工種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原因還是社會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社會叫農耕社會,但現在呢,成了商業社會。
  • 農村人說「老貓八年,老狗十年,必定成精」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農村俗語了,有些雖然在歷史的長河中被遺忘,但仍有一些經久傳唱而又蘊含哲理的俗語被傳承下來,俗語的問世至今已有數千年,隨著歷史和語言的發展,俗語也不斷的演化,不斷的豐富自己的內涵,在一定程度上俗語也算了與時俱進了,這些俗語簡短意賅,通俗易懂,包羅萬象,朗朗上口,並流傳在農村的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