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問題」不是像打打小報告這麼隨意

2020-12-04 河南婦聯

這些年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依靠廣大黨員幹部參與監督。但這個過程中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其中比較突出、黨員幹部反映比較強烈的是,有些人打著「反映問題」的幌子,散播謠言,惡意中傷,致使當事人的名譽與利益受損,有的甚至造成嚴重人身傷害。因此,必須對這類問題予以正視。

應該明確,「反映問題」是份政治責任。而判斷「反映問題」是否合情合理合規合法,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反映問題」的出發點是什麼?經驗表明,出於公心,堅持原則,維護集體利益和紀法權威的反映與舉報,往往比較真實客觀、光明磊落,到哪裡都站得住。即使不是百分百準確,也是可以理解的。反之,動機不良,居心晦暗,損毀別人名譽,攪局謀求私利,這樣既害人也害己。

有人熱衷製造和散布小道消息,聽到某同事與領導關係比較好,就散布「某某是領導的親戚」「某某是領導的嫡系」「某某給了領導多少好處」等等。找他去核實消息來源和有關情況時,這樣的人往往雙手一攤,說道:「我也是聽說的。」

有人工作中受到領導批評,或者個人利益得不到滿足,心懷不滿,怒火中燒,於是編造子虛烏有的貪腐故事,四處散發匿名信,發洩不滿,藉以向領導施壓。

有的幹部為了得到提拔重用,在晉升或調動中謀求好處,不惜對同事造謠中傷、誣告陷害,用不正當手段,把德才優於自己的同事擠出去、拱下去,達到個人升遷的目的。

上面三種情況,形式不同,辦法各異,但都是一種散發腐臭的歪風邪氣,為道德良心所不齒,更為黨的紀律與國家法律所不容。尤其是,在個人利益得不到滿足、又沒有可以擺到桌面上的理由時,就搬弄是非、造謠攪局的行為。這雖是個別人所為,但影響惡劣,能夠嚴重破壞單位的良好政治生態。而有的領導幹部想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該抓的不真抓,該管的不敢管,該辦的不去辦;而不該遷就的遷就,不該通過的通過,不該通融的通融。這種狀況對事業發展有害,對樹立清風正氣無助,對鼓勵幹事創業無益。

【廉政提醒】

領導就是服務,服務就免不了被議論甚至被打小報告。這是現實,也用不著抱怨。即使是能力出眾、政績顯著、品行端莊的人,褒貶不一也是常事。這不能成為不擔當、不作為、當「甩手掌柜」的理由。需要注意的倒是,聽話聽音,鑼鼓聽聲。職務越高責任越大,越要聽得懂什麼是表揚、誇獎,分得出什麼是溜須、奉承,看得清什麼是逆耳忠言,扛得起被說這說那。靠黨性工作,用事實說話,讓成績證明,恐怕比執拗於個別不實之言要靠譜得多。一個領導幹部作風過硬,奉公守法,忠於職守,自然有公論、公斷。

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和從政環境,最大限度地激發黨員幹部正能量,同樣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紀律就是紀律,沒有特殊,也不能變通。從這個意義上講,對誣告陷害或者製造謠言造成損害或者不良影響的,應該視情節給予黨紀處分;涉嫌違法的,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同時,要關心愛護那些因為流言、誣告而受到傷害的同志,該澄清的及時澄清,還好人一個公道。尤其應該給主持正義、堅持原則、大膽管理、勇於擔當卻受謠言構陷的幹部撐腰,還幹部一個清白。

弘揚正氣,就是壓制歪風邪氣。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既要支持黨員幹部依規依紀依法反映問題,強化監督;又要反對有人藉機誣告陷害,侵害別人的正當權益,幹擾工作大局。兩面都要講,兩手都要抓。

省紀委駐省總工會機關紀檢組

本期推廣:漯河市婦聯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領導喜歡打小報告的人?領導的藝術
    領導的一個好的領導要注意一點不能跟下屬不要隔得太遠也不能離得太近,隔得遠了下屬說你高高在上沒有親和度說你擺譜,但是離得太近下屬覺得你沒有什麼威嚴不拿你當回事,可能隨時對你指指點點、打打鬧鬧。為什麼領導喜歡打小報告的人 ?
  • 心理透視:什麼人喜歡打小報告?
    原標題:心理透視:什麼人喜歡打小報告?還有一則最新消息稱,廣東一名被辭退男子懷疑工友向老闆打小報告,持刀將其砍死。在生活中,打小報告的現象似乎比比皆是,其根源是什麼?暴露了哪些深層問題?   打小報告不等於反映問題   可以說,從上幼兒園那天起,進入集體生活的我們就開始接觸「小報告」。
  • 一課譯詞:打小報告
    一課譯詞:打小報告 chinadaily.com.cn 2020-10-13 17:17
  • 都大學生了,怎麼還打小報告?
    看到有大學生在網上抱怨,有同學打他的小報告,這讓他覺得匪夷所思,都這麼大人了,怎麼還打小報告呢?在這位同學的思維裡,打小報告都是中小學生才幹的「過家家」,是很幼稚的,不是成年人、大學生應該幹的事。打小報告一般來說,是讓人不齒的行為,但也要看為何而打,如果遇到一些不良行為,這個小報告就該打。比如家境殷實還拿貧困補助。大學時,一個家境很好的女生,據說每月生活費好幾千,花錢也比較大手大腳,可是一個學期下來,人家居然申請了貧困補助,讓不少人大跌眼鏡。
  • 面對孩子打小報告,父母的任務不是「法官」,而是幫助孩子成長
    姐姐家有2個孩子,大一點兒的是兒子,小一些的是女兒,家裡有著一大一小2個魔王,經常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向姐姐姐夫告狀,在家裡常常能夠聽到這樣的一段對話「妹妹又偷吃小零食了,她一會兒都不吃飯了。」「哥哥剛才把衣服弄髒了都,他還把水都灑到了身上。」「剛剛你不是還把小零食灑了滿地都是嗎?」「爸爸你看哥哥就打小報告,我都沒有犯錯。」
  • 孩子總出現打小報告的行為,父母不要一笑而過,加以引導很重要
    家長不要一笑而過,應重視起來並適當加以引導孩子打小報告一般在3-7歲這段時期是最為明顯。很多家長在面對小孩打小報告的時候,只當成小孩子之間無關緊要的玩笑話,所以在打小報告這件事情上面總是會很隨意的做出處理。
  • 戰士向連隊反映問題是「打小報告」嗎?
    我對排裡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總是直言不諱,有時還反映給連裡,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儘管連隊幹部認為我誠實耿直、關心集體,但戰友們卻說我是「打小報告」。對此,我很苦惱,為什麼自己如實反映情況卻招來如此結果?謝顧問,請問我向連隊反映問題是「打小報告」嗎?我該如何消除戰友們的誤解?  某部士官 陳繼峰陳繼峰戰友:  首先肯定你的這種做法沒有錯。
  • 幼兒園小囡愛打小報告 遇到愛告狀孩子怎麼引導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從事幼教工作多年,我發現5-6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特別愛打小報告,很多教師對這種現象感到很頭疼,但又沒有相應的措施解決這一問題。為什麼幼兒對打小報告會樂此不疲呢?怎樣才能減少幼兒的這種告狀行為呢?經過多年的摸索,我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首先,平等對待每位幼兒。有些幼兒打小報告的對象往往是教師比較偏愛的兒童。
  • 孩子平時愛告狀,這是人際關係出了問題,家長應該做好這三點
    妮妮平時總喜歡跟媽媽打小報告,說姐姐的不是,將姐姐平時不好的表現一股腦的告訴了媽媽。原本妮妮的媽媽沒在意,可是後來她媽媽發現,妮妮在學校的時候也常常跟老師打小報告,這時候,妮妮的媽媽才開始重視起這個問題來。許多家長都擔心孩子經常打小報告會讓孩子在同學之間不受歡迎,擔心孩子受到排擠。可是孩子不打小報告,又擔心孩子被一些壞毛病所影響,自己也學壞了。
  • 育兒教育:孩子因為喜歡打小報告而被其他小朋友排擠,怎麼辦?
    這段時間總是會在後臺收到很多寶媽們的留言說:我家孩子在小區裡面玩就會被其他小朋友攆出他們的活動區域,作為一個成人也不好意思去責怪小朋友,就只好灰溜溜的帶著自家小孩離開;我家孩子在遊樂園玩沙子,本來四個人玩得好好的,這時候來了一個小朋友我家孩子就被排擠在外,不讓一起玩了...其實當媽的難免會發現這些孩子在成長中的揪心問題
  • 打小報告的弊端
    兩個喜子在家玩,偶爾有一個節目就是互相給爸爸媽媽打小報告,有時是哥哥說髒話了,有時候是弟弟剩飯了。每個人打報告的時候都是自以為是,暗暗得意。但作為裁判的我,第一反應是,這麼小的事,為什麼他們不自己解決,真是讓人惱火。誰越是愛找人解決,越說明了他的不自信。這不知道是不是縣太爺先打原被告雙方的原因。
  • 想請教一下,如果班級裡有幾個愛打小報告,自己的孩子對他們的行為...
    你的孩子不滿於別人的愛打小報告,你可以肯定他有一種正直的心態,來自家長的支持和認可很重要。同時,也可以告訴他,有些孩子之所以愛打小報告,未必是真的存壞心,也可能是心智還不夠成熟,還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和同學的糾紛,也有一種可能,很多孩子特別喜歡從老師那裡找認同感,等他們長大了,懂事了,慢慢會改正的。
  •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打小報告和告密的行為呢?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有時孩子會打小報告的問題,不是製造麻煩別人,而是因為孩子不知道如何解決這種行為,所以他們會求助於成人,成人習慣性地把問題和依賴成人的幫助解決這個問題。「打小報告"和「告訴"是有區別的告密者可能是引起麻煩的人,告訴可能是想幫助別人的人。
  • 孩子愛打「小報告」是難以忍受的缺點?了解這些你就知道你錯了
    3、 逃避懲罰就比如說我們文章開頭說的那個揭發別的孩子帶巧克力的事情,如果說第一次打小報告是為了威脅另一個孩子,那麼第二次打小報告就是害怕事情敗露被老師懲罰, 「惡人先告狀」了。二、孩子愛打小報告是不是個大缺點?有的媽媽聽到老師說自己孩子在學校愛打小報告就會特別焦慮,覺得這是孩子的缺點,還有家長生怕老師會因此歧視自己孩子,也害怕孩子這樣沒有小朋友願意跟他玩。其實,雖然愛告狀雖然並不是什麼優點,但也不能完全說沒有好處。
  • 孩子愛打小報告,是「小人行為」?正向引導也可成孩子優質品質
    孩子喜歡表現並不是一件壞事,說明他們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想通過"告狀"的方式像父母求證,來標榜自己。2.想求得大人的幫助經常有孩子像父母告狀:"媽媽,他搶了我的玩具!""媽媽,他剛才欺負我!"
  • 對付向上司打自己小報告的同事,三個對策,領導不懷疑只會更信你
    那些愛在領導面前打小報告的「敵人」從來都不缺乏。在這個問題上,領導的立場很重要。其實,領導對小報告的是非判定,看一眼就知道。你想啊,能做到領導這個級別,什麼事情沒經過呀,他也是摸爬滾打的過來人,不會輕易去相信背後那些說別人壞話的下屬,甚至會產生反感。
  • 原來孩子愛打小報告背後的真相是這些!
    理性判斷「告密」行為,把握好「度」 對學生的「小報告」,老師不能偏聽偏信,對學生反映的較為突出的情況和問題要深入調查,仔細分析研究,作出正確的判斷。這樣才可能妥善處理好學生的「小報告」。
  • 有個喜歡打小報告的同事,該怎麼保護自己?這三招幫你合理應對
    公司裡新來的同事濤哥,在行業內有著十多年的豐富經驗,公司是按照部門的標準,招進來做團隊二把手的;濤哥在公司裡是認真工作,他對工作的態度可以說是處處散發著正能量,濤哥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能力,也是深受下屬們尊敬;但是一把手卻感覺到了危險,認為濤哥有趨勢要取代自己;部門的一把手選擇在工作中給濤哥製造難度,由于濤哥多次沒有注意一把手給挖的深坑,結果工作出現了一些失誤;雖然是可有可無的一些問題,
  • 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打小報告,我要給這位媽媽的做法點讚
    文/心海一隅01晚上臨睡覺前,兒子鑽進我的被窩,跟我說:「媽媽,你能不能跟老師說說,我不想跟姜某某坐一起了,他太討厭了,老是打我的小報告。」我立馬放下手機,問兒子到底什麼情況?兒子跟我說:「今天上課的時候,我舉手想回答問題,但是老師沒有問我。
  • 情侶打打鬧鬧相處模式好嗎 只要愛彼此就能走下去
    每對情侶都有自己的相處模式,有些情侶打打鬧鬧,日子反而越過越幸福,生活因為她們之間適時的爭吵反而顯得愈發的有趣味。只要兩個人過得好,那這樣的相處模式就是適合你們的。除了打打鬧鬧的這種相處模式之外,下面這幾種相處模式都讓人覺得非常舒服。能夠給對方私人的空間可能有很多人認為情侶之間就應該沒有秘密和隱私,自已的所有事情都要跟對方說,但是這樣子其實是不對的。情侶在談戀愛的時候應該要懂得去給對方私人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