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透視:什麼人喜歡打小報告?

2020-11-30 人民網

  原標題:心理透視:什麼人喜歡打小報告?

  中國心理學會人格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秘書長 侯玉波

  在近日熱播的電影《歸來》中,女兒丹丹為了當上舞蹈主演,向人告密,致使逃回家的父親被抓回農場,讓家庭陷入悲劇。而日前讓網友群情激奮的「北京三男子毆打少年」事件中,被打少年在接受採訪時透露了一個信息:打人者可能懷疑自己告密,才大打出手。還有一則最新消息稱,廣東一名被辭退男子懷疑工友向老闆打小報告,持刀將其砍死。在生活中,打小報告的現象似乎比比皆是,其根源是什麼?暴露了哪些深層問題?

  打小報告不等於反映問題

  可以說,從上幼兒園那天起,進入集體生活的我們就開始接觸「小報告」。無論在學校還是職場,總有那麼一兩個人,動不動就往老師、領導身邊湊,有意無意地把大家私底下開的玩笑、組織的活動「送」到他們耳朵裡去。儘管不容易被抓到真憑實據,但每個人其實都心知肚明,並暗自防範這些「告密者」。

  告密行為自古有之。秦朝最先以法律形式鼓勵公開告密;明朝形成「內廠、東廠、西廠及錦衣衛」四重監視體系。現代社會,從小學開始,「線人」式管理就近乎常態。日前有報導稱,深圳某小學設立「情報專員」,定期向老師提供情報。相信很多「80後」也經歷過全班被老師逼著寫紙條,互相檢舉壞人壞事。

  儘管沒有證據,但懷疑自己被告密的人都會滿腔怒火。在北京國貿工作的「80後」陳捷告訴記者:「我上初中時就被女生打過小報告,被老師痛批。當時特別憤怒,那是一種被人窺視、背叛的感覺,比被人當面罵還憤怒。」而出賣耶穌的猶大更是被世人唾棄至今。但不少打小報告的人卻並不認為自己有錯。「愛調研」網站調查發現,許多打過小報告的人認為,自己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以及讓上級了解情況;但82.5%的人認為打小報告與向領導反映問題存在本質差異,被打過小報告的人則認為「告密者」別有用心,是為了拉攏與領導的關係。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領導喜歡打小報告的人?領導的藝術
    那麼什麼樣的領導招人喜歡呢?什麼才是領導的藝術呢?為什麼領導喜歡打小報告的人 ?領導的一個好的領導要注意一點不能跟下屬不要隔得太遠也不能離得太近,隔得遠了下屬說你高高在上沒有親和度說你擺譜,但是離得太近下屬覺得你沒有什麼威嚴不拿你當回事,可能隨時對你指指點點、打打鬧鬧。為什麼領導喜歡打小報告的人 ?
  • 育兒教育:孩子因為喜歡打小報告而被其他小朋友排擠,怎麼辦?
    小花媽媽: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我家寶寶喜歡打小報告,也正是因為這樣被其他小朋友排擠在外,該怎麼辦?我有一個3歲的女兒,今年在上幼兒園小班。我女兒很熱情,並且也善於和人交流,但就是不受其他小朋友歡迎,後來通過幼兒園老師了解到因為我家小花喜歡打小報告。
  • 幼兒園小囡愛打小報告 遇到愛告狀孩子怎麼引導
    生活之中有許多的小孩子都比較喜歡引起別人的重視,因此在幼兒園裡才會出現小孩子愛告狀的現象,那麼對於這一類的小寶寶應該如何來教育與指導呢?以下就讓我們來詳細的看看吧!他們之所以打小報告,一方面是希望對方受到老師的懲罰,破壞其在老師心目中的形象;另一方面是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尋求老師對自己的關愛。基於幼兒的這一心理特點,教師應做到不偏心,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並且指導幼兒正確表現自己。其次,引導幼兒正確地解決問題。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當有幼兒告狀說:「老師,××把垃圾扔到地上了。」
  • 都大學生了,怎麼還打小報告?
    看到有大學生在網上抱怨,有同學打他的小報告,這讓他覺得匪夷所思,都這麼大人了,怎麼還打小報告呢?在這位同學的思維裡,打小報告都是中小學生才幹的「過家家」,是很幼稚的,不是成年人、大學生應該幹的事。打小報告一般來說,是讓人不齒的行為,但也要看為何而打,如果遇到一些不良行為,這個小報告就該打。比如家境殷實還拿貧困補助。大學時,一個家境很好的女生,據說每月生活費好幾千,花錢也比較大手大腳,可是一個學期下來,人家居然申請了貧困補助,讓不少人大跌眼鏡。
  • 孩子愛打「小報告」是難以忍受的缺點?了解這些你就知道你錯了
    其實,孩子每次在告狀的時候,無非是以下幾種心理:1、 表現自己我們可以仔細觀察身邊孩子在打別的孩子小報告的時候,通常是在什麼情況下。孩子喜歡表現本身是件好事,這就意味著孩子已經慢慢地有了一定辨別是非的能力,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他是想要通過這件事來標榜,試圖告訴大人:「看,我表現得很好吧,沒有犯錯。」
  • 公司偶爾會有喜歡背後打小報告的同事,碰到了我們4招應對!
    我點了點頭,站長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讓我今後注意,嚴格把關。回到宿舍,我心裡仍不舒服,不是怪站長批評我,而是很反感這種背後打小報告的人,如果她直接跟我講,我也會樂於接受的。兩個同學知道情況後,也很生氣,我們幾個「小白」在想這件事怎麼辦,想了半天也沒有擬出頭緒。
  • 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打小報告,我要給這位媽媽的做法點讚
    文/心海一隅01晚上臨睡覺前,兒子鑽進我的被窩,跟我說:「媽媽,你能不能跟老師說說,我不想跟姜某某坐一起了,他太討厭了,老是打我的小報告。」我立馬放下手機,問兒子到底什麼情況?兒子跟我說:「今天上課的時候,我舉手想回答問題,但是老師沒有問我。
  • 有個喜歡打小報告的同事,該怎麼保護自己?這三招幫你合理應對
    ,更多的還是個人利益;不管是兒女情長,還是恩怨仇恨,都會造成同事之間的勾心鬥角,要是大家都在明面上進行競爭,相信沒有人會害怕,怕的是那種喜歡在領導面前打小報告的同事,他們的行為簡直就是在破壞同事之間的關係。
  •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打小報告和告密的行為呢?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孩子們喜歡告狀的行為主要是在他律階段,即孩子服從權力,遵守教師和家長,一旦發現錯誤的行為總是及時報告老師和家長,他們可能不打算給別人麻煩,僅僅因為規則下的道德意識,促進「打小報告」的行為。2. 想要取悅或被認可的。
  • 一課譯詞:打小報告
    一課譯詞:打小報告 chinadaily.com.cn 2020-10-13 17:17
  • 孩子愛打小報告是「多管閒事」?分析行為背後原因,父母幫助孩子
    家長的縱容孩子基本是每個家庭的重中之重,如果沒有什麼特殊情況,爸爸媽媽對於孩子的願望都能夠給予滿足,不願意委屈孩子,但因為這種看似很正常的縱容,導致孩子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很容易產生自私的心理。孩子看到A小朋友打小報告並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而被打報告的B小朋友得到了責備,孩子感覺有趣,嘗試「打小報告」。有的小朋友是出於幫助其他小朋友的心理,比如根據學校行為規範,小朋友某些行為不規範,其他小朋友就會出於好心去告訴老師糾正另一個小朋友的行為。
  • 打小報告的弊端
    據說中國古時候法律有個特點,就是訴訟雙方如果到衙門打官司,縣太爺第一個程序就是要把原被告雙方先打上幾板子,然後再來審。縣太爺的邏輯不知道在哪裡,不知道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邏輯,還是為了減少訴訟資源浪費的邏輯。回頭還要正式查一下。
  • 孩子總出現打小報告的行為,父母不要一笑而過,加以引導很重要
    姐姐你就喜歡打小報告!"......表哥每次面對兩個孩子這樣吵吵鬧鬧互相打小報告的場景也是非常頭痛,不知道該教訓哪一個還是兩個一起教訓。很多家庭應該也經常遇到這種情況,那麼在面對孩子總愛打小報告的情況,作為家長,該如何面對呢?家長不要一笑而過,應重視起來並適當加以引導孩子打小報告一般在3-7歲這段時期是最為明顯。
  • 面對孩子打小報告,父母的任務不是「法官」,而是幫助孩子成長
    「爸爸你看哥哥就打小報告,我都沒有犯錯。」其實每次2個孩子發生了爭執,他們都會給姐姐姐夫一家告狀,大大小小各種毛病都要告訴父母,打開始姐姐習慣於做孩子們爭議的裁判官,罵罵這個說說那個,但是時間長了,姐姐卻發現孩子們更喜歡打小報告告黑狀了。
  • 孩子愛打小報告,被排擠了怎麼破?
    起點君小時候挺不能理解這種打小報告的行為,而且時間久了,大傢伙兒會自然而然地站隊,疏遠這樣的「告狀精」。記得鄭淵潔還曾打趣道:小學班幹部就是培養「漢奸」嘛!告狀行為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心理在作祟?1、表達能力的日漸成熟孩子往往在3歲左右出現愛告狀的行為,這與他們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是分不開的。
  • 孩子愛打小報告,是「小人行為」?正向引導也可成孩子優質品質
    |孩子"打小報告"背後的心理,你了解嗎?其實,孩子愛"打小報告",無非是出自一下幾種心理。1.表現自己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那些告狀的孩子通常是在什麼情況下會選擇打小報告?孩子喜歡表現並不是一件壞事,說明他們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想通過"告狀"的方式像父母求證,來標榜自己。2.想求得大人的幫助經常有孩子像父母告狀:"媽媽,他搶了我的玩具!""媽媽,他剛才欺負我!"
  • 孩子總愛打「小報告」,並非是不好的行為,關鍵在家長如何引導
    你就喜歡向大人打小報告。"我們還沒反應過來,小美已經在一旁哭的泣不成聲了。相信生活中每位家長都見過孩子"告狀"的現象,愛告狀似乎對於3—6歲的小朋友來說是一種常態。有些父母覺得孩子愛告狀是一種不好的行為,但尼莫媽媽認為孩子總愛"打小報告"並不是一種不好的事情,孩子也有自己的原因,關鍵在於父母要學會正確引導孩子的行為。
  • 原來孩子愛打小報告背後的真相是這些!
    老師和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喜歡告狀的孩子? 01 孩子「告狀」的背後 班上總有幾個「告狀大王」,一會是「老師,xx 作業沒寫完」,一會是「他打我」,一會是「老師,他考試作弊」。
  • 想請教一下,如果班級裡有幾個愛打小報告,自己的孩子對他們的行為...
    你的孩子不滿於別人的愛打小報告,你可以肯定他有一種正直的心態,來自家長的支持和認可很重要。同時,也可以告訴他,有些孩子之所以愛打小報告,未必是真的存壞心,也可能是心智還不夠成熟,還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和同學的糾紛,也有一種可能,很多孩子特別喜歡從老師那裡找認同感,等他們長大了,懂事了,慢慢會改正的。
  • 人們為什麼喜歡「打小報告」?
    儘管這些「打小報告」的人不容易被抓到告密的證據,但許多人都心知肚明,並謹慎地堤防著。拿什麼拯救愛「打小報告」的職場中人與「兒童式告密」截然不同的是,職場中的「打小報告」存在著更多的事關利益「愛調研」網站曾經做過一項調查,許多打過小報告的人,認為自己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以及讓上級了解情況;但82.5%的人則認為「打小報告」與「向領導反映問題」存在本質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