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紅柿疙瘩湯是一道北方最家常的菜品、是每個北方人童年記憶中的一部分、是北方人對家的記憶,製作原料主要有麵粉、西紅柿、雞蛋等。烹飪簡單,營養豐富。對於腸胃不好的人來說,可以多吃點疙瘩湯,特別是滋補胃部。西紅柿是一種非常適合夏天食用的蔬菜,如清熱、養胃消食、美容保健等
疙瘩湯雖然看似簡單,簡單的食材,簡單的操作,但做出來的效果卻大有不同。一些疙瘩湯做得比較好的飯店裡做出來的疙瘩湯加了西紅柿、雞蛋、香菜等食材營養豐富,疙瘩小而不散,均勻細膩,入口爽滑。而我們在家做的,有時候疙瘩太大口感較硬,有時候各大又太小不成形,湯粘膩讓人沒有食慾。接下來是我多年摸索出來做疙瘩湯的經驗步驟以及注意事項,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做出口感更好的疙瘩湯。
製作西紅柿疙瘩湯:
食材:
麵粉100克,西紅柿2個,雞蛋2個,香菜3株,鹽3克,姜5克,雞精少量,香油適量;
操作步驟:
第一步 首先將把雞蛋敲進碗裡(我一般兩個人的量配一個雞蛋,這個根據自己喜好),打散攪拌均勻備用。
第二步 把西紅柿洗淨開水燙過後去皮,切成小塊,放在盤子裡備用。同時,香菜洗淨切小段,姜去皮切末放在一旁備用;
第三步 是將100克麵粉舀入碗中(這個碗要選擇較大的碗),加入少許鹽,攪拌均勻,慢慢倒入冷水,用筷子連續攪拌,直至均勻出現小疙瘩沒有乾麵粉,剩的乾麵粉過多會使疙瘩湯黏稠,口感不爽滑;
第四步 開火,在鍋裡加點油。油熱時,放入姜,炒香,放入番茄,翻炒至西紅柿湯汁出現;
第五步 西紅柿炒熟後,澆上適量的水,煮沸後,倒入拌好的疙瘩,迅速攪拌散開;
第六步 轉中火煮1分鐘。大火,把蛋液倒進鍋裡,用勺子貼鍋底攪拌,大約半分鐘後關火;
第七步 撒上適量雞精、香油調味,最後再撒上切好的香菜點綴;一鍋令人垂涎欲滴的西紅柿疙瘩湯就做好了。
注意事項:
1、做疙瘩時,一定要用冷水,輕輕地一點一點地倒進去,不斷地攪拌;攪溼麵疙瘩時,水流儘可能的小,疙瘩越小越薄口感越好;
2、西紅柿選擇熟透的飽滿的湯汁多的,這樣才容易出味兒;
3、西紅柿一定要先炒出紅汁再下水,這樣湯汁的西紅柿味道才濃;
4、疙瘩下鍋後要馬上攪動,否則易粘連;
5、雞蛋液下鍋後,馬上抄底攪動,浮起的蛋花會很輕盈很漂亮;
6、喜歡西紅柿塊狀口感的,可以最後添加部分西紅柿丁或者塊。
疙瘩湯的典故
相傳很久以前,一位老婦人去看望已嫁他鄉的女兒,到了中午該做飯時,女兒卻犯了難,按說母親來了該做點兒好吃的孝敬母親一番,可是母親來的突然走的匆忙,吃了飯就要往回趕路,一來自己來不及準備,二來婆家的日子也過得緊巴,這可做點兒啥呢?女兒靈機一動,有了辦法。她把家裡僅有的一點兒白面盛到碗裡,加入丁點兒的水,用筷子攪拌成小碎疙瘩糊進鍋裡,又搜尋一些土豆、蘿蔔、雞蛋、大蔥、香菜等放入鍋內,煮熟後烹了一勺油花,加入鹽等佐料,便做成了一鍋不稠不稀香噴噴的湯飯,小心翼翼地端給娘親要娘親吃,不料母親品嘗後讚不絕口,女兒懸著的心這才放下來。母親問女兒這叫啥飯,女兒說這是我來到婆家後學會做的飯,名叫「疙瘩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