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似乎什麼魚都吃,可為什麼不吃金魚?看完才知道
都知道,中國人什麼都吃,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土裡鑽的,水裡遊的,不管是看起來能吃的還是不能吃的,中國人的胃都可以接受,而魚作為國人很喜愛的一種食物,很多的家庭都會做,魚做法也是有很多,比如:糖醋魚,紅燒魚,酸菜魚,剁椒魚頭等等。那麼為什麼同樣是魚的金魚不被國人青睞,沒有出現大眾的餐桌之上了?
金魚是由鯽魚和其它魚類雜交出來的,慢慢培育,最後挑選樣貌不錯的出來。而我國古代隋唐時期,人們就已經在池塘中飼養金魚了也就是說金魚不是自然進化形成的,而是經人工培育而成的觀賞魚,中國人改良金魚的目的本來就是用於觀賞而不是為了食用,所以其改良的側重點也不會是其肉質、體型、口感,而是顏色和形態。
很多家庭都養著金魚,一是為了觀賞,憨憨的小可愛,老人孩子都喜歡;再就是金魚還肩負著改善風水、給主家帶來好運的使命。家庭風水,因房子朝向、位置、樓層和整體設計的缺陷,裝修時就要採取一些措施,讓風水向好的方向轉變,養金魚就是主要風水改變措施之一。魚缸擺放、換水泵出水的流向、魚的條數、以及顏色搭配,都有嚴格講究。
所以你看,並不是中國人不吃金魚,而是本來會被吃掉的鯽魚通過變異改變了外貌,獲得了人們的喜愛,才變成了以觀賞為目的的金魚,避免了被吃的命運。金魚誕生的原因本來就不是讓人類果腹,所以人們也不會想到要吃它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