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天等:肉牛養殖引領致富路

2021-01-09 新華網

考察組在天等縣肉牛交易服務及屠宰精深加工項目考察

  1月4日至8日,廣西崇左市召開全市經濟工作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分批次以「走會」形式到各縣區學習交流經驗。1月6日,與會人員到天等縣考察肉牛產業項目開展交流,探索縣域經濟發展新路子。

  天等是新時代「立屯精神」發源地。1973年至1997年,天等縣馱堪鄉道念村立屯三任支書棒棒接力,帶領全屯群眾打通立屯隧道,形成了「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立屯精神」。近年來,天等縣大力弘揚「自力更生、敢想敢幹,堅持不懈、久久為功」的新時代「立屯精神」,凝聚起全縣幹部群眾擺脫貧困的磅礴力量。

  2018年7月,天等縣引進廣西四野牧業有限公司,計劃投資3.5億元,打造天等縣肉牛交易服務及屠宰精深加工項目,大力發展肉牛產業,加快推進牛品種改良、牛交易專業市場建設等工作。截至目前,已逐步形成「秸稈回收—肉牛繁育—固廢處理—交易屠宰—食品加工」五位一體的完整產業鏈,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方式,帶動了3000多名貧困人口就業。

  四野牧業公司在天等縣天等鎮宏魁村建設的宏秀牧業肉牛育種基地,目前已建成標準化牛舍11棟,總面積30000平方米,存欄種牛3000餘頭。該育種基地帶動周邊鄉鎮種植回收玉米約3000畝,累計回收全株玉米、甘蔗尾葉、紅薯藤、稻杆等秸稈飼料超5萬噸。宏魁村近半村民參與到秸稈回收項目,增加了經濟收入。

  當天,作為天等縣肉牛交易服務及屠宰精深加工項目核心子項目的興宏牲畜交易市場正式開門營業。興宏牲畜交易市場位於天等鎮百靈村龍旺屯,總投資3000萬元,佔地約100畝。興宏市場規劃建設有沿街商鋪、畜禽交易區、交易大廳、大型停車場、行政辦公大樓、職工宿舍、原料庫等,項目建成後預計惠及農戶10萬餘戶。

  四野牧業公司董事長伍關宗介紹,興宏牲畜交易市場自2020年11月上旬試營業至今共開市3次,已成交種牛、肉牛2000餘頭,成交額近5000萬元。

  伍關宗說,作為五位一體產業鏈條上的終端環節,天等縣上食屠宰加工及固廢資源化利用基地也將於2021年上半年在興宏市場建成投產。該項目將建成2500平方米的屠宰車間,日可屠宰肉牛50頭;建設食品加工車間18000平方米,將屠宰剩餘的牛副產品加工成牛肉醬、火鍋底料、滷製品等產品,並配備安裝2條年產3萬噸固廢處理生產線。

  與會人員表示,要學習借鑑天等縣積極發展特色產業的經驗做法,加快推進重大產業項目建設落地,完善產業鏈發展布局,促進崇左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相關焦點

  • 廣西天等縣南嶺村的養牛脫貧故事:牛兒犇犇 奔向幸福
    於是,黃克峰拿著這份保單向農村信用社貸款5萬元,參加了由黨員致富帶頭人勞紹般牽頭成立的犇犇合作社,養殖肉牛4頭,2016年底實現了收入35320元。 同樣在去年,天等縣出臺《關於天等縣推動扶貧產業發展「以獎代補」暫行辦法》。利用這一政策,黃克峰在今年5月修建了自家的新牛棚。根據以獎代補辦法,新修牛棚可獲得每平方200元錢補貼。
  • 廣西天等縣委領導會見回鄉探親的臺灣藝人趙傳
    廣西天等縣委領導會見回鄉探親的臺灣藝人趙傳 2017年03月30日 08:5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3月30日天等縣訊 3月28日
  • 國家肉牛養殖標準化示範區落戶南寧 廣西肉牛"牛起來"
    2017年09月27日 15:04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作者:雷倩倩 編輯:陸權香
  • 通海:肉牛養殖幫助山民增收致富
    村民抱著出生不久的小牛村民正在餵牛群在河西鎮清水河村,山坳間陸續建起了許多養殖場,通過養殖肉牛,這裡的村民們在小康致富路上越走越穩,越走越有勁。清水河八組的許學武,便是一位通過養牛致富的村民。過去,許學武種過田,養過羊,但收益均不理想。
  • 為推廣雜交水牛 他走遍廣西貧困縣給農民「開小灶」
    方文遠到廣西寧明縣指導雜交水牛和黃牛肉牛養殖受訪者供圖扶貧先鋒他組織的牛人工授精技術培訓班,一般不超過10個人。在為期7天的培訓裡,只有兩個小時講理論,剩下的時間都是進牛欄實操。以「學一門技術、興一項產業、促一方致富」為目標,這些年來,方文遠常年服務基層一線,走遍了廣西貧困縣,通過現場講解、示範指導、入戶面授、技術幫扶、優良品種引進等科技服務,幫助農戶實現「自我造血」,走上致富奔康之路。「農戶養牛特別是養殖雜交水牛能實實在在賺到錢,實現脫貧致富,這讓我特別有成就感。」方文遠說。
  • 豐都放牛娃變身「牛」老闆 帶著村民踏上致富路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17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李達元)「上半年出欄肉牛15頭,每頭牛平均體重在1000斤以上,按活體價14元/斤計算,扣除飼料等成本,純利潤有10多萬元。預計下半年還可出欄肉牛15頭,全年的純收入至少有20萬元。」昨(16)日,重慶市豐都縣三元鎮何家壩村村民曾憲忠帶領著筆者參觀他家牛場時說。
  • 新時代牧民寶音尼格其的致富路
    近年來,少養精養、調整畜牧業結構已經成為了廣大牧民增加收入,走向致富的經營模式。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巴彥花鎮賽音溫都爾嘎查牧民寶音尼格其合理調整畜群結構,引進國外良種肉牛,詮釋著新時代新牧民的形象。寶音尼格其從2009年開始養殖良種肉牛,起初從遼寧省引進了20頭良種夏洛萊牛,10年的時間裡,發展到了100多頭牛。近年來,西烏珠穆沁旗積極推進「減羊增牛」政策,為牧民群眾調整畜牧業結構提供了有力扶持。
  • 廣西賓陽:充足電力保障「茯苓香鴿」飛出「致富路」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楊文敏 攝一鴿勝九雞,採用中藥茯苓餵養的香鴿羽毛黑亮。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楊文敏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6月22日訊(通訊員 湯鈺 周俊飛)「一鴿勝九雞,我們的茯苓香鴿是用五穀雜糧配上茯苓、柴胡等中藥後餵養,既能改善鴿子的免疫力,又能讓肉質口感細嫩無腥味,營養價值比其他家禽都要高。
  • 做足「牛文章」念好「致富經」 陽信縣以新思路發展肉牛綠色循環...
    王希澤指著即將出欄的一頭肉牛說:「這頭牛重達1600斤,可賣3萬元,淨賺1萬元左右。」在陽信縣,像王希澤一樣從事肉牛養殖的農戶還有很多。該縣是全國畜牧百強縣、全國農業標準化肉牛示範縣、全國適度規模化母牛養殖示範縣和黃河三角洲綠色畜產品生產基地。截至2019年底,全縣肉牛存欄20餘萬頭,畜牧業總產值達523億元。在全縣的肉牛養殖矩陣中,溫店鎮大營村頗有代表性。
  • 養殖肉牛扶貧 讓群眾「牛」起來
    目前,弄代屯發動群眾種植牧草100畝,先後養殖肉牛120頭,帶動貧困戶99戶495人增收。本報記者 何學俏/攝本報記者 袁 琳初夏的雨天,走進大化瑤族自治縣雅龍鄉勝利村弄代肉牛扶貧養殖場,致富能人蒙建祥等人正冒雨拉飼料餵牛,牛場裡70多頭牛「哞哞」歡叫。
  • 上林縣雲靈村致富帶頭人:借錢來養牛 牛肉抵利息
    2018年06月27日 07:14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韋繼川 劉凌峰 編輯:陳麗婕 借錢來養牛 牛肉抵利息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上林訊 (記者 韋繼川
  • 思南:牛兒滿坡跑 致富是個寶
    牛兒滿山跑盤活荒山生金,增收致富有路。近年來,思南縣立足山地資源優勢,發展肉牛養殖熱潮只增不減,在「牛」身上打算盤,全面推進肉牛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使其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致富引擎。無獨有偶。該縣邵家橋鎮坪原村獨臂青年李強不忍守著空房子、拿著低保過日子,將目光鎖定在了肉牛養殖上。可一缺乏資金,二沒有技術,一時間發了愁。
  • 雲南景谷縣加快肉牛品牌建設
    原標題:雲南景谷縣加快肉牛品牌建設   近年來,雲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立足資源優勢,將肉牛產業確定為「一縣一業」來謀劃和發展,把發展壯大肉牛產業與幫助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緊密結合起來
  • 壯鄉「李子柒」蹚出致富路 鄉村新風貌續引「燕歸巢」
    (中國減貧故事)壯鄉「李子柒」蹚出致富路 鄉村新風貌續引「燕歸巢」中新社南寧8月20日電 題:壯鄉「李子柒」蹚出致富路 鄉村新風貌續引「燕歸巢」中新社記者 馬秀秀廣西玉林市北流市新圩鎮河村「85後」寧文龍的故事聽起來有些「叛逆」:2015年,在電視臺做記者的他決定辭職
  • 涿州這個村「牛」氣致富!脫貧致富有一招
    王革雨:生活「牛」起來 當大部分人正在熟睡時,華世農業肉牛養殖場內的工人們,已經早早餵完牛,開始忙著整理牛棚了,不時傳來的哞哞聲讓牛棚充滿了生機。華世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王革雨:我是從2010年開始從事肉牛養殖
  • 正寧縣羅川村肉牛產業帶動群眾增收
    正寧縣羅川村肉牛產業帶動群眾增收每日甘肅網1月8日訊 據隴東報報導(通訊員彭曉龍、張峰)正寧縣永和鎮羅川村按照「黨建引領、政策扶持、大戶帶動、農戶參與、藏牛於戶」的發展思路,宣傳「牛十條」政策,推動肉牛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 雲南保山隆陽區:萬頭肉牛養殖項目開工
    1月11日,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萬頭肉牛養殖項目開工儀式在楊柳鄉乾田社區教場壩舉行。項目的開工將推動保山肉牛產業特色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助力可持續脫貧和鄉村振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2020年8月18日,雲南省農業農村廳與上海鵬欣(集團)有限公司籤署了《打造雲南省千億產值肉牛產業戰略合作協議》,當天,保山市人民政府與上海鵬欣(集團)有限公司籤署了《肉牛產業戰略合作協議》《補充協議》,同年12月21日,隆陽區人民政府與集團旗下的雲南鵬欣富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籤署《10萬頭肉牛養殖產業項目框架合作協議》,計劃投資30億元,按照1個重點縣布局1個萬頭大型規模化示範養殖場、
  • 鴕鳥養殖一年出欄,每隻賺400元,合作社成就致富路
    鴕鳥養殖一年出欄,每隻賺400元,合作社成就致富路 養殖一點通2018-05-08 10:03:21 閱讀(4839)
  • 中國肉牛產業的「雲嶺牛」模式
    1988年,項目組從廣西引入婆羅門牛凍精做三元雜交。令科學家興奮不已的是,十多個組合中有一個發病率低、抗蜱能力高。從此,代號B(婆羅門牛)M(莫累灰牛)Y(雲南黃牛)的雜交牛群體像一顆發光的火種,在科研工作者面前閃耀。從二元到三元,把雲南的地方肉牛品種培育引向了一條前所未有的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