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德與私德
張 煒 說到李白和杜甫等歷史人物的言行,對其評議,有人認為也有個「公德」和「私德
-
公德與私德,一個都不能少
因此,提高對私德的重視十分必要,只有人人遵守私德,社會公德才有更加牢固的基礎;只有重視整個社會的私德建設,將私德與公德置於同等位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的道德建設才能真正取得實效。【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私德 公德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識碼】A「德」是源自社會公眾內心的情感和信念,是指社會個體的品行和道德。
-
私德與公德,人民與公民
如何評價管仲,既是看待問題的視角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公德與私德的問題。私德屬於個人的道德範疇,比如一個人善不善、仁不仁,對人有沒有禮貌,做事講不講規則等都可看作是私德領域。公德指的主要是家國情懷上的表現,在民族存亡之際,能不能守得住大節,不投敵不偷生,就是守住了公德。拿這次疫情來說吧,在病毒肆虐之際,有的商家為了獲得高額利潤,囤貨居奇。哄抬價位等行為,就是有悖了公德精神。發國難財,吃帶血的饅頭,缺失的是基本的公義之心。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說說「公德」與「私德」
公德,就是公共道德,是旨在維護公共秩序的道德規範。公德源於人的社會性。人們必須進行各種社會交往和公共活動才能滿足生存發展的需要。為了使社會交往和公共活動正常進行,就必須建構相應的公共道德準則,否則社會就無法正常運行。從這個意義上說,公共道德反映著社會公眾的共同利益和社會生活的正常要求,必須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堅決的維護。
-
梁啓超:從公德到私德
梁啓超:從公德到私德——陳來在華東師範大學的講演 梁啓超《新民說》中的公德說在近代以來最有影響,人們甚至把《新民說》的道德思想僅歸結為公德說;而實際上,《新民說》中的「論私德」部分,對公德說作了很大的補充和修正,更加深刻地思考了私德在整個道德結構中的基礎意義和重要價值。
-
「私德」有虧「公德」不立
原標題:「私德」有虧「公德」不立 近日有網友在知乎、微博上曝光「清華大學物理學系馬某妮和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學生宋某睿被指私生活混亂」一事,清華大學學生部綜合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12月5日稱,院系正在討論調查中,具體情況會有通報。 此事一經曝光,便引起了輿論的關注。
-
豪橫女被拜耳辭退,職場裡的公德與私德
是無限放大公德的場景;而在公德的要求過高,就擠佔了私德的空間,過分壓抑的私德就會在不經意間通過透過自己內心的陰暗面(就像某些X籍華人非要找機會秀優越)展現出來。今天,「雙微一抖」被一個中年婦女的「救命啊」喊叫聲刷屏。這位澳籍華人婦女朋友在被全網討伐了一天之後,她的僱主全球藥企巨頭拜耳在18:40發表了一份解僱聲明,完成絕殺。
-
公德與私德,一碗高鐵泡麵引發的爭議...
公德與私德,一碗高鐵泡麵引發的爭議...... 其實,引發此類大討論背後的實質是公眾對於公德與私德的關注,尤其是在兩者發生衝突時,這種討論就顯得更為重要起來。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從文脈傳承來看,我們是一個注重私德的社會,比如我們倡導「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就是私德,這並沒有什麼不妥,甚至還作為一種品格美好的象徵,我們把「二十四孝」的故事寫進書裡,教導孩子,從古至今,推舉委任官員都把「孝廉」作為考察標準之一。 私德會與公德衝突嗎?可能會的。
-
評論:公德和私德,可以為修養,不可以為工具
公德和私德,很多時候要分開來講。有人私德有虧,但在公德不含糊。有人私德特好,但是公德全無。就這兩年來講,道德是一個很微妙的話題。就說最大的公眾圈兒:娛樂圈。說到道德,就繞不開娛樂圈。因為現在滿屏都是娛樂的新聞。有時候也不得不悲嘆,如今我們除了娛樂還能做什麼。
-
私德和公德:家校共育的選擇
私德與公德是兩個不同概念,1902年到1906年,梁啓超用了4年的時間,寫了《新民說》,書中收錄了20篇文章。他在此書中最早談的是公德,然後又談及私德。他認為中國人關於私德談得很多,但是公德談得太少,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家談一身之德、一家之德、一族之德,還有一天下之德。但是很少談一國民之德,他重視公德,實際上強調的是公民道德。他對私德的界定是「獨善其身」,對公德的理解是「相善其群」。
-
私德與公德:家校共育的選擇
私德與公德是兩個不同概念,1902年到1906年,梁啓超用4年時間寫了《新民說》,書中收錄的20篇文章由公德談及私德。他對私德的界定是「獨善其身」,對公德的理解是「相善其群」。認為中國人關於私德談得很多,但是公德談得太少,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家談一身之德、一家之德、一族之德,還有一天下之德,但是很少談一國民之德。梁啓超重視公德,實際上強調的是公民道德。
-
評論:「私建電梯盡孝」的私德與公德
評論:「私建電梯盡孝」的私德與公德 2014-12-23 10:45:30筆者認為,作為一名現代公民,最應當要在酈先生「私建電梯」的故事中明晰其中的「公德」與「私德」。如若將「公德」與「私德」混為一談,恐怕永遠也得不到一個合理的答案。 孝,屬於私德。百善孝為先,在孝的方面,酈先生可謂表現「完美」。母親患腿疾,卻住在五樓,自然是行動不便。安一部觀光電梯,自然能夠實現「一口氣上五樓不費勁」的目標。
-
陳來:中國近代以來重公德輕私德的偏向與流弊
近代以來最大的問題是政治公德取代個人道德、壓抑個人道德、取消個人道德,並相應地忽視社會公德,使得政治公德、社會公德和個人道德之間失去應有的平衡。因此,恢復個人道德的獨立性和重要性,並大力倡導社會公德,是反思當代中國道德生活的關鍵。
-
金仲兵:讀懂《私德》,理解公德、規則、法律與文明
個人理解,人的言行可以對私德的外在表現形式起到支撐作用,由內而外,進而產生「公德」這個顯性結果。 據檢索,「私德」一詞好像並非皮藝軍教授首倡,但肯定是首位將私德作為課題和專業述語並系統化闡述的學者。在公德(集體主義)壓倒一切的語境下,私德的確立將使道德之議的邏輯性和系統性更加完整且趨於平衡。這對私德的全面認知十分重要。
-
陳喬見 | 清末民初的「公德私德」之辯及其當代啟示——從「美德...
私德良好的人是否也意味著其公德不會太差,或者說私德卑汙的人是否可以很好地履行公德公務?凡此種種,中西方哲人關於此問題的思考由來已久,清末梁啓超所開啟的「私德公德」之辯亦與此有關。孔子說「仁者必有勇」(《論語·憲問》),又說「未知(智),焉得仁」(《論語·公冶長》),就表達了仁、智、勇之間的某種關聯性。
-
論核心價值觀要求的大德、公德、私德
原標題:論核心價值觀要求的大德、公德、私德 蘇令銀 在中華文化語境中,作為一個道德範疇,「德」涵蓋了誠信、仁愛、正義等一切美好品行。日前,習近平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系列講話,從「大德、公德、私德」三個層次揭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使我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
明大德 嚴公德 守私德
明大德 嚴公德 守私德 2016年12月14日 08:51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魏智威 字號 內容摘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明大德、嚴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養心性,做到以信念
-
評價明星行為舉止應分清公德與私德
公眾在對明星提出道德要求時,首先應當進行價值排序,劃清公德與私德的界限。所謂公德,是指人們在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是每個人在與社會產生關係時可能產生的道德問題;而私德則是個人對自身品性的追求。對於明星來說,利用自身特殊的權能,行危害社會的不軌之事(比如接拍虛假廣告),即屬於違反公德的範疇。
-
公務員的公德代替不了私德
法律人語 王 彬 近日,《南通市公務員思想品德和社會誠信行為規範》出臺,其中有40種有違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的行為被明令禁止,這部「規範」的亮點在於對公務員職務行為之外的18條生活約束,這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冰點時評:評價明星行為舉止應分清公德與私德
公眾在對明星提出道德要求時,首先應當進行價值排序,劃清公德與私德的界限。所謂公德,是指人們在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是每個人在與社會產生關係時可能產生的道德問題;而私德則是個人對自身品性的追求。對於明星來說,利用自身特殊的權能,行危害社會的不軌之事(比如接拍虛假廣告),即屬於違反公德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