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點時評:評價明星行為舉止應分清公德與私德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近日,有關「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討論尚未冷卻,國內幾位明星疑似出軌、吸菸的私生活片段又相繼被曝光,引發了網友對「明星道德評判標準是否苛刻」的話題討論。有人認為,成為道德榜樣是明星作為公眾人物的應有職責,也有人反對這種過於苛責的態度,強調明星亦是普通人。

其實,在抽象地審視明星道德之前,首先應當明確:我們有權要求明星符合何種道德?明星並不天然地具有做道德榜樣的義務,公眾也應該進一步釐清批判明星的尺度。僅僅在小時候時常背誦的《三字經》中,就出現了成百條道德律令。公眾在對明星提出道德要求時,首先應當進行價值排序,劃清公德與私德的界限。

所謂公德,是指人們在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是每個人在與社會產生關係時可能產生的道德問題;而私德則是個人對自身品性的追求。對於明星來說,利用自身特殊的權能,行危害社會的不軌之事(比如接拍虛假廣告),即屬於違反公德的範疇。而類似吸菸(在公共場所違法吸菸的情況除外)、喝酒甚至私生活出軌等行為,雖然有違法社會形象,卻仍然屬於私德範疇的問題。

堅守「德藝雙馨」的目標,當然能夠贏得公眾的掌聲。然而,對於並未違反法律、未突破公共道德底線的私德,社會的審視就應當有所保留和克制。

有人可能會說:明星的不良舉止會對粉絲群體起到負面示範作用,已然與社會發生關係,屬於公德的範疇。然而,堪稱「明星」的風雲人物千千萬,沒有哪一個人的品格是完美無缺的。海明威的酗酒惡習幾乎人盡皆知,可是沒有多少粉絲會認為必得學他酗酒才可寫出佳作。即便有瘋狂的粉絲效仿,那也應該去做粉絲的心理工作,而不是讓海明威戒酒。

還有網友認為,明星作為特殊的社會群體,本就獲得更多財富、更高社會地位與更為豐富的資源,因此對他們提出更高的私德標準也不過分。這一觀點背後,其實暗含著一座隱形的天平:一邊是明星所得,一邊則是明星的付出。問題在於,這一要求的出發點只是為了讓天平看起來更加「平衡」,卻不是為了追求道德本身的緣故。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私德低劣的明星不必承擔任何代價。如果我們認為明星所得不合理,那麼可以要求他們提升業務能力,與個人所得相匹配;也可以呼籲改變利益分配與再分配機制,通過「限薪令」等方式,改變部分明星收入不合理的現狀。但是,這一切都不該成為「綁架」明星,讓他們成為道德聖人的理由。退一萬步說,社會對私德評價自有一桿標尺,對明星私德行為不滿的人們自可「用腳投票」,令其承擔商業價值受損的後果。

古人說: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只要不違反法律與基本道德規範,就應該對他人的私德缺陷給予一定程度的包容,尤其不宜過度消耗珍貴的社會注意力,沉浸在無限制的窺視狂歡中,即使這個「他人」是位明星。

任冠青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評價明星行為舉止應分清公德與私德
    其實,在抽象地審視明星道德之前,首先應當明確:我們有權要求明星符合何種道德?明星並不天然地具有做道德榜樣的義務,公眾也應該進一步釐清批判明星的尺度。僅僅在小時候時常背誦的《三字經》中,就出現了成百條道德律令。公眾在對明星提出道德要求時,首先應當進行價值排序,劃清公德與私德的界限。
  • 私德與公德,人民與公民
    孔子對管仲做出了正面評價,認為他有仁德。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從中可以看出管仲是一個有才幹的政治家,很有作為。齊桓公即位之初,急需人才輔助來治理國家,他準備讓鮑叔牙做齊國的卿相輔佐他,鮑叔牙卻說自己的才幹不如管仲,如果要稱霸諸侯的話,應該請管仲來做卿相。
  • 公德與私德
    張 煒  說到李白和杜甫等歷史人物的言行,對其評議,有人認為也有個「公德」和「私德
  • 也談公交車上的公德與私德
    而筆者覺得如此的結論,無助於社會認識的提高,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有點庸俗,因為這個討論從開始到結束,都沒能真正分清公德與私德的區別。  眾所周知,公民應該在公共場所遵守社會公認的道德規範,這是每個公民在社會活動中的義務。
  • 論核心價值觀要求的大德、公德、私德
    原標題:論核心價值觀要求的大德、公德、私德  蘇令銀   在中華文化語境中,作為一個道德範疇,「德」涵蓋了誠信、仁愛、正義等一切美好品行。日前,習近平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系列講話,從「大德、公德、私德」三個層次揭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使我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 「私德」有虧「公德」不立
    原標題:「私德」有虧「公德」不立 近日有網友在知乎、微博上曝光「清華大學物理學系馬某妮和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學生宋某睿被指私生活混亂」一事,清華大學學生部綜合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12月5日稱,院系正在討論調查中,具體情況會有通報。 此事一經曝光,便引起了輿論的關注。
  • 喬新生:微博大V的公德與私德辨析
    原標題:微博大V的公德與私德辨析   微博大V「薛蠻子」因涉嫌嫖娼、聚眾淫亂被北京警方拘留,一時間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薛蠻子是廣為人知的天使投資人、微博打拐推動者,粉絲有千萬之多,他的「失足」,引發公眾和媒體對大V們在網絡時代的「公德」和「私德」之爭。
  • 公德與私德,一個都不能少
    因此,提高對私德的重視十分必要,只有人人遵守私德,社會公德才有更加牢固的基礎;只有重視整個社會的私德建設,將私德與公德置於同等位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的道德建設才能真正取得實效。【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私德 公德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識碼】A「德」是源自社會公眾內心的情感和信念,是指社會個體的品行和道德。
  • 公德與私德,一碗高鐵泡麵引發的爭議...
    公德與私德,一碗高鐵泡麵引發的爭議......再者,從視頻中我們發現,該女子是為了保護自己孩子「泡麵過敏」這一情況,行為言辭過激,作為其他乘客應該理解。  一時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執不下。  其實,引發此類大討論背後的實質是公眾對於公德與私德的關注,尤其是在兩者發生衝突時,這種討論就顯得更為重要起來。
  • 陳來:中國近代以來重公德輕私德的偏向與流弊
    但公德不應只是公眾活動的行為規則,公共生活範圍甚廣,如官員的政治生活、政治活動,都不是私人空間的私人行為,在這方面中國古代有大量的規範性論述,如克己復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些都不是私人倫理,而是包括了面對公共生活的要求。
  • 梁啓超:從公德到私德
    梁啓超:從公德到私德——陳來在華東師範大學的講演  梁啓超《新民說》中的公德說在近代以來最有影響,人們甚至把《新民說》的道德思想僅歸結為公德說;而實際上,《新民說》中的「論私德」部分,對公德說作了很大的補充和修正,更加深刻地思考了私德在整個道德結構中的基礎意義和重要價值。
  • 私德與公德:家校共育的選擇
    私德與公德是兩個不同概念,1902年到1906年,梁啓超用4年時間寫了《新民說》,書中收錄的20篇文章由公德談及私德。他對私德的界定是「獨善其身」,對公德的理解是「相善其群」。認為中國人關於私德談得很多,但是公德談得太少,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家談一身之德、一家之德、一族之德,還有一天下之德,但是很少談一國民之德。梁啓超重視公德,實際上強調的是公民道德。
  • 金仲兵:讀懂《私德》,理解公德、規則、法律與文明
    這是一本剖析、總結人類道德、行為和靈魂的書。個人理解,人的言行可以對私德的外在表現形式起到支撐作用,由內而外,進而產生「公德」這個顯性結果。 據檢索,「私德」一詞好像並非皮藝軍教授首倡,但肯定是首位將私德作為課題和專業述語並系統化闡述的學者。在公德(集體主義)壓倒一切的語境下,私德的確立將使道德之議的邏輯性和系統性更加完整且趨於平衡。這對私德的全面認知十分重要。
  • 陳喬見 | 清末民初的「公德私德」之辯及其當代啟示——從「美德...
    近代以降,梁啓超開啟了以「私德」「公德」這對概念討論中國社會問題與儒家倫理道德的先河,隨後這對概念遂成為學界論辯與道德評價的基本範式。筆者發現,梁啓超等人的「公德私德」之辯實際上攸關「美德統一性」問題,而且,他們在某種程度上都相信「美德統一性」的觀念。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說說「公德」與「私德」
    公德,就是公共道德,是旨在維護公共秩序的道德規範。公德源於人的社會性。人們必須進行各種社會交往和公共活動才能滿足生存發展的需要。為了使社會交往和公共活動正常進行,就必須建構相應的公共道德準則,否則社會就無法正常運行。從這個意義上說,公共道德反映著社會公眾的共同利益和社會生活的正常要求,必須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堅決的維護。
  • 糾纏於公德與私德之間的副局長「開房」
    這就涉及到公共利益,是官員的「公德」,這種行為就不能算是隱私,公民有權用哪怕是偷拍的方式獲取並公之於眾。隱私與公共利益,私德與公德糾纏在了一起,我們確實很難對網民公布日記的行為簡單地下一個「違法」的判斷。 陳立巖「開房」事件,再次重演了「局長香豔日記」那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景。
  • 私德和公德:家校共育的選擇
    私德與公德是兩個不同概念,1902年到1906年,梁啓超用了4年的時間,寫了《新民說》,書中收錄了20篇文章。他在此書中最早談的是公德,然後又談及私德。他認為中國人關於私德談得很多,但是公德談得太少,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家談一身之德、一家之德、一族之德,還有一天下之德。但是很少談一國民之德,他重視公德,實際上強調的是公民道德。他對私德的界定是「獨善其身」,對公德的理解是「相善其群」。
  • 明大德 嚴公德 守私德
    明大德 嚴公德 守私德 2016年12月14日 08:51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魏智威 字號 內容摘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明大德、嚴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養心性,做到以信念
  • 修私德以養公德
    天津市新聞名專欄每日新說  宋學敏  國務院日前頒布的《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規定,行政機關公務員有包養情人的行為將被給予撤職或者開除處分。這部將於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條例還規定,有拒不承擔贍養、撫養、扶養義務的行為,有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行為,或有嚴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將被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 公務員的公德代替不了私德
    法律人語  王 彬  近日,《南通市公務員思想品德和社會誠信行為規範》出臺,其中有40種有違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的行為被明令禁止,這部「規範」的亮點在於對公務員職務行為之外的18條生活約束,這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