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味道:熊阿姨不再,但她的面窩重新排隊了
前幾天跟葛老師探討面窩為什麼叫面窩,而不是叫米窩的問題。百度百科的說法是,因四周厚而中間薄得乾脆成了一個小洞,呈凹狀,武漢人不習慣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窩」。這是以炸貨工具給食物命名。我是持懷疑態度的。發散思維,提兩個推理,最簡單的,搭配熱乾麵,就叫面窩。
-
面窩——武漢街頭的人間煙火
在九省通衢的武漢,受地理環境和碼頭文化的影響,長時期的積累養成了「過早」文化。在老巷子和街頭邊隨處都有支起的油鍋和攤子,帶著些市井氣的隨意和喧囂。如果說熱乾麵象徵著武漢人的日常生活,那面窩一定是遊子的鄉愁了。面窩創始於清光緒年間,當時漢口漢正街集稼咀附近賣燒餅的昌智仁創新的美食。
-
趙良雲的面窩人生
當年的隨州城,幾乎隨時隨地就可以遇見油炸面窩的小吃攤。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算得上隨州特色小吃的早點已經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裡了,幾乎成為人們記憶中的小吃。 趙良雲是隨州為數不多堅持做油炸面窩的人。
-
保姆級面窩吃法指南
面窩,想來有朋友聽著耳生 但是它在武漢名氣可不小,遍布武漢三鎮的街頭巷尾,可與熱乾麵、豆皮齊名比高低。 外地朋友很少有人知道有面窩,武漢人大多也不會告訴你面窩有多好吃,做的美食攻略裡大多也只帶了一下它的名字。
-
童年的回憶,武漢特色小吃苕面窩,在家自己做,香甜酥脆,解饞了
童年的回憶,武漢特色小吃苕面窩,在家自己做,香甜酥脆,解饞了大家好!我是紫色浪漫,又到了分享美食的時間,前段時間去看望婆婆,走時婆婆給我帶了一大袋紅薯,都是婆婆自己種的。這幾天每天都是換著花樣吃紅薯,紅薯粥,烤紅薯,紅薯餅等,甜甜的紅薯全家人都很喜歡吃。
-
從武漢戶部巷望去:全國都有一條本地人不會去的小吃街
只是,關於美食,它當中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部分組成,那就是——街巷裡的小吃。如果說美食可以突出一個地方的文化特色,那麼小吃就更能顯示這個地方的風味與人情。以往旅行的時候,我總會避開遊客,前往當地居民生活的地方,在不打擾他們的情況下去認識一座城市。後來發現對於美食,也該是如此。只有避開熙熙攘攘的遊客,才能找到這個地方最真實的味道。但在年後初八的時候,我去了一趟武漢的戶部巷。
-
面窩的兄弟 吃熱乾麵的另一選擇
上篇介紹完了武漢的面窩,這次隆重推出它的兄弟——苕面窩。雖然也是面窩的一種,但是和面窩又有很大的差別。它是把紅薯(武漢稱苕)加入到面窩原料中,炸時就用炸面窩的鐵勺子炸。苕面窩的食用既可以單獨成為早餐主食,也可以成為熱乾麵,清酒/蛋酒,米粉或者湯麵的搭配食品,後一種吃法更為廣泛。
-
武漢小吃系列五——面窩,詳細圖解完美配方,好炸不沾勺
面窩, 和武漢熱乾麵、豆皮一樣,是非常受武漢人愛吃的早點之一。遍及武漢大街小巷,它通常只在早餐時間(武漢人稱為「過早」)提供。因四周厚而中間薄得乾脆成了一個小洞,呈凹狀,武漢人不習慣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窩」。面窩是武漢特有的,創始於清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9年)。
-
Q版武漢小吃躥紅網絡 網友:"吃在武漢"一點不假
圖片來自網絡 武漢晨報訊(記者楊梅)熱乾麵、豆皮、雞冠餃、糊米酒……這些為武漢人所熟悉的小吃,近日,在微博上以一種Q版的擬人漫畫形象被各地網友瘋轉。不少外地網友羨慕不已,他們說在武漢生活真是幸福,一周七天過早,可以完全不重樣。
-
吃蝦嗦面啃排骨,武漢的美食讓我口水流一地……
小龍蝦磕完,第二天白叔特意起個大早體驗武漢的「過早」文化。網上有個特別出名的段子——武漢人:你們北京人天天吃烤鴨嗎?北京人:怎麼會,你們武漢人天天吃熱乾麵?武漢人:對啊,怎麼了。一碗熱氣騰騰,醬汁飽滿的熱乾麵,是武漢人過早的充分又必要條件。而且,必須蹲著吃,站著吃,走著吃..
-
武漢小吃米粑粑做法,香甜軟糯,好吃到停不下來,大人孩子都愛吃
最近有朋友去武漢了,一路分享了很多那裡的美食,其中有一個武漢特別有名的小吃,米粑粑!去過武漢的小夥伴會記得那裡的著名的小吃,例如熱乾麵,糊米酒,湯包,豆皮,燒麥等等各種花樣小吃。還有一樣就是武漢的特色小吃米粑粑,很多朋友吃了之後特別回味,香甜軟糯的口感還夾雜著一股淡淡的酒香味,趁熱吃上一張米粑粑,真的美味極了。
-
熱乾麵、豆漿、面窩 愛心早餐送到防汛一線
還有豆漿和面窩!」7月17日早上7點15分,「熱乾麵大王」黃克亮來到漢江幹堤,給24小時值守的一線工作人員帶來了50份早餐。黃克亮是一名普通的個體戶,在武漢蔡甸城關建新市場附近開著一家早餐店,2004年退伍,經營早餐店有10多年了。
-
武漢這個區招聘300名中小學教師,報名的趕緊!
漢南區招聘300名中小學教師、81名幼師近日武漢人事考試網發布消息,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將公開招聘300名中小學合同聘用制教師和81名幼兒園「以錢養事」(註:以錢養事,即政府購買服務的公益性崗位)
-
甘州風味小吃搓魚面,舌尖上的麵食,不是魚的面魚,無刺爽口
這裡有一種小吃叫「搓魚子」,是當地特有傳統的麵食小吃。所有的麵食都是現場製作,麵點師傅們用右手在面板上加麵條,然後分段搓成一寸長、兩頭尖尖的面魚。只因為它的形狀兩頭尖中間粗,在水裡特別像一隻小魚在遊動而得名。這種面可以拌著吃,也可以炒著吃,當然還可以這甜湯魚來吃,總之吃法多種多樣,可以選擇隨緣的吃法。
-
昨夜,武漢驚豔出鏡央視新聞直播!
一位夜跑的武漢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這些年堅持在漢口江灘跑步,見證了江灘一點一滴的變化,今年兩江四岸燈光秀太美了,一下子把江灘點亮了!」20時05分,另一路記者來到武漢美食一條街——戶部巷,儘管剛下過雨,戶部巷內還是人頭攢動、一片熱鬧。
-
2020年流動擺攤小吃車做什麼小吃好,一個人賣什麼小吃適合
而很多創業者也是看中了街邊小吃簡單好操作的優勢。 現在的人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做生意,或者店鋪經營或者擺攤經營都可以 。2020年流動擺攤小吃車做什麼小吃生意好,一個人賣什麼小吃適合 ? 下面跟隨食為先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一、烤生蠔生蠔學名牡蠣,貝類軟體生物,其肉營養豐富,鮮味可口,是宴席上乘菜 餚,製成乾貨蠔豉,是送禮佳品,提製成蠔油,是調味極料。
-
武昌古城「十佳最漢味小吃」是哪些?明天上午十點,交給你決定
▏ ▎ ▍過早是熨貼在武漢人骨子裡的生活印記,也是拉開新一天帷幕的鮮活儀式。萬千煙火,皆是江城自帶英雄氣概的舌尖鄉愁。「2021武漢非遺過早節·武昌古城十佳最漢味小吃評選活動」——漢味小吃推介第四彈來襲跟我們一起走進武昌古城生機勃勃的漢味小吃江湖,品嘗美味,為喜歡的商家打call!
-
吃好早餐,武漢人民做到了,早餐天堂實名認證!
也順便認識了旁邊的「面窩」,滿懷期待地問:」這個好吃嗎?「兩個奶奶告訴他:」好吃!只要排隊的都好吃。」但凡與面窩邂逅過的朋友,看著剛剛炸好的外表焦脆金黃色的面窩,恐怕都不淡定了。糊湯粉是武漢的傳統小吃,這裡的「糊」是把鯽魚燉爛後,取奶白的魚湯混上大米糊,二者攪拌均勻,灑在細米粉上,最後再加上調料,一碗鮮香暖心的糊湯粉就做好了。而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此時只喝一碗糊湯粉,還不夠完美,必須配上靈魂搭檔——油條,一起下肚,才叫人「心服口服」。
-
2020美食小吃前十排行榜 最火的5大街邊小吃保證讓你吃嗨
那麼,2020美食小吃前十排行榜都有哪些?最火的5大街邊小吃保證讓你吃嗨。接下來,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周黑鴨 周黑鴨,作為鴨脖界的重要企業,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大本營就在湖北武漢。
-
我愛小吃:臺灣小吃巡禮-高雄光華夜市輝哥鱔魚面
臺中逢甲夜市今天說的小吃是位於高雄光華夜市的輝哥鱔魚面,光華夜市位於高雄光華二路,北起三多二路南至廣西路自1961年建立以來經營至今可謂有一定歷史。光華夜市位置圖光華夜市匯聚了南北小吃以物美價廉而聞名,是高雄在地人不可不知的美食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