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到了 大批恐龍在重慶自然博物館「活過來」

2021-01-08 鳳凰重慶

鳳凰網重慶綜合 與恐龍賽跑、與恐龍比咬合力、親手拼接恐龍骨架, 戴上高科技的VR眼鏡,騎上一架動感單車,與暴龍一起賽跑……10月1日,國慶長假第一天,擁有全國最大恐龍展廳的重慶自然博物館成了孩子們感受自然與高科技的樂園。 

市民從一具恐龍模型前走過

恐龍「復活」還會擺動吼叫

走進展廳,觀眾便就被4隻恐龍拼插模型吸引住了眼球。恐龍模型的材質採用的是體現環保理念的本色瓦楞紙,其中腕龍模型還藉助機電裝置「復活」了。每隔幾分鐘,它就會擺動頭部,發出吼叫,一副傲視群雄、高高在上的模樣。再往展廳裡走,會不時碰見多隻不同種類的形態各異的恐龍拼插模型,這給市民的恐龍探索之旅帶來了不小的新奇與刺激。

工作人員在向小朋友講解恐龍的知識

高科技展示恐龍「復活」

展題上的「復活」並不是像《侏羅紀公園》電影裡面表現的那樣,利用從琥珀化石昆蟲血液中提取到的DNA來復活一隻真實的、鮮活的恐龍。這裡的「活」更帶有科學復原和博物館展示的意義,從科學復原的角度,呈現古生物學家們是如何以化石為起點,通過對骨架、姿態、肌肉、皮毛、行為、習性等的研究,還原千姿百態的恐龍世界;從展示技術的角度,通過音頻、視頻、幻影成像、AR、VR等手段,讓恐龍吼叫起來、站起來、動起來……

此外,展覽還從「科學復原」這個角度切入,按照「恐龍印象-化石發掘-骨骼搭建-形態外貌-行為習性」的脈絡,結合恐龍復原科學研究中的經典案例,展示恐龍科學復原的過程。

市民在一具恐龍骨架化石前拍照

最新研究成果琥珀中的恐龍尾巴

展覽還呈現了恐龍研究的一些最新成果,如棘龍生活習性的最新認識、鸚鵡嘴龍的體色、琥珀中的恐龍尾巴、古鳥類視覺分析……好些都是2016年取得的最新發現和認識,以及正在進行的科學研究。其中既包括經典的形態學和比較解剖學研究,也包括諸如顯微CT、同步輻射、X射線螢光成像、X射線近邊吸收譜、同位素測定等高科技手段的應用。

市民在恐龍牙齒化石前拍照

互動體驗觀眾與暴龍「賽跑」

在互動區,一些小朋友紛紛參加「追上暴龍VR體驗」。觀眾騎著動感單車戴上VR頭盔,便完全置身於恐龍世界之中,身臨其境,追趕暴龍。

一名小朋友通過VR體驗與暴龍「賽跑」

「誰的力氣大,與恐龍比比怎樣?」觀眾還可以展示自己的臂力,與暴龍的咬合力一比高下。「挖掘體驗」,小恐龍迷來到恐龍發掘模擬現場,體驗化石發掘的樂趣。「棘龍骨架拼搭DIY」教育活動,小夥伴們通過拼搭大比拼更深地了解恐龍骨架結構,體會動手做的樂趣。

一名小朋友在動手拼接一隻棘龍的骨架

市民互動參與「綠色發展」

除了恐龍展廳之外,自然博物館其它展廳也吸引了眾多市民的目光。除了展示重慶的植物、動物、自然生態、發展變遷的展廳之外,自然博物館還專門設置了綠色發展展廳。觀眾還紛紛互動體驗,在一面電子顯示屏上,是一棵巨大的重慶市樹黃葛樹,觀眾在屏幕上寫下有關綠色發展的祝福語和自己的名字,點擊確認,祝福語便變成一片綠葉,飛向黃葛樹的枝椏。寓意黃葛樹枝繁葉茂,重慶更加環保綠色、更加美麗。

市民在長江魚類標本前面拍照

重慶自然博物館館長歐陽輝介紹,重慶自然博物館擁有全國最大的恐龍展廳,展品豐富。此次恐龍展,將恐龍研究的新知與現代高科技手段相結合,增強互動體驗,讓青少年學生在參觀中感受,在感受中領悟,在領悟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觀眾在動手組裝一隻「恐龍」

相關焦點

  • 這裡創造了「恐龍」,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在飛豬全球首播
    「你知道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恐龍有什麼關係嗎?恐龍的英文『dinosaur』,就是博物館的創始人理察歐文爵士創造的」。近日,被稱為「網紅領事」的英國駐重慶總領事史雲森,用中文錄製了一段視頻為英國「帶鹽」,邀請中國遊客通過飛豬直播參觀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定好鬧鐘鎖定直播,不見不散」。
  • 重慶,站在恐龍脊梁上的城市
    重慶自然博物館歐陽輝館長專注於研究恐龍化石多年,通過研究,了解了重慶恐龍的初生、繁榮、鼎盛和衰亡,今天就帶領大家回到遠古,去感受重慶的恐龍傳奇。△重慶自然博物館《恐龍世界》——恐龍再現恐龍脊梁上的城市」歐陽輝,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從事恐龍研究工作,也是中國第一座恐龍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的籌建者之一。
  • 圖文:英國一名前自然博物館工作人員稱拍下活恐龍
    本報綜合報導 一名前自然博物館工作人員聲稱在英國康沃爾海岸拍攝到活恐龍的照片。  這位名叫詹姆斯·霍爾姆斯的男子稱這張照片是3年前拍攝的,但因為害怕被嘲笑,至今才有膽量公開。他相信照片中長脖子的「怪物」就是具有傳奇色彩的康沃爾怪獸Morgawr(康沃爾語「海怪」之意)。
  • 大批紅嘴鷗來重慶相會
    【大批紅嘴鷗來重慶相會】隨著長江沿岸生態持續改善,近日,在重慶市江津區幾江沿岸的水面,大批紅嘴鷗在幾江長江大橋附近覓食嬉戲,悠遊翱翔,與一旁的大橋比翼齊飛。重慶自然博物館鳥類專家胥執清介紹,紅嘴鷗主要棲息在我國天山西部以北,通過近幾年的觀察,長江幹流也成為了紅嘴鷗越冬的棲息地之一。紅嘴鷗喜歡選擇環境清幽、水質良好的地方,這是吸引它們前來的必要條件。
  • 鳥是恐龍的後代麼?周日北京自然博物館揭曉答案
    本周日(5月10日)北京自然博物館社會大課堂講座開始報名啦!
  • 自然博物館還原真實場景的「恐龍樂園」,還能展示整個自然生物界
    上至十二三歲、下至兩三歲,不少孩子都對人類存在以前就消失的古老物種——恐龍,特別感興趣。如果寒假想帶孩子了解神秘的恐龍世界,我推薦自然博物館。這是我小時候認識世界的一扇窗口,而今我又帶著女兒故地重遊。走進這座能看出歲月痕跡的大樓,記憶中的場景瞬時閃回:小學時二年級時,站在這裡第一次看到巨大的馬門溪龍骨架充滿了展廳,當時被震撼到無法言語。現在,我抱著女兒,在這個展館裡,記憶中的大恐龍還在,這次換成女兒睜大了雙眼,驚訝地盯著這個龐然大物。也許,這就是孩子對自然、對遠古的好奇之始吧。
  • 「世界最大的恐龍展」亮相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組圖]
    4月13日,在美國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舉行的「世界最大的恐龍展」預展上,小朋友體驗恐龍化石的發掘過程。「世界最大的恐龍展」將於4月16日開始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展覽延續到2012年1月2日。該展覽將以一個嶄新的角度讓觀眾了解恐龍考古最新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一個約60英尺長(約合18.3米)、原物大小的馬門溪龍模型。展覽中還提供互動和實踐項目,觀眾甚至可以親身體驗恐龍化石的發掘過程。
  • 蟲豸魅影-浙江自然博物館中生代古昆蟲化石展
    國慶長假來襲,到處都是人人人,不如帶你的孩子前往浙江自然博物館去體驗下中生代古昆蟲化石的魅力。此次展覽由浙江自然博物館攜手靈珀閣共同舉辦。
  • 亞洲最古老蜥腳類恐龍足跡驚現大足 恐龍在重慶生活至少1億年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華龍網記者了解到,重慶市地勘局208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瑞士巴塞爾自然歷史博物館、日本東京學藝大學、自貢恐龍博物館、加拿大埃爾伯塔大學和德國古生物博物館等單位合作研究的成果近日發表在SCI雜誌《Swiss Journal of Geosciences》上。
  • 廣西發現新種類恐龍化石 廣西自然博物館展出(圖)
    一隻身長18米、頭高6米的「何氏六榜龍」已在廣西自然博物館露天恐龍園中亮相.人民網北京1月26日電(記者 劉然)中法古生物學家在我國廣西所發現的恐龍化石,被證實為1.3億年前的真蜥腳類恐龍當中的一個新屬種——「何氏六榜龍」,這一發現被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地質學報》(英文版)中。
  • 重慶竟有恐龍遺蹟?還是全球最全的恐龍足跡,綦江博物館就能看到
    要跑到深山老林中去看化石自然是不太現實,有一個更好的地方了解相關知識,這便是位於古南街道農場社區的綦江博物館。博物館不僅可以了解綦江的地質地理,還能了解綦江的歷史人文,並且從2011年5月18日開始就已經免費對外開放,成了綦江旅遊必去的地方,在序廳就能看到老綦江城的沙盤,開啟一場穿越之旅。
  • 重慶自然博物館舉辦生態影像展 展覽將持續到4月3日
    在重慶都能找到它們的蹤跡。3月3日是第6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為進一步提高市民對野生動植物的認識,引導市民欣賞野生動植物之美,由市林業局主辦、自然介公益發展中心承辦的2019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日暨SEE勁草嘉年華宣傳活動在重慶自然博物館舉行,吸引了眾多市民參加。此次生態影像展將持續展覽到4月3日,市民有充足的時間前往欣賞。
  • 國內唯一的黑露脊鯨標本,在大連自然博物館
    北檸想著元旦去逛博物館,可惜元旦博物館都閉館,所以只好把安排提前,今天就過來打卡啦。這次選擇的是北檸在大連最熟悉的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在之前北檸已經來過自然博物館好多次,因為自然博物館相比其他的真的離我好近吶,只需要坐幾個站地的公交車就能到,而且物館這種環境太適合散心或者思考了,還免費向市民開放,刷身份證就可以隨意進,所以北檸非常喜歡來這裡。
  • 自貢恐龍博物館將「恐龍天團」送到貴州
    自貢網訊(記者 周姝)近日,由貴州省博物館主辦、自貢恐龍博物館協辦的展覽《恐龍來了——重返中生代》在貴州省博物館開展,成為貴州省博物館建館以來的第一個恐龍主題展覽。通過對兩館恐龍展品的展示,將沉睡了億萬年的恐龍「復活」在大眾眼前。
  • 飛豬官方直播間來大咖,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全球首播
    「你知道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恐龍有什麼關係嗎?恐龍的英文『dinosaur』,就是博物館的創始人理察•歐文爵士創造的」。近日,被稱為「網紅領事」的英國駐重慶總領事史雲森,用中文錄製了一段視頻為英國「帶鹽」,邀請中國遊客通過飛豬直播參觀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定好鬧鐘鎖定直播,不見不散」。
  • 走進恐龍博物館丨開啟東方龍宮,國之瑰寶之旅
    自貢恐龍博物館,是繼美國國立恐龍公園、加拿大恐龍公園之後的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之一。位於四川省自貢市的東北部,距市中心約11公裡。該館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也是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興建的又一座大型現場博物館。
  • 除了封橋,今年長假重慶又使出這些招式……
    通訊員趙俊輝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2日11時43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重慶又為粉絲封橋封路了,這是國泰民安的樣子!」10月1日,一組「重慶千廝門大橋封橋迎客的照片」刷屏。作為一座熱情好客的城市,正在打造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重慶,寵粉還有哪些招式?招式一要換個角度看美景?安排!
  • 「重返侏羅紀」上演 快來寧波港口博物館看恐龍
    9月24日,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和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聯合舉辦為期一月半的「重返侏羅紀恐龍特展」在港口博物館開幕。侏羅紀恐龍骨架展示。一進展廳,仿佛置身於侏羅紀公園,搖頭晃腦並不時發出叫聲的仿真機器恐龍、龐大的恐龍骨架、多彩的恐龍科學繪畫、壯觀的恐龍遺址複製品、珍貴的典型標本、萌萌的恐龍蛋等一系列展品。說起恐龍,不少青少年都喜歡。這樣的展覽自然吸引到了不少小朋友前來。一大早就從市區趕到北侖春曉的李先生說:「我家小孩特別喜歡恐龍,家裡買了好多恐龍的書和玩具,聽說寧波也來了恐龍展就帶他來了。
  •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全球首場直播,亮出了哪些珍寶?
    館藏珍寶,專家帶你邊走邊看擁有8000萬動植物和化石礦物標本的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是歐洲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一直是全球遊客不可錯過的遊覽勝地。懸在辛茲廳正中的藍鯨「希望」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官網 圖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最標緻的珍品——藍鯨「希望」(hope)的骨架懸在大廳正中。
  • 鳥類的祖先是恐龍?中國地質博物館抖音直播揭秘「中華神鳥」化石
    它是世界上發現的第一種帶有羽毛的恐龍,發現於1996年,1997年被評為世界十大科學發現。中華龍鳥的發現,為鳥類的恐龍起源說提供的新的證據,引發了人們對鳥類起源和演化的研究熱潮。可以說,中華龍鳥的發現,以及後來發現的一系列帶有羽毛的恐龍,有力的證明了鳥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大家一般都認為,恐龍身軀很龐大,怎麼會跟鳥類有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