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招待親朋好友不必拘泥於香檳,世界上還有很多起泡酒供您選擇。
ABSTRACT: It doesn't have to be Champagne you serve to your hordes of visitors – here's a chance to brush up on your bubbly knowledge.
歡慶時刻怎能少得了香檳?——多年來香檳的宣傳口號真的做到了深入人心,尤其是快過年了,說不定你也在想著準備幾瓶香檳放在家裡呢。如果你對香檳這種唐·培裡儂修士(Dom Perignon)意外的發明不感興趣,或者因香檳不菲的售價而難以領略其風採,這個世界上還有豐富多彩的各種起泡酒供您選擇!
1. 克雷芒(Cremant)——法國美人
香檳(Champagne)這個名字不是誰都可以用的,香檳產區對此看得很緊。但是香檳的釀造方法——香檳法(Methode Champenoise)任何人都可以採用,不過到了20世紀80年代以後,連香檳法也不能叫了,大家只好改口叫傳統方法(Methode Traditionnelle)。
聰明的法國人想出了另一個詞——克雷芒,用來指代那些產自勃艮第(Burgundy)、波爾多(Bordeaux)、羅亞爾河谷(Loire)、汝拉(Jura)、利慕(Limoux)、迪耶(Die)和阿爾薩斯(Alsace)的起泡酒。這些起泡酒採用傳統方法釀造,通常使用當地最具代表性的葡萄品種,比如在勃艮第,使用的葡萄品種跟香檳區一樣,而羅亞爾河谷的起泡酒多採用白詩南(Chenin Blanc)釀造,阿爾薩斯採用白皮諾(Pinot Blanc)和雷司令(Riesling)釀造。
克雷芒這個詞原指一種氣泡較少的香檳,不過現在,克雷芒代表了性價比十分不錯的法國起泡酒。
2. 卡瓦(Cava)——西班牙的驕傲
西班牙這個葡萄酒大國對起泡酒的貢獻就只有卡瓦了。卡瓦也是採用跟香檳一樣的釀造方法,只不過採用的葡萄品種是馬家婆(Macabeo)、帕雷亞達(Parellada)和沙雷洛(Xarel-lo)。卡瓦產自西班牙東北部的加泰隆尼亞,與大部分歐洲葡萄酒的命名不同,卡瓦並不是以產地或者葡萄品種命名的,它的名字來自於地下綿延幾英裡的酒窖——西班牙語叫cavas。
卡瓦其實一開始叫做Champana,因為這種釀造方法是科多紐酒莊(Cordorniu)的約瑟夫·拉文圖斯(Josep Raventos)19世紀70年代從法國帶到西班牙的。一個世紀以後,由於香檳區人民的反對,他們只好把酒名改名為卡瓦。
3. 傳統方法——新世界的發展
新世界的釀酒師向來注重創新,不過在起泡酒釀造方面,大家一直都是遵循歐洲的古老傳統,採用傳統方法釀造(當然也有一些採用加入二氧化碳的方法釀造成本較低的起泡酒)。甚至在美國的加州,有一些生產商因為某些歷史原因仍然可以使用香檳的名稱。一些知名的香檳酒莊,如路易王妃(Roederer)和瑪姆香檳(Mumm)已經在加州設立酒廠釀造起泡酒了。其它新世界國家,如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南非情況也都差不多,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和印度也會開始釀造起泡酒了,因為酩悅香檳(Moet & Chandon)對這兩個國家都很感興趣。
4. 普洛賽克(Prosecco)——義大利美人
義大利人對起泡酒最大的貢獻就是採用了罐式方法釀造起泡酒,這種方法也叫查馬法(Charmat)。不過這種方法其實是法國人發明的。
這種方法釀造起泡酒時,第二次發酵在密封的不鏽鋼罐中進行,不需要轉瓶等操作,因此成本更低,這也是普洛賽克比香檳平均售價低得多的原因。普洛賽克通常比香檳更甜而且氣泡稍微少一些,因其親民的價格也更適合日常飲用。
圖片來源:www.champagne.fr
5. 布熱塞爾東(Bugey Cerdon)——阿爾卑斯山的隱士
這種粉紅色的起泡酒產自法國比熱(Bugey)區,該區位於裡昂與日內瓦中間,世界上某些最讓人捉摸不透的葡萄酒就產於該地,那裡的酒可謂相當地低調與神秘。這種起泡酒屬於半乾型,用佳美(Gamay)和普薩(Poulsard)葡萄通過自然但不完全發酵混合釀製而成。酒精度大概為8度,還保留著一定量的糖分。這種酒入口甜美,並帶有草莓醬的香味。
塞爾東和來自羅納河谷(Rhone)的萊雷特起泡酒(Clairette de Die)以及朗格多克(Languedoc)的利穆·布朗克特(Blanquette de Limoux)一樣神秘,它們都是採用古傳製法(Methode Ancestrale)釀造。如果你想在酒會上讓其他人瞠目結舌,不妨帶一瓶塞爾東吧!(編譯/Der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