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腸煲仔飯的做法
1,大米提前在冷水中預先浸泡2小時。
2,準備一個黑砂鍋,洗淨,擦乾,在鍋底抹上一層薄油。
3,把米泡好,加入半勺沙拉油,攪拌均勻,然後加清水至食指關節的3/4處。
4,把砂鍋放入火中,大火煮開後立即轉小火,蓋上蓋子燜煮(火要很小,四周要有一圈火,才能打開),把飯煮到8成熟。
5,把臘腸、臘肉洗淨,放入蒸鍋內燒熱10分鐘。
6,米快幹的時候,關火。用筷子插在米飯上的4個小孔中,分別向小孔中倒入少量的植物油,然後沿鍋邊倒一圈植物油(如果不倒的話,米飯容易糊底,油也不要太多,太多會膩)。
7,將臘腸、臘肉切成小片,再切少許薑絲和蔥末。
8,在米飯表面鋪上香腸、薑絲,然後打一個雞蛋進去。
9,蓋上鍋蓋,再小火煮5分鐘後關火,不要打開鍋蓋,用砂鍋餘熱繼續蓋鍋蓋15分鐘,直到熟為止。
10,菜心洗淨,煮開後下少許鹽,滴幾滴油,加入菜心煮約半分鐘後斷生,撈出浸涼水1分鐘後再瀝乾。
11,調味汁:1大勺蠔油,1大勺涼水,2大勺生抽,0.5大勺白糖,0.5大勺香油。
12,紅燒開蓋,放入菜心內,大火煮(1分鐘內),關火。
13,撒上蔥花,澆上調味汁,拌勻即成。
14,煲仔飯的精華,還在於它的飯焦,就是砂鍋底那層焦脆的「鍋巴」。
烹調技術
食尚小貼士:煲飯時按比例加水,最直觀的就是用自己的手掌量,就是水面高出米一掌厚左右即可,切記不要用火一直煮,前2分鐘大火不斷,後中火煲,火候太大導致砂鍋裡的米漿溢出來,火源熄滅,也容易糊底,米飯夾生。當有少量水分留在砂鍋中時,用水蒸氣回流的熱氣將其燜熟,同時腊味的香味更能滲入飯中。
煲仔飯小技巧
一、做煲仔飯,首先要有一個好的鍋,一般的砂鍋容易開裂!黑樂砂鍋陶質細密,釉面細膩,傳熱快,受熱均勻,幹燒急冷均不破,用它煮成的煲仔飯顆粒分明,油潤飽滿,口感好!
二、浸泡時間不宜過短或過長,一般為半小時以上,8小時以內,當然,具體時間也與溫度有密切關係,溫度高時可以少泡些時間,溫度低時可以多泡些時間,用泡過的米做煲仔飯,米飯更加飽滿,有彈性。
三、焯燙的青菜必須在沸騰的水中加入鹽和油,焯好浸涼後瀝乾,青菜才會綠而不黃。
四、大米收汁後,沿鍋邊撒上植物油,即可製得香脆鍋巴。
五、提前將臘腸切片放入鍋中蒸熟,當米飯放入鍋中蒸時,臘腸中的油會浸入鍋中使米飯更香。
六、菜心可換成胡蘿蔔絲、西蘭花、芥蘭等青菜,或加焯過的香菇片等,規格均勻的配菜,可擺出漂亮的圓形,美不勝收。
七、大米一般選用長絲米,其米身修長,油潤晶瑩,吸收性好,能很好地吸收配料及油的香味,使米飯的口感更加濃鬱。
八、做有鍋巴的煲仔飯,一是要把握好火候,二是要油鍋不多不少,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