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德」有虧「公德」不立
原標題:「私德」有虧「公德」不立 近日有網友在知乎、微博上曝光「清華大學物理學系馬某妮和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學生宋某睿被指私生活混亂」一事,清華大學學生部綜合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12月5日稱,院系正在討論調查中,具體情況會有通報。 此事一經曝光,便引起了輿論的關注。
-
陳喬見 | 清末民初的「公德私德」之辯及其當代啟示——從「美德...
就私德公德之關係言,馬君武把蘊涵於梁啓超《論公德》中的一個看法即「私德者公德之根本」明確表達出來,認為公德與私德之間具有某種連續性和統一性。如馬君武再言:「故私德之與公德也,乃一物而二名也。私德不完,則公德必無從而發生。」也正因為此,馬君武從當下中國人公德有缺陷這一現象來反證中國傳統所教私德亦有缺陷,這就得出了與梁啓超截然相反的結論。
-
公德與私德
張 煒 說到李白和杜甫等歷史人物的言行,對其評議,有人認為也有個「公德」和「私德
-
私德與公德,人民與公民
孔子對管仲做出了正面評價,認為他有仁德。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從中可以看出管仲是一個有才幹的政治家,很有作為。齊桓公即位之初,急需人才輔助來治理國家,他準備讓鮑叔牙做齊國的卿相輔佐他,鮑叔牙卻說自己的才幹不如管仲,如果要稱霸諸侯的話,應該請管仲來做卿相。
-
冰點時評:評價明星行為舉止應分清公德與私德
有人認為,成為道德榜樣是明星作為公眾人物的應有職責,也有人反對這種過於苛責的態度,強調明星亦是普通人。其實,在抽象地審視明星道德之前,首先應當明確:我們有權要求明星符合何種道德?明星並不天然地具有做道德榜樣的義務,公眾也應該進一步釐清批判明星的尺度。僅僅在小時候時常背誦的《三字經》中,就出現了成百條道德律令。
-
梁啓超:從公德到私德
梁啓超:從公德到私德——陳來在華東師範大學的講演 梁啓超《新民說》中的公德說在近代以來最有影響,人們甚至把《新民說》的道德思想僅歸結為公德說;而實際上,《新民說》中的「論私德」部分,對公德說作了很大的補充和修正,更加深刻地思考了私德在整個道德結構中的基礎意義和重要價值。
-
公德與私德,一個都不能少
因此,提高對私德的重視十分必要,只有人人遵守私德,社會公德才有更加牢固的基礎;只有重視整個社會的私德建設,將私德與公德置於同等位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的道德建設才能真正取得實效。【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私德 公德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識碼】A「德」是源自社會公眾內心的情感和信念,是指社會個體的品行和道德。
-
陳來:中國近代以來重公德輕私德的偏向與流弊
所以,也不能說修身都是私德,梁啓超此說恐亦未能成立。當知梁啓超所說的中國傳統私德不必都是私人倫理,亦適用於公共生活。而另一方面,梁啓超所說的公德也並非都是道德,其中多屬近代社會的意識、價值。辛亥革命以後梁啓超自己也放棄了公德—私德的分別論,走向人格修養論。人格修養固須落實於個人身心,但其德行並非只對個人自己有意義,也同時適合於公私不同領域。
-
評論:公德和私德,可以為修養,不可以為工具
因為有道德,才有包容,才有美好。我們每個人都想被社會溫柔以待,其實就是一種道德理想。天下事,既不可因公廢私,也不可因私廢公。道德也是。公德和私德,很多時候要分開來講。有人私德有虧,但在公德不含糊。有人私德特好,但是公德全無。
-
評價明星行為舉止應分清公德與私德
有人認為,成為道德榜樣是明星作為公眾人物的應有職責,也有人反對這種過於苛責的態度,強調明星亦是普通人。其實,在抽象地審視明星道德之前,首先應當明確:我們有權要求明星符合何種道德?明星並不天然地具有做道德榜樣的義務,公眾也應該進一步釐清批判明星的尺度。僅僅在小時候時常背誦的《三字經》中,就出現了成百條道德律令。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說說「公德」與「私德」
公德,就是公共道德,是旨在維護公共秩序的道德規範。公德源於人的社會性。人們必須進行各種社會交往和公共活動才能滿足生存發展的需要。為了使社會交往和公共活動正常進行,就必須建構相應的公共道德準則,否則社會就無法正常運行。從這個意義上說,公共道德反映著社會公眾的共同利益和社會生活的正常要求,必須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堅決的維護。
-
公德與私德,一碗高鐵泡麵引發的爭議...
公德與私德,一碗高鐵泡麵引發的爭議......這段視頻引發網友熱議,開啟了一場公德與私德的大討論。 就事件本身來說,網友們就迅速站成了兩派。有細心的網友查詢了鐵路乘車的相關規定,發現並沒有禁止食用泡麵的規定,因此他們認為吃泡麵的男乘客並無過錯,女子大吵大鬧才是影響他人。甚至有人認為,乘火車吃泡麵已經成為一種文化、一種符號,只有在火車裡吃的泡麵才最好吃。而從鐵路部門沒有在火車上禁售泡麵的做法,也從側面佐證了,高鐵可以食用泡麵。
-
私德與公德:家校共育的選擇
私德與公德是兩個不同概念,1902年到1906年,梁啓超用4年時間寫了《新民說》,書中收錄的20篇文章由公德談及私德。他對私德的界定是「獨善其身」,對公德的理解是「相善其群」。認為中國人關於私德談得很多,但是公德談得太少,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家談一身之德、一家之德、一族之德,還有一天下之德,但是很少談一國民之德。梁啓超重視公德,實際上強調的是公民道德。
-
評論:「私建電梯盡孝」的私德與公德
評論:「私建電梯盡孝」的私德與公德 2014-12-23 10:45:30因與規劃審批的方案有區別,遭到鄰居們的反對,「任性」的酈先生花了幾百萬元,加價將整個單元的房子都買下了。(相關報導見今日本報8版) 酈先生的做法引來極大爭議,支持點讚者有,反對吐槽者也有。筆者認為,作為一名現代公民,最應當要在酈先生「私建電梯」的故事中明晰其中的「公德」與「私德」。如若將「公德」與「私德」混為一談,恐怕永遠也得不到一個合理的答案。 孝,屬於私德。
-
豪橫女被拜耳辭退,職場裡的公德與私德
是無限放大公德的場景;而在公德的要求過高,就擠佔了私德的空間,過分壓抑的私德就會在不經意間通過透過自己內心的陰暗面(就像某些X籍華人非要找機會秀優越)展現出來。今天,「雙微一抖」被一個中年婦女的「救命啊」喊叫聲刷屏。這位澳籍華人婦女朋友在被全網討伐了一天之後,她的僱主全球藥企巨頭拜耳在18:40發表了一份解僱聲明,完成絕殺。
-
金仲兵:讀懂《私德》,理解公德、規則、法律與文明
個人理解,人的言行可以對私德的外在表現形式起到支撐作用,由內而外,進而產生「公德」這個顯性結果。 據檢索,「私德」一詞好像並非皮藝軍教授首倡,但肯定是首位將私德作為課題和專業述語並系統化闡述的學者。在公德(集體主義)壓倒一切的語境下,私德的確立將使道德之議的邏輯性和系統性更加完整且趨於平衡。這對私德的全面認知十分重要。
-
私德和公德:家校共育的選擇
一、獨善其身與相善其群家庭是一個私人領域,學校是一個公共領域,在這兩個領域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是要做出區別的。私德與公德是兩個不同概念,1902年到1906年,梁啓超用了4年的時間,寫了《新民說》,書中收錄了20篇文章。他在此書中最早談的是公德,然後又談及私德。
-
論核心價值觀要求的大德、公德、私德
原標題:論核心價值觀要求的大德、公德、私德 蘇令銀 在中華文化語境中,作為一個道德範疇,「德」涵蓋了誠信、仁愛、正義等一切美好品行。日前,習近平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系列講話,從「大德、公德、私德」三個層次揭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使我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
明大德 嚴公德 守私德
明大德 嚴公德 守私德 2016年12月14日 08:51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魏智威 字號 內容摘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明大德、嚴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養心性,做到以信念
-
糾纏於公德與私德之間的副局長「開房」
鐵嶺市國土資源局4月12日發布消息稱,陳立巖在大連市某賓館與通過網上相識的有夫之婦馮某某發生不正當男女關係,並已責令陳立巖停止工作。(4月14日《信息時報》) 當初,「局長香豔日記」剛出來時,就有論者指出,肆意地將廣西那位「可憐」局長的香豔日記在網上公布是違法的。但網民並不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