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國單身成年人2.4億人 單身問題幾大原因解析 如今這個社會單身是一個很普遍的社會現象,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獨居的生活狀態而不願去追求另一半,據 數據統計我國單身成年人口2.4億人,因此大家也就要知道我國單身經濟崛起的原因是什麼呢,為什麼會有那
原標題:我國單身成年人2.4億人 單身問題幾大原因解析
如今這個社會單身是一個很普遍的社會現象,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獨居的生活狀態而不願去追求另一半,據 數據統計我國單身成年人口2.4億人,因此大家也就要知道我國單身經濟崛起的原因是什麼呢,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會想要單身呢,接下來大家就隨百思特小編一起了解看看~
我國單身成年人口2.4億人
我國單身成年人口達2.4億,職場上單身率 的城市是海口。
單身,已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根據民政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人,其中超過7700萬成年人是獨居狀態,預計到2021年這個數字將上升到9200萬。單身人口規模甚至比英國、德國、法國的總人口之和還要多。
單身潮趨勢顯著 海口職場人士單身率
蘇寧金融研究院 發布的《單身群體消費趨勢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單身人口已佔到瑞典的51%,佔美國成年人口的45%,日本為32.4%,韓國為23.9%。
越來越多的家庭呈現單身化趨勢。根據國家民政部統計,全國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單身獨居群體日益龐大。自2015年起,一人戶佔比逐年增加,2018年已上升至16.69%。分城市看,散落在一線和新一線的單身青年分別佔比達到29.7%、26.4%,合計佔比超過50%,其中又以TMT行業從業者數量居多。
相比之下,四五線城市單身青年佔比則要小的多,比例不足2%。誠然,一線二線發達城市擁有更多的工作機會,也有更多的年輕人聚集,但在解決單身問題上,並沒有發揮出太大作用。四五線城市由於經濟壓力相對較小,且大部分以當地人為主,年輕男女家庭之間聯繫更加緊密,再經過親戚好友之間牽線,找到對象的可能性也較高。
民生證券早前發布的研報顯示,去年智聯招聘聯合珍愛網發布《2018 年職場人婚戀觀調研報告》,參與調研的職場人裡面,68.33%處於單身狀態。在全國主要城市中,海口的單身率 ,87.5%職場人是單身。四大一線城市中,深圳職場單身率 ,達到77.23%,廣州、上海、北京依次排在其後。
單身問題幾大原因解析
在談到單身潮形成的原因時,《單身群體消費趨勢研究報告》指出,青少年男女性別比失衡、女性婚戀觀念轉變、圈子小、經濟條件較差以及擇偶標準高等是導致單身人群規模日漸壯大的主要因素。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末男性比女性多出3049萬。自2006年以來,我國總人口男女比例已連續13年下降,此前在2005年,這個數據曾達到106.3,從2006年開始呈現逐年遞減趨勢。這在專家看來,說明我國男女比例失衡狀況正在逐步緩解。根據民生證券早前發布的研報,到2025年,中國15——49歲男性人數將比同年齡段女性高出3000萬,男性面臨的擇偶壓力更大。
現代社會人們單身,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一方面,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中國社會從「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轉型,極大降低了來自長輩「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催婚壓力,釋放了個人「擇偶」或「不擇偶」的自由。另一方面,陌生人社會也導致圈子小,不利於順利脫單。調查顯示,對女性來說,圈子小是阻礙自己成功脫單的最大原因,佔比49.3%;對男性來說,圈子小阻礙脫單的佔比為35.57%。
當代年輕人的婚姻觀也在發生變化,晚婚、恐婚現象悄然形成。據民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依法辦理結婚登記 927.3萬對,比上年下降 8.5%;依法辦理離婚手續470.1萬對,比上年增長5.4%。結婚率2019年降至6.6‰,離婚率則上升至3.4‰。
我國單身經濟崛起的原因
近年來隨著單身人群的比重增加,單身經濟成了消費新勢力,適合單身消費的商業業態也在崛起。本文從單身人口數量出發,分析了單身的原因,並引申到單身經濟業態的發展現狀。
1、全國單身人口數量超過2億人,但比例還不僅發達國家
根據2018年中國統計年鑑的數據,截至2017年,全國15歲以上人口中未婚、離異、喪偶人士數量達到2.4億人(根據0.824‰抽樣比例推算)。考慮到我國法定結婚年齡為女20歲,男22歲,此統計數據僅作為當前單身人士規模的參照。按照2013-2017年我國單身人口數量走勢,測算2018年我國單身人口總數已達2.6億人。
但是如果按照發達國家的比重,中國單身人口還不算多,在美國,單身人口已經佔其人口45%,日本為32.4%,韓國為23.9%,比照日韓兩國單身人數比例計算,未來中國單身人口可能高達4億。
2、為什麼單身,害怕結婚、擔心離婚?
選擇單身的原因很多,近年來婚姻的不穩定性成為不少人士選擇單身的重要原因。
據民政部數據,2018年共辦理結婚登記1013.9萬對,同比減少4.6%。數據顯示,2014-2018年,結婚率不斷降低,但離婚率卻逐年走高。儘管官方尚未公布2019年的結婚、離婚率,前瞻產業研究院與根據已披露的2019年上半年數據認為,上述趨勢仍將延續。
3、單身人士正在聚成一股新的消費實力
單身人士自嘲「單身狗」,但他們的生存狀態,並沒有像催婚父母想像中的那麼「悽涼」。在消費增速下滑、「過年都不敢花錢了」的今天,他們匯聚成了一股消費新勢力。單身經濟正在崛起。
(一)外賣一人食消費成為主流
比如,為追求餐飲便利,外賣成為單身群體 。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單身人群只是偶爾做飯。與之相比,已婚人群做飯頻率相對較高,通常一周三次以上。從美團點評公布的2018外賣數據來看,20-30歲人群貢獻了65%的訂單量,外賣一人食消費成為主流。
(二)線上購買小家電的比例提升
線上購買小家電的比例較高,這一群體願意為新奇和體驗買單,為某一功能買單,但品牌溢價的意願將降低,線下體驗線上購買成為趨勢。體積小易安裝等屬性使得線上購買更為便捷,小家電線上化率已經從2015年的26%提升到2018年的50%。
(三)單身養寵群體增多
2017年,國內80-90後養寵物人群佔比超過70%,且單身居多,養寵人群中未婚人士佔比高達41.4%,已婚無子女佔比23.8%,無子女人士合計佔比近三分之二。寵物主支付意願高,每年養寵花費超3600元的寵物主佔比超60%,食品和服務類佔比 ,分別為41%和29%。
綜上所述,隨著單身人口規模不斷擴大,單身經濟開始崛起。作為單身群體,由於沒有家庭壓力和負擔,他們匯聚成了一股消費新勢力,在外賣、小家電、寵物、電影等市場中單身群體市場佔比不斷提升。
剩男」將困擾兩代人
「剩男」將困擾兩代人!很多人擔憂人口老齡化,但老齡化的危害尚不明顯。而性別失衡的苦果,90後已經開始品嘗了。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六普」)結果,中國大陸男女比例為104.9∶100。看起來並不誇張?這主要得益於女性的長壽,70歲及以上人口性別比88.1∶100,拉低了總比例。如果分年齡段看,情況就很糟糕了。
最近,河南鄭州S102路公交車,被「95後」車長海倫溥「打造」成了脫單公交。車廂內,以「表白」為主題的專欄裡寫滿了俏皮的「土味情話」;車廂裡還設置了「表白牆」,張貼單身男女相關信息。海倫溥說,雙十一是脫單節,希望上車的單身乘客可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fun9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