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那些象徵主義的食物

2021-01-19 南方周末

編者按:中國幅員遼闊,有詩云「早春二月裡徒步北上的少年,九百裡添一件毛衣,三十裡學一種方言,七十裡愛一個少女」,單是春節裡各地飲食風俗,就各有千秋。正如文中所及,哪怕只是成都和川南富順的距離,同一種美食,已然判若雲泥。希望此文能在在全球化和網絡化的今天,勾起你那些如同鄉愁一般的象徵主義食物的美好回憶。


一百年多年前,自流井鹽業興旺,經營鹽業的陝西商人發了大財,集資修了座相當於俱樂部的會所,也就是如今的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民間稱西秦會館。二十年前,一個朋友在那裡混飯吃,我常出入其中。有一天,在雕梁畫棟中晃來晃去,竟晃出些名堂。


木雕和石雕,大多繪的是川劇裡的戲文故事,雖不全懂,尚可猜測。但有幾幅的內容卻有些古怪。比如,一朵盛開的蓮花上面,是三枝畫戟。如果畫戟旁邊是個美女,我倒可以聯想,是不是在說呂布?這都是他的最愛嘛。又一幅,一隻肥大的鹿子安然而臥,鹿頭上,有一隻誇大得不成比例的蝙蝠。這又是什麼鬼?


我的朋友姓郭,是一個渴望回到唐朝,寫信必用朱紅色明八行的夫子。他說,這是象――徵。蓮花上面三把畫戟,那叫連升三級;蝙蝠飛在鹿子頭上,那是福祿雙全。總之,不外乎討口彩的吉語。


國人講究「意頭」,小小年紀也要惦記著功成名就,騎鹿(祿)而行。(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年歲漸長,我慢慢明白,其實咱們中國人,大抵比較含蓄,所以暗喻或祈福的象徵主義便是慣用的手法。單說食物,就有不少象徵主義的精髓在其中。至於一年裡最重要、最需要討個口彩的春節,更是象徵主義食物的大集結。孰若不信,只舉一例:湯圓。這種原本甚為普通的甜食,由於有一個圓字,象徵了團圓,便成為春節必不可少的名角兒。


在我老家富順,春節的餐桌,尤其年夜飯的餐桌上,一定不能少的三大象徵主義食物分別是:魚,雞,頭個碗。


魚不用說了,全國人民都有這個習俗。春節的魚不僅是一尾魚,它還是一個美好的期盼:年年有餘。嗯,最幸福的生活當然就是收入跑過了GDP,每年能落下三幾兩銀子在帳上。不過,我老家年夜飯的那條魚,另有兩個小小講究。


其一,這魚須是當天宰殺的。最好是上午這傢伙還帶著老婆孩子在江湖裡快活遊泳,下午就被一網打上來,晚上做成香噴噴的大蒜鰱魚或家常豆瓣魚。大年三十那天的魚比平時貴一倍以上。再貴,仍然供不應求。


其二,魚尾巴得一刀剁下來,貼在自家的門板上。這種習俗由來已久,我那一百歲高壽的老祖母就說過,她兒童時代在王家做童養媳,每年除夕必做的事就是貼魚尾巴。祖母說,避邪。不過,以餘意度之,闢邪固是原因之一。另一原因在於攀比:誰家門上的魚尾巴更大,鄉人一望可知,由此就得出這家人生活紅火的結論。


有句俗語叫作大年二十九的雞----鬧不了兩天啦。按老家習慣,除夕家家都得殺雞。這雞,一般是公雞。這倒不是公雞肉質比母雞更鮮嫩(其實有可能恰恰相反),而是鄉人普遍認為,年夜飯得敬神敬祖先,而母雞屬陰性,若用它擺在莊重的典禮上,乃是對鬼神不敬。故而老家又有另一句俗話:母雞敬菩薩----婆娘當家。


用砍刀把公雞剁成小兒拳頭大小,以清油略加爆炒後盛入砂鍋,加水,加諸種調料。最後,加入農家自種的紅苕製成的粉條,文火慢燉。


川南的春節前後,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一大鍋熱氣蒸騰的雞湯,最容易讓人在鞭炮聲中感受到幸福的撫摸。故此,除非窮得揭不開鍋的人家,無論如何,過年都要殺一隻雞。


有一年,我媽在路上碰到苦根媽,苦根家的生活歷來像他的名字一樣。苦根媽說,八妹,今年我家裡,連一根雞毛也沒見到。我媽對苦根媽充滿了無能為力的同情,同時,也為自家年年都能殺一隻昂首挺胸的大公雞由衷地驕傲。


頭個碗這個名字很奇怪,意思是,第一個上桌的菜。作為第一個上桌的菜,它的製作比較複雜。簡單地說,先要做兩種半成品。其一是用帶了些排骨的瘦肉裹了豆粉炸成嫩黃的酥肉;其二是用加了蛋清的半肥半瘦的豬肉沫蒸得半熟再切成條狀,復用雞蛋皮鑲邊。其後,在一隻巨形的海碗裡加入黃花、木耳,再把兩種半成品細心鋪上去,放進蒸籠,加水後猛火蒸熟。


富順「頭個碗」。(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中國地域極為遼闊,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用詩人汗漫的話說,「早春二月裡徒步北上的少年,九百裡添一件毛衣,三十裡學一種方言,七十裡愛一個少女。」至於民間,對這種遼闊有另一種說法:十裡不同天,百裡不同俗。


同樣一種美食,在不同的地方,雖不能說就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但重要程度和受歡迎程度卻判若雲泥。


比如頭個碗,在我老家,它是包括年夜飯在內的所有大餐上第一個閃亮登場的。可到了成都,名字竟從「頭個碗「變成「雜燴」,就像春節時那些從北上廣回鄉的青年,原本已經另取了王瑪麗朱麗葉這樣的洋名,竟突然被不識相的老鄉重新喊回王二妞朱狗兒這樣的小名,無異於一記悶棍。


並且,從實質上說,當頭個碗降格為雜燴,它已經成了有之不多無之不少的幫襯。吃有餘力的人漫不經心地挾一筷子固然可以,視若無物也決不遺憾。不像在我老家,頭個碗剛上桌,座中地位最高或是年歲最長因而也就以桌長自居的人,一定會率先提起筷子,一邊挾起早就相中的那塊酥肉,一邊對眾人說,來來來,請請請,好東西。


當然,另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是,由於地闊俗殊,在不同的地方,必然也一定有深受當地民眾擁戴的美食。象徵主義食物亦如是。


娃他媽老家在邛崍,即古之邛州。據伊雲,她小時候,每家每戶過年前十數天,必備一個大豬頭,豬頭用鹽漬了,風乾。年夜,整隻豬頭用巨大的、能坐進一個苗條女子洗澡的大鍋煮熟。每餐飯,必將豬頭端上桌,切下一盤。如此天天吃,頓頓吃,必得吃到正月十五過完年,那隻原本肥碩猙獰的豬頭只餘下一口白生生的牙齒,嬉皮笑臉地看著歡度春節的主人。


在古代,豬頭是祭祀品,祭祀時上的是整隻而不可能是一盤一碗的豬頭肉,這風俗在邛崍保留下來,就有了那只要吃半個月的臘豬頭。不過,在象徵主義領域,它有另一種說法:從年夜飯到元宵,豬頭肉餐餐必上,預示著主人家來年天天有肉吃。


你家鄉的年夜飯哪道是必備菜式?(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物質不豐的年代,填包肚皮尚不易,至於天天吃肉,幾乎完全不可想像。於是,在某些農村,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塊巴掌大的老臘肉,油汪汪的,亮晶晶的,如今要減肥的女子或者怕三高的男人,只要望一眼就覺得油膩到心慌,但那時候,卻是普羅大眾的最愛。


農曆三月,春暖花開,子規聲裡,細雨如煙,正是古詩所云: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桑種又插田。值此農忙時節,家家都得請人幫著插秧。插秧時必須吃的就是老臘肉。


油亮的老臘肉切成巴掌大的一塊,足有半釐米厚,重一到二兩,拈在竹筷上,竹筷似乎都要輕輕閃動。所以吃老臘肉又叫「拖樓板」。張開闊嘴,用力一咬,一股股油水滋滋地射在口舌間,平時少見油腥的鄉人幸福地閉上眼睛,盡力享受這難得的幸福。


秧事已畢,絕大多數家庭的老臘肉都已吃盡,只有特別殷實的人家,還會珍藏下三兩塊,遇到尊貴的親戚----諸如親家母,大姨媽,小姨子----登門做客,便取一方下來,煮熟後切一小碗。


一些有點虛榮心,或者說需要做出富裕人家的樣子以達到某種訴求的人家,比如家裡有兒子還沒娶上媳婦而媒婆又無視其存在的,比如歷來就喜歡和鄰居攀比的,竟有一個可笑的發明,那就是抹嘴肉。


插秧時留下一片老臘肉,力求肉厚油多。每餐飯後,哪怕吃的是玉米羹羹就泡蘿蔔皮,也要從柜子裡取出那片老臘肉,如同塗抹唇膏一樣,往嘴唇上細心地塗滿油脂,走出門去和人說話時,兩片嘴唇就像剛吃過老臘肉的樣子。


父親抹了母親抹,母親抹了大哥抹,大哥抹了二姐抹,二姐抹了三妹抹,一直抹到最小的只有七八歲的小弟,小弟忍不住咬了一口,立即招來父親一記響亮的耳光。小弟忙吐出老臘肉,老臘肉上便有一排淺淺的齒痕。


如果問農村的生活是怎麼好起來的,我以為,土地承包到戶後,糧食豐收,首先解決了填飽肚子的問題。以後,鄉人大量養豬,年終幾乎都能毫無懸念地殺一頭豬,製成一牆暗紅的老臘肉。作為一個痛苦年代的辛酸記憶,當抹嘴肉悄然消失,不再需要用它來偽裝成剛吃了老臘肉的模樣時,生活就已悄然翻到了新的一頁。


陽光下,院子裡晾曬的臘肉,油光光,亮晶晶,一度寓意著富足。(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不過,時至今日,象徵主義的食物正在減少,大抵因農業時代形成的傳統正在消失。在全球化和網絡化的今天,那些如同鄉愁一般的象徵主義的食物,已經變得平凡。不過,我固執地認為,當你在五星級酒店吃年夜飯,當你的年夜飯居然沒有一尾魚,一鍋雞湯,一盤亮晶晶的、母親親手製作的老臘肉時,其實,這頓飯已經與記憶中和傳統中的年夜飯沒有一毛錢的關係了。




相關焦點

  • 紅狐狸象徵主義,揭開神話傳說中的面紗
    現在那些跟隨我的人知道我的所有關於限制性,欺騙性和非常迷戀極性的概念。為什麼Dieterlen會說關於狐狸?這與狐狸大規模獨立,但喜歡公司有關。她很忙,很有創造力,但具有破壞性。她很大膽但很害羞。她很警覺,但是當她全神貫注時她會粗心大意。我可以聯繫。你可以嗎?如果是這樣,也許狐狸是你的動物指南。狐狸象徵主義處理詭計:在追蹤資源時要小心謹慎。狐狸也是聰明的典型代表。你聰明嗎?
  • 豪豬的象徵主義和符號豪豬,那些不為人知的隱秘
    對於那些極度痛苦或沮喪的人來說,這本身就是一線希望。利用豪豬的精神(以及豪豬的意思)可以預示一種快樂,好玩的感覺 - 甚至可以讓我們擺脫悲傷的好奇心。正如您想像的那樣,豪豬羽毛筆是動物象徵主義的重要基調。豪豬可以有30,000或更多的羽毛筆。每個人都很有活力。咦?是的。當羽毛筆接合時,它們充滿空氣。這使得門廊浮動。
  • 鴿子象徵主義和鴿子意義,揭秘動物世界中的冰山一角
    在大多數歷史,文化和神話中,鴿子象徵主義似乎是取之不盡的風味和活力源泉。你知道鴿子自己生產牛奶嗎?是的,它被稱為「農作物牛奶」或「鴿子牛奶」。鳥類生產自己的牛奶餵養年輕人的性質很奇怪。通過這種獨特的能力,我們可以收集培育的象徵意義。事實上,鴿子通常被認為是母性的象徵。
  • 烏鴉的特殊符號及象徵主義,揭開不一樣的神秘色彩
    在所有那些以內在象徵性工作方式的生物中我尊敬烏鴉。烏鴉是她最聰明,最黑暗,最神秘,最隨意迴避的智慧。烏鴉象徵主義是最好的!最起碼,我是這麼想的。這些鳥是開玩笑的人。他們喜歡惡作劇。至少,這是我從他們那裡學到的東西。如果我要為這些鳥類制定一個榮格原型,我絕對會選擇「騙子」的角色。
  • 狗的意義和狗的象徵主義,你會發現與以往不同的世界
    當我們發現歷史並發現狗的意義和象徵主義與形上學的領域相關時,溝通的主題就會變得更加強烈。狗一直被認為是物理和非物理層面之間的聯絡人。古埃及人,希臘人,羅馬人,凱爾特人以及其他所有人都將這條狗作為其他世界的神聖守護者 - 這些是我們日常/平凡經歷之外的領域。如果你聽說狗是死亡的象徵 - 這就是聯繫:狗是短暫領域的守護者,甚至可以作為非物質旅程中的精神指南。
  • 春節有哪些傳統食物?春節你家鄉必吃的美食是什麼?
    春節,對於華人來說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小時候最盼望的日子就是過年,除了有壓歲錢、新衣服外,還有各種令人垂涎的美食。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魚大肉也不再是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到,但那些具有年味的傳統食物,仍然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角。如果過年的時候不吃這些美食,總感覺缺少了些什麼。
  • 春節應該吃什麼?各地春節的特色食物有哪些?
    1、餃子  春節吃餃子是很多地方的習俗。春節吃的餃子與平時吃的不同,要在除夕包好,零點一到就吃,在新年和舊年交替的時候吃,是「更歲交子」的意思。此外,餃子的形似元寶,吃餃子就是為了大吉大利,北方人會把硬幣、燙、花生仁等包進餃子裡,吃到有這些東西的餃子來年都會有好運。  2、年糕  年糕一般由黏性大的糯米或黏面做成,年糕有「年年高」的諧音,吃年糕意味著新的一年步步高升。
  • 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過年春節吃餃子吃魚吃年糕的寓意
    春節期間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俗,吃飯的時候必須雞鴨魚肉擺滿桌子,不管是許久未見的老友,還是久別重逢的親戚,見面必須一起吃上一頓好的。那麼春節的時候吃什麼傳統食物合適呢?過年時為什麼要吃餃子吃魚吃年糕呢?這三樣東西有什麼寓意?
  • 春節如何健康吃大餐,服藥後這幾種食物要「忌口」
    春節如何健康吃大餐,服藥後這幾種食物要「忌口」 2020-01-10 10:00:00來源:央廣網
  • 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這幾道寓意深刻的美食很多人都吃!
    春年是國人比較重視的節日,每年的春節大家都會聚在一起,然後一起迎新辭舊,為了紀念新年的到來,我們都會擺上一桌豐富的新年飯,那麼我們在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呢?來看下面這幾道美食,估計你家也會吃。一、餃子餃子是春節時期的傳統食物,對於北方人來說,春節食物怎能少了餃子呢,餃子不僅吃起來美味,寓意也很深刻,它有著「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所以在過年時吃餃子就寓意著新的一年能走財運。
  • 在春節期間,請不要給狗狗吃這幾種食物,以免害了它!
    在春節飼養狗狗,主人也要多注意了,不管狗狗有多貪吃,主人也不要給狗狗吃下面這幾種食物,對狗狗沒有好處的,反而會害了它,看看你有沒有在喂!1、海鮮在春節期間,相信不少寵主家裡都會吃海鮮吧,但是小編在這裡告訴大家,千萬不要給狗狗吃海鮮哦,因為狗狗是不能吃的。而且吃太多的海鮮還會造成不消耗、過敏等情況發生!
  • 春節的來歷,你知道多少呢
    反之在秋天雖然食物更加豐富,但因為大家都要忙著冬儲,所以食物最為豐富的秋天反而沒有縱情歡樂的時間。當一個部落的人們為了歡迎春天而舉辦宴會進行慶祝時,豐富的食物和熱情的歡歌必然會引起周圍上千平方公裡之內野獸的注意,每逢這段時間,極易出現野獸傷人的情形。所以在那個原始的春節裡,人們會刻意製造一些野獸害怕的噪音來保障安全。當時的手段也許是用木棍砸擊巖石,或用石塊互相敲擊。直到火藥出現後,聰明的中國人便把火藥用在了驅趕野獸上面。後來又過了很多年,人類的村莊愈加堅實,活動範圍愈加廣泛。
  • 春節快到了,有養狗的注意了,過年狗狗不能吃的5種食物!
    春節快到了,有養狗的人需要留意一下,在過年期間養狗也是比較多講究的,特別是不要給狗狗亂吃東西,就好像下面5種食物,奉勸你不要給狗狗吃!1、剩骨頭在春節期間相信大家都會吃很多的肉類吧,特別是雞鵝之類的,但是奉勸你吃剩的骨頭不要給狗狗吃,因為這類骨頭比較細、尖,狗狗吃多了容易刺傷腸胃的。
  • 盤點春節吃什麼,這幾樣食物有特殊的含義!你都清楚嗎?
    在每年的這些節日裡,最特別最隆重的莫過於春節了。過年,是中國人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為了過好年,舊時農家一進臘月的門檻,就開始忙著過年。從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的時候起,就進入了過年的倒計時,張彩燈、貼對聯、打掃庭院,準備迎接遠方的親人。
  • 春節快到了,有養狗的注意了,過年狗狗不能吃的6種食物!
    春節快到了,不少的寵主都會給自家狗狗改善夥食,但是你要注意了,過年狗狗不能吃這6種食物!如果家裡有的趕緊藏好!3、夏威夷果夏威夷果,也就是澳洲堅果,澳洲堅果對狗狗來說可以造成生命危險的,所以春節期間不要給狗狗吃澳洲堅果。還有很多的堅果都對狗狗的身體有危害,所以一般還是不建議給狗狗吃堅果類食物。
  • 關於春節的由來,古代春節是怎麼過的?周邊國家過春節嗎?
    說到春節,想到就高興,以前我們總是盼著過春節,因為過春節,我們有紅包和壓歲錢收,有新衣服穿,放著鞭炮,吃著豐富的菜,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之後的朝代都是在這基礎上修改應用,正是有了這個曆法,中國的春節雛形慢慢出現,為了和公曆(新曆)的一月一號區分開來,國家採用了公曆為元旦,農曆為春節。而古代人過春節,和現在的很相識,只是少了一些東西而已。每一個朝代都有每一個朝代的特色,但是一些東西不會變,比如吃年夜飯,守歲等等,這些一直傳承至今。
  • 相比於中國的春節,英國景點的命名有什麼含義,你知道多少?
    春節對中國人來說是最重要的節日。一年中的這個時候, 興奮和幸福是顯而易見的, 在農曆新年前夕達到了頂峰。從農曆新年第一天開始, 到 1 5日結束 (稱為元宵節) 的15天期間, 是中國人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他們為家庭團聚、購買生活必需品和準備食物所做的安排, 讓他們在整個假期都很忙。他們中的許多人回家後, 邊吃飯、喝酒的時候和朋友見面。慶祝活動包括裝飾房子和燃放煙花。
  • 「百家號鼠你紅」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 關於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春節作為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對於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你又了解多少呢?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現代年輕人對於春節的傳統習俗關注的越來越少,因此說到關於春節的風俗有哪些,很多90後、00後感到一臉茫然。
  • 英媒總結中國春節七種「最愛食物」,有你喜歡的嗎?
    英國《獨立報》網站2月4日報導稱,在慶祝中國農曆新年的過程中,食物扮演著重要角色,其中許多食物還具有象徵意義
  • 2021年的春節,會不會和去年一樣?不去拜訪,不去串門
    為防止病毒進一步的大範圍傳播,而且春節的外來人回流量也特別大,所以今年春節,很可能是大家留在家裡,可能有些地方,會限制農民朋友的活動範圍,避免與外來人接觸,或者對外來人進行隔離、體溫檢測,以防止疾病暴發,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對於那些春節聚餐、聚餐等,可以推辭,不是因為一頓飯,而是因為發生了一些讓自己後悔莫及的事情,大家一定要牢記,暴發期間少出門,多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