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懷著一種不知者不懼喜歡在田野間,山林間探索世界,帶著好奇心觀察周圍環境,昆蟲成為了最喜歡把玩的存在,各種小蟲子都像是一個個玩具一般,特別是蛐蛐還能夠來個甕中鬥。但是長大後對於這些小蟲子,不免產生一些聯想,為什麼這些蟲子都這麼的小?如果我變小了蟲子變大了會怎麼樣?
如果這些蟲子體型大一些,會變得怎麼樣?直到我在現實當中看到體型巨大的蝗蟲,我才發現蟲子變大了一點兒也不好玩,反而十分的恐怖。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巨型的蟋蟀——「盔甲蟋蟀」。
披甲蟋蟀,顧名思義就是一種披著盔甲的蟋蟀,在它的背甲上還有著尖刺,這些尖刺可不只是有著裝飾的作用,這些兀稜的尖刺能夠阻礙各種以披甲蟋蟀為食的動物吞食它。當然披甲蟋蟀其實是螽斯的一種,它的學名叫做披甲樹螽,只是因為長得像蟋蟀所以被叫做披甲蟋蟀。
披甲蟋蟀是一種生活在非洲地區的大昆蟲,從納米比亞到波札那再到南非都有它的身影。披甲蟋蟀體長約30-70+mm,背板及四肢藍色、褐綠色、紫色或棕黃色,四肢粗壯,甲殼堅硬,簡直就是我們身邊的蟋蟀的巨大化。當然巨型的身體和盔甲是它的變得笨重,也難以展翅高飛。
這種巨大化型的蟋蟀性格上也是極其的殘暴,還是一種食肉性的昆蟲,在缺乏食物之時還會將體型較小的同類都蠶食殆盡。
當然這麼大的體型,在一些動物的眼中這不就是高蛋白嗎?雞肉味嘎嘣脆。除了外殼之外盔甲蟋蟀也是有著自己的一套防禦措施,在面對難以匹敵的敵人時,它會噴出一種帶有辛辣氣味的淺黃綠色體液,這種毒液的毒性對於人體的傷害倒也不大,只是那股難聞的氣味比「臭屁蟲」的氣味還黏人,一旦沾上,恐怕好幾個小時都散不掉。
面對這種莫名其妙而且味道難聞的氣體,覬覦盔甲蟋蟀的動物都是遠離逃走。當然這種液體不止對於其他的動物是恐懼的,就連盔甲蟋蟀自身也要十分的注意。一般盔甲蟋蟀噴射完毒液之後它會迅速的清理自己的身體,因為這種液體會向周圍的同類洩露一個信號,這裡有隻受傷了的盔甲蟋蟀同類。
前面說過盔甲蟋蟀的性情極其殘暴,會蠶食同類,一旦有受傷的同類,最先到來的是虎視眈眈的同類,畢竟相對於其他的獵物,面前受傷的同伴則更為的可口。
當然噴射液體並不是盔甲蟋蟀的唯一逃生手段,對於噴射液體也無法嚇退的動物,那盔甲蟋蟀只能認慫,吐出自己最近吃下的食物裝病弱,畢竟沒有那個動物喜歡吃一隻生病了的食物。多數的動物看到盔甲蟋蟀吐了,瞬間也就沒有了食慾,盔甲蟋蟀也能因此獲得苟且偷生。
都說盔甲蟋蟀殘暴、好鬥,但僅僅只是吃同類這卻算不了什麼!真正令人感到殘暴的是這種帶著盔甲的巨型蟋蟀,竟然打起了鳥兒的注意。都只聽說過鳥兒吃蟲,卻想到蟲子也能夠吃鳥。
當然不會飛的盔甲蟋蟀也是不敢正面對抗鳥類,它也是十分的機智,它會選在鳥媽媽出去覓食的時候,偷偷潛入鳥巢。
盔甲蟋蟀通常吃的鳥兒是盜食紅嘴奎利亞雀的幼鳥,這種鳥兒體型較小,群居性巢穴通常也建築在一起,每當鳥媽媽一起出去覓食盔甲蟋蟀就會潛入其中大快朵頤。
當然高回報換來的也是高風險,身形巨大的盔甲蟋蟀畢竟比較的笨重,不會飛翔就連滑翔都難以辦到,它要是在鳥媽媽回來之前沒能夠即使的撤離,那麼面對的將是鳥媽媽們的攻擊。而這時的盔甲蟋蟀即使沒有死在鳥媽媽的攻擊之下,也會因為身體的受傷的強烈氣味將同類引來。
最終,沒有死在鳥兒的攻擊之下,也會被自己殘暴的同類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