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90後、00後,基本上都是在普通話的語言環境中長大,會說方言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以前耳熟能詳的西安方言逐漸變得陌生了。 參加遴選的65歲趙素琴說,自己娘家在西關,婆家在西大街,她從小不愛說普通話,覺得西安話講起來很解饞,也很文氣。
誰說的西安方言最標準?誰最適合當西安方言發音人?「西安漢語方言調查」項目在陝西學前師範學院舉行啟動,將尋找至少4名西安方言發音人,希望藉此讓我們純正的西安話能得以保留和傳承。
61歲的老西安人賀湧說,他家祖居東大街菊花園,老宅後院種滿了菊花,而菊花園名字就是因這滿園菊花而得名。解放後老宅上交給國家。後隨老父親遷居雙仁府,直至上世紀90年代拆遷,感覺自己的西安話應該很純正。
在西安話裡蛇念「長蟲」、麻雀念「巧兒」,雙胞胎念「放生兒」,甜水井念「甜匪井兒」,雙仁府念「方仁府」,軟柿子念「晚柿子」。參見遴選的老西安,對方言字斟句酌。
遴選評委除了項目組專家,還有四位老西安,年紀最大的80多歲。當選手用西安話發音有爭議時,專家和選手立即會進行探討。
這些幾乎失傳的老西安童謠還有多少人會記得,還有多少人會念出來。 月亮爺,丈丈高,騎白馬,挎腰刀。腰刀長,殺個羊,羊有血,殺個鱉,鱉有油,炸個麻花吱嘍嘍。 南院門,十八號,娶的媳婦才來到。騎的馬,帶的孝,你看就像個豬撈撈。 大顙(sa)大顙有寶,提個籃籃兒賽跑,賽咧個第一,得咧個手錶,手錶打咧,把大顙氣瓜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