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叫「長蟲」 麻雀叫「巧兒」 西安方言尋找純正發音人

2021-01-08 陝西華商文化

現在的90後、00後,基本上都是在普通話的語言環境中長大,會說方言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以前耳熟能詳的西安方言逐漸變得陌生了。 參加遴選的65歲趙素琴說,自己娘家在西關,婆家在西大街,她從小不愛說普通話,覺得西安話講起來很解饞,也很文氣。

誰說的西安方言最標準?誰最適合當西安方言發音人?「西安漢語方言調查」項目在陝西學前師範學院舉行啟動,將尋找至少4名西安方言發音人,希望藉此讓我們純正的西安話能得以保留和傳承。

61歲的老西安人賀湧說,他家祖居東大街菊花園,老宅後院種滿了菊花,而菊花園名字就是因這滿園菊花而得名。解放後老宅上交給國家。後隨老父親遷居雙仁府,直至上世紀90年代拆遷,感覺自己的西安話應該很純正。

在西安話裡蛇念「長蟲」、麻雀念「巧兒」,雙胞胎念「放生兒」,甜水井念「甜匪井兒」,雙仁府念「方仁府」,軟柿子念「晚柿子」。參見遴選的老西安,對方言字斟句酌。

遴選評委除了項目組專家,還有四位老西安,年紀最大的80多歲。當選手用西安話發音有爭議時,專家和選手立即會進行探討。

這些幾乎失傳的老西安童謠還有多少人會記得,還有多少人會念出來。 月亮爺,丈丈高,騎白馬,挎腰刀。腰刀長,殺個羊,羊有血,殺個鱉,鱉有油,炸個麻花吱嘍嘍。 南院門,十八號,娶的媳婦才來到。騎的馬,帶的孝,你看就像個豬撈撈。 大顙(sa)大顙有寶,提個籃籃兒賽跑,賽咧個第一,得咧個手錶,手錶打咧,把大顙氣瓜咧。

相關焦點

  • 老北京麻雀稱"老家兒雀兒" 啄木鳥叫"笨叨木"
    老北京人對鳥蟲有極其獨特的稱謂,我童年即耳熟能詳,不妨考出以博一粲。北京常見最多的鳥是麻雀,北京人稱之為「老家兒雀兒」(音「巧」)或「老家賊」,所以北京北新橋南有條石雀胡同,讀音也要讀成「石雀(音『巧』)兒胡同」,而且要加兒音。所謂「賊」者,大概是因其機警,不易捕捉,而即便捕到也養不活。麻雀「氣性兒」大,抓到後往往不食而死。
  • 四川徵召方言發音人 「代言」純正四川話(圖)
    自貢調查點的負責人、四川理工學院人文學院教學班主任王浩解釋,「根據語言學規律,人在12歲時語言構成就能定型。如果家人有外地口音,長期生活在一起,也會影響方言發音的準確性。而且發音人的學歷還不能太高,學歷高了,發音方式、語法方式就會有改變。」  銀永桂、王松濤、蔣昌輝分別獲選成都錦江區、自貢自流井區和德陽旌陽區的主要方言發音人。
  • 鞋底板、屎爬牛、長蟲、癩瓜子
    在新疆方言裡,蛇叫「長蟲」蜻蜓叫「」成為蛇的俗稱由來已久在東北官話、北京官話、冀魯官話、膠遼官話中原官話、晉語、蘭銀官話、江淮官話西南官話等方言區內都是如此稱呼「長蟲」讀為【cháng chòng】因為新疆陸地少見蛇水中偶可見無毒的小水蛇
  • 蛇為什麼稱「小龍」、 為什麼叫長蟲?
    蛇為什麼稱「小龍」中國民間,常把蛇稱為「小龍」,生肖屬蛇的人,也常把自己說成是屬小龍。那麼,蛇為什麼有「小龍」之稱呢?蛇屬於爬行綱蛇目,遍生於熱帶和亞熱帶的平原、丘陵、山地和水澤之中。蛇身體細長,四肢退化,身體表面覆蓋鱗片。最早的蛇出現在距今一億五千萬年前的侏羅紀。蛇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其形色怪異,行動詭秘,毒蛇可致人死命。
  • 最愛大蘭州方言《尕臥車》
    在黃土高原西部這個「兩山夾一河」的蘭州城裡,祖祖輩輩說著這樣一種幽默風趣的「土話」——蘭州方言。把西裝叫的是「洋裝」胳膊上挎的是「洋包包」把外國人說成是「洋人」把時髦說成是「洋氣」把布娃娃說的「洋娃娃」把普通話說成是「洋話」
  • 鳥兒也有方言 南京的鳥叫暗藏「南京腔」(圖)
    那麼,你有沒有注意到,春天不同的天氣下,鳥叫會有變化?即便是同一種鳥,它們唱歌的能力是不同的? 科學家發現,鳥兒存在城鄉差別,城中的鳥兒叫的聲調更高,而複雜多變的氣候條件裡更容易造就出音色婉轉動聽的「歌手」。記者了解到,鳥兒也有「方言」,領雀嘴鵯的南京腔就曾吸引著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的專家進入到深山蹲守記錄。
  • 東北官話發言人面試考方言 "麻雀""額頭"都咋說
    原標題:還問你「麻雀」「額頭」瀋陽人都咋說 7月13日下午1時,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遼寧漢語方言(東北官話)瀋陽調查點發言人遴選會在瀋陽市教育局進行,此次參加面試的共有18人,年齡最大的是今年77歲的瀋陽市鐵西區的那先生。面試遴選由北京語言大學博士、中國刑警學院講師、中國語保遼寧方言調查首席專家、瀋陽調查點的項目負責人崔蒙主持。
  • 趣話壽光方言(之一)
    根據我的觀察,壽光,特別是其北部,在山東大的語言範圍內,是個比較特殊、比較有趣的方言區。這裡的方言中,有些字詞的讀法用法,別的地方是絕對沒有的。有次我跟一位著名作家聊起了壽光方言,他打趣我道,你們老家的方言不是很有特點,而是極不靠譜。因為山東其他地方的方言,意思靠猜也能猜個差不多。而你們壽光方言的很多詞彙,猜都沒法猜。即便與鄰縣通用的一些詞語,壽光的特點也更突出些。
  • 夏天到了,北京話管這些蟲子都叫什麼?
    一說就想起咱北京人小時候最熟悉的「老乾兒」、「老子兒」、「小辣椒」了北京人的童年,逮蟲子的日子,真的遠嘍,還有那些活在老北京話裡的小動物,真的好久沒有聽到了。(圖片見水印)「老家賊、歇了虎子」老字輩兒和虎子輩兒的老家賊,也愛叫家巧兒。還有老鴰。問您老西子、老醯兒、鐵嘴蠟子,就生疏了應該都是雀科的。
  • 《代號叫麻雀》熱播 導演大功解讀麻雀戰
    大功導演工作照  搜狐娛樂訊 近日,近代革命題材電視劇《代號叫麻雀》正在北京影視頻道首都劇場熱播,該劇由擔任《地雷戰傳奇》、《建黨偉業》、《戰旗》等影視劇動作導演的大功執導,由周毅、丁軍、孫菂、周豔泓等聯袂主演。
  • 四川人罵人懶叫懶得燒蛇吃,能抓蛇的人會懶?原來我們弄錯了
    就是老一輩人對年輕人或者周圍懶惰的人看不下去了,罵上一句「懶得燒蛇吃」。這句話,不是瀘州獨有,基本流行整個四川甚至西南地區。但是在沽酒客小時候經常聽到,這些年,我們不斷北方語境話,方言保留的是音調,而不是地域思維方式,所以也用得少了。
  • 雞冠子長蟲
    最嚇人的小動物(2)雞冠子長蟲 作者:趙雁明 我老家那片兒,以前村裡的孩子,也最怕另外一種「動物」,這種動物,就是雞冠長蟲,也叫雞冠蛇。雞冠蛇是一種非常可怕的蛇,特別強調一下,它不是野雞脖子蛇。 雞冠長蟲的長相很特別,一條蛇身子,頭上卻長著鮮豔的公雞冠子,那冠子,大多數是鮮紅色的,道行更高的,冠子是五顏六色光閃鮮亮的。它的最大特點,誘惑獵物時,它能發出嘹亮的公雞打鳴聲音,三五裡的方圓範圍,都能如臨其境,仿佛它就在身邊。
  • 天津寶坻區的方言,別誤認為是唐山方言
    但是有這麼一個情況,趙麗蓉老師在小品中經常採用唐山的方言,而人們都知道趙麗蓉老師是我們天津寶坻區的人,都誤認為那種唐山口音是我們寶坻區的方言了,所以這有利要特別說明一下。其實趙麗蓉老師在小品中額度方言並不是唐山市的方言,而是唐山灤縣的方言,1980年趙老師在拍電影《楊三姐告狀》時,由於這個故事是1918年發生在灤縣狗兒莊的真人真事改編,趙老師在片中飾演楊三姐的母親,趙老師就在唐山灤縣學過幾個月的灤縣口音。趙老師在表演小品《如此包裝》中也是唐山灤縣口音,並不是我們天津市寶坻口音。
  • 網友:在眼鏡還沒發明出來之前,眼鏡蛇叫什麼呀
    以前,還沒有眼鏡這個東西的時候,眼鏡蛇是個什麼東西?不過也是,也只能這樣叫了,大概也沒有什麼更貼切的名稱了吧?眼鏡蛇是十大毒蛇之一,這個大家都知道了,那為什麼眼鏡蛇要叫做眼鏡蛇呢?眼鏡蛇之所以名為眼鏡蛇那是眼鏡蛇的後部的圖案,在眼鏡蛇被侵犯或者感覺危險的時候,就會張開兩側以此來給敵人警示,後面的圖案很像眼睛,所以名為眼鏡蛇!不過看了網友的回答之後,我覺得這屆網友真的是給力了,就那樣叫唄!還能怎樣?
  • 滄州東光農村方言你知道多少呢?
    說起地方方言來,從古至今,由於地方環境,和當地的風俗習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造就了地方方言不同,各有千秋,各有特色,特別是農村,各地濃厚的方言味道體現了鄉村的氣息。-通宵早沁--早晨 , 年頭--年景 , 見年--往年 , 頭年--去年 , 過年--明年(2)夜了蓋--額頭 ,後脊癢--後背 , 博了蓋--膝蓋 , 胳肢窩--腋窩(3)燕白鬍子--蝙蝠 , 車虎溜子--壁虎 , 老家--麻雀 , 鵓鴣--鴿子 , 野鵲--喜鵲夜貓子
  • 麻將產生於明萬曆末年的蘇州 最早名稱叫「馬吊腳」
    在清代安徽人張潮為尤侗所作《戒賭文小引》中,曾留有以下重要文字:「馬吊之法,創自龠州」。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龠州」不是地名,而是人名。麻將產生的基礎是崑山葉子戲在蘇州民間先於麻將並接近於麻將遊戲的是崑山葉子戲,可能是馮夢龍創造麻將的直接借鑑。
  • 中國普通話「最標準的地方」,在河北一個小縣城,人人發音純正
    中國普通話「最標準的地方」,在河北一個小縣城,人人發音純正 ,中國960萬平方公裡,有1300多個縣,56個民族,13.9億人口, 中國這麼大,這麼多人,自然方言很多, 不要說十裡不同的聲音, 取決於自然村的方言。
  • 武漢方言八級:叫珠
    正好,旁邊來了個警察,也順手把」叫珠」放在了矮矮的隔牆上。兩人拉完以後,「屁雷子」把警察的叫珠當成「屁塞子」拿走了,警察把「屁塞子」當成「叫珠」揣兜裡了。「屁雷子」一走出廁所,叫珠就不停的響,「警報聲」大作,警察一聽,有情況,急忙拿出「叫珠」猛吹,結果怎麼吹都吹不響。為什麼會想起這個年久失「羞」,既「啦瓜」又上不得臺面的笑話?
  • 在眼鏡發明之前,眼鏡蛇叫什麼呢?
    在說到眼鏡蛇的時候,一直以來都充斥著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也被許多人調侃為「世界未解之謎」。這個問題就是——在眼鏡發明前,眼鏡蛇叫什麼?因此,在眼鏡出來之前,愛給事物命名的人們,肯定少不了眼鏡蛇起"外號"。那麼問題來了要怎麼去了解前輩們的腦洞呢?其實,從各地的方言俗語中我們就能窺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