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湯為什麼一定要用老母雞?老雞燉出來的湯就是鮮!

2020-12-05 大叔下廚房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獨家發布,如需轉載請註明文章地址。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

今天,我們姑且不去討論平時在飯店、餐館喝到的是不是真正的老鴨湯、老母雞湯,先來說說為什麼它們會如此受歡迎,又是不是真的如人們所認為的那樣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

儘管味道這種東西帶有比較強的主觀性,但就大部分人體驗後的真實感受,母雞和老母鴨,味道的確比較好吃,也的確比同類雛禽更鮮美,而且也經得起燉。這其實是從它們自身的肉質特點出發的。動物從嫩到老,有一個脂肪積累的過程,在它嫩的時候,脂肪的含量比較低,香味不是很足,它的肉比較嫩但是含水分太高了,所以炒比較合適。

但是一旦老了以後它的肉就比較柴,炒著吃的話就不好吃了,肉內的可溶出性物質含量卻很高,一個是脂肪含量高,這樣它的香味就比較濃,吃起來口感就會比較好。

那說了這麼多,你一定想知道怎麼燉出來的老母雞湯又鮮又好喝了吧,今天大叔下廚房教你這樣做!

老雞:1100g/火腿塊:適量/生薑:一小塊/小蔥:4-5根/料酒:適量/飲用水:適量/鹽適量

1、殺白雞一隻,洗淨

2、生薑一塊洗淨,用刀背敲扁

3、小蔥洗淨備用,取2/3切成蔥段,1/3切成蔥花

4、雲南火腿兩大片,切塊

5、先將蔥段放入雞肚子內

6.再放入生薑,合攏雞身

7.再加入火腿塊

8.加入飲用水,水量以蓋過雞身為標準

9、加蓋,大火什麼煮開

10.撇去浮沫

11.繼續下一步 加入適量料酒(多少按各自喜好放入)

12.加蓋大火煮開,換小火慢燉,約45分鐘

13.用筷子測試,

14.熟透後開始調味 取出煮黃的蔥段(不是顏控可以忽略這一步)

15.加入適量的鹽調味 火腿自帶鹹味,加入鹽後慢燉5-10分鐘就可以了

16.取工具,將雞肉剪成塊或切成塊

17.放入鍋內繼續煮一會就好了,起鍋裝盤,撒上蔥花。

大叔小提示

第一次煮開後水面上的浮沫一定要撇去,後期雞湯有沒有羶味和清爽度的關鍵就在這一步的處理上。 料酒/白酒可以按喜好添加,都是增香神器。 蔥段煮熟後取不取出沒有太大關係。 老雞一定要煲足時間,不然啃不動。

還有更多美食等著你哦~

還在香煎銀鱈魚?學會這個方法 好吃的都快把湯喝乾了

慄子和它一起做,竟成冬季補腎佳品,家裡人都喜歡!

你有多久沒吃過方便麵了?還記得上次吃是什麼時候嗎?

2018元旦 你想吃點啥?這六道美味大餐總有一道適合你

下方留言處可以分享你們喜歡的美食哦~吃完記得回來點個讚哦!

相關焦點

  • 老鴨燉老雞,冬令時節滋補湯,本是江淮人家奢侈,如今卻幾近失傳
    這樣認知我們的飯菜和食材,就能理清中醫的「治未病」和中餐的「藥食同源」,本來就是一碼事。 燉老雞和燉老鴨,歷史根源毋須考證,能追溯到上古人類使用火和馴養雞鴨。老雞怎麼燉,老鴨怎麼燉,為什麼一起燉了最香還大補,都是兒時飯桌邊聽父親說的。一年裡也有機會吃到幾次,不過城裡家家養雞,養鴨很少,也就難得吃到「雞鴨燉」,有老母雞湯已經非常滿足了。 「雞鴨燉」的滋補道理 當地傳統認為,老母雞、老母鴨都很補,還是溫補。也就是說,儘管對身體很補,但是不會補過頭。
  • 外婆80多歲,說燉雞湯不能直接燉!多做一件事,肉嫩湯鮮,好喝
    小時候我住在農村外婆家,外婆養了幾隻老母雞,只要是下蛋孵出小雞後,我就能吃上雞肉了,紅燒、滷製我都愛吃,到了冬天還是最愛喝雞湯,肉嫩湯鮮,每次雞湯我都要喝3碗才罷休。外婆如今80多了,身子骨很硬朗,還住在鄉下,山清水秀是養老的好地方,比城裡好,每次我去探望她時,她都要給我燉一隻雞,所以燉雞湯的方法都是和外婆學的,不得不承認,老方法有時就是好用、管用,都是祖輩流傳下來的,是智慧的結晶。
  • 燉滋補鴿子湯要注意這「2點」,肯定不會有腥味,肉嫩湯鮮
    燉滋補鴿子湯要注意這「2點」,肯定不會有腥味,肉嫩湯鮮現在已經進入深秋了,氣溫也是一天天的下降,一場秋雨一場寒,這連綿不斷的秋雨下得像在過冬了,早上出門都凍得瑟瑟發抖,在街上可以看到好多人都穿上了羽絨服,這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保暖,在飲食上也要注意加強營養,多喝一些湯,能夠禦寒保暖
  • 適合立冬喝的湯有哪些?分享雞湯7種做法,搭配簡單,暖胃又營養
    3.汆燙過的老母雞塊放入鍋中,加入紅棗,大火煲5分鐘後轉小火煲1小時,快出鍋時,再加入一把枸杞和適量鹽調味。【老椰子煲烏雞湯】食材:老椰子1個,烏雞半隻,紅棗5-6顆,蜜棗2顆,鹽少許。做法:1.把老椰子切開,倒出椰子水,切成細長條。
  • 煲雞湯,用公雞還是母雞,到底哪個營養更好?看完漲知識!
    煲雞湯,用公雞還是母雞,到底哪個營養更好?看完漲知識!雞湯是生活中很常喝的一種美食,它不僅僅營養豐富口感好,還有很好的滋補左右,而且老少皆宜。所以很多家庭都經常煲雞湯喝,尤其是在季節更換的時候,多喝雞湯還能增強抵抗力。那麼煲雞湯,應該用公雞還是母雞,到底哪個營養更好?
  • 廣東人愛煲湯,尤其是加入「它」煲的湯,鮮美極了,比燕窩還補
    廣東人愛煲湯,想必全世界都知道啦,走入粵菜館湯一定會有,快餐都會送份湯,哪怕只是蘿蔔豆腐湯,但是也是讓人歡喜。廣東人為什麼那麼愛煲湯,俺也不知道,但是自從來了廣東,自己也愛上了喝湯,有空的時候也學習煲一些廣東特色的湯,其中有種湯,味道特鮮,比燕窩還補。
  • 鎮江從冬至這天起,買只老母雞回家煨湯,可以補上一年!
    老鎮江人有個慣例,每到冬至,都會跑到菜場上買只老母雞,回家煨煨燉上一鍋老母雞湯,全家圍在一起,每人喝上幾大碗,喝得渾身冒汗,喝得其樂融融。冬天是進補的好時節,按民間說法,在冬至這天喝的雞湯,可以補上一年。當然,還有更補的。寧鎮一帶,有「進九吃雞」的習慣,民間有著「一『九』一隻雞」的習俗。
  • 怎樣熬製雞湯味道最鮮?
    這各種做法做出來的湯都很鮮,只是看你更喜歡哪一種食材和味道而已。綜合起來說,不管任何做法萬變不離其中的只有兩個原則: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食材的本質要好,好的雞湯用的雞一定是土雞、走地雞、不吃飼料不催肥吃草吃蟲自然長大的雞,而且最好是現殺現燉的,28天出欄吃飼料催大的雞除了油多沒什麼營養,用來燉湯清寡無味,而且肉質乾柴也不鮮嫩;第二燉雞湯要講究原汁原味小火慢燉,無論清燉、隔水燉、小火煲、瓦罐燜,汽鍋蒸,雖然容器不同,但原理是一樣的
  • 送你17道煲湯技巧做法,學會這幾招,你也能煲出一鍋好湯
    鯽魚湯用料鯽魚2條;姜3片;鹽少許;蔥4段;蒜3瓣;瑤柱兩三顆提鮮;大料1顆;花椒少許;老豆腐1盒;肉丸少許做法所有食材備用;鍋中放少許油,材料煸炒香,放入魚,兩面煎黃;煎至變黃;兩條魚剛好一鍋;煎好魚不用拿出,直接倒入開水,蓋蓋開燉吧;燉五分鐘就已經魚很軟很爛,湯也成奶白色了,這個時候放入兩三顆瑤柱來提鮮;接著可以放入豆腐,還可放入肉丸子,丸子有魚湯的鮮美
  • 肚包雞和豬肚燉鴿子,你喜歡哪一樣?
    肚包雞和豬肚燉鴿子,你更喜歡哪一樣?豬肚和什麼食材一起燉湯喝最有營養呢?筆者首先想到的是肚包雞和豬肚燉鴿子這兩樣美食,但凡,禽類的動物營養元素會更豐富些但,但是作為煲湯來講,組合是特別關鍵,例如:蓮子、枸杞、橄欖之類的,具有養生功效的食物都是非常不錯的。
  • 煨、煲、燉、煮……中國人的禦寒,先從舌尖開始
    長沙步步高福朋喜來登酒店聚味中餐廳主廚小理哥在今年冬天,為餐廳設計了一道創新菜——椰皇燉老雞湯。「大家都知道海南椰子雞,但椰子雞添加的佐料太多。椰皇燉老雞湯雖然是因椰子雞產生的靈感,但完全是粵湯的做法,文火慢煲,主打原汁原味。」唱主調的當然是海南椰子皇與走地老母雞,佐以竹蓀、蟲草花、菌類等溫補的、不會影響椰香味道的食材配料,老母雞宰殺洗淨,斬成塊。
  • 4個煲湯訣竅鮮美又營養 春季多喝什麼湯好?
    如今正值春季,這個季節疾病多發,非常適合多煲些湯來保養身體。可是很多人對於煲湯並不在行,以為就是簡單的將食材加水煮開即可。要想煲出一鍋營養美味的湯其實是有訣竅的,究竟是什麼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同時還要為食材選好「黃金搭配」,比如蓮藕和排骨,羊肉和蘿蔔,就是煲湯的絕配。  炊具選瓦罐  有實驗表明,使用瓦罐熬製的雞湯色澤乳白,滋味鮮美清甜,口感醇厚,香味濃鬱、肉質細膩,在色澤、滋味、香氣、肉質四個方面均優於高壓鍋和電磁爐熬製的雞湯。因為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熱能傳遞給裡面的原料,從而使熬出的湯滋味更鮮醇,原料更酥爛。
  • 燉雞湯時,最忌諱直接下鍋燉,多加一步,雞肉更鮮嫩,雞湯更香濃
    第一步,燉好湯必須有好的材料,所以燉雞湯選雞很重要,最好選用一年以上的老母雞,這種雞的營養價值最高,口感最好。清理乾淨後,把雞剁成小塊,這時一般人會認為是不是應該焯一下水,因為擔心雞肉裡的髒東西多,所以要焯水去掉雜質和血水,其實這個做法是錯誤的,因為焯水會流失掉大部分的營養成分,而且雞肉焯水會讓肉質變得又硬又老沒有口感。
  • 香菇燉雞的做法 孕婦喝的雞湯怎麼燉好喝
    看過大長今的應該知道,她煲湯的時候都把砂鍋上的氣孔堵住,用小火慢燉,這樣煲出來的雞湯味道香濃,雞肉非常鮮嫩可口。下面是我搜索整理的五個技巧,照著做,你也會煲出營養豐富熱氣騰騰的美味雞湯。原料:冷凍三黃雞500克(半隻),香菇8朵,生薑三片,鹽適量。
  • 都說廣東的湯好喝,網友:實在煲不出,老廣:因為我們離不開湯
    都說「一滾二燉三老火」,滾湯、熬湯、煲湯這些做法太普遍,每個地方都會做,除了熬的時間長短,其它的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這算不上特色。一直被人稱讚的湯,是老廣的「燉湯」,廣東「燉湯」之鮮美是令人陶醉的,是根據不同食材與藥材之間的均衡搭配,經過長時間燉出來的,湯清澈見底,但是不缺肉的香味、輔料的清香;就像一杯陳年老酒,越品越有滋味。
  • 燉整隻雞時用不用焯水?很多人不知道,難怪燉出來的雞肉又老又柴
    燉雞湯到底是該整隻雞下鍋裡燉呢,還是剁成塊燉呢?哪一種效果比較好呢?很多人都不清楚。難怪燉出來的雞湯喝著一點都不鮮美,有些人在家裡燉雞湯,喝著沒有一點味道,其實燉雞湯不知道要用什麼調料的話,可以買那種燉雞的料,下鍋一同燉煮,這樣就非常爽口入味了,其實呢,燉雞湯不管是剁成塊燉還是整塊燉沒有太大的區別。
  • 燉鴿子湯的正確做法,湯鮮柔嫩,營養不流失
    買好的鴿子用清水衝洗乾淨,肚子裡面有些沒髒沒處理乾淨,要用手把裡面的東西摳出來清洗乾淨備用。然後將鴿子放在案板上吧鴿子剁成小塊備用,然後把準備的配料蘑菇和幹黃菜放入水中浸泡下。這個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去購買配料的,這樣本身鴿子的營養在加上配料的搭配,會讓這道湯更加營養。點火起鍋,鍋中放入適量的清水,燒開後放入鴿子進行焯水。
  • 不是山藥也不是茯苓,南方人用它煲湯清甜回甘,北方人吃過的不多
    在菜市裡買了不少菜,出來在街頭看到一個老人推著三輪車在賣山貨。看著老人挺不容易的,於是買了5斤。告訴我這種山貨叫粉葛,可以用來煲湯,但是很多人都不認識,賣3元1斤也很少有人買。回到家把粉葛拍給朋友看,廣東的網友說,3元1斤都不買,真是不識貨。這種沒加工過的粉葛在南方比較常見,一般用來煲湯的,搭配鯽魚、排骨或者老母雞煲湯,營養鮮美、清甜回甘,而北方人吃過的不多。
  • 烏骨雞、老母雞哪個更滋補?這樣吃,補益全身,養腎、潤肺、健脾……
    烏骨雞、老母雞、小公雞,這三者可以說是民間推崇的相對更為滋補的雞了,但要論其哪個更好,其實也有講究!從中醫角度看,老母雞偏重於補血,小公雞偏重於補陽。兩者補益力量都很好,但吃老母雞一般選擇雞齡不超過三年的,而小公雞選擇那種還不會打鳴的或剛剛會打鳴的。但用烏骨雞治病,是我國獨有的方法,它能補五行之氣,素有「中國花旗參」之美譽。
  • 燉雞湯時,有人焯水有人直接燉,都不對!教你正確方法,太香了
    秋天是最適合進補的季節,有些人會錯誤地認為,進補就是餐餐大魚大肉,肉吃多了不但容易發胖,而且易致膽固醇增高,這樣的補法實在是吃不消啊!其實最養生的辦法就是喝湯,秋冬季是適合喝湯的季節。眾所周知,雞湯是很滋補的,而且蛋白質含量極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和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此外,雞湯還含有脂肪、鈣、磷、鐵、鎂、鉀、鈉、維生素和煙酸等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