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月球車全球徵名,你覺得叫名字什麼合適?

2021-01-08 大國將令視頻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古時就有「嫦娥奔月」。月亮給人的印象一直是非常神秘的,也正因為這樣,人們對月亮的探索才永遠不會停止。傳言中月亮上面有著外星人,也有說上面有著珍稀的礦物質成分等。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上其他的國家,人們對月球的探索從未止步。

我國將於2018年12月實施嫦娥四號的任務,也將首次實現人類探測器在月球的背面進行軟著陸和巡視勘察。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和嫦娥四號著陸器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並公布的。而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的全球徵名活動也在進行著。

嫦娥三號任務圓滿成功之後,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背面的實施方案也最終確定。2018年12月,嫦娥四號著巡組合體即將發射,也將實現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首次對月球背面的巡視勘察。

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是由國家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辦的。這次徵名活動還會聘請航天專家、社會文化名人,再將這些人組成評審委員會,篩選把關收到的名字。這次徵名活動截至北京時間9月5日24時,預計10月上旬公布徵名結果。此次活動還有相關獎勵:參與活動者最高可獲獎勵為3000元。不僅如此,參加活動還有機會赴發射現場目送嫦娥四號飛天。徵名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著,你覺得嫦娥四號任務的月球車,叫什麼名字合適?

相關焦點

  • 「玉兔」號繼任者叫什麼?嫦娥四號月球車今天全球徵名
    中青在線北京8月15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還記得「玉兔」號,作為我國第一輛月球車的她,如今終於迎來了繼任者——嫦娥四號月球車。今天,國家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公布了這位繼任者的外觀設計構型,並面向全球為其徵名。
  • 月球上已有27個中國名字 嫦娥落月處叫「天河」
    月球地理實體命名有什麼意義?為什麼要取這5個名字?目前月球上的中國名字有多少? 月球地理實體命名體現國家科技水平,已有27個中國名字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表示,月球地理實體命名能從一個側面反映一個國家在月球探測及其科學研究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績,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
  • 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即將結束「休眠」,如何叫「小兔子」起床?
    1月14號,玉兔二號月球車在其官方微博發布工作日誌顯示,在第一個月夜降臨後,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探測器陸續進入了休眠。月球上的一晚約等於地球的14天,這意味著,目前兩器月夜休眠期已經進入尾聲,預計將於本月底被擇機喚醒,並開展科學探測工作。
  • 美國登陸了假月球?嫦娥四號登上月球後拍了張照片,再次引發爭議
    在大晴天夜晚,只要抬頭就能夠看到天空有一條光明的「亮帶」,古人並不知道這是什麼,就以黃河和漢水稱它為河漢,漢代為了避諱「漢」就改成了天河、銀河、星河,稱呼是多種多樣。
  • 月背的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又自主喚醒啦!
    文/海鷗繼3月1日20時6分、3月2日4時月球背面的玉兔二號月球車和嫦娥四號著陸器圓滿完成第十五月晝的科學探測工作,進入第十五月夜休眠狀態中後,經過半個月的月夜休眠,剛剛,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又自主喚醒啦!
  • 嫦娥奔月史:嫦娥不叫嫦娥叫什麼?
    四川新津漢代畫像石中的羽人形象  嫦娥原不叫嫦娥  漢代以前,嫦娥還不叫嫦娥,叫姮娥,漢人為避文帝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曾將月球表面的一個隕石坑命名為萬戶環形山。  幾百年後,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前,太空員們又提到了嫦娥和月兔。
  • NASA拍到嫦娥四號 值得一提的是……
    文章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在下面的照片中發現了著陸器和月球車,這張照片拍攝於1月30日,黃色箭頭指向著陸點。據美國太空與宇航網站SPACE.COM報導,1月30日,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在接近嫦娥四號著陸點時向西滾了70度,這一操作將中國的探測器帶入了飛行器的視野中。
  • 月球背面真有外星人嗎,嫦娥四號拍攝月球背面照片,給出靠譜答案
    對很多人來說,小時候都問過這樣的問題:月亮上有什麼呢?其實,人類自始至終都沒有停止對宇宙的探索,也沒有停止對月亮的幻想。科學證明月亮上沒有嫦娥和玉兔,但美國科學家卻說有外星人基地,這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嫦娥四號傳回月球照片,拍到2180萬噸不明物,是誰留下的?
    嫦娥四號傳回月球照片,拍到2180萬噸不明物,是誰留下的?登陸月球才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直到科技水平提升後,終於將這一夢想變成了現實。1969年阿波羅計劃正式實行,阿姆斯特朗成為登陸月球的第1人,開啟登月的新徵程,也是人類邁向外太空的一大步,這只是一個開始,卻加深人類對月球的認知。當真正抵達月球,才會對它的看法有所改變,原以為月球上一片光亮,有萬物的生長,其實它死氣沉沉,既不會發光,周圍全是黑暗。由於沒有大氣層的保護,導致它的表面被隕石撞的坑坑窪窪,沒有一處光滑之地。
  • 月球3號給月背拍照,沒有直飛月球,而是慢慢靠近,在等待什麼?
    人類首張月背照片中國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著陸月背之前,科學家主要藉助繞月探測器了解月球背面,要麼拍照,要麼用儀器遠距離掃描。在這些探測器中,最早給月背拍照的,是前蘇聯的「月球3號」。時間回到60年前,蘇聯的「月球2號」探測器剛剛實現人類首次月面撞擊。為了彰顯航天實力,也為了窺探月球背面的奧秘,給月球背面拍照,被視為下一步的首要任務。
  • 12月3日晚,「兔子」又睡了,兩天後,嫦娥四號再次引發全球關注
    眾所周知,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我國的航天技術也越來越成熟,中國一度從航天落後大國進入到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的先進航天國家行列,特別是今年1月份嫦娥四號發射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更是開啟了人類首次對月球背面研究的重大裡程,為全世界探索月球提供了新的思路與重要數據,近日「玉兔二號」
  • 嫦娥五號的落月點為啥選在這兒?兩種採樣方式有啥區別?一起看嫦娥...
    「小朋友」 你是否有很多問號?從選擇著陸點到順利著陸月球嫦娥家族的兄弟姐妹都經歷了什麼?嫦娥三號到嫦娥五號的落月位置演示△虛擬特技演示:嫦娥三號到嫦娥五號各自在月球的著陸位置大家現在看到的是月球的正面,嫦娥三號落月的地方就在這裡,名字叫「虹灣」。
  • 月球車日記:調整落地角度 在月壤滾出首道痕跡
    北京時間12月15日晚23時許,地球第一次接收到「玉兔」號月球車的清晰圖像,它胸前的五星紅旗鮮豔奪目,這是五星紅旗首次與月球合影。  從12月2日凌晨1點30分被「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截至16日,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攜月球車「玉兔」在宇宙空間中旅行了15天。想知道宇宙旅行的感覺嗎?
  • 嫦娥奔月簡史:漢代以前,嫦娥叫姮娥
    漢代以前,嫦娥叫姮娥 嫦娥奔月簡史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並「挖土」帶回地球。標誌著中國人距離九天攬月的夢想更近一步。我們的先輩很早就對神秘宇宙充滿探知欲,羽人飛天,嫦娥奔月,一直是中國人的夢想。今天就來講一講嫦娥奔月史。商代 就有嫦娥奔月的記錄最早記錄嫦娥奔月事跡的是商代的巫卜書籍《歸藏》。
  • 嫦娥四號探測器將登月球背面 美媒:填補國際空白
    參考消息網9月11日報導外媒稱,中國科學院探月總體部副主任鄒永廖8日介紹說,過去一年多時間裡,相關部門組織對嫦娥四號任務進行了論證,準備將嫦娥四號發射到月球背面著陸,一旦成功將是國際上首次。據拉美社9月9日報導,鄒永廖在8日舉行的第二屆北京月球與深空探測國際論壇上表示,嫦娥四號的基本架構繼承了嫦娥三號,但科學載荷會有很大變化,將開展對月球背面的地質探測等。此前中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已經宣布嫦娥四號將在2020年前發射。鄒永廖介紹說,因為重力原因,從地球上無法看到月球背面。
  •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背!傳回世界首張近距拍攝月背影像圖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1月3日報導,今天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 想不到有一天,嗑到了嫦娥和她的CP
    盼望著,盼望著,全球矚目的「嫦娥五號」終於帶著月球的「土特產」回來啦!  從11月24日飛向月球,到今天作為中國首個無人月面取樣返回太空飛行器的成功凱旋,「嫦娥五號」的成功,標誌著在通往未來的星辰大海徵途上,中國航天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 揭秘嫦娥四號月背「盲降」:垂直降落,步步驚心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著陸,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的軟著陸,並通過「鵲橋號」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嫦娥四號發回的首張月球背面影像圖。這是嫦娥四號著陸器監視相機C拍攝的著陸點南側月球背面圖像,巡視器將朝此方向駛向月球表面。
  • 嫦娥四號最新發現:月背著陸區粒子輻射劑量是地表的300倍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2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嫦娥四號著陸器近日開展了國際上首次月表實地粒子輻射環境探測。實測結果表明,月球背面著陸區附近粒子輻射劑量率為13.2uGy/h,劑量當量是火星表面和空間站內部的2倍,一次航班的5到10倍,地球表面(北京)的300倍。這一研究成果已於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發表。圖為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在著陸器上的安裝位置。
  • 月球從何而來? 「嫦娥」正接近答案
    撞擊坑、環形山,坑坑窪窪,這是現代影像圖中的月球。但月球深處有什麼,是長久以來都沒有答案的謎題。  日前,國際期刊《自然》在線發布我國月球探測領域的一項重大發現。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月球與深空探測研究部主任李春來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嫦娥四號就位光譜探測數據,證明了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SPA)存在以橄欖石和低鈣輝石為主的深部物質,為解答長期困擾國內外學者的有關月幔物質組成的問題提供了直接證據。  關於月球形成有哪些假說和理論?現代科學又提供了哪些證據?這項最新發現對完善月球形成與演化模型的啟示究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