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2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嫦娥四號著陸器近日開展了國際上首次月表實地粒子輻射環境探測。實測結果表明,月球背面著陸區附近粒子輻射劑量率為13.2uGy/h,劑量當量是火星表面和空間站內部的2倍,一次航班的5到10倍,地球表面(北京)的300倍。
這一研究成果已於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發表。
圖為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在著陸器上的安裝位置。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供圖
科研團隊表示,這些實地測量結果為我國後續的月球探測提供了重要的輻射環境參數。該載荷還將帶電粒子和中性粒子的輻射劑量進行了區分,由此提供了更加精準的輻射物理量,可服務於未來航天員的輻射防護。
據介紹,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可對月表的粒子輻射總劑量、中性粒子輻射劑量、粒子輻射LET譜、中子、帶電粒子進行綜合測量。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背面預選著陸區。截至目前,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月球背面順利工作660個地球日,玉兔二號累計行駛565.9米。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