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品侍郎,與巡撫大人對抗,到底誰的權力更大?

2021-01-16 騰訊網

我是前沿漲姿勢,堅持原創。為大家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講述成體系的文化。歡迎關注。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過巡撫和總督的權力劃分。今天,我們聊聊六部的侍郎與地方上的巡撫,認真的說,巡撫和侍郎屬於平級幹部。那麼,如果侍郎大人和巡撫大人對抗,到底誰的權力更大呢?今天,我們聊聊這個故事。在明清時期,巡撫和侍郎基本上屬於平級,但是巡撫略高於侍郎。因為從巡撫調任侍郎,基本上屬於降級。但是,從侍郎調任巡撫則屬於升遷。

首先,我們聊聊侍郎這個官職。從兩漢時期開始,就已經出現了侍郎這個官職。但是,侍郎的權力和職位一直在變化,到了隋唐時期,侍郎的工作逐步固定下來。朝廷分為了六部,六部的長官為尚書,侍郎則是每個部的副手。但是請注意,當時推行三省六部制度,中書省等幾個機關才屬於中樞,因此,尚書、侍郎的地位都並不高。

到了明朝統治的前期,由於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度,六部開始直接對朝廷負責。六部尚書的地位進一步提高,成為了正二品高官。每個部都設立了左侍郎和右侍郎,其中,左侍郎是二把手。如果尚書老大人不在,左侍郎可以負責衙門的正常工作,明朝的侍郎屬於正三品官。清朝入關以後,進一步提高了六部的地位,尚書成為了從一品的高官,原本的侍郎也水漲船高,成為了從二品的高官。

從職務來說,侍郎屬於副部級高官。從品級來說,則與巡撫大人幾乎平級。巡撫是明朝才出現的官職,原本屬於臨時性的官職。到了明朝統治的後期,才成為了固定官職。到了清朝入關以後,總督和巡撫成為了地方上的封疆大吏。其中,總督管理兩三個省的軍務、河務、糧務等工作,一般掛都察院右都御史或者兵部尚書頭銜,屬於從一品或者正二品官。

至於巡撫,則是一個省的最高長官,負責全省軍事、經濟、民政、賦稅等全面工作,屬於全省當之無愧的一把手,擁有絕對的權威。巡撫一般掛協辦大學士、內閣學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禮部侍郎等頭銜。屬於正二品或者從二品官,從品級來說,六部侍郎與巡撫大人基本平級,但是巡撫的情況例外。巡撫是全省的一把手,實際權力很大,侍郎僅僅是一個部的二把手或者三把手,上邊還有尚書大人制約。

在尚書大人之上,還有內閣大學士或者軍機大臣制約。因此,侍郎雖然屬於高級幹部,但是實際權力有限。巡撫雖然不是京官,但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巡撫大人說一不二。例如省內各地文武官員拜見巡撫大人的時候,都會畢恭畢敬的喊一聲「卑職參見中丞大人。」

巡撫大人的儀仗非常威武,前後官軍壓陣,鳴鑼開道。在京城裡,除了皇帝、太子、皇后等人,連內閣大學士或者軍機大臣都不敢擺開儀仗。與巡撫相比,各部的侍郎們略微差了點。當然,皇帝特別欣賞的侍郎除外。例如明朝嘉靖時期,張居正以侍郎的身份入閣辦事,成為了內閣大學士,直接越過了尚書。由於自身屬於內閣大學士,各地的巡撫們自然比不過。在正常情況下,侍郎的地位可略低於巡撫。

在明清時期,如果地方上的巡撫,平級調任戶部右侍郎,那麼,巡撫大人肯定不願意。畢竟自己曾經是一把手,調任以後,直接淪為了三把手。但是,戶部右侍郎調任江蘇巡撫,則肯定願意。因為即便尚書老大人退休,前邊還有一個左侍郎等著接班,根本輪不到右侍郎。

至於各個部門的左侍郎,由於已經是二把手,很有可能負責常務工作,因此,輕易不願意外放。因為一旦尚書老大人退休或者去世,基本上就是左侍郎接班。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左侍郎根本不願意擔任外地的巡撫,除非是總督這個級別還能考慮。在清朝統治的後期,曾國藩曾經擔任侍郎。指揮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以後,朝廷加封曾國藩為兩江總督,節制東南4省的事務。如果僅僅加封曾國藩為巡撫,估計曾國藩肯定不滿意。

所以說,巡撫的地位略高於侍郎。但是,如果巡撫與侍郎正面對抗,巡撫必須給侍郎一點面子,因為官場瞬息萬變。侍郎又是京官,一旦被皇帝提拔,很有可能超越巡撫。雖然侍郎不如巡撫大人,但是壓制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員,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關於我國古代各級官員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大家有什麼感興趣的話題,可以在文章下留言,作者會挑選相關內容,與大家慢慢聊。

相關焦點

  • 從二品的布政使,與巡撫大人幾乎平級,為何權力相差那麼大?
    布政使和巡撫的設置,要追溯到明朝。明初地方各省不設主官,權力一分為三,分屬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負責地方民政及財政,主官為左、右布政使。後來為加強統治,又開始向地方派遣巡撫和總督,以便節制三司。
  • 在清朝從一品的提督,為什麼要受制於從二品的巡撫?
    巡撫則是主管一省的軍政和民政,可以說是一省的最高長官,巡撫為從二品,如果加兵部侍郎銜則為正二品。以字面意思來看,清朝的提督掌握一省的綠營兵馬,而巡撫則是一省最高長官,而且品級略低,兩者之中不說提督壓巡撫一頭,但怎麼說也是地位相等的,但在清朝偏偏是巡撫比提督權重,而且是很明顯的壓了提督一頭,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宋安之具體來說說。
  • 學政大人的權力看似並不大,但有人為何說能夠抗衡二品巡撫?
    再逐漸完善府、州、縣學校,那麼誰來決定哪些人達到入學標準呢?初期由巡按御史、布政使、按察使決定。而後才設置了「學政」,為臨時性官員。為清代為例,學政任期為三年,派往各地均帶原官職銜,期滿仍回原衙門任職。 《清史稿》記載:提督學政學政職責:省各一人。以侍郎、京堂、翰、詹、科、道、部屬等官進士出身人員內簡用。各帶原銜品級。掌學校政令,歲、科兩試。
  • 清朝的「二品大員」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務?級別太高,你可能不信
    在諸多影視和文學作品,乃至歷史文獻的記載中,我們經常能夠聽到「二品大員」這樣的特殊稱呼,那麼,「二品大員」到底對應今天的什麼級別,什麼職務呢?  所謂「大員」,指「職位較高的官員」,也就是說,能被稱為「大員」基本上都是手握實權、權傾一方的高級官員。
  • 古代趣味官職名稱,政務官——侍郎、令尹和巡撫是多大的官?
    【參知政事】唐貞觀十三年(639),以尚書左丞劉洎為黃門侍郎、參知政事。其後,非三省長官而加此銜者為宰相。北宋乾德二年(964)置為副宰相,輔助宰相處理政事。元豐改制時廢,南宋恢復。遼中書省置,西夏亦置。金尚書省置,與左、右丞合稱為執政官。元代行中書省亦設,為行省副長官。明初沿元制,洪武九年(1376)廢。4.
  • 那些被乾隆皇帝殺掉的二品以上大臣
    在清朝的歷史上有很多高級官員因辦事不力被皇上給殺掉,比如在乾隆朝,「以事罹法」的二品以上官員就有五十二人,其中在旗的有三十一人,而且不乏殿閣大學士、總督級的人物。  訥親  張廣泗,漢軍鑲紅旗人,雍正四年追隨鄂爾泰徵伐苗疆,屢立戰功,雍正六年出任貴州巡撫(從二品),雍正十四年升任湖廣總督(從一品或正二品),次年出任貴州總督,繼續負責平定苗疆叛亂事宜,乾隆十二年轉任陝甘總督
  • 唐代的宰相是三品官,那一品、二品是什麼官?
    比如唐朝的中書省的老大中書令,門下省的老大叫做侍中,或者其他可以受皇帝委派,能夠參與政事商議的中書侍郎,門下侍郎都可以看做是宰相。也就是說凡是具體官職後面加綴以上諸如中書侍郎、參知政事、平章政事等名稱的都可以理解為是國家的宰相。
  • 同一級別的軍事主官和政治主官到底誰的權力更大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序列中連長和指導員作為連隊的軍政主官在行政級別上都是連級、軍銜一般都是上尉,那麼連長和指導員到底誰的權力更大呢?其實這個問題不只是存在於連長與指導員之間,事實上連以上的各級單位都存在軍事主官與政治主官的權限問題。
  • 解讀:古代的二品官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副國級!
    古代二品官又分正二品和從二品,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的官品,分別是官制中九品十八級的第三級和第四級。正二品:【副國級】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榮譽稱號,相當於總工會主席】、各部院左右侍郎【國務委員兼副部長】、內務府總管【中央辦公廳主任】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大區書記,如以前的東北局、華北局等】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中央警備團司令】、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中央儀仗隊】  武職外官:副都統、總兵【綠營集團軍司令】從二品:【部級】  文職京官:
  • 「巡撫」是明清時期的產物?淺析起於北魏、興於宋代的巡撫制度
    在南北朝時期,巡撫就已經初步具備了軍事與民事這兩項職能,時有派遣巡撫出巡邊鎮及賑災撫民的情況。到了唐代,正式設立巡撫為職官,並改巡撫為「巡撫使」。武則天時期,狄仁傑以冬官侍郎,任江南巡撫使。然而遍尋諸史,在唐代僅見三人擔任過巡撫使,出現的頻率很低。到了宋代,巡撫使制度日趨發展,「巡撫」一詞開始常常見諸於史籍,為明清時期巡撫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礎。
  • 唐朝的宰相大多都是三品官,那一品、二品又是何方神聖呢
    說唐朝事前,我們先看一下清朝的官員等級設置,清朝是個特例,一品二品官非常多,相比其他朝代,清朝的一品官二品官比例嚴重超編,甚至到了不值錢的地步。到了乾隆年間,乾隆皇帝都認為皇族擔一品官已經體現不出皇家至高無上的地位,就專門設置了超品的等級,上至親王、下至輔國公,皆位列超品。
  • 中國歷史上,權力最大的地方官是哪一個?一旦上位後堪比皇帝
    前幾天一位讀者私信我,說她在看清宮劇的時候經常聽到兩廣總督,直隸總督相關的詞語,他們的官職到底大不大?大清王朝地方官編制以總督和巡撫為最高,巡撫又是一省之長,他們到底以什麼樣的關係著稱?上下級?誰的職位更大一點?地方官的權力哪個又是最大呢?首先我先給出一個肯定的回答,總督肯定是要比巡撫大的。
  • 歷史那些事,巡撫有「便宜行事」之權,監察機構加速官僚集團解體
    宣宗時期派遣巡撫「巡行天下,安撫軍民」,已成定製。巡撫之制始於洪武二十四年敕「懿文太子巡撫陝西」,這些巡視地方的監察官員若兼領其他專項事務,則稱總督、提督等,權力比巡按御史更大,有「便宜從事」之權。他們巡按地方,維持官場風紀,彈劾不法官吏,如洪熙元年(1425),巡撫山西金都御史李侃考察地方官吏,一次奏罷布政使王永、李正芳等官員160多人。另外他們還有權處理地方政務,如勸課農桑,勘察災情,興修水利等本該由地方官員處理的事務,他們也有權過問。到明中期前後,出於鎮壓農民起義以及平定「南樓北虜」的需要,這些總督、巡撫還可以提督軍務。
  • 布政使和按察使並稱「二司」,為何一個是從二品,一個是正三品
    清朝的官制體系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其中地方施行「督撫制」,以「總督」領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和軍事大權;以「巡撫」領一省行政。就具體官職而言,總督基本相當於建國初期統管某一地區經濟、軍事、行政的地區書記,而巡撫則基本相當於省委書記。
  • 《貓和老鼠手遊》泰菲梅花侍郎皮膚怎麼獲得 梅花侍郎獲取攻略
    由華納兄弟互動娛樂正版授權,網易精心研發的《貓和老鼠》手遊即將迎來眾多全新內容,人氣角色泰菲全新A級皮膚「梅花侍郎」將飄逸登場,賞雪、品...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若是雪落梅開,那才是絕佳的美景!
  • 《權力的遊戲》太監瓦裡斯之死,是誰之過?
    《權力的遊戲》太監瓦裡斯之死,是誰之過?《權遊》中的小人物太監瓦裡斯,從第一季到最後一季,他同小惡魔一樣,是被人們嘲笑的對象,他一直為了活著努力,遇到了龍母丹妮莉絲,他為了權力而努力。他可以說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他喜歡權力,喜歡用智慧遊走在權力的刀刃上,這是他自以為豪的事情,嘲笑他的人,都死於他精妙的權力遊戲之能。他雖死於龍母龍炎之下,那到底是誰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