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九時或下午四時許,在赤坎北橋公園,都能聽到「啪啪」的清脆響聲,猶如炮竹聲聲在空中鳴放——當然,這並不是有人在放炮竹,而是這裡有一群練響鞭健身的人。這群人中,長者已是年逾花甲,年輕者則還不及而立,他們手裡飛舞著響鞭,只是在健身運動。有時他們還會三五成群,相互切磋鞭法,探索新的健身套路。
響鞭又名麒麟鞭,多以皮鞭或鋼鞭為主體,由手柄串通皮鞭或不鏽鋼鏈,尾接尼龍鞭鞘構成。據了解,響鞭健身運動起源於遼寧省瀋陽市,對肩周炎、頸椎病等頑疾有一定的療效,習練者已遍布大江南北。如今,在湛江市,除了北橋公園外,在南橋公園、瑞雲公園、金沙灣畔、海濱公園、湖光巖風景區等適合健身休閒的場所,也都有時可見甩響鞭健身人的身影。
騰空打鞭。
湛江響鞭第一人
在赤坎北橋公園玩響鞭的人群中,有一位古稀長者,腰板硬朗,精神抖擻,他時而出場示範鞭法,時而在場外指導別人,大家都尊稱他「周師傅」。
周師傅名叫周廷琛,是我市一名武術教練。2011年他曾率領湛江鎮武堂武術隊,代表湛江市參加廣東省第四屆武術精英賽,奪得4金9銀10銅。
2013年春節後,周廷琛到廣州侄兒處小住了一段時間,當時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便看到有不少人在打響鞭。當了解到知響鞭這項運動簡單易學,且健身防身效果好值得推廣時,他便跟著練習起來。
由於自小習武,前後不到半年時間,響鞭健身運動基本動作和十幾種套路,周廷琛都已經掌握了。他的甩鞭不但動作規範、精準,而且招式多、難度大,既有立式單臂抽鞭,又有雙臂雙鞭輪抽與齊抽,還有空中換手抽鞭、回頭連環五響鞭等十多種套路。無論大鞭小鞭,無論長鞭短鞭,無論皮鞭鋼鞭,他都運用自如,得心應手。
周廷琛把這項健身形式帶回了湛江,常在北橋公園一邊繼續深入鑽研響鞭技法,一邊熱心熱心推廣,當起了練鞭健身運動的「義務教練」,他也就成了湛江鞭友們公認的打響鞭最早、也打得最好的人。三年來,在周廷琛師傅等人的熱心指導帶動下,參加響鞭健身運動的人越來越多,筆者採訪中耳聞目睹練鞭健身的故事也精彩紛呈。
打鞭不離親兄弟
在湛江練鞭健身人群中,王德、王澤兄弟倆是周廷琛首批學徒中的兩個。
一天,周廷琛看到王澤在在北橋公園舞臺上揮著皮鞭打陀螺,便熱心地上前告訴他:練鞭健身運動的技法很多,不僅僅是打陀螺。接著,周廷琛還向王澤展示了一些常用的技法花樣——周廷琛鞭起鞭落,「啪啪」作響,似乎身體每個關節每塊肌肉都在釋放著能量,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僅鍛鍊了身體,而且舉手投足見散發著力量的美感。看罷,王澤興趣大作,立馬拜周廷琛為師,學習響鞭的健身運動技法。
好消息不忘與大哥分享。王澤隨後第一時間把當天的所見所聞告訴了大哥王德。王德也被吸引了,便與王澤一同向周廷琛求教苦練響鞭健身法。王家兄弟在周廷琛的悉心指導下打鞭健身兩個多月,久治不愈的肩周炎、頸椎病不知不覺地好了。於是,他們越打越上癮,越打越帶勁,很快掌握運鞭發力的要領。
現在,王澤兄弟倆已經諳熟運鞭的「甩」、「揚」、「彈」、「旋」等技法,王德的送鞭、點鞭根式打得精彩,而王澤的雙手前後打鞭的高難度動作也得到了周廷琛師傅的充分肯定。
夫妻並肩齊練鞭
在北橋公園響鞭練功場上,常常能看見一位英姿颯爽的揮鞭「女漢子」——動作健美,剛柔相濟,節奏感強,鞭響四方,鞭友稱她是「甩響鞭的穆桂英」——她叫謝茵,是湛江的一名退休幹部。
「『穆桂英』真不敢當。我練鞭健身是在我丈夫尤勇帶領下學習的。」謝茵的丈夫尤勇是一名退休職工,當了解到到練鞭健身的諸多好處,2015年春便慕名去北橋公園觀看響鞭高手如何健身。當時,周廷琛和王德王澤兄弟倆每人一鞭在手,各有千秋,舞得眼花凌亂,尤勇看後佩服得五體投地,便以他們為師虛心學習。
尤勇掌握響鞭健身運動基本功法後,對這項運動原來越痴迷,更是不斷地向高難動作攀登。真是「夫唱婦隨」,尤勇對響鞭的痴迷,不知不覺也帶著謝茵跟著丈夫亦步亦趨。謝茵為人膽大心細,知難而進,又長又重的「鞭王」也敢抓起來就練。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來,在丈夫的言傳身教下,謝茵的鞭法有長足進步。
如今,夫妻倆一有空便會在東海島老家習練響鞭,周末空閒時,則常會帶上乾糧與鞭友一同去湖光巖風景區練習切磋。夫妻練鞭,男女搭配,剛柔相濟,鞭響如雷,一些過往遊客行人常常忍不住駐足觀賞,有的甚至還會躍躍欲試。每逢此時,尤勇夫婦也會毫不保留地義務施教。
後起之秀接踵來
湛江練鞭健身的隊伍正在發展壯大中,湧現出不少新秀,魯偉雄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5年夏天,魯偉雄與夫人驅車去湖光巖風景區度周末。中午,他登上清風亭時,看到一對夫婦正在不遠的空地上練響鞭, 3米多長的鞭子,或提或劈,或點或抽,剛勁有力,還伴隨著陣陣清脆「啪啪」響聲,真是一道魅力四射的亮麗的風景線,魯偉雄不禁連聲叫好。
結識了尤勇後,魯偉雄漸漸愛上了響鞭,他每天業餘時間都會抽空練習半小時左右,或在家練,或去北橋公園跟周廷琛師傅和王德、王澤師兄學習,還上網觀看有關練鞭健身的視頻。魯偉雄博採眾長,由慢到快,從簡到繁,由易到難,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進步很快,成為湛江練鞭健身隊伍中的新秀。
魯偉雄多才多藝,琴棋書畫無所不曉,球類田徑無所不通,於是他甩出的響鞭也是「不同凡響」——既有桌球抽殺的快速凌厲,又有書法運筆的剛勁飄逸;既有飛躍投籃的騰雲風採,還有吉他演奏的抒情韻味……近日,他以「湛江響鞭隊」為名建立了微信群,為鞭友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
李康稱也是響鞭群體中的後起新秀之一。剛過花甲之年的他在今年4月才加入練鞭健身的行列,但他「入伍」僅一個多月,進步卻出人意料的快。
「李康稱悟性高,加上勤奮好學,他總是快人一步!」周廷琛對這名年長的「新秀」點讚有加:每教大家一個新動作,最早掌握的往往是他;有的鞭友十天半月還學不會,而他不用半小時就學會了。
筆者現場看到:李康稱甩鞭步伐矯健,動作中規中矩,鞭子在他手中好像充滿靈性,聽他指揮,或點擊,或劈打,時而鞭子筆直飛出,時而鞭子柔軟繞身。
「打響鞭易識難精,要精準掌握鞭性不易,要創新發展練鞭健身套路更不易!我們唯有繼續刻苦學習,上下求索!」周廷琛告訴筆者,實踐證明,練響鞭可以使周身肌肉關節得到鍛鍊,尤其是對於長期伏案工作的人更有幫助,是一項老少鹹宜的健身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