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 重陽之茱萸的秘密

2021-01-12 四季健康美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又到一年的重陽節,每年重陽節都有登高望遠的習性,古人有插茱萸寄情相思,但你知道嗎?茱萸不僅可以吃,還有不錯的滋補效果。

茱萸果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雙子葉植物綱、山茱萸目、山茱萸科、山茱萸屬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藥。佩茱萸,中國歲時風俗之一,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時爬山登高,臂上佩帶插著茱萸的布袋(古時稱「茱萸囊」)。

茱萸花

山茱萸是一種可以有補虛作用的食材類型哦,它的營養物質有很多,可以有很好的促進食慾的作用,還有補肝腎的效果呢。今天我們來介紹的是用茱萸和玉米做的粥,不僅具備上述效果外,還能起到補血的效果。關鍵是口味還不錯。

茱萸肉玉米粥

功效:肝腎不足、體質虛弱者

茱萸玉米粥

準備材料:

大米、玉米粒、茱萸肉、鹽、蔥花

做法:

1. 大米洗淨需提前浸泡半小時,茱萸肉洗淨,入清水泡軟。

2. 鍋內加足量清水滴入幾滴油,大火煮沸後依次放入大米、玉米粒、茱萸肉。煮沸後轉小火繼續熬煮至熟透變濃稠。

3. 最後加入加鹽調味,撒蔥花即可。

總結:

茱萸肉質鮮紅,配上晶瑩剔透和金黃飽滿的大米和玉米。經過小火長時間熬製後黃黃的,不稀又不稠,吃在嘴裡有淡淡的甜味,衝擊著整個口腔中的味蕾,同時會感覺到一股濃濃的香氣直撲口鼻,這就是美味滋補又好吃的茱萸玉米粥。

茱萸具有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的功效。玉米具有健脾益胃、抗衰老、潤腸通便、美容護膚、防止動脈硬化、降糖的功效。大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功效。

三者營養豐富的材料搭配搭配在一起後,此粥便具有了具有溫補肝腎、止汗固精、健脾益胃、潤腸通便、補中益氣的功效。茱萸玉米粥有一定的潤腸作用,對於經常出現便秘的人有一定的調理改善,對於抗衰老也有一定的好處。所以這樣的搭配他可以有很好的調理身體的作用,而且還有美容養顏的效果哦。小夥伴記得收藏轉發哦

有關茱萸的功效和重陽的習俗,小夥伴們還見過哪些呢?歡迎留言探討!

好了本期就到這裡了,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關注點讚轉發下。我是四季健康美食,關注我,關注適宜季節的健康美食。

相關焦點

  • 九月九日,遍插的茱萸竟然是花椒?
    我們從小學課本裡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知道了古人九月九頭插茱萸的習俗,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茱萸到底是什麼植物?  知道茱萸,是從小時候背誦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那裡來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這首詩,讓身處城市的兒童知道了有茱萸這種植物,知道了在唐朝,過重陽節除了吃重陽糕,還要遠足、登高、爬山、佩戴茱萸。
  • 茱萸還是菊花 "重陽之花" 您選哪個?
    &nbsp&nbsp&nbsp&nbsp關於重陽風物,古人寫過不少詩,有「九月九日風色嘉,滿頭爭插茱萸花」,也有「與客攜壺上翠微,菊花須插滿頭歸」,那麼到底哪一個,才當得起「重陽之花」的美譽?
  • 遍插茱萸又重陽
    作者 凌若鑫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賞菊賦情、以酒會友,用插滿山頭的茱萸遙寄對親人的思念,古人將重陽節的意義詮釋得浪漫而又溫情。  在這個網際網路向縱深挺近的時代,領先的通訊技術讓任何人之間的聯通變為可能。
  •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是哪種茱萸?
    漢 絹地茱萸紋繡清 石濤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意圖清 茱萸紋盆古代 佚名 《山茱萸圖》農曆九月九日,古人為何要佩戴茱萸囊和插茱萸?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中描寫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是哪一種茱萸?前一個問題,現代學者並未解釋清楚。
  • 九月九日 讓我們一起心懷感恩回到老地方陪伴老人家
    ­  才過中秋,又逢重陽。思念仿佛是這一陣緊過一陣的秋風,吹遍落葉如裳。­  「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九月九自古便是秋日大節。唐代詩人王維一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自此不僅登高懷遠、遍插茱萸的風俗為婦孺老幼皆知,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一語道破國人心中的節日情懷。
  • 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已至,古人用詩歌與歲月道別
    吳石僊 滿城風雨近重陽1.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盡了重陽節遠在他鄉之人對親朋好友的思念之情。黃惇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沈鵬 行書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2.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同樣是重陽離別,孟浩然的《秋登蘭山寄張五》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期許。
  •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茱萸」是什麼?
    茱萸葉還可治霍亂,根可以殺蟲。《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古人認為佩帶茱萸,可以闢邪去災。《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頭上,闢除惡氣而御初寒。」重陽這一天,採摘它的枝葉.連果實用紅布縫成一小囊,佩帶身上,可用來闢除邪惡之氣,是古來常用作防疫的民間藥。
  •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
    對中國人來說,重陽與春節、清明、端午一樣,是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各地有各種不同的風俗。之所以叫重陽這個名字,是因為這一天農曆是九月初九,在《易經》中「九」是陽數,兩陽數相重,是為重陽節。提到重陽節不能不提到一首古詩,那就是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長什麼樣 你見過嗎?
    又是一年重陽時,也是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千古名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在一年中被提及頻率最高的日子。只是,茱萸究竟長啥樣?吳茱萸。記者 崔引 攝山茱萸。記者 崔引 攝曾是「重陽之花」茱萸曾是當仁不讓的「重陽之花」,風頭之勁一度蓋過同樣覬覦「重陽之花」的菊花。
  • 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茱萸到底有哪些用途?
    唐朝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有「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說明至少在唐朝時,人們在農曆的九月九日有佩帶茱萸的習俗。重陽節又稱「茱萸節」,在傳統的數字中,九是陽數中最大的一個,農曆九月九,有兩九相重,故稱重陽,也被稱為「老陽」。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那些孩子們不得不知的重陽節英語小知識
    一天,費長房提醒桓景,九月九日這天,他家會發生災禍,全家人必須外出登高避禍。每人要佩戴一個絳色的囊袋,裡面裝上茱萸,系在手臂上,同時飲菊花酒,才可躲開災禍。桓景帶著家人,一一照辦。 晚上回家後,桓景發現災禍果然降臨,牲畜全都離奇死亡,但家人都倖免於難。
  • 茱萸長什麼樣,你見過嗎?
    崔引 攝又是一年重陽時,也是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千古名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在一年中被提及頻率最高的日子。只是,茱萸究竟長啥樣?山茱萸。崔引 攝曾是「重陽之花」茱萸曾是當仍不讓的「重陽之花」,風頭之勁一度蓋過同樣覬覦「重陽之花」的菊花。
  • 重陽起源的傳奇故事:因與家人一起登高遊玩,躲過了一場滅門之災
    又《續齊諧記》云:「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長房因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南當有大災厄,急令家人縫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飲菊花酒,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 佳節又至,共迎重陽
    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
  • 經典古詩詞 誦讀伴成長——《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縣直機關第一幼兒園大三班宸宸小朋友朗誦的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佳節又重陽,去擼一隻貓
    一日謂景曰:「九月九日汝家有大災,可作絳囊盛茱萸系臂上,登高山,飲菊花酒,禍可消。」景如其言,舉家登山。夕還,見牛羊雞犬皆暴。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如此,登高、飲菊花酒、戴茱萸囊…即可「驅邪迎祥」!重陽登高最初的目的,就是躲避災難,因為在家呆著不安全。菊花,經霜猶盛、傲雪凌寒是生命力的象徵,也由此演化出以菊泡酒,延年益壽祈願。日月梭飛,轉盼重九。
  • 遊大唐芙蓉園的茱萸臺,感受唐詩背後的詩佛悽迷
    被花草樹木簇擁的茱萸臺為稜柱形,基座和頭頂都是石蓮花造古型,是大唐芙蓉園佛教氣息濃鬱的景點之一,專為紀念唐代大詩人王維而修建的,如今已成為古都人重陽登高憶親人的好去處。茱萸臺周圍種滿了茱萸樹,深秋時節,茱萸果漸漸變紅,晶瑩剔透如瑪瑙。很多人都不認識茱萸,遊過茱萸臺,相信山茱萸那紅豔豔的果子、苦巴巴的味道一定讓人記憶猶新。
  • 金色山茱萸花
    估計大多數人知道茱萸花,都源於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花是古代人們在重陽節插在鬢角做裝飾的。如果不是樹上有牌子,第一次見到它時,怎麼也不相信此花叫山茱萸花。
  • 九月初九重陽節 秋意颯爽送重陽節祝福語
    九月初九重陽節 秋意颯爽送重陽節祝福語2016-10-01 10:55:0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九月初九重陽節,秋意颯爽送思意;觀菊不忘重陽糕,遍插茱萸飲美酒;佳節念友思心切,一聲祝福真摯送;願君重陽樂開懷,闔家團圓幸福隨。重陽快樂!
  • 重陽說「九」 古人眼中的神奇數字
    農曆九月初九被稱為「重陽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又被稱為「重九節」,因為這個日子有兩個「九」。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九」是一個神奇的數字,直到如今,人們還將「九」視為吉祥、尊貴的象徵。那麼,九月九日為何被稱為「重陽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