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陰陽平衡的體質養生法則

2020-12-01 騰訊網

常聽中醫,增長健康

(147)《黃帝內經》失眠的原因

維護生命陰陽平衡的體質養生法則

人的生命儲備是有限的,人們需要節能養生。節能養生包括靜養生、慢養生和低溫養生。我們節能養生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陽氣和陰精,避免不必要的損耗,從而維護生命的陰陽平衡。那麼怎麼進行節能養生呢?

先來看什麼是節能。我們冬天的空調溫度不調太高其實就是節能,節能講究的實際上就是一個適度的問題,若是冬天在室內穿一件毛衣不覺得冷這就說明了空調的溫度很適度。

有些有寒症的、體寒的人,就不能低溫養生而是要溫熱養生。因為若是讓寒體陽虛的人低溫養生,他的身體是受不了的,他只能溫熱養生,比如冬天中午的時候這類人就一定要去曬太陽,根據太陽的光芒給自己增加熱度,這就是最自然的溫陽養生。

節能養生的另一個要注意的就是氣候反常的時候,體質不好的人,比如對那些寒涼體質的人而言,氣候過於寒冷的時候,無異於雪上加霜,這時候就要比其他人更注重穿衣保暖,在飲食上也要注意不能吃寒涼的食物。

那麼過熱的天氣呢?就要注意低溫養生,要降溫,如果天氣太溼的話,用一個比喻來說就像屋漏偏逢連夜雨,就會溼上加溼,外溼引動內溼,引發疾病。

因此這時候一定要注意防溼,少吃生瓜果,涼的東西;而過於乾燥的天氣,對那些精虧、傷精的人而言是不適合的,這就等於乾柴遇上烈火正好是加燥,所以這時就一定要多吃潤燥、涼潤的東西。

其實這些養生的方法就是把《易經》的八卦和人體的不同體質相結合,並通過《易經》的象數和義理來進行養生,同時大自然的風寒暑溼燥火也有重要的影響。

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就是要根據自己的體質和大自然的氣相協調,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否則不是雪上加霜,就是火上添油,或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乾柴與烈火,不僅無法達到養生的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所以我們在養生時一定要把自己身體裡的風寒暑溼燥火和自然界中的風寒暑溼燥火相協調,也就是體質養生和自然相調和,這樣所達到的效果才能是最好的。

【一日一言】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漢·司馬遷《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相關焦點

  • 中醫五行與養生
    中醫的神奇之處就是很多亞健康、無法治癒的疾病現代科技沒有一點辦法,而中醫幾副湯藥就能解決問題。很多人搞不懂這陰陽五行能和身體健康扯上關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五行,所謂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基礎的物質,《尚書.洪範》上說木月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穡;金曰從革,水曰潤下。
  • 知悉"七損八益"調節陰陽 養生始於生命孕育
    《黃帝內經》是我國的養生寶典,講求「天人相應」的觀點,以「陰陽五行」理論總括人體生理、病理、診斷與治療。「七損八益」就是針對中醫陰陽理論提出的如何調理陰陽,使陰陽平衡協調的七種「損」與八種「益」的原則。  懂得了「七損八益」,就懂得了如何調節陰陽,如何使人體處於陰陽平衡狀態,這才是養生之大法。
  • 中醫養生知識解析,最好的養生方法是什麼?
    中醫養生知識在中國是最受歡迎的一種文化之一,適當的去養生可以讓人們身體健康遠離病痛,那麼在中醫養生知識當中最好的養生方法是什麼呢?下面亮健好藥房為大家分享最好的養生方法!最好的養生方法其實是養氣,則調理氣息!人生於天地陰陽,氣在人體活動中是不可或缺的。
  • 古代的性愛養生法則
    古代有哪些性愛養生法則呢?中醫養生學家在房事養生中非常講究房事損益。在這裡,「損益」指的是在房事過程中以及房事前後,對*有益的行為以及對*健康造成危害的行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的觀點,就是房事的:「七損八益」。
  • 秋冬養生:氣溫低,手腳冰冷的女人,3個方面做好「熱養」
    秋冬養生:氣溫低,手腳冰冷的女人,3個方面做好「熱養」。 傳統的中醫養生認為,養生不但有四時八節之分,也有男女之分。比如「男要冷養、女要熱養」之說,就這個觀點的最佳體現。 首先,為什麼說「女要熱養」呢?
  • 中醫為什麼講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學說對我國古代醫學理論的建立有著重大意義,是我國古代醫學理論體系的核心組成和概括總結。如果想要成為一名醫術高超的中醫,除了一些口傳心授的偏方、秘方和各代編著的醫藥書籍外,還必須深入了解中醫的理論基礎;而想要了解中醫的理論基礎,首先必須弄清陰陽五行的概念。我國古代先民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由五種自然元素構成的,即金、木、水、火、土。
  • 「她」的「陰陽平衡」術,你知道麼?
    女人的一生扮演著無數的角色,女兒、女友、妻子,亦或母親,每個角色都有著其特殊的使命和重要的意義,尤其是職場女性,平衡好家庭和事業可是一門大學問。可是你知道麼?私處清潔也講究「陰陽平衡」之說,掌握好「度」最重要。
  • 睡不好是心火旺,入睡難是肝鬱結,調陰陽平衡治失眠
    所以,所以睡眠是養生的第一大補,人一個晚上不睡覺,其損失一百天也難以恢復。」人體在正常情況下,氣血通達,陰陽調和,心腎相交,陽入於陰則寐。中醫認為,失眠是由於人體營衛失和、陰陽失調所致,興奮是指生活中動態的活動,例如工作、運動、思考、高興等;而抑制是指生活中靜態的活動,如休息、睡眠、憂慮、悲憤等;說到底,失眠就是因為陰陽不和造成的,神不守舍而臥不得安,神不守舍多為七情所傷;即,惱怒、憂思、悲恐、驚嚇而致氣血、陰陽失和,臟腑功能失調,以致心神被擾,神不守舍而不寐。
  • 中醫與陰陽五行學說
    中國古代中醫成功地把五行理論巧妙地運用於醫學領域,以五行辯證的生克關係來認識、解釋生理現象,適應內部自然規律用於養生,掌握人體運行機制以防病、治病,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和成果。 原始的五行物質元素說上升為五行學說之後,基本上已經不是單純地指五種物質本身,而是作為事物屬性的抽象概念來應用了。
  • 人體五臟六腑是如何對應陰陽的?中醫思維給五臟六腑的陰陽定性的
    其實對於我們人的身體來說,五臟六腑也是對應著我們的陰陽武器的,如果我們的身體當中出現了一些疾病,有可能是陰陽五行出現了顛倒的症狀,那麼*五臟六腑是如何對應陰陽之氣的,那中醫的思維給我們的五臟六腑的陰陽定性,到底是什麼樣的思維呢?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做才是最好的。 一、*的五臟六腑。
  • 中醫陰陽五行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在最低谷的時候,它被社會貼上封建迷信的標籤,乃至在中醫界,大家都避而不談,陰陽五行學說密切相關,備受質疑。陰陽五行學說究竟是迷信還是科學,學術界爭論不休。  2016年4今年6月,科技部等國家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印發《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的通知,「陰陽五行」作為其132作為標杆之一,該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 這5個原因,會造成寒性體質,引發諸多身體問題
    寒性體質是什麼?許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因為有時候去看中醫時,經過把脈醫生會告訴患者屬於什麼體質,需要怎麼治療,寒性體質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引起寒性體質的原因有哪些,可能就很少人知道了。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引起寒性體質的原因有哪些?
  • 周易陰陽五行理論和中醫治病整體觀思想
    五術的基本理論思想均離不開陰陽五行,這其中,中醫學是與人們生老病死最為息息相關的學問。自古醫易不分家,周易陰陽五行理論是中醫的根基,沒有了根基中醫學就無從談起。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從最初中醫學的邊緣地位,慢慢轉化成中西醫結合,再逐步到中醫的深度介入主導,無不再次向世人證明了祖國傳統醫學的偉大。
  • ...包」仁惠中醫每周教你幾個中醫養生小知識 推拿按摩——肩頸...
    眾所周知,中醫養生是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病後養愈的效果。為了滿足寶安社區居民的這一需求,南湖街社會創新中心特聯合南湖街仁惠中醫館,結合中醫養生知識和日常保養竅門製作中醫養生系列課程,帶領社區居民一起了解基本的中醫養生知識,預防疾病、調理身體。醫生介紹:向豔峰,國家中醫健康管理師。
  • 武當玄門養生功連載(三)
    站樁是養生第一大運動。習武之人都要先站樁,增益內功,方能傳授武功招式。古人云,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實踐證明,站樁是補充元氣最好的方法之一。元氣充滿以後,人就會身強力壯,具有自我修復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健康的人長期站樁能長壽,體弱多病之人,通過站樁,一樣可以從中獲益。人體生命學理論認為,人有兩套生命系統。《黃帝內經》是我國中醫的基礎理論。中醫在解說人體結構的時候,與西醫截然不同。
  • 青年中醫淺論對「陰陽五行學說」的思考
    陰陽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領域,則是以經絡、臟腑等為客觀依據,用自然現象的變化來分析、研究、歸納、解釋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並指導著臨床的診斷與治療。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又常常是相互聯繫而不可分割的。
  • 南京太乙堂中醫院特色中醫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太乙堂專家在深刻把握心腦血管病因病機並結合臨床實踐的基礎上,提出:心腦血管疾病治療應從本虛這一關鍵病機入手,在臨床上確立以調和陰陽為主的治療法則。即針對本虛這一關鍵病機,通過益氣活血、祛痰化瘀,以恢復患者因本虛而失衡的臟腑陰陽。具體在臨床上宜遵循「緩則治本,急則治療」的思路,就是注意辨別病情的輕重緩急,審時度勢,靈活用藥,做到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或是標本同治。
  • 易經中醫診病綱要:五診中身體為最末!
    日月星星和地球不斷地運行,因為相對的位置和距離的改變,之間的吸引力和推斥力也改變,造成地球和地球萬物與日月星星的平衡度也改變,平衡度一變萬物就受影響。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處不同的方位上不同方向對人有什麼影響,現代西方科學還是個謎,但是中國對此已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中國的陰陽日曆是世界最準確最有實用價值的日曆。是天文生命學內容的集合點。
  •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1.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溫,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歷來作為補陽佳品,是冬至進補的重要食物之一。
  • 中醫講這是過敏性體質,需要儘早調養!
    顧名思義,過敏性鼻炎就是過度敏感,過敏性疾病就是你的身體比其他人的身體更敏感,所以遇到了同樣的東西,一般的正常的人沒有什麼這種打噴嚏流鼻涕這種表現,但是如果是過敏體質的人,遇到了空氣中的一些物質就會有這種表現,這種表現是什麼呢?叫排他,就是把吸入到鼻子裡的這些物質給排出去,通過打噴嚏流鼻涕給他排出去,這種體質的人就叫過敏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