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中醫,增長健康
(147)《黃帝內經》失眠的原因
維護生命陰陽平衡的體質養生法則
人的生命儲備是有限的,人們需要節能養生。節能養生包括靜養生、慢養生和低溫養生。我們節能養生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陽氣和陰精,避免不必要的損耗,從而維護生命的陰陽平衡。那麼怎麼進行節能養生呢?
先來看什麼是節能。我們冬天的空調溫度不調太高其實就是節能,節能講究的實際上就是一個適度的問題,若是冬天在室內穿一件毛衣不覺得冷這就說明了空調的溫度很適度。
有些有寒症的、體寒的人,就不能低溫養生而是要溫熱養生。因為若是讓寒體陽虛的人低溫養生,他的身體是受不了的,他只能溫熱養生,比如冬天中午的時候這類人就一定要去曬太陽,根據太陽的光芒給自己增加熱度,這就是最自然的溫陽養生。
節能養生的另一個要注意的就是氣候反常的時候,體質不好的人,比如對那些寒涼體質的人而言,氣候過於寒冷的時候,無異於雪上加霜,這時候就要比其他人更注重穿衣保暖,在飲食上也要注意不能吃寒涼的食物。
那麼過熱的天氣呢?就要注意低溫養生,要降溫,如果天氣太溼的話,用一個比喻來說就像屋漏偏逢連夜雨,就會溼上加溼,外溼引動內溼,引發疾病。
因此這時候一定要注意防溼,少吃生瓜果,涼的東西;而過於乾燥的天氣,對那些精虧、傷精的人而言是不適合的,這就等於乾柴遇上烈火正好是加燥,所以這時就一定要多吃潤燥、涼潤的東西。
其實這些養生的方法就是把《易經》的八卦和人體的不同體質相結合,並通過《易經》的象數和義理來進行養生,同時大自然的風寒暑溼燥火也有重要的影響。
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就是要根據自己的體質和大自然的氣相協調,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否則不是雪上加霜,就是火上添油,或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乾柴與烈火,不僅無法達到養生的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所以我們在養生時一定要把自己身體裡的風寒暑溼燥火和自然界中的風寒暑溼燥火相協調,也就是體質養生和自然相調和,這樣所達到的效果才能是最好的。
【一日一言】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漢·司馬遷《史記·扁鵲倉公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