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鹽邊縣林業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建設生態鹽邊總目標,深入推進生態立縣行動,著力構建現代林業產業體系,持續推進大規模綠化鹽邊行動,抓牢抓實森林防火,推動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共育共生,全力打造綠色發展示範縣,奮力推進「三綠並行、三產融合」綠色崛起,全面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著力夯實林業發展基礎
森林資源管護多措並舉。嚴守森林生態紅線,扎牢制度籬笆,嚴格依法辦理林木採伐、林地徵佔用審批,進一步規範木材收購、加工、經營、運輸等行為,依法辦理行政許可事項1691件,不斷探索林業有害生物技防新措施,強化防控保障,五年來均未發生較大以上的森林病蟲害,測報準確率99%。
嚴打森林違法犯罪毫不手軟。不斷加強森林公安辦案基礎和林業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案件立案辦理大幅上升,共立刑事案件132起,破案98起,追究刑事責任200人;立行政案件629起,查處629起,行政處罰629人次,對779個違法疑似圖斑進行100%實地核查,移送圖斑239個,通過國家、省、市三級督察。
森林防火工作基礎更紮實有效。全縣森林防火體系更加健全,專業、半專業和群眾撲火隊伍建設更加有力,裝備水平大幅提升,經果林隔離帶建設、計劃燒除等防滅火措施效果明顯。
著力構建可持續發展生態安全屏障
持之以恆做實做細管護撫育和退耕還林兩大工程。聯合鹽邊林業局、長江造林局等林業單位,對全域393.2萬畝林地實施了常年性管護;持續鞏固第一輪12.5萬畝退耕還林成果,對新一輪2.77萬畝退耕還林進行管護撫育。
大規模綠化鹽邊,強力推進生態修復治理。積極開展生態功能區治理、生態修復、森林撫育及義務植樹等工程,完成桐子林鎮橄欖坡生態治理工程、紅格鎮紅格村仰天窩生態治理工程。積極號召各單位、各團體參加「6.29」義務植樹,累計植樹289.9萬株,累計參加人數達63.52萬人,義務植樹建卡率100%。倡導幹部職工捐助造林、建設貧困村「支部共建林」、義務植樹廣「主題林」等創新方式層出不窮。
紮實開展林木種質資源調查盤清家底。調查記錄林木種類881種,四川地理新記錄6種,調查登記野生林木種質資源81份、栽培利用林木種質資源369份、古樹名木111份和古樹群2份,登記林木種質資源普查記錄1384份,圖片記錄7350張,繪製林木種質資源分布圖6張。
積極穩妥推進國有林區改革,走好綠色發展新路。成立國有林區改革領導小組,結合鹽邊實際制定國有林區改革工作方案,組織職工代表、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進行多次修改完善,經縣政府批覆後按程序組織實施。
著力構築生態經濟體系
推進林業產業重點縣建設,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2016年至2018年,積極爭取和成功實施四川省第三輪現代林業產業重點縣項目,投入資金800萬元成功打造共和鄉核桃青椒、紅果鄉花椒箐村核桃、漁門鎮高坪村—龍樹村核桃「萬畝林億元錢示範片」3片,面積達3萬畝以上,投入資金634萬元實施中央財政造林補貼31700畝,投入資金338萬開展貧困村核桃品種改良24143.45畝。
加強森林生態旅遊品牌打造,促進森林產業提檔升級。截止2020年,我縣成功申報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1個、國家森林鄉村5個、四川省首批森林生態旅遊示範縣、省級森林小鎮1個、省級森林食品基地2個、省級竹林人家1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2個、4星級森林人家2個,3星級森林人家14家,全省第一批「市(州)級現代林業示範區」1個。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深化完善,進一步促進林業產業健康發展。堅持政府主導和市場調節相結合,不斷拓寬林業產業發展融資渠道。受理網上集體林權交易成功9件13宗地,流轉面積1383.11畝,流轉金額626.47萬元,辦理林權流轉變更登記22宗,面積3422.06畝,辦理林權繼承變更登記3宗,面積20畝,補發林權證6宗5本,面積2626.94畝,確權登記林權證11本14宗地,面積1580.62畝,辦理林權證糾錯14宗,面積6362.12畝,辦理林權抵押26宗,抵押面積12885.36畝次,貸款金額4800.6萬元。探索建立《經濟林木(果)權證制度》,頒發《經濟林木(果)權證》3本,面積694.3畝,探索建立《林地經營權流轉證制度》,指導流轉3宗,面積6783.05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