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禮「十三五」丨鹽邊林業:「三綠並行、三產融合」助力生態立縣

2021-01-09 騰訊網

五年來,鹽邊縣林業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建設生態鹽邊總目標,深入推進生態立縣行動,著力構建現代林業產業體系,持續推進大規模綠化鹽邊行動,抓牢抓實森林防火,推動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共育共生,全力打造綠色發展示範縣,奮力推進「三綠並行、三產融合」綠色崛起,全面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著力夯實林業發展基礎

森林資源管護多措並舉。嚴守森林生態紅線,扎牢制度籬笆,嚴格依法辦理林木採伐、林地徵佔用審批,進一步規範木材收購、加工、經營、運輸等行為,依法辦理行政許可事項1691件,不斷探索林業有害生物技防新措施,強化防控保障,五年來均未發生較大以上的森林病蟲害,測報準確率99%。

嚴打森林違法犯罪毫不手軟。不斷加強森林公安辦案基礎和林業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案件立案辦理大幅上升,共立刑事案件132起,破案98起,追究刑事責任200人;立行政案件629起,查處629起,行政處罰629人次,對779個違法疑似圖斑進行100%實地核查,移送圖斑239個,通過國家、省、市三級督察。

森林防火工作基礎更紮實有效。全縣森林防火體系更加健全,專業、半專業和群眾撲火隊伍建設更加有力,裝備水平大幅提升,經果林隔離帶建設、計劃燒除等防滅火措施效果明顯。

著力構建可持續發展生態安全屏障

持之以恆做實做細管護撫育和退耕還林兩大工程。聯合鹽邊林業局、長江造林局等林業單位,對全域393.2萬畝林地實施了常年性管護;持續鞏固第一輪12.5萬畝退耕還林成果,對新一輪2.77萬畝退耕還林進行管護撫育。

大規模綠化鹽邊,強力推進生態修復治理。積極開展生態功能區治理、生態修復、森林撫育及義務植樹等工程,完成桐子林鎮橄欖坡生態治理工程、紅格鎮紅格村仰天窩生態治理工程。積極號召各單位、各團體參加「6.29」義務植樹,累計植樹289.9萬株,累計參加人數達63.52萬人,義務植樹建卡率100%。倡導幹部職工捐助造林、建設貧困村「支部共建林」、義務植樹廣「主題林」等創新方式層出不窮。

紮實開展林木種質資源調查盤清家底。調查記錄林木種類881種,四川地理新記錄6種,調查登記野生林木種質資源81份、栽培利用林木種質資源369份、古樹名木111份和古樹群2份,登記林木種質資源普查記錄1384份,圖片記錄7350張,繪製林木種質資源分布圖6張。

積極穩妥推進國有林區改革,走好綠色發展新路。成立國有林區改革領導小組,結合鹽邊實際制定國有林區改革工作方案,組織職工代表、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進行多次修改完善,經縣政府批覆後按程序組織實施。

著力構築生態經濟體系

推進林業產業重點縣建設,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2016年至2018年,積極爭取和成功實施四川省第三輪現代林業產業重點縣項目,投入資金800萬元成功打造共和鄉核桃青椒、紅果鄉花椒箐村核桃、漁門鎮高坪村—龍樹村核桃「萬畝林億元錢示範片」3片,面積達3萬畝以上,投入資金634萬元實施中央財政造林補貼31700畝,投入資金338萬開展貧困村核桃品種改良24143.45畝。

加強森林生態旅遊品牌打造,促進森林產業提檔升級。截止2020年,我縣成功申報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1個、國家森林鄉村5個、四川省首批森林生態旅遊示範縣、省級森林小鎮1個、省級森林食品基地2個、省級竹林人家1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2個、4星級森林人家2個,3星級森林人家14家,全省第一批「市(州)級現代林業示範區」1個。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深化完善,進一步促進林業產業健康發展。堅持政府主導和市場調節相結合,不斷拓寬林業產業發展融資渠道。受理網上集體林權交易成功9件13宗地,流轉面積1383.11畝,流轉金額626.47萬元,辦理林權流轉變更登記22宗,面積3422.06畝,辦理林權繼承變更登記3宗,面積20畝,補發林權證6宗5本,面積2626.94畝,確權登記林權證11本14宗地,面積1580.62畝,辦理林權證糾錯14宗,面積6362.12畝,辦理林權抵押26宗,抵押面積12885.36畝次,貸款金額4800.6萬元。探索建立《經濟林木(果)權證制度》,頒發《經濟林木(果)權證》3本,面積694.3畝,探索建立《林地經營權流轉證制度》,指導流轉3宗,面積6783.05畝。

相關焦點

  • 崔汛督導調研延安生態扶貧及「十三五」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6月11日至13日,省林業局二級巡視員崔汛帶領省林業局發改處、省林業調查規劃院有關同志赴延安市宜川縣、延長縣、延川縣督導調研生態扶貧及林業「十三五」工作完成情況。
  • 江西林業生態扶貧碩果豐
    「十三五」以來,我省不斷創新林業生態扶貧政策舉措,加快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轉換通道,使貧困人口從生態保護與修復中得到更多實惠。2020年12月30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省林業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我省共安排25個貧困縣林業項目資金77億元,佔到全省總量的37%,有效帶動118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增收,實現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雙贏。我省森林覆蓋率達63.1%,森林資源和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
  • 好生態激發林業綠色發展新活力首屆廣西「兩山」發展論壇活動側記
    產業融合:推動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廣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有著「山清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此次論壇,自治區林業局局長黃顯陽向與會代表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我區林業發展的總成效。林業產業正在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邁進。「十三五」以來,我區深化產業融合,大力發展以八角、松脂、香樟、肉桂、澳洲堅果、核桃以及油茶為代表的特色產業,持續做強做大以松脂、木耳、中草藥等為主的多業態綜合利用、融合發展的林下經濟有機產業,積極打造以森林全域旅遊發展新業態為主的健康產業,林業產業展現出了良好的韌勁和活力。今年,全區林業總產值將超過7500億元。
  • 宋權禮:生態優先 為傳統林業轉型升級貢獻中林力量
    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禁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林業產業亟待轉型升級。近日,人民網記者圍繞「踐行『兩山』理念助力綠色發展」主題,對中林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權禮進行了專訪。護「綠」為本 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2020年初,宋權禮在集團工作會議上宣布,中林集團提前並超額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目標。
  • 貴州鎮遠縣的「十三五」答卷
    大力推進林業結構調整,建成村級百畝基地98個、鄉級千畝基地10個、縣級萬畝基地2個,種植中藥材4.4萬畝,建成特色林業產業基地4.5萬畝,林雞、林蜂取得突破發展。調優黔東經濟開發區產業布局,基本形成「一區五園」發展格局。
  • 「三產融合」,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
    2016年1月4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以新型城鎮化為依託,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並就發展產業融合方式、培養產業融合主體、完善產業融合服務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農業「三產融合」正式進入快車道。
  • 「十三五」以來我國森林旅遊遊客量達60億人次 以森林旅遊為抓手...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旅遊管理辦公室主任張健民在會上介紹,2016至2019年,森林旅遊產業規模快速壯大。2019年,全國森林旅遊遊客量達到18億人次,佔國內年旅遊人數的近30%,創造社會綜合產值1.75萬億元,森林旅遊成為我國林草業重要的支柱產業和極具增長潛力的綠色產業。
  • 生態文明立縣、特色產業富民
    古丈縣森林覆蓋率達73.5%,林木綠化率達80.85%,森林蓄積量達680萬立方米,林地面積佔國土總面積的81.9%,空氣中每立方釐米負氧離子含量達20萬多個,是湖南省生態最好的縣市之一,已被評為「中國生態魅力縣」
  • 西南公司:做投身環保事業的「生態衛士」【十三五成果巡禮<8>】
    西南公司:做投身環保事業的「生態衛士」【十三五成果巡禮<8>】 2021-01-12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鹽邊10蒸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清零」
    2020年底,鹽邊縣最後2臺位於天成絲綢與宏源紙業的10蒸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淘汰完成,這標誌著鹽邊縣已全面完成10蒸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淘汰工作,「生態立縣」戰略進一步落地和深化。為從根本改善環境空氣品質,將汙染物排放降到最低,鹽邊縣對全縣城市建成區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進行了全面摸底排查,並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形成了《鹽邊縣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任務表》,分三年逐步實施淘汰。在2018、2019年完成13臺燃煤鍋爐淘汰任務的基礎上,2020年全力推進並最終完成最後2臺10蒸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的替代工作。
  • 淮安生態新城:綜合配套助推產城融合
    綜合配套設施建設對於拉開二次創業、產城融合發展大幕的新城而言,是帶有全局意義的重要工作之一。生態新城黨工委書記周茂萱說,「新城要實現產城融合跨越式發展,必須先把舞臺搭建起來。」「生態立城」是新城的基礎戰略,綠色低碳正成為這個城市發展的「王牌優勢」。光導管照明、光伏發電、地源熱泵等綠色低碳技術在這裡正被廣泛採用,截至目前,新城綠色建築面積達到157.66萬平方米,已獲得綠色建築設計標識15個,婦兒活動中心成為蘇北首個綠色建築運營標識項目。
  • 吉利學院:對標一流 深化產教融合 建設一流學科
    吉利學院的人才培養堅持走產教融合之路,實施人才培養過程中的「產教五融合」改革:「培養規格與行業標準相融合」 「教學內容與工程實際相融合」 「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相融合」 「教學場所與真實工廠相融合」、教師隊伍與工程師隊伍相融合主動融入地方,在服務中彰顯價值。
  • 輝煌「十三五」 | 系列發布《對話高校》之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在近年來服務脫貧攻堅、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多措並舉匯聚扶貧合力,精準施策助力脫貧攻堅,形成了「一基地、三隊伍、四品牌、五幫扶」「一三四五」扶貧模式。「一基地」是依託教學、實訓資源,努力建設全國最大的農牧行業人才繼續教育基地;「三隊伍」是選優配強以「第一書記」「千名幹部下基層」為代表的「黨員扶貧」隊伍,以「科技特派員」為代表的「科技扶貧」隊伍,以「青年志願者」為代表的「志願服務」隊伍;「四品牌」是創建了「百縣千企萬戶服務工程」「科技服務萬裡行」「百名專家連牧場、產教融合助振興」和「博士團隊齊魯行」四個服務品牌;「五幫扶
  • 華為聯合泰克教育 產教融合共築ICT人才生態
    同時分享了在這一進程中,華為、泰克教育與高校是如何進行產教融合的,以及通過產教融合雲平臺、1+X證書制度、學分銀行、產業實踐項目等融入教學中,從而培養企業需求的ICT人才,幫助企業完成數位化轉型。 實踐出真知 產教融合培養新型ICT人才 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下,技術進步正在驅動全球發展。
  • 蓮都區生態林業發展中心榮獲 「浙江省森林生態保護突出貢獻集體...
    日前,省林業局通報表揚浙江省森林生態保護突出貢獻集體和個人,蓮都區生態林業發展中心榮獲「浙江省森林生態保護突出貢獻集體」稱號,全省共有48個集體獲得該稱號。三、森林生態保護做好三個方面,當好管理「標兵」。一是全方位管理,保護好野生動植物資源。
  • 碧水青山滿眼春——「十三五」期間張掖市林草生態工作綜述
    碧水青山滿眼春——「十三五」期間我市林草生態工作綜述張掖日報記者祁曉蓓「十三五」期間,我市全域林草植被大幅增長全市通過實施「一園三帶」生態工程建設,全面加強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生態建設成效顯著。全市森林面積達到888.4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5.65%,森林蓄積量2021.49萬立方米。綜合治理沙化土地534.15萬畝,封禁沙化土地47.93萬畝,實現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連續20年持續減少目標。全市可利用草原面積達3225.07萬畝,草原植被蓋度達48.7%。
  • 淄博「十三五」成就巡禮|讓改革真正成為攻城拔寨的「衝擊鑽」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王越 淄博報導12月24日,淄博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淄博市「『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三場。淄博市市委改革辦專職副主任、二級調研員李衛,向社會發布「十三五」期間淄博市改革工作的相關情況。
  • 特色林業名聲大「皂」——貴州省皂角產業發展綜述
    仲夏時節,織金縣馬場鎮皂角種植基地,皂角樹掛滿嫩綠的皂夾。吳採麗 攝抓種植——石頭山長出「搖錢樹」貴州曾是全國石漠化面積最大、類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生態和經濟效益共舉的皂角產業,正是貴州推進生態治理、發展綠色經濟的優勢選項。平均海拔1693米的納雍縣,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類型區。
  • 【圖集】特克斯縣天空精靈 總有一隻鳥能治癒你(三)
    特克斯縣堅持生態立縣,久久為功,持續發力,大力推進造林綠化工程,見綠護綠、見縫插綠、缺綠補綠,據不完全統計,特克斯縣僅鳥就有120餘種,這些鳥兒成為特克斯縣的天空精靈、生態守護者,譜寫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生活的動人樂章。
  • 見證「十三五」美好安徽建設巨大成就——「『徽』煌十三五 擘畫...
    (央廣網記者 徐鵬 攝)隨著產業規劃的不斷發展,產城融合發展成為促進城市區域與產業協同發展的重要戰略。城市規劃與產業發展相互匹配、協調發展,可以為城市發展增添無窮動力。因此,馬鞍山鄭蒲港新區現代產業園區選擇了這條產城融合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