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吃了,禾花雀快滅絕了!13年評級從無危變「極危」……

2021-01-21 澎湃新聞
#別吃了,禾花雀快滅絕了!13年評級從無危變「極危」……

2017-12-07 2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別吃了,禾花雀快滅絕了!13年評級從無危變「極危」#

2017年12月5日,在最新的IUCN紅色名錄裡,#黃胸鵐# (學名:Emberiza aureola,也就是餐館裡的禾花雀)被評定為由「瀕危」級別調升至「極度瀕危」級別。一個曾經的廣布種,在短短13年的時間裡連升四級,就從無危(LC)被提升為極危,在歷史上也是十分罕有的。

中國綠髮會十分關注遷徙鳥類的保護工作,曾在去年參加在廣州召開的黃胸鵐及遷徙陸鳥保護國際研討會。今年也大力在CMS締約方大會上推動大鴇的有關保護工作。

為了對鳥類重要遷徙越冬地、繁殖地和棲息地等進行有針對性的系統保護,讓其種群數量得到有效保障和恢復,中國綠髮會也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建立「中華保護地」保護鳥類物種。

編者按/Shuya 審/Linda 編/Angel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禾花雀快滅絕了 13年評級從無危變「極危」究竟是誰之過
    廣州等地愛吃禾花雀,13年來硬是把一個無危的的物種吃成了極危物種。禾花雀學名黃胸鵐[wú],每年在西伯利亞一帶繁殖,在秋天南方二季稻成熟的時候飛往廣東一帶。廣東東莞、湛江的一些地方大量捕捉它們,讓它們成為富人們的盤中餐,一般一隻禾花雀可以賣到60多元錢,一盤子菜裡一般是12隻。一道菜6-700元,也只有富人才能吃得起了。這已經是富人的遊戲了,身份地位的象徵。有偉人說:「我的一貫主張是,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大原則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區發展快一點,帶動大部分地區,這是加速發展、達到共同富裕的捷徑。」
  • 從「無危」到「極危」,下一個禾花雀是誰
    丹麥生蠔泛濫在網絡上求助時,網友曾笑稱派出中國吃貨能把生蠔吃到滅絕。對於禾花雀來說,這還真不是段子,已接近現實。12月5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官網宣布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其中,黃胸鵐(俗稱「禾花雀」)的評級從「瀕危」升為「極危」。13年前,禾花雀還屬於「無危」狀態。「極危」,意味著其野生種群面臨即將滅絕的機率非常高。
  • 黃胸鵐13年間從「無危」變「極危」
    今年8月31日,被查獲的一處黃胸鵐催肥窩點12月5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黃胸鵐(俗稱禾花雀)的評級從「瀕危」升級為「極危」,13年前,黃胸鵐還屬於「無危」狀態。13年從「無危」到「極危」這是一隻身長只有十幾釐米的小鳥,如果不是胸前的一簇黃色羽毛,它和普通的麻雀似乎沒什麼區別,因為這簇黃毛,它被專家們命名為黃胸鵐。每年8月開始,它和它的同胞會從西伯利亞到中國東北的漫長地帶起飛,一路南下遷徙到中國的南方乃至東南亞地區,行程可達4000公裡以上。
  • 禾花雀升級為極危 盤點那些被人類吃滅絕的動物
    紅色名錄顯示,禾花雀已升級至「極危」。  12月5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官網宣布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其中,黃胸鵐(俗稱「禾花雀」)的評級從「瀕危」升為「極危」。  「極危」,意味著其野生種群面臨即將滅絕的機率非常高。  紅色名錄寫明了評級提升的理由:跡象顯示,該物種數量總體下降速度超出此前想像,並且在過去11年間變得非常迅速。
  • 鳥中「大熊貓」禾花雀升級為「極危」20年間被吃到近滅絕
    2017年12月5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官網宣布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其中,黃胸鵐(俗稱「禾花雀」)的評級從「瀕危」升為「極危」。紅色名錄指出:跡象顯示,該物種數量總體下降速度超出此前想像,並且在過去11年間變得非常迅速。
  • 黃胸鵐13年間從無危變「極危」 系因過度捕獵食用
    黃胸鵐13年間從「無危」變「極危」  系因過度捕獵食用 捕獵者稱野外捕獲越來越難 餐廳菜單用「黑話」售賣  12月5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黃胸鵐(俗稱禾花雀)的評級從「瀕危」升級為「極危」,13年前,黃胸鵐還屬於「無危」狀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稱,中國部分地區為食用而過度捕獵黃胸鵐是其數量迅速減少的主因。
  • 禾花雀被吃到「極危」,悲劇背後是貪婪還是愚昧?
    說天說地說新聞,解花解語解趣事     羊城派原創文本/夏楊  12月5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備受關注的是,「禾花雀」的評級從「瀕危」升級為「極危」!
  • 禾花雀面臨「滅絕」 南京專家呼籲保護
    2018-04-15 09:19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愛鳥周網絡生態講壇開講禾花雀面臨「滅絕」,專家呼籲保護南報網訊 (通訊員 陳園園 記者 張源源)昨天,2018年江蘇省暨南京市愛鳥周「震旦杯」網絡生態講壇精彩開講。
  • 禾花雀被吃到極危,還有多少生靈將因「壯陽」滅絕?
    澎湃評論員 甘瓊芳「給我一個物種,我能吃到瀕危」,很多「吃貨」都曾這樣自黑過。
  • 馬上評|禾花雀被吃到極危,還有多少生靈要因「壯陽」滅絕?
    馬上評|禾花雀被吃到極危,還有多少生靈要因「壯陽」滅絕?現在,調侃正變為現實: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黃胸鵐(俗稱「禾花雀」)從「瀕危」升為「極危」。這意味著,13年間,這一可愛的黃色小精靈,已從「無危」變成了比大熊貓還珍稀的物種,且很有可能即將從地球上消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稱,我國部分地區因食用而過度捕獵,是禾花雀數量銳減的主因。據報導,上世紀90年代,吃禾花雀之風從南方擴散。
  • 禾花雀被吃到極危,還有多少生靈要因「壯陽」滅絕?
    「給我一個物種,我能吃到瀕危」,很多「吃貨」都曾這樣自黑過。現在,調侃正變為現實: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黃胸鵐(俗稱「禾花雀」)從「瀕危」升為「極危」。這意味著,13年間,這一可愛的黃色小精靈,已從「無危」變成了比大熊貓還珍稀的物種,且很有可能即將從地球上消失。
  • 是什麼原因導致禾花雀在13年間從無危到極危?
    「空中人參」的美名,導致禾花雀從無危到極危。禾花雀在13年間從無危到極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官網公開信息認為在中國,為食用而對禾花雀進行的非法誘捕是對禾花雀最主要威脅。禾花雀學名黃胸鸝,是一種候鳥。這種鳥類,體型大約只有15釐米左右,比麻雀還小,形體也與麻雀相似,只不過禾花雀的腳比麻雀的腳略長一點。禾花雀原產於內蒙古和東北一帶,每年由北往南飛遷過冬,經過廣東時,正是十月水稻揚花季節,故稱「禾花雀」,尤以廣東三水市的禾花雀最名。由於禾花雀專門吃水稻穀粒,令到稻農稻穀失收,損失很大,因此,在三水農民一直都有「捕鳥護稻」的習俗。
  • 只用13年,它們就被中國食客吃到瀕臨滅絕
    12月5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官網宣布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其中,黃胸鵐( 拼音:wú, 俗稱「禾花雀」)的評級從「瀕危」升為「極危」。13年前,黃胸鵐的評級還是「無危」。「極危」,意味著其野生種群面臨即將滅絕的機率非常高。
  • 禾花雀為何變成了極危物種?是因為人類吃的嗎?還是另有隱情?
    不錯,珠三角的確有吃「禾花雀」的傳統,但歷史上由於保鮮、運輸、物流等沒有今天這麼發達,自然繁育還可以維持生態平衡。一個區域性的物種再強大也架不住超區域的需求。如果不立法保護起來,繼續的為了利益貪婪而殺戮的話,滅絕就在眼前。這玩意兒吃是吃不絕的,關健是它的食物來源在減少(比如現在草是種植的,不結籽)。最大危害是農藥(蟲子沒有了)。現在還看得見螞蚱之類的昆蟲嗎!?看得見青蛙嗎?那去了!
  • 看,六盤山上,極危物種黃胸鵐飛來
    黃胸鵐 何志遠 攝5月17日,寧夏鳥友何志遠在寧夏六盤山地區拍攝到了極危物種黃胸鵐。消息一出,引起了觀鳥人士的廣泛關注。要知道黃胸鵐別說在寧夏觀鳥圈十幾年來不曾出現過,就算在國內,也只是在遷徙季節極少地出現在江蘇和廣東等地。
  • 新媒體周刊·一周熱搜|東莞又見「極危」禾花雀
    日前,東莞觀鳥協會公布了近日對禾花雀的觀察結果。11月14日,觀鳥協會成員在中堂、橋頭和望牛墩的農業園,驚喜地發現了黃胸鵐,也稱禾花雀。在中堂農業園發現1隻雌性和1隻雄性禾花雀,在望牛墩農業園發現1隻雄性,而在橋頭農業園,發現有超過10隻禾花雀。這是東莞觀鳥協會近幾年發現禾花雀數量最多的一次。由於人類的捕殺,候鳥禾花雀越來越少。從2013年開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把禾花雀從「易危」級別提升到與大熊貓同等待遇的「瀕危」級別。2017年12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其中,禾花雀的評級從「瀕危」升為「極危」。
  • 禾花雀要被吃滅絕了怎麼辦?挺急的,在線等!
    禾花雀主題海報,同時也是本文封面圖片。市面上賣的、我們吃的難道不是養殖的麼?」因此,我決定寫一篇詳細的圖文,儘量全面地解釋一下什麼是禾花雀、為什麼倒黴的是禾花雀,以及作為普通民眾的我們應該怎麼拯救它。本文包括下面這些您可能會想知道的問題:➤ 禾花雀是啥?跟麻雀有什麼關係?禾花雀以前多到什麼程度? ➤ 極危物種是什麼概念?
  • 東莞三地發現世界級「極危」鳥類禾花雀!數量為近年之最
    近日,東莞這三地發現了黃胸鵐[wú],這種鳥就是東莞人十分熟悉的「禾花雀」,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定義為「極危」物種,在世界上存活很少。被吃到「瀕危」的禾花雀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也是候鳥南遷的季節。每年秋冬兩季,很多候鳥由北往南遷徙途中停留於東莞,東莞已成為候鳥遷徙的能量補給站。
  • 昔日這鳥鋪天蓋地比麻雀都多,中國人只用十幾年就吃到幾乎滅絕
    昔日這鳥鋪天蓋地比麻雀都多,中國人只用十幾年就吃到幾乎滅絕。曾經我們國家各種野生動物數量眾多,但隨著過度捕殺連曾經「四害」的麻雀都成了保護動物,雖然現在在農村還是能看到各種麻雀,但有著和麻雀差不多的鳥類,可就沒這服氣,這鳥學名黃胸鵐,它另外一個名字禾花雀,這名字可能很多人就熟悉,這很多年錢廣西廣東人的飯桌上一道常見美食,但在15年前這禾花雀突然大火,本來在當地比麻雀都多禾花雀遭到了滅絕性的捕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