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普氏原羚種群數量10年間增幅4倍

2020-08-19 大美青海雲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日,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開展青海湖生物多樣性綜合監測,並發布2019年青海湖野生動植物資源狀況。其中,普氏原羚種群數量大幅增加,10年間增幅近4倍。

根據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布的2019年水鳥監測結果顯示,青海湖共記錄到鳥類61種6目14科,較2018年增加4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一級保護鳥類2種,二級4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1種、近危2種;列入《中日水鳥協定名錄》43種;列入《中澳水鳥協定名錄》21種;達到或超過世界種群分布1%的水鳥有1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種。

根據2019年瀕危物種監測結果顯示,普氏原羚在環湖周邊有7個分布區,監測人員共監測到普氏原羚2744隻,種群數量大幅增加,較2018年增加了709隻、較2010年增加了1996隻,10年間增幅接近4倍。

普氏原羚家族的不斷壯大,與我省生態環境改善、加強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措施密不可分。近年來,我省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和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通過降低圍欄、建立飲水點和預留通道等措施保護普氏原羚生存環境。隨著青海湖地區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植被生長茂盛,改善了普氏原羚棲息地條件,普氏原羚種群實現持續增長。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青海湖不僅是維繫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也是中亞、東亞兩條候鳥遷徙路線的交會點,素有中國西北部的「氣候調節器」和青藏高原物種基因庫之稱。

目前青海湖呈現「三增三減一不變」態勢,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其中,青海湖溼地面積增加、高密度植被覆蓋率增加、整體生態功能持續增強。沙漠化土地、裸地、鹽鹼化土地面積減少,水鳥整體種群數量和水環境監測指標保持穩定。

相關焦點

  • 青海湖畔監測到:普氏原羚10年增幅近4倍
    8月3日至12日,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進行了2020年生物多樣性綜合監測野外調查工作,監測結果顯示,2019年青海湖周邊達到或超過世界種群分布1%的水鳥有1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種。普氏原羚2744隻,比2018年增加了709隻。
  • 青海省普氏原羚數量創新高
    記者從青海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3月20日至25日,管理局在環湖地區13個普氏原羚觀測樣區,共觀測記錄到普氏原羚個體數量2057隻,普氏原羚種群數量再創新高。在今年3月開展的普氏原羚專項調查觀測中,青海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監測人員在13個樣區設置了觀測樣點43個,共觀測記錄普氏原羚個體2057隻,較2017年8月記錄到的2010隻增加47隻,這是開展普氏原羚觀測以來的最高值,也是歷史最高峰值。青海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何玉邦介紹,普氏原羚作為青海湖的旗艦物種和瀕危物種,取得了明顯的保護成效。
  • 極度瀕危物種普氏原羚在華數量14年增長10倍多
    極度瀕危物種普氏原羚在華數量14年增長10倍多 2017-10-11 16:31:5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探秘保護站裡的普氏原羚
    保護站裡一樣有「野性」「在青海湖南岸保護站,共有50餘只被救助的普氏原羚,其中有10餘只是在保護站出生的『二代普氏原羚』。除南岸保護站外,青海湖周邊還有哈爾蓋、天峻縣等保護站,所有保護站救助的普氏原羚已達數百隻。」青海湖生態保護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祝俊甲說。在野外自由自在的普氏原羚在保護站能適應嗎?
  • 奔跑吧,普氏原羚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海北,看普氏原羚,見證生命的奇蹟,親歷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結下的累累碩果。當地牧人救助普氏原羚幼崽。剛察縣森林公安民警王進明為小普氏原羚餵奶。海北州林業局供圖一普氏原羚,俗名灘原羚、黃羊、灘黃羊等,藏語音譯普氏果瓦,普氏原羚系我國一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目前僅存於青海湖周邊的剛察、海晏、共和、天峻4縣,數量極少。
  • 世界極度瀕危物種普氏原羚繁殖數量再達峰值
    中新社西寧8月19日電 (李江寧)19日,記者從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7月10日至8月5日,青海湖南岸普氏原羚保護站(以下簡稱保護站)順利繁殖普氏原羚幼羚15隻。這是自保護站成立以來又一個繁殖高峰值。截至2020年8月,保護站種群數量達到60餘只。
  • 青海湖:普氏原羚的家園
    作為比藏羚羊更瀕危,數量比大熊貓還稀少的極瀕危動物,普氏原羚與其他許多動物一樣,因其家園面積不斷縮小,種群數量急速下降,幾乎到了絕跡的程度。上世紀90年代初,青海湖周邊的個體只剩下不到300隻,成為世界有蹄動物中最瀕危的物種。
  • 青海湖畔普氏原羚數量超過2700隻
    2020年8月在青海湖南岸保護站拍攝的普氏原羚。圖片由受訪者提供新華社西寧8月26日電(記者李琳海 耿輝凰)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監測結果顯示,目前青海湖畔普氏原羚數量超過2700隻,小羊家族正在逐步壯大。
  • 普氏原羚的「守護神」
    吳永林,是青海湖南岸普氏原羚保護站站長,今年已經是他與普氏原羚結緣的第十九個年頭,儘管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但因普氏原羚保護工作的需要,也因為他對這群高原精靈的摯愛,退休時間一拖再拖。4月1日上午10時許,儘管春天的腳步已到高原,但在青海湖畔依然感到寒冷。當記者來到青海湖南岸普氏原羚保護站時,吳永林剛剛結束了早晨的餵食工作。
  • 新生幼羚15隻 青海湖南岸普氏原羚保護站繁殖數量創新高
    新華網西寧8月19日電(汪曉青)記者從青海湖保護利用管理局了解到,今年7月10日至8月5日,青海湖南岸普氏原羚保護站順利繁殖普氏原羚幼羚15隻。截至目前,保護站普氏原羚種群數量達到60餘只,繁殖數量實現新高。
  • 普氏原羚:青海湖是它們最後的家園
    1996 年,普氏原羚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物種,它是世界上最瀕危的有蹄類動物。2000年,普氏原羚被列入我國急需拯救的15 種野生動物之一。然而,這一物種受到的關注程度遠不如同為青藏高原特有種的藏羚羊。蔣志剛的研究團隊關注普氏原羚超過了20年,他們定期對其種群和分布進行監測,了解其致危因素和保護現狀。
  • 普氏原羚家族正在壯大:目前監測到的數量超過2700隻
    新華社西寧8月25日電(記者 李琳海、耿輝凰)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監測結果顯示,目前青海湖畔普氏原羚數量超過2700隻,小羊家族正在逐步壯大。普氏原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曾廣泛分布於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等省區,由於人類活動影響及棲息地惡化,目前青海湖環湖地區是普氏原羚的唯一棲息地。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於2004年成立普氏原羚保護站,該站是我國唯一一個普氏原羚救助、人工馴養繁殖的保護站。
  • 青海湖牧區投放飼草料助普氏原羚度春荒
    央廣網西寧4月9日消息(記者張雷 青海臺記者張永安 張愛輝)入春以來,青海湖周邊牧草青黃不接,普氏原羚覓食困難。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近日組織人員在青海湖邊普氏原羚棲息密集區域投放飼草料,確保普氏原羚順利度過春荒。  記者在投放飼草點看到,上百隻普氏原羚帶著幼崽正在悠閒覓食。
  • 瀕危動物普氏原羚遭遇飢餓
    新華網西寧12月21日電 根據有關部門的調查,食物的匱乏已經使敏感、羞怯的野生珍稀動物普氏原羚不顧一切地與牧民的家畜爭食吃。普氏原羚,也叫普氏小羚羊,是中國的特有物種,歷史上曾廣泛分布於內蒙、寧夏、甘肅、青海等地,目前已成為世界上最瀕危的有蹄類動物。     1875年俄羅斯探險家普熱瓦爾斯基第一次在內蒙古採集到了普氏原羚標本運回聖彼得堡,普氏原羚由此得名。
  • 守護普氏原羚的尖木措(紀實)
    1996年冬天,尖木措親眼目睹,有人藏在陰暗處,用槍打死了十幾隻普氏原羚。那時,他不懂什麼是普氏原羚,什麼是高原型哺乳類動物,什麼是種群。但他明白,這種在草原上跑得飛快的野羊,對草原是有益的。野羊撒過尿的地方,草勢比別的地方旺盛。草皮被破壞的地方,有野羊的糞便,就會很快長出新草,恢復原貌。野羊只吃青草的尖尖,不會像山羊連草根一起啃下來。
  • 守望普氏原羚
    最讓吳永林擔心的還是這幾天剛剛出生的6隻普氏原羚幼崽。它們是7月10日、11日、12日出生的幼崽,由於這幾天青海湖南岸天氣變化明顯,高溫暴曬、雨水冰雹、陰冷接連到來,給剛出生的幼崽的生存帶來極大挑戰。從出生起就要勇敢面對惡劣的天氣,這是普氏原羚這一物種能夠生存至今的關鍵能力。
  • 敦煌普氏野馬種群數量超過70匹
    普氏野馬原產於新疆準噶爾盆地北塔山和甘肅、內蒙古交界的馬鬃山一帶,其野生種群於20世紀60年代滅絕。20世紀80年代,我國實施了「野馬返鄉計劃」,陸續從歐洲引回普氏野馬,在甘肅、新疆進行繁育,並進行野外放歸試驗。
  • 青海7隻普氏原羚死因難判定 全拆網圍欄刺絲系誤傳
    普氏原羚又稱中華對角羚,曾經廣泛分布於內蒙古、寧夏、甘肅及青海,由於人類活動影響及棲息地惡化,該物種的數量下降,分布區範圍銳減,現在普氏原羚只分布於中國青海省環青海湖周邊區域內,曾被中國政府列為「極度瀕危野生動物」。
  • 保護跳躍健將~普氏原羚的人們
    作者和保護站的蘇科大叔普氏原羚最後的棲息地的保護者(原創)文/汪贊普氏原羚生活在中國西北部的青海省,它是天生的跳躍健將,被喻為高原上的精靈,和大熊貓一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存數量比大熊貓還稀少這篇文章裡我想介紹蘇科大叔和尖木措,他們堅持保護普氏原羚二十多年了。2018年7月9日一大早,我啟程前往青海海晏縣甘子河鄉一帶拜訪最先保護普氏原羚的蘇科大叔。交談中我了解到蘇科大叔和好朋友尖木措早在1996年起就開始保護普氏原羚。
  • 高原的另一種精靈普氏原羚
    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世界上有種漂亮的羚羊,常常被人誤認為是藏羚羊,已經列為瀕危野生動物,它們僅生活在中國的青海湖周邊,它叫普氏原羚。普氏原羚(學名:Procapra przewalskii)別名灘原羚;1875年由俄羅斯博物學家普熱瓦爾斯基(Przewalski)在中國內蒙古鄂爾多斯發現並命名。普氏原羚全身黃褐色,臀斑成白色心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