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女子飾品紋樣——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2020-12-05 心安歷史說

相比於製作技藝和製作素材,首飾的圖案更能顯示出中華文化的積澱。一個時代女子首飾流行的紋樣,不僅僅是這個時代人們審美的趨勢,也是一種心願的表達和時代思想的影射。中華民族對於具象事物的表現和抽象觀念的表達是非常豐富的,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的首飾紋樣非常豐富,一直到今天還在給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們無窮的靈感。今天我們主要看一看明清時代首飾的紋樣極其代表的意義。

龍鳳紋樣

龍鳳紋樣一直是皇家最高統治者的象徵,歷代傳承,並且為我們所熟悉。龍是神話中的瑞獸,也是神靈的化身,自古以來,龍的形象一直為皇帝專有,並且得到民眾的膜拜。有意思的是,雖然龍本來是不存在的,是一種抽象的神物,但是在歷史的發展之中,它的形象一直在不停地豐富和轉變。另外,鳳作為一種神鳥、吉祥之鳥,也常常出現在龍的身側,在藝術創作之中,鳳雖然不代表權力和政治,但卻和美好、愛情相關聯,是幸福的象徵。

龍是蟒蟲之長,而鳳為百鳥之王。在中國封建時代,龍代表著天下太平而鳳代表著大吉大利,這正好切合了統治者的願望。所以龍鳳結合的圖案,在漢代以後,我們就常常能從后妃的服飾、飾品和用品上面找到。到了明清時期,龍鳳圖案依舊是後宮妃子喜愛的圖案,代表著莊重和美好並存,而在民間,鳳這種圖案也作為一種祝福和願望常常出現,比如在《金瓶梅》之中對潘金蓮的描寫就是「頭上珠翠堆盈,鳳釵半卸」。而在《紅樓夢》之中,也有對王熙鳳所戴飾品鳳紋樣的描寫「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而民間對於龍紋樣還是禁用的,因為龍紋樣代表著絕對的皇家權威。

在明清後宮,龍鳳共同出現的首飾,常常是最為莊重的,大多是皇后出席重大典禮時所佩戴的飾品。明永樂三年的《明會要》記載,當時規定皇后的鳳冠為「九龍四鳳冠,上飾翠龍九金鳳四,正中一龍銜大珠一,上有翠蓋,下垂結珠,餘皆口銜珠滴。」

人物紋樣

人物圖樣是個很普遍的主題,一般來說,人物選擇具有故事情節的人物,展現的基本上是當代著名戲劇之中的經典場景;也有帶有美好寓意和願望的人物圖樣,比如金榜提名、狀元及第之類;另外還有童子圖,這是明清時代最為典型也非常流行的紋樣之一。

前面兩種圖案我們比較好理解,在宋代戲劇發展伊始到明清時期達到巔峰,這些讓人們喜聞樂見的故事情節或者性格鮮明的人物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首飾主題。而童子圖反映出來的正是中國人多子多孫的希冀,中國人對於香火的傳承十分重視,而在當時的生活條件之下,很多孩童因為醫療條件惡劣而夭折,所以人們迫切希望可以多子多福,後代延綿不絕。另外,中國人非常注重家族觀念,家族的壯大和脈絡的傳承一直男子生來就背負的重大人物。所以無論是皇家還是民間,對於天真可愛的童子形象是十分喜愛的,平時在床上用品或者是新婦的新裝之上,我們都能看到童子的圖案,並且常常與蓮花圖案結合在一起。這不僅僅代表著「連生貴子」,也有保佑子孫平安之意。

佛教圖案

佛教之所以會成為中國歷代統治階級非常喜歡、並且著重推廣的宗教,因為佛教宣揚的觀念更易於統治者對於民眾的管理。在漢唐時期,佛教在我國的發展達到了巔峰時期,同時,佛像藝術開始出現和風靡,佛像圖案逐漸出現在了女性的飾品之中。對於人們來說,佛像莊嚴而慈祥,菩薩清秀而恬淡,符合當時人們的審美且寄託著人們祈求平安圓滿的人生願望。

除了佛像之外,我們最常在明清飾品之中看到的佛教圖案就是「卍」字紋。「卍」其實代表著太陽或者火的一種符咒。印度佛教常常將其作為標誌,最常出現在佛像的胸部,寓意著吉祥和萬德。另外一種常用的意象就是佛手了,佛手本來其實是一種植物果實,因為和菩薩的手勢極為相似,所以也擁有了宗教的色彩,並且改名為佛手。佛手圖案有的時候是單獨出現的,有時手中也有珠玉等裝飾。因為佛手發音與「福壽」非常相近,「指」又和「子」相近,所以佛手在附有宗教色彩的同時也有了福壽安康、多子多福之意。另外因為佛手紋樣也常常和如意的紋樣用在一起,因為在僧侶講經之時,佛手和如意都是他們所用的重要法器。

花鳥魚蟲

中國人對自然界的熱愛體現在方方面面,花鳥魚蟲亦是明清時代女子飾品最為常見的題材。古人剛開始養花草是為了妝點生活,成為生活之中的一大樂趣。而儒家思想的傳播讓許多花卉有了更深的含義,可以隱晦表達出人們對道德倫理以及個人修養的看法。從花的顏色和香味之中看出花品,又從花品之中看出人品。到了明清時代,花卉飾品多少能表達出女子的喜好和性格。

因為明清世道首飾工藝的精進,我們所熟悉的梅蘭竹菊等花草圖案表現地更加栩栩如生。對於花卉,工匠們一直秉承著寫實的原則,花瓣和葉脈都要表現得越為精緻越好。而在花草之上的蟲鳥則更增添了一番趣味,這些意象也往往帶著美好的祝福之意。

比如我們常見的蝙蝠圖案,就是「福」的寓意。蝙蝠圖案其實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盛食器上,到了明清時期更被視為福澤祥瑞的圖案。蝙蝠習慣於倒掛而棲,即有福到了之意,與其他圖案組合在一起時同樣是吉祥幸福的象徵。

魚、鳴蟬、蟈蟈、蝴蝶、蜻蜓等也常常作為題材出現在花草四周,展現田園風光。值得一說的就是魚了,魚是人類最早的食物之一。古人發現魚多子多孫,並且和「餘」同音,況且民間還有「鯉魚跳龍門」的神話傳說,故而魚這個紋樣自遠古時期就常常作為飾品紋樣,並且作為吉祥代表延續至今。

總結

明清時期因為人口暴漲,市民階層的擴大,所以世俗文化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而從這個時期女子的飾品之中,我們可以看到非常生動的世俗文化,這些貼近生活的紋樣反射的是女子對於幸福生活的期盼,廣泛流傳於社會各個階層。

在明清時期流行的這些紋樣圖案,是在不斷積累前朝豐富的圖案裝飾與創造中,發展起來的更加具象的飾品文化,又將吉祥紋樣推至頂峰。明清時期圖案多帶以吉祥、喜慶的寓意,將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無限擴展,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幾乎成為裝飾的唯一主題。

參考資料

揚之水——《中國古代金銀首飾》,故宮出版社

南京市博物院編——《明朝首飾冠服》,科學出版社

故宮博物院編——《清宮后妃首飾圖典》,故宮出版社

張莉君——《百工錄·首飾花絲藝術》,江蘇美術出版社

杭海——《妝匣遺珍:明清至民國時期女性傳統銀飾》,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

相關焦點

  • 清朝滿族女子服飾圖案:吉祥如意,自然之美
    (明黃色彩雲蝠團壽紋妝花緞女綿袍·清無論是服侍、家具還是飾品的紋案,都是當代文化的一種體現。我國早在商周時期已經出現了象徵著吉祥如意的圖樣,到了明朝時期,因為手工業的迅速發展,人們的衣食住行之中都可以看到這類吉祥寓意的紋樣。到了清朝時期,人們對于吉祥如意的理想追求更甚,生活之中的每一件用品的紋樣,必定有著吉祥的寓意。在古人眼裡,女子擔負著傳宗接代的重任,所以在已婚婦女的服侍或者婚嫁用品上,處處可見象徵著多子多福的紋樣。
  • 元青花傳統紋樣:藏在動物裡的祥瑞
    元青花 動物系佳作元青花荷塘鴛鴦圖花口大盤(嘉德拍賣款) 元青花鹿銜靈芝紋大盤(嘉德拍賣款)紋必有意,意必吉祥。故宮博物院藏清·丁觀鵬繪《宮妃話寵圖》清代宮中女子在庭院間閒話日常的畫面。庭院長案上擺放著元代風貌的青花瓷瓶瓷瓶繪製蒼龍圖騰,龍鬚前伸,身軀捲曲,四爪尖銳有力,四周祥雲密布,淡雅清和的藝術特質,生動表達了古人高雅的審美追求。
  • 童騁:紋必有意頌吉祥——民俗錢幣中紋飾隱寓初探
    紋必有意頌吉祥----民俗錢幣中紋飾隱寓初探童 騁紋飾,又稱紋樣,「紋必有意、意必吉祥」,在我國民俗圖樣中比比皆是圖1 吉祥八寶之一組(1)(圖片源於網絡,誠致謝意!)圖2 吉祥八寶之一組(2)(圖片源於網絡,誠致謝意!)
  • 「龍翔九天」與龍紋變遷,長沙博物館展元明清御用瓷器
    澎湃新聞獲悉,在長沙博物館新館開放五周年之際,「龍翔九天——元明清御用瓷器特展」12月28日在長沙博物館開幕。展覽共遴選元明清御用瓷器128件/套,囊括傳世完整器與景德鎮御窯出土器物等,旨在以獨特多變的器型,精美的紋飾展示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用龍紋瓷器風範及龍紋的變遷。
  • 傳統吉祥紋飾,古人如此講究
    由這八種法器組合而成的紋飾「八吉祥」,是元明清時期器物上十分流行的紋樣。圖自《南京博物院珍藏大系·清代官窯瓷器》八吉祥紋自元代出現以來,發展到明代,有了比較固定的排列順序。蝴蝶+花卉在明代的金銀飾品上,蜂蝶花卉、鳳穿花這兩種裝飾都十分常見。鳳穿花的吉祥含義很好理解,那麼蜂蝶花卉裝飾又是什麼含義呢?其實,蜂蝶花卉圖案的構思,最早來源於五代兩宋繪畫中的花鳥寫生圖。這類繪畫小品常常清新典雅、富有意趣,很快被設計成裝飾圖案,移植到金銀器物上。
  • 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15秒讀懂59種翡翠寓意
    自古以來,人們佩戴珠寶首飾、收藏玉器奇件,就是為了表達美好祝願、期望吉祥福瑞,俗話說:「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玉器翡翠中常見的代表健康長壽的形象有:桃、花生、茄子、葫蘆、樹葉、菊花、松樹、蝴蝶、鶴、鹿、龜、緩帶鳥、壽星公、壽字……(3)吉祥福瑞除了健康長壽,我們也都希望自己以及親友能夠福瑞長伴、吉慶長隨。
  • 歷代吉祥紋飾變化多 魚紋取諧音最吉祥(圖)
    早在遙遠的漁獵時代,我國古代先民就把魚的形象刻畫在陶器和玉器上;進入青銅時代後,在精美神秘的青銅器上又浮現了魚的身影;從秦漢至明清,魚紋不僅幾乎出現在所有門類的藝術品上,而且形式多樣,變化多端,其吉祥內涵之豐富,在傳統紋樣中堪稱無與倫比。
  • 中華傳統紋樣之花鳥昆蟲紋樣
    紋樣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貫穿於中國歷史發展的整個流程,貫穿於人們生活的始終,反映出不同時期的風俗習慣。從原始社會簡單的紋樣到奴隸社會簡潔、粗獷的青銅器紋飾,再到封建社會精美繁複的花鳥蟲魚、飛鳥走獸、吉祥圖案紋樣,都凝聚著相應時期獨特的藝術審美觀。 下面和我一起欣賞令人驚嘆的花鳥昆蟲紋樣!
  • 明代服飾紋樣上的吉祥寓意
    這個時期的織物紋樣,主要有人物,如八仙過海、群仙祝壽等;動物,如鬥4、對雉、翔鸞、飛鳳、遊魚等;植物,如牡丹、海棠、川茶、蓮花、靈芝、萱草等;器物,如燈籠、寶瓶、刀劍、如意、銀錠等;幾何紋,如龜背、方脹、盤絛、六達暈、八達暈等,以及用百花、百獸等各種紋樣組織起來的「吉祥圖案」。
  • 古代傳統紋樣裡,人家曾是C位擔當
    蝙蝠紋是中國傳統寓意紋樣,有單獨蝙蝠紋和以蝙蝠紋組合的圖案。如一隻蝙蝠飛在眼前,稱為"福在眼前",蝙蝠和馬組成了"馬上得福",到了明清,蝙蝠紋更是得以大規模應用。 由水波紋與山石組合而成的「海水江崖紋」(江崖,又有「江芽」、「姜芽」,即山頭重疊,似姜之芽,象徵山川昌茂、國土永固之意),象徵江山,有一統江山,福山壽海,江山永固之意。也是服飾裡常用的紋樣。
  • 中國傳統紋樣:18種紋樣
    18種紋樣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起自遠古文明初、延至當代,不論是玉器、漆器、服飾還是裝飾,都銘刻著傳統紋樣的特色瑰美。鳳鳥紋現於良渚文化、二裡崗文化,此時多為鳥紋;至商周時,鳳凰是為神鳥,有鳳鳴岐山典故,故而鳳紋雄渾、肅穆,是當時的審美紋樣。唐代鳳紋十分燦爛,且造型多姿多彩,與生活結合緊密,形式感非常強烈。至宋元明清,鳳紋裝飾已漸變為一種特定造型,進一步規範化,如團鳳。如意紋如意者,古之爪杖也。
  • 精美的明清瓷器以及工藝品第五輯
    「萬壽無疆」四字,具有富貴長壽的吉祥寓意;近足處環飾蓮瓣紋;青花發色濃鬱鮮豔,紋飾繪製精巧細膩,為乾隆官窯精品。外壁通景描繪山水人物圖,畫面布局疏朗有致,山水景物起伏迭蕩,縱深感極強,分色層次鮮明,濃淡相宜。本品青花發色雅致,紋飾描繪細膩,所繪人物寥寥數筆卻可現神態,於細微處見精妙對遠山近岸,山巒的陰陽反側,樹木的疏落茂密,描繪得出神入化。山石採用分水皴技法,蒼勁而富有氣勢。拍品以鈷料代墨,渲染勾勒,青花濃淡有致、發色悅目,極具觀賞效果。全器畫意高遠,展示出一種雅逸清幽的意境,為文人雅士案頭陳設佳品。
  • (設計乾貨)設計師應該要了解的那些中國傳統紋樣
    中國傳統紋樣指的是由歷代沿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藝術風格的圖案,是表達吉祥、喜慶的特殊紋樣,這類紋樣具有特定的構圖方式和寓意。起始於商周,發展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很有中華民族濃厚的文化意味。引申為堅固、永恆不變、闢邪趨吉、吉祥如意的象徵,「卐」常以四端向外延伸或由多個「卐」字構成四方連續圖案,寓意永無止境和萬福萬壽綿長不斷之意,也叫「萬壽錦」。如意紋如意是指一種器物,梵語稱「阿那律」,如意起源於「爪仗」,即痒痒撓,其自用方便、無需求人,故被稱之為「如意」。它還是佛八寶之一,用於記錄經文,或僅用來陳設。
  • 花器與紋樣|作為紋樣圈的千年「網紅」,壽字紋究竟魅力何在?
    中國的傳統吉祥紋樣燦如星海,但能最直觀表現人們祈壽願景的便是壽字紋了。 △造型各異的壽字紋 壽字紋是如何成為吉祥紋樣的? 壽字紋在成為吉祥圖案之前,也只是最普通的漢字而已。
  • 明清瓷器紋飾鑑賞:清代鹿紋圖的美好寓意!
    #明清瓷器紋飾#明清時期的瓷器上,以動植物為主體的紋飾圖案有很多,它們不但寓意豐富,而且變化多端。古人瓷器紋飾「有畫必有意,有意必吉祥。」這些紋飾究竟表達了怎樣的期盼和祝福?本文以一組清代鹿紋為例,解讀它們的寓意以及之間的種種演變關係。鹿鳴宴圖:延攬才俊的誘餌清初瓷器中有一批紋飾,以鹿為主體,以飛燕為配角。
  • 傳統紋樣繁複迂迴的紋路裡蘊藏中國人的獨特審美
    紋樣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貫穿於中國歷史發展的整個過程,貫穿於人們生活之中,反映著不同時期的歷史風貌和生活習慣。從簡單的幾何圖形到精美繁複的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吉祥圖案,每種紋樣都有其獨特的魅力,一花一葉變成卷草纏枝,裝飾梁上藻頭或桌上青花,龍鳳飛到屋頂相對呈祥,連蝙蝠也美化成多福的紋飾。
  • 對生活保留一分期待 吉祥聖堂飾品傳播美好願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對於生活的期待度也在逐漸提高,如今除了購買必備的日常必需品,很多家庭也願意為生活多增添一抹裝飾、在家居設計中用飾品來裝點。花瓶、綠植、風鈴、玉器……飾品中所寄託的是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代表著人們對未來的期望。近年來,更有事業處於上升期的白領、在生意場上周旋的生意人、信奉易經風水學說的收藏家,都十分青睞飾品中的「風水擺件」。
  • 紅木家具上的紋樣代表什麼寓意呢?
    在我的傳統家具中,可以看到很多家具上都有各式各樣的紋樣,其中不難發現植物類的佔據最多,而植物本來就寓意豐富的,但被廣泛運用在家具上,你知道這其中的含義嗎?因此常藉與「連」同音組合在傳統的吉祥圖案中。民間圖案中有「一品清廉」「蓮花掛頭」「木固枝榮」等。多用於家具鑲板上的圖案雕刻或漆飾。竹紋的寓意竹自古就有高風亮節,「君子」的,人們賦予它堅貞的性格,我們常常用竹來表揚高姐的品行。竹也有諧音「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