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白羽雞行業發展迅猛,公開資料顯示,正以年均5%-6%的速度持續增長。2018年,雞肉概念股年報營收及利潤均明顯反彈,今年第一季度更是迎來相關股價的全線大漲。
上半年,據業內人士透露,不少智能化、現代化養殖層面具備技術優勢和雄厚實力的本土肉雞企業都在籌劃通過上市籌資實現下一階段的跨越發展,並有望在年底迎來新的資本新貴。
這不,肉雞龍頭鳳祥食品已經邁出了第一腳。據IPO早知道消息,其於10月9日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據諮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就2018年的商品肉雞產量而言,鳳祥食品為中國第二大全面一體化白羽肉雞生產商。就2018年出口收入及出口量而言,為中國最大全面一體化白羽雞肉出口商。
不得不說,鳳祥食品在行業內的地位不容小覷。受非洲豬瘟市場行情的影響,雞肉製品以及雞苗價格上漲,今年上半年淨利潤更是超3億元。在發展利好的背景下赴港上市,透露出了對於上市融資的迫切願望。至於IPO的原因,也就不得不來回顧一下鳳祥食品的一些過往曾經了。
半年淨利潤超三億 鳳祥食品為何還急於融資?
鳳祥食品隸屬於新鳳祥集團,總部位於山東聊城陽穀縣,2010年12月成立,目前主營家禽業務、具體包括雞隻養殖、屠宰加工和銷售雞肉製品、雞苗等,旗下擁有「鳳祥」「優形」「五更爐」等品牌。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8年,鳳祥食品已成為中國第二大全面一體化白羽肉雞生產商,市場份額佔比為3%。同年,以出口收入和出口量來計算,是中國最大的全面一體化白羽雞肉生產商,分別佔據著8.6%和10.4%的市場份額。
主要的出口客戶包括日本、歐盟、馬來西亞、韓國、蒙古、新加坡的食品加工商、食品貿易商、快餐連鎖店運營商。國內銷售產生的收入佔比約為70%,海外銷售產生的收入佔比約為30%。目前擁有22個種雞場、3個孵化場、45個肉雞場,8個屠宰加工廠、2個飼料加工廠和1個有機肥料廠。
從營收來看,2016至2018年其收入分別為23.54億元、24.34億元、31.9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6.5%。截至2019年前六個月,其收入為16.81億元,同比增長22.25%。與此同時,淨利潤分別為1.20億元、3711.9萬元、1.37億元。2019年上半年升至3.41億元。
總的來講,這些數據顯示,鳳祥食品在營收和淨利潤方面均有著不錯的表現。但其並不滿足於此,企圖通過IPO來實現進一步的跨越。資料顯示,此次融資除了用於完善銷售渠道進行品牌開發和滲透、對家禽業方面進行戰略投資和收購的計劃,還將用於現有借款的償還。
從其融資的目的可以窺得,雖然鳳祥食品表面已經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地位,但也有暗濤洶湧的一面。
利潤波動較大的背後 B端業務暗藏風險
上文,我們有講到鳳祥食品近幾年的營收和利潤,總的來講,發展向好。但細細看來,也存在受市場行情變化影響過大的憂慮,且發展漸趨成熟的B端業務看似穩定,實際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1、利潤波動較大的背後 是居高不下的資本負債率
據鳳祥食品招股書顯示,2016至2018年期間以及2019年上半年,其飼養的白羽肉雞分別為1.12億隻、1.11億隻、1.04億隻和4770萬隻。加工的白羽肉雞總量分別約為17.7萬噸、18.4萬噸、17.4萬噸及7.6萬噸。
同一時期的營收分別為23.54億元、24.34億元、31.97億、16.81億元。儘管,2016至2018年的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6.5%,但利潤的波動情況卻較大。這一時期,淨利潤分別為1.2億元、37.1百萬元、1.37億元,而2019年上半年達3.4億元。
以上數據透露出,鳳祥食品難避免受市場行情的影響或是自身存在相應的盈利難題。2017年營收24.34億元,但淨利潤卻只有37.1百萬元,到了2019年上半年,營收16.81億元,淨利潤卻達到了3.4億元。如此大幅度的波動,淨利潤猶如坐「過山車」。今年上半年業績的上漲主要原因在於受非洲豬瘟的影響,導致雞肉製品以及雞苗價格的上漲。
然而,利潤增長波動較大的背後還有不容忽視的高負債率。據了解,2016-2018年,山東鳳祥資本負債比率分別為111.0%、127.9%、104.2%,2019年上半年,負債率已高達90.9%。其中,流動負債淨額分別達到6.45億元、10.09億元、8.66億元、5.93億元。
造成如此高資本負債率的主要原因是數額龐大的借款。以2019年上半年為例,山東鳳祥的借款總額高達15.56億元,是貨幣資金儲備4.39億元的3倍多,而其中悉數都是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借款,這意味著山東鳳祥一年內面臨著巨大的還款壓力。
2、與全球餐飲連鎖等巨頭合作的B端業務看似穩定 實則暗藏隱憂
鳳祥食品曾在不同場合公開表示,自身是肯德基、麥當勞、沃爾瑪等大型餐飲連鎖集團的戰略供應商,有著大客戶的合作基礎。但據招股書披露,儘管公司與主要客戶有著15年以上深厚合作歷史,但與主要客戶並無訂立長期合約,合約都是一年一籤。
這就意味著,在當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一旦有更合適的標的出現,其合作客戶很有可能會選擇別的合作公司。招股書顯示,2016至2018年三個年度一級2019年上半年,單一最大客戶分別約佔總收入的19.1%、20.6%、16.8%及15.8%,向五大客戶作出的銷售額分別約佔總收入的35.8%、40.0%、37.7%及32.3%。
可以看出,鳳祥食品大客戶帶來的銷售在總營收中佔比較大,一旦大客戶的合作意向有所改變,將對營收和利潤帶來重大影響。
激烈競爭下鳳祥食品的雙引擎驅動模式 會有多大的想像空間?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白羽肉雞行業發展迅猛,正以年均5%-6%的速度持續增長,雞肉總產量僅次於美國。隨著消費需求的逐步轉旺,自2018年開始,肉雞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景氣階段。
藉助著這波行業內的利好發展態勢,鳳祥食品有望進一步拓寬自身領域。在出口、全球餐飲連鎖巨頭等現有B端業務的基礎上,鳳祥食品正在積極打造另一個增長引擎——C端業務。據介紹,2018年其在電商平臺推出了50餘款常年服務日本、歐盟和國際連鎖客戶,形成了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洞察並重視產品的迭代研發。除了位於海外的研發陣地,還分別在上海和山東設立了不同功能的研發中心,分別實現全球資源配置和供應鏈條的對接。B、C端業務同時開展的雙引擎驅動,成為其首要徵戰策略。
1、肉雞市場激烈的競爭 是不容忽視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白羽雞行業市場也存在著較為激烈的競爭。早在A股上市的聖農發展(002299,股吧),作為白羽雞行業的龍頭企業目前產能5億羽,長遠規劃擴張至10億羽,公司是全國最大全產業鏈白羽肉雞飼養加工企業。據悉,二期項目有可能在今年完工,有望新增3000萬羽產能。同時,公司也是麥當勞和肯德基中國區最大的雞肉供應商,並計劃在未來的10至20年內將門店從7000家增加到2萬多家。
來自於行業對手的競爭不止於此。作為中國最大祖代白羽肉種雞養殖企業的益生股份(002458,股吧),目前年供祖代雞大概在26萬套左右,市場佔比達到35%。同時,民和股份(002234,股吧)目前也已經建立起以父母代肉種雞飼養、商品代肉雞苗生產銷售為核心,集肉雞養殖、屠宰加工、有機廢棄物資源化開發利用為一體的產業鏈,年孵化商品代肉雞苗3億羽左右,商品代自養肉雞年出欄3000多萬隻。
民和股份雖然不會鳳祥的白羽雞市場形成正面衝突,但同為肉雞行業,對白羽雞市場佔有率必會形成一定程度的擠壓。此外,據相關數據顯示,益生股份除了父母代種雞,公司每年還銷售大約3億羽的商品代雞苗。在目前商品代雞苗高漲的時間裡,可以想見,公司的盈利有望呈現井噴的狀態,對鳳祥白羽雞市場也會造成相應的衝擊。
2、加速布局C端業務拓展銷售渠道的背後 國內雞肉品牌的新一輪博弈將展開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在新零售和消費升級快速演進的當下,我國雞肉製品行業正迎來快速發展期。目前,我國雖然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雞肉消費第二大國,但還遠遠沒有到達產業規模的天花板。資料顯示,我國的肉類總消費超出美國2倍多,但人均雞肉消費僅為美國的25%,這無疑給整個雞肉消費市場提供了充足的市場空間,也給鳳祥創造了更多的機會。
今年,6月底鳳祥正式推出「XIAN」戰略,並邀請跳水女皇吳敏霞作為其首位代言人,這也是中國雞肉公司第一次啟用明星代言人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在渠道開拓上,鳳祥線上在天貓、京東開設旗艦店,推出多款針對家庭消費的產品,與當前風頭正勁的電商平臺——盒馬鮮生、每日優鮮和達令家等達成戰略合作。線下除了盒馬鮮生,還有7-11、羅森便利等零售業的客戶合作,進一步吹響了進軍C端市場的衝鋒號。
在B端業務較為成熟且競爭頗為激烈的基礎上,加速布局C端,不僅是對其自身品牌和品質的一次升級,也將進一步推動雞肉市場的洗牌和整體行業的進一步規範發展。如此看來,處於頭部位置的鳳祥依舊存在較為明朗的發展前景。
但隨著龍頭企業風向的轉變,中國雞肉品牌的競爭也將逐漸聚焦於C端。屆時,國內雞肉品牌將會在安全、口感、健康等多個維度展開直接博弈,鳳祥食品也必將面對眾多品牌發起的挑戰。當然,不可忽視的是雞肉品牌的整體產品力將會得到大幅提升,同時,也會加快弱者淘汰出局的速度。
本文來源:港股研究社(公眾號:ganggushe)http://ganggu.meigushe.com/—旨在幫助中國投資者理解世界,專注報導港股企業,對港股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關注我們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港股研究社。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