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還有拿的出手的皇帝嗎?

2021-01-17 李家萬事興

說起明朝的皇帝,其中十三位葬在北京十三陵,明太祖朱元璋葬在鳳陽,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朱祁鈺被朱祁鎮剝奪封號,合計一共一十六位,按血脈和時間和性格、可以分為前期、中期、後期,三期之間,涇渭賢愚分明。

威武的前期

前期三位,明太祖洪武和明成祖永樂聲名赫赫就不用多說了,他倆之外,建文帝朱允炆雖然被能徵善戰的四叔朱棣奪走了皇位,但並非他有什麼不堪。

其中大部分原因源自他像父親朱標,比較柔軟和仁慈,受儒家思想影響至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重用方孝孺的皇帝大致什麼樣可以想像。如果在他治下,也許明朝完全會走向另一個樣子。

除了土木堡之變,基調昌明的中期

中期六位,基本都挺拿得出手,第四個皇帝仁宗朱高熾和他兒子宣宗朱瞻基的統治時期,被合稱為仁宣之治。兩人能聽得進意見,與大臣關係融洽,致力經濟發展。還是相當清明的。

明孝宗朱佑樘,年號弘治,他更是史上公認氣度恢宏自制力極強的好皇帝,並且是整個中國歷史上唯一奉行一夫一妻的皇帝。

中期向後期的轉折點

朱佑樘的兒子武宗朱厚照雖不羈但個性十足,為許多青年讀史者所喜愛。包括兄弟相殘的朱祁鎮朱祁鈺,一個重用于謙保北京,一個雖有土木堡之敗,但在塞外苦寒地堅韌生存下來,也有亮點。

不過明朝皇帝的問題還是出在朱厚照,關鍵點是第九位皇帝朱佑樘只有一妻一子(次子夭折),而這第十位皇帝朱厚照無後!這下明帝身上一些好的,寬和的基因流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敏感與暴戾之氣。

日漸西山的後期

朱厚照無後,所以世宗嘉靖以藩王之子身份入京,他聰明但自負乖戾,任性又封閉倔犟,為之後的六位皇帝開了個很壞的頭。都說嚴嵩奸臣,其實是奸皇才會用奸臣。明朝在他身上開始了沒落的後期,另方面,嘉靖的極度自私也造成了他接班人穆宗的弱而平庸。

之後神宗萬曆好大喜功,三大徵耗盡了明朝的元氣,所以有明亡於萬曆之說。萬曆在位太長,光宗等了39年,在位30天,然後就是悲催的兩兄弟天啟和崇禎了。

即便亡國之君崇禎雖然沒能力維持明朝,但公允的說,他不能算是個爛皇帝。天啟亦然。之後南明福王不堪,還有值得一提的就是唐王系隆武帝,勇發英烈,令人扼腕。

總體而言,明朝的帝王賢明的居多,夠資格稱得上明君的,太祖,永樂,仁宗、宣宗,孝宗五位當仁不讓,只是後期欲振無力,沒有誕生中興之主。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朱元璋、朱棣可以一言九鼎,而後期皇帝卻處處受文官制約?
    朱棣得位不正,但朱棣即位是通他自己的努力達成的,這和開國之君類似。況且朱棣在朱元璋的基礎下,讓明王朝變得更加強盛,永樂盛世就是證明。 朱棣攻下南京後,殺掉齊泰、黃子澄、方孝孺,株連家族,建文舊臣中,凡是反對朱棣的幾乎都被殺了。如此情形哪裡還有文官什麼事,哪個還敢來挑戰皇權,這不是找死。 朱棣以他的暴戾壓服了所有人,而事實上,朱棣也姓朱,他本身也有繼承權,恩威並施之下,天下也很快安定了下來。
  • 功績堪比朱元璋和朱棣,卻差點毀了明朝
    24 02:52:59 來源: 破壁調查局官方 舉報   導語:  明朝皇帝中想必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有著高武力值以及豐功偉績滿滿的朱元璋
  • 朱元璋剝了一個桔子給兒子吃,朱棣母親得知後,趕緊讓兒子逃命!
    朱元璋最終義無反顧加入反抗的義軍當中。從一個貧民出生,做過和尚,上過戰場,一場場的苦戰打下了大明朝的江山。正是親身經歷了天下的動亂,見識了各種的官員貪腐和百姓艱難,所以朱元璋非常的珍惜自己開創的太平盛世,他希望國家可以永遠的太平,不再發生戰爭。
  • 劉伯溫說大明朝遇順則止 朱元璋竟做起了拆字遊戲 結果大錯特錯
    但有人信啊,因為從明朝開始,就有人記載著他的諸多神跡!比如,南京修城牆,最高處達21米。看起來是固若金湯啊。朱元璋很得意,跟劉基講,你看你看,這哪個人能爬得過啊?結果,燕王朱棣來了。也不過爬,有人直接開了城門,投降了。朱元璋替孫子朱允炆掃清了一條大道,但終是沒能聽懂劉伯溫的預言,導致明朝差點就那麼夭折了——如果聽懂了,以老朱的心狠手辣,很可能會一刀把朱棣宰了。後來又一次,朱元璋說,老劉啊,你神機妙算,我也要不像秦始皇那樣,傳個千代百代,你就給我算算,我大明,能傳幾十代?
  • 朱元璋為何不傳位於朱棣?帝王心術究竟是什麼?他想學成吉思汗
    因為朱元璋已經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做好了所有的安排,每個兒子都是地方藩王,都有自己的地盤和軍隊,這儼然跟地方土皇帝沒什麼區別。劉伯溫等人似乎是反對分封諸侯王的,理由很簡單,不利於大明朝延續。難道朱元璋不知道這個道理?春秋戰國的事情朱元璋都知道,會不知道西漢分封諸侯王的結果?我想這是朱元璋有意而為之。
  • 東漢的太監是狐狸,晚唐的太監是老虎,而明朝的皇帝則是家犬
    1.朱棣首開任用宦官先例朱元璋制定了內臣不得幹政的鐵律,到他的兒子朱棣手上,就被砸成爛鐵。在靖難之役中,不少太監立下大功,所以,朱棣即位後開了太監幹政的先河。最著名的就是三寶太監鄭和,他作為大明使臣,六下西洋。朱棣設立東廠後,乾脆將東廠管理大權,交給了太監。
  • 朱棣死後樸妃、安貴妃去哪兒了?朱棣棺槨旁的幾個小盒,慘絕人寰
    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徵討漠北,被馬哈木大部隊所阻,退守至榆木川時病亡,享年六十五歲。當時,皇太孫朱瞻基和內閣首輔楊士奇矯詔,太子朱高熾登基。然而,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手握重兵,前來奔喪。這時,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畫面,明仁宗朱高熾帶領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等藩王給朱棣守陵。細心的朋友們發現沒有,朱棣棺槨在靈堂正中,兩側卻有幾個小盒。那麼這幾個小盒是什麼呢?
  • 明朝對皇親國戚的計劃生育政策|朱元璋|親王|嘉靖皇帝_網易訂閱
    不過朱元璋肯定沒學過人口論所以他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他的子孫有點能生。  明朝宗室生活的環境太好了所以導致它們的繁殖速度很快。以朱元璋的第三子晉王來說,晉王朱棡被封在山西,到了嘉靖八年在籍宗室有一千八百五十一位,親王生的還不多郡王卻很能生一般都有一二十個兒子,其中晉系有一個慶成郡王有子女九十四人。對這樣的我也只能豎起大拇指了。  明朝有沒有百萬宗室?
  • 朱元璋26子,為何沒人敢和朱標爭太子位,甚至連朱棣都選擇隱忍?
    但也有例外,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太子---朱標,他自出生起基本上就奠定了太子之位的權威,他的25個兄弟從沒有那個,敢有過爭奪他太子之位的心思,包括了文韜武略的朱棣,都只能選擇蟄伏。如果不出意外,他將是明朝繼位最順利的皇帝。要說太子朱標,我們先談下他爹,明太祖朱元璋。大家都知道,老朱是歷史上少有的草根皇帝,祖上世代貧農,到他出生時,又是元朝末年,民不聊生。
  • 朱元璋真的長得這麼醜嗎?
    朱元璋是明朝的第一位皇帝,關於他的長相有很大的爭議,而且一個醜,一個「美」,那為啥同是一個人樣貌會有這麼大的區別?小菜鳥分析了幾點,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
  • 朱元璋給兒子剝桔子吃,兒子很是開心,母親得知後:趕緊逃命吧!
    論自古皇帝之中,誰的猜忌心最強,相信不少人會想到朱元璋。所謂生性多疑朱元璋,他的慘苦經歷,讓他嘗盡了世間百態,正確來說這些遭遇令他對人性有了一定見解,故此在利益面前始終不願相信任何人,包括他的親人、兒子等。據說,當年朱元璋親手剝了一個桔子給兒子吃,事後兒子開心的跑去告訴娘親,結果娘親就驚慌失措的叫兒子趕快逃跑。
  • 在明朝還有人想長這樣呢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保爾】最近,一部以明朝為時空背景的古裝劇亮相銀幕,引得不少朋友關注。其中尤其引人注意的一幕是劇中明太祖朱元璋的長相。電視劇中的朱元璋,長得實在有些奇特、另類,或者更直接地說,醜得慘不忍睹,醜到能上熱搜……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真的長得這麼奇特嗎?朱元璋生而異相的梗,又是打哪兒來的?
  • 朱元璋為何要把太子之位給朱標?而不是朱棣?
    而且朱元璋本人也可以算的上是明朝一位十分優秀的皇帝了。  那想必大家也會發現這樣一個事情,就是在中國古代,開國皇帝對繼承人往外是非常挑剔的。很多開國皇帝都會感嘆嫡長子「不類我」,因此在傳位問題上遲遲下不了決心。
  • 明朝朱元璋手下的錦衣衛權力到底有多大,他們有權逮捕皇親國戚
    為了確保朱家強萬代永續,朱元璋在皇家公衛部的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的軍事特務機構——錦衣衛,直轄於他。錦衣衛的首領是皇帝信任的人,對皇帝負有直接責任。錦衣衛有很大的權力,尤其是在抓人方面。而且他們有權進行秘密審判。在這種情況下,非法虐待和虐待囚犯是不可避免的。朱元璋注意到這一點後,曾下令燒毀晉邑衛兵,削弱了他們的力量,禁止他們進行秘密審訊。
  • 這位皇帝若能夠改革成功,明朝至少還能再活五百年,是誰害了他
    遷都北平是因為朱棣在南京根基不穩,「土木堡事變」後皇帝朱祁鎮也沒有自殺,明朝從朱棣時代1000多萬平方公裡的疆域到最後的「漢人十八省」損失了三分之二的土地,「朝貢體系」和「俺答之變」中哪個不是給人送錢?至於有骨氣,這才最氣人的一個。
  •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生下二十多個兒子,為什麼沒有人對朱標下手
    相信有很多人對於朱元璋也是非常熟悉了,他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建立了大明王朝,在很早的時候,他能夠成為開國皇帝必然也擁有著非常大的能力,在坐上皇帝之位的時候,他就開始立下了祖訓。他所立下的祖訓就是家裡的繼承人也只能傳給長子,無論其他的兒子有多麼優秀,最終的皇帝繼承人只能是長子。
  • 朱元璋火燒慶功樓事件「調查」,種種跡象卻指向「無辜」的清朝
    當朱元璋走出慶功樓百步之餘,功臣樓瓦飛磚騰,火光沖天,可憐滿樓功臣,全部葬身火海。朱元璋為了保住朱姓天下,迫不得已將所有的功臣殺害,所以才有了朱元璋火燒慶功樓事件。整個事件大體過程就是這樣,但是裡面存在不少疑問,我們一一列舉出來。第一點,朱元璋也就是我們的委託人,在剛建立明朝之初,國家雖然統一,但外圍還有不少強敵,就比如說元朝的主力還沒有消滅,一直對明朝虎視眈眈。
  •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腐朽的朝代嗎?
    2、明朝的皇帝嗑藥、不上朝、胡鬧嘉靖皇帝煉丹不假,但你們知道李世民是咋死的嗎?雍正又為啥暴斃?嗑藥不是理由,但他的醉心道法和帝王心術確實令大明國力日減,這是執政問題。萬曆不上朝,但不等於不理朝政。所謂萬曆「三大徵」敗光了家底,正說明萬曆還牢牢控制著兵權。而萬曆朝無大奸臣,無宦官之亂也說明他控制著朝局。所謂「明實亡於萬曆」那是能力問題。
  • 靖難之役時,如果馬皇后還活著,朱棣還敢造反嗎?
    心地善良的馬皇后去世時年僅51歲,死在了自己丈夫朱元璋和長子朱標前面,在朱棣繼位之後,為馬皇后上尊諡號: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后。可見朱棣十分重視馬皇后,這不禁讓人們發問,如果靖難之役時,馬皇后沒有死,那朱棣還會不會造反呢?第一種:很大概率不會朱棣造反為什麼說不會呢?
  • 明朝一支奇兵,唯一比我國特種兵選拔嚴格,皇帝見了腿都打哆嗦
    有人說,明朝錦衣衛的選拔像今天的特種兵,這句話對,但也不對,因為兩者性質不同。在古代特種兵的選拔跟今天也差不多,都是從民間選拔最孔武有力的良民入充,進入軍隊後根據能力和戰功升遷,運氣好的可能會站在社會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