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表於《威爾遜鳥類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濃霧不僅能使飛機停飛,還會讓鳥兒無法飛行——只不過並非總是如此。
來自美國地質調查局密西西比河上遊中西部環境科學研究中心的Eileen Kirsch和她的同事,在一個11月的清晨觀察了威斯康星州東南部荷裡康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的沙丘鶴。當天大霧籠罩,但沙丘鶴依然從夜間棲息地起飛前往覓食區域,儘管要比平時晚了些。
這為研究鳥類在大霧中飛行時的表現提供了難得的機會。沙丘鶴小心翼翼地飛著,保持在鳥巢附近,並且以兜圈子而非直線的方式前進。Kirsch認為,它們或許不願意飛到比自己所見距離更遠的地方,並且想讓鳥群保持著不分散。
它們還比平時鳴叫得更為頻繁和大聲。來自英國伯明罕大學的Graham Martin表示,這在低能見度條件下飛行的鳥類中很常見。這或許可以讓它們在無法被看見時保持聯繫。
當有霧,下小雨或大雨時,諸如沙丘鶴、野鴨、大雁等大型鳥類通常喜歡待在原地不動,直到情況好轉。因此,Kirsch認為,飢餓和迫切的向南遷徙可能驅使沙丘鶴飛行,儘管能見度很差。「天氣很冷,它們需要進食維持能量。」(來源:中國科學報 徐徐)